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道场何在
 
{返回 其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3
道场何在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权作树,明镜假为台,随缘本安住,说净亦尘埃。
 
  末学佛前,是无知的。不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不知苦空无常,断恶行善,三界火宅,如救头燃,慎勿放逸;茫茫苦海中,总是贪着于跟前的一切,不肯舍离;不知富贵难免轮回,不知聪明不敌业力;不知身居秽土,速求出离。
 
  初学佛时,知佛法之甚深圆满;因为甚深,故也发觉自己还有更多的未知;因为圆满究竟,故也执着于人秽我净,善恶了了分明,嫉恶如仇,厌离轮回,欣求涅槃,一心求渡生死苦海,往生净土。
 
   但受限为朝八晚五的在家身,处于这工商繁忙的时代,不得不把大部份的时间都投注在工作上;下班时气力已耗尽,回到家总是勉强将白天的是非纷扰沉淀下来,但当好不容易才安住下来,瞬间又开始心猿意马,妄念纷飞,白天的影像,如同倒带重播般又历历在目。感叹!在家居士根本无法修行!如何才能安心修法?应该如何修行是最有效?如何修行最不浪费时间呢?寻寻觅觅,苦于不得其门而入!
 
  学佛多年,不时惊觉,原来我的佛法应该回到起跑线,重头开始学!
 
  原来!佛法的精髓在般若。
 
  原来!行住坐卧皆当下,三昧岂有入住出?平常心即是道,从朝至暮,念念都不应离开这一灵灵觉觉的不二心。面对工作上的纷扰,难免有好恶,但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不要起心动念去分别。念念要返闻自性,见闻觉知,有无落入邪见戏论?念念都不可退失利生的菩提心,因为大乘菩萨的精神,不只是自度,而是还要能够度他;所以工作中,即是磨练我们心性的好机缘,能圆融地面对不同个性的众生,都是累积行持菩萨道的福慧资粮。
 
  原来!缘起即修行,不一定要在坛城皈依境前才叫修行,真正的大成就者,都是不执相修行。因为时时刻刻都在运用这颗明觉的心,所以处处皆道场,即使工作繁忙,也能修行,心思动念间,都是我们修行的好对境。
 
  原来!闻而不思,思而不修,修不入心,可以说都是迷信,而非正信智信,均是有负转轮心。因为没有经过对人生的体认,是禁不起缘起时的考验;没有经过种种人情、病苦、环境的变故与打击,是测验不出真理的彻悟与信心。
 
  原来!均是第六意识分别心作祟,一切唯心造,万法唯识现,转个心念,色身虽处尘世,但心念却在净土,心净国土净,当下已立足净土,云何苦海可渡?涅槃彼岸何在?
 
  原来!不生,故无可取;不灭,故何可舍?深知诸法皆是因缘所生,别人对我好,是因缘法,别人对我不好,也是因缘法,不要太认真执着,有求皆苦,无求即乐。说诸法是空,无不即假即中;说诸法是假,无不即空即中;说诸法是中,无不即空即假;此即真俗不二中道义。
 
  原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万物皆是本尊,眼下皆是法界空性的体现;处处留心皆学问,落花水面皆文章;山光水色,皆是广长舌相;虫鸣鸟叫,均是法音宣流。
 
  原来!法尔具足,何来末法之说?以往如同戴着眼镜找眼镜,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自心是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见得真心,即是见佛。
 
  原来!一念悲心观世音,一念般若是文殊,一念愿心是地藏,一念大行是普贤。
 
  原来!本来不污染,身心、菩提、明镜、清净及尘埃,皆是性用。
 
  原来!因为找不到方向,所以一直以来从未起跑。
 
  原来!梦里寻它千百度,道场就在智慧明光处。
 
  原来!心即是道场。
 

{返回 其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中的二十四诸天(谢路军)
下一篇:见色之研究
 在正信的基础上 发菩提心 学三大尊(吴信如)
 水陆法会源流略说(李小荣)
 苦与乐的因缘―离苦得乐(王家轩)
 为善最乐(李焯芬教授)
 修学菩提心札记六则(赵奉心)
 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当代台湾的佛学研究(蓝吉富)
 菩提心是学佛的根本(林克智)
 淫报启示录
 一心与多门(王志远教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四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修习前行堪为法器[栏目:传喜法师]
 伏藏是怎么回事?[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十章 普觉菩萨章[栏目:清净法师]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一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争取时间,活在当下[栏目:工作好修行]
 念头之河[栏目:太阳我的心]
 想要更精进的修行,但环境不允许,该怎么办?[栏目:学禅者FAQ]
 没有烧熟的铁茄子[栏目:日常的佛心]
 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第九章:修习慈心[栏目:德宝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