[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五蕴论习题
 
{返回 智敏上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67
附、思考题
       何谓五蕴?五蕴是谁说者?
       色蕴有几?
       何谓能造色?所造色?何者是能造色?所造色?
       云何四大?详释之。
       试述真四大与假四大之不同点。
       试述五根、根是何义?
       云何色、声、香、味?
       云何触一分?为何要说一分?
       云何无表色等?等此什么?
       诸色依可见等可分几类?各举例说明。
       云何受蕴?受以何为性、以何为业?
       云何想蕴?想以何为性?以何为业?
       云何行蕴?行是何义?行蕴内有几法?
       云何心法?
       何谓遍行?哪几法是遍行?
       何谓别境?哪几法是别境?
       详释五遍行?
       详释五别境?
       善心所有几?是哪几个?
       试释自相、共相。
       何谓心一境性?是否心不动才叫心一境性?
       何谓简择诸法?
       何谓信?
       试述惭与愧之同异。
       何谓三善根?一一详释之。
       何谓精进?有几种精进?
       释精进一词涵义,并引申发挥之。
       何谓轻安?并解释“粗重轻安”、“调畅”、“堪能”、“转依”等名相?
       何谓不放逸?
       比较精进与不放逸之同异。
       何谓舍?解释“烦恼”、“五取蕴”“有”、“有具”、“取”等?
       何谓不害?解释“苦”、“苦具”。
       比较无嗔与不害之同异,并说明为何无嗔外另立不害?
       何谓贪?
       何谓瞋?
       何谓慢?慢有几种?一一详释之。
       何谓无明?此有几种?
       何谓见?有几种?
       何谓萨迦耶见?
       何谓边执见?何谓“断”、“常”?
       何谓邪见?略有几种?
       何谓见取?
       于非三见,执为最上等属何类摄?
       何谓戒禁取?释戒、禁二词涵义。
       何谓疑?有何危害性?
       十根本烦恼中,何者俱生、何者分别起?
       试释忿恨及其差别相。
       试释覆、谄及其差别相。
       何谓嫉?
       何谓悭?
       何谓诳?
       何谓骄?与慢之同异相如何?
       何谓害?
       何谓无惭无愧?比较其同异。
       何谓昏沉?
       何谓掉举?
       何谓不信?
       何谓懈怠?
       何谓放逸?
       何谓失念?
       何谓散乱?比较其与掉举之同异。
       何谓不正知?其体是何?
       何谓恶作?恶作有几?善恶如何分配?
       何谓睡眠?释“不自在转,昧略为性”。
       何谓寻伺?此二差别云何?云何“以安住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
       何谓心不相应行?其体云何?共有哪些?
       何谓得?又分几种?
       何谓无想定、无想天?二者异同分别之。
       何谓灭尽定?何谓恒行心心法、不恒行心心法?
       何谓命根?
       何谓众同分?
       何谓生、老、住、无常?
       云何名、句、文、身?
       何谓异生性?
       何谓识蕴?共有多少?
       何以名心、名意、名了别?何谓最胜心、最胜意?
       何谓转识?具体有几?
       何谓阿赖耶识?
       蕴为何义?
       处为何义?
       何谓无为法?共有几个?一一说明之。
       界为何义?
       述蕴、处、界如何相摄?
       以何义故,说蕴处界?
       以(1)有色、无色(2)有见、无见(3)有对、无对(4)有漏、无漏(5)欲、色、 无色界、系、不系(6)蕴、取蕴所摄(7)善、不善、无记(8)内、外(9)有缘、无缘(10)有、无分别(11)有执受、无执受(12)同分彼同分等十二门分别执受(12)同分彼同分等十二门分别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返回 智敏上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二十颂述记思考题
下一篇:摄大乘论世亲释-新作业题
 俱舍大要讲记
 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
 大乘五蕴论讲记
 三转*轮
 菩提道次第科颂 思考题解答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廿三讲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八讲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
 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讲记
 智敏上师书信160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唐宋文化对沧州历史的重要影响[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搭建宗教服务社会新平台的建议[栏目:永信法师]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十八课 声闻僧与菩萨僧的区别[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百喻经 21 妇女欲更求子喻 The Woman Who Wished For A Second C..[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亲友书学习[栏目:索达吉堪布]
 降伏其心 三 如何观自在[栏目:万行法师]
 菩提愿心与受菩萨戒[栏目:多宝讲寺学僧文稿]
 二十二祖 摩拏罗尊者[栏目:佛祖道影白话解·宣化老和尚讲述]
 佛陀如是说 (教诫新嘎喇经)[栏目:您认识佛教吗]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译者前言[栏目: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