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摄大乘论 第130讲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4

  第130讲:第四品(心相续之间的关系)

  (1999年10月3日)  

  咱们今天打算把心相续跟心相续的关系,心与心的关系,着重地谈一下。咱们上次谈的主观世界跟客观世界都是跟三摩地有关系,实际上主观世界比客观世界还重要一些,那也就是所谓主观世界就是指的人与人的关系,自他的关系,也就是自义利跟他义利的关系,也就是自个的心相续跟他人的心相续的关系。这心相续的问题,的确值得特别注意,尤其自他的心相续形成什么样的关系?这是一个很中心的问题。就是善跟恶的分别。世间的善跟出世间的善的分别,也在心相续跟心相续的关系方面。所以今天打算把心跟心的问题特别着重地谈一下。

  中国儒家的看法,心跟心的关系很重要。儒家的看法也是把心的力量看得很大。中国的看法,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你可以把它的元帅擒过来,可以破坏,可是匹夫,一个人的志向,想要做什么,不可以随便就夺走了。可见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还说“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也提到“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愚公,按说这么单独的一个人,他能移山;一个小鸟,精卫,可以填海。可见一个动物、一个有情的心量是很大的。二人同心可以其力断金。那由我们中华民族,经过了很多的困难,能够翻过身来,能够取得革命成功,这都是因为革命的志气很高涨。

  儒家也说到这个,“将心比心”,拿你的一个心对其他心来比,于是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个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把这件事情施于其他人。那么这也跟佛教里头戒律是有关系的,相似的。他还说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个愿意站立起来的,也希望人家能站立起来,自个能通达,也希望人家能通达。那么这个就有点像六到彼岸里头的布施到彼岸。说要把自个不愿做的事情、不愿遭遇的事情不要对旁人做,自己需要立起来、需要达的话,也使人家能立起来、能通达。这有点像戒律波罗蜜跟布施波罗蜜。这样子心跟心团结的话,这力量非常大的。

  儒家又说,“致中和”,把“中”和“和”都做到了的话,“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使天地位焉,万物可以发展,天地能够就到位了,万物就能够发展了。所以“致中和”这“中”,他讲是“喜怒未发之谓中”,有点像阿赖耶识的种子,“喜怒未发之谓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谓“中节”也就是前头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人跟人之间、人心跟人心之间最和美的状态。这种心跟心的关系的话,要能达到这种,那就有点像团结得非常紧了。二人同心,其力断金,要人多的同心的话,那力量更大了。

  这心的力量怎么能发挥起来?那就是要除掉它的障碍。“致中和”,那也就是不要,喜怒哀乐未发的那“中”要能保持好,“发而皆中节”呢,那就是人跟人的关系问题,人心跟人心最和美的状态。这是很重要的,能够把中和能够做好了,天地就位焉,万物育焉。这是儒家的一种理想。心跟心的关系,要除掉那种不和美的情况,那就是心的力量就大得很。

  心的力量必须除掉共同的心的障碍,再提到马克思跟恩格斯,反对人心的共同的障碍是什么?就是一个是剥削,一个是压迫。压迫大家都知道。剥削呢,最近大伙不大谈什么叫剥削。剥削最主要是资本家跟工人的关系。马列主义所说的所有的生产品,都是工人劳力所创造的。当然也有厂房、机器、原料的问题,但是这些个价值都慢慢流到所生产的商品里头去了,这些都是等价慢慢流转的,但是怎么能够赚钱?主要是工人的劳动力没有按它的劳动力价值给以足够的补偿,所以资本家所赚的钱,就在劳动力创造商品的时候,没有付出等价的工资。就是在这个方面。

  所以中国劳动力是很强大的,当然质量现在也许需要培养,中国经济问题,假设像十五届四中全会开过了,讲国家的企业怎么能发展的问题,假设中国在三讲学习的教育要做得好的话,党风、党纪再有很大的提高,那就把劳动力受剥削的问题,现在中国劳动力还是失业的很多,要真正调整好了,所有的工人都能够发挥他一定的潜力的话,那中国我看是……。虽然现在还有许多困难,但是看起来中国的经济可能有很大的突破。今年上海也“财富”论坛也开了。这么大一个国家,要把劳动力的问题解决好了,创造价值那非常可观的。

  所以这障碍有许多应该注意的。一个是怎么对剥削方面,不论国内外的剥削,都应该注意。当然现在咱们是还不能反对完全反对资本主义,但是对这剥削问题我们会注意到。我为什么提这个?也就是除去障碍以后,有人心的力量,它能很大地发挥出来。我为什么这么谈呢?就是咱们现在这五十周年大庆,看起来五十年来有一定的成绩,这一定的成绩都是革命的心得到很大的发挥、发展,所以这时候我就注意到人的心的力量,尤其心跟心的能够团结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这谈的都是只是世间善的发展。也就是世间的善心,排除障碍,得到发展。在中国近代受了种种的压迫、剥削,尤其日本军国主义,杀光、抢光、烧光“三光”政策,对中国的人民几千万人被屠杀。必须要革命的话,就要不怕牺牲。中华民族对战争问题,早就很注意。中国自个北边筑的有长城,把这外族侵略的关系想法避免。不跟邻近的民族只是谈战争,而用防御的办法避免血肉的横飞,这种心,中国特别注意“仁者无敌”,这种想避免战争,用一个长城的办法,这是非常和平的一个……要求和平。这个长城的意义是中华民族酷爱和平的一种表现。在我们国歌里头说“拿血肉造成新的长城”,我们国歌就还保持在大家的每天歌颂(诵)的里边,那就是任何的侵略战争我们都不怕,拿血肉造成了一个新的长城,那就是咱们想办法杜绝战争,杜绝战争一个防御的办法,一种是更积极的办法。今后对现代战争也是不怕牺牲的。中华民族酷爱和平、反对战争、反对残杀表示得淋漓尽致,那也就是把人心与人心的力量更排除它的障碍,发展它的威力。那就是一个我们是反对剥削,一个是反对压迫。现在马列、马恩的思想,在世界上来说还就剩了中国,还几个其它的国家,那就是把人心团结起来的力量排除许多障碍,那就是针对压迫跟剥削。

  要按六到彼岸的话,一个是布施到彼岸,一个是戒律到彼岸,这两个到彼岸里头就已经包括了……,这布施到彼岸一个是无畏施,一个是财物施,一个是法施。无畏施就是反对压迫,一个人心增加许多可怕的事情,残杀的事情,那是无畏施要反对的。财物施,对资源的方面,不但我们反对剥削,还反对现在这对资源的浪费。布施里头就包括我们自己不贪图肉欲等等的欲望。再来,我们最主要的是法施,为什么对人民我们要反对压迫、反对剥削、反对浪费这些个,反对破坏环境,最主要的是我们的法施。世间的善我们不反对,但是这法施是更重要的。

  因为什么?我们可以说有三种乐。一种是欲乐,再一种是德乐,道德的德,功德的德,现在咱们万民欢腾的情况可以说是德乐,不是个人获得的德乐,是大家道德、公共的功德、革命的成功这种快乐。自古到今我们人民也得到了一些个德乐。但是,世间善只能达到这个德乐的地步,进一步就是要法乐,这就是布施到彼岸里头,要使得所有的心都能尝到法乐,这是出世间的善。

  戒律里头也是这样子,一是不妨害其他的心,一个是使大家有什么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解救,使大家生活能够利益安乐,不受负面的影响。还一种就是要使大家能够成熟,那就是能够得到法乐,成熟众生,就像现在的教育、调整、调伏,使大家得到这法乐。这地方世间善所有的扎根铲除的障碍,我们在六到彼岸中都在已经包括在里头了。那就我们人与人心的关系,就是心相续跟心相续的关系,这六到彼岸里头充分地显现出来,那么就是世间善里头大家得不到的这种快乐,世间只能知道欲乐和德乐,而法乐是谈不到的。因为世间善还是属于生死轮转的范围内,不是能够得到自由自在的,不是能够证知真实的问题。

  六到彼岸朝着不但对其他的心排除很多的障碍,就是它堪忍到彼岸,就是有的心相续,他给菩萨还制造许多障碍,制造许多痛苦,但是这菩萨也不在意,还是为要能争取他,能调伏他,能成熟他,还是往前头看。精进这方面更甭说了,坏的、恶的事情不做,好的事情,尤其出世间善更是努力去做。第五个是静虑到彼岸,第六个是般若到彼岸。由前头四个到彼岸就排除了散动,排除了所有的散动,心能够专一专心致志的程度非常高,那就是他心的定、心的安定的情况那是非常大的。有前头四个到彼岸能排除许多散动的问题,那对于什么是真实的佛法,有这种静虑,专向的心,那是亲证真实的力量是很大的。静虑心非常高涨,对于佛教,佛的教法很深刻、很广大的教法那才能够真正理解。

  这六个到彼岸,是真正能够同很多的众生一块儿到达所知的彼岸,一块儿能觉悟到所知能相。所以到彼岸的意思,可以说就是到所知彼岸,那就是使得咱们这个菩提心能够很好地发展,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是儒家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大乘佛教就是“己欲觉而觉人”,我们自己需要对三所知能相有觉悟,觉悟到所知彼岸,那我们也就一同希望旁人、其他的心也成为菩提心。

  这就是我们要排除的什么东西呢?我们要排除的所知障、烦恼障,这两障要排除。两种束缚也要排除,就是粗重缚跟所相缚。排除了障碍、排除了束缚,才使这菩提心很旺盛地发展。那这种菩提心的力量是跟世间的善心的力量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我们世间的心,都是所谓“众生心二性”,都是两分的,“内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缠,见种种差别”,所以都是障碍、束缚重重的。

  那么我们能够经过多多地修学了别识,使这意识中的诠说跟分别能够把所有的名、义、自性、差别,都能成为意识中的分别,意识中的诠说,名、义、自性、差别都不是在发挥它的义作用,发挥它这个莫须有的人我法我、常一不变这种语言文字这种作用,使得佛所说的法好象也是跟世间的诠说相似,但是佛所说的法是证最清净法界、真如这样等流出来的,它也是最清净的言说,这种言说本身就是认为言说本身就是无义,就是没有名跟自性、差别都是无义性,也就是说都是无自性性,都是唯了别识性。

  唯了别识性就是针对所有的言说文字,它所描写的那种特殊的存在。这个特殊存在必须是我们能够在觉悟三种所知能相中,把它完全揭发出来,不再被这种诠说模式的副作用再影响我们。这样子就是可以说又起到了一个用言说来抵消言说这样一个作用。抵消这个作用也就是打开了法乐的一系列法乐的基础、门径。所以一个是欲乐,一个是德乐,再来就是法乐,这三种乐有很大的不同。(休息)

  排除障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马列主义反剥削,这还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现在有好多不按分配的原则,贪污腐化,这也根本跟工人阶级的精神正相反,所以现在还依靠工人阶级不变,这点还是了不起的。因为党主要是从工人阶级产生的。工人才受资本家的压迫、剥削,最主要是剥削的问题。现在很少讲这剥削,可是贪污腐化很厉害。所以反剥削这问题还是值得大家注意的。虽然现在还是初级阶段。有许多情况看起来,中国假设把三讲学习搞彻底,那中国将来的经济方面是了不起的。一个就是劳动力很多,就是怎么能够使它发挥作用。当然外国资本家也是想利用中国的劳动力,现在劳动力很便宜,出厂的商品在国外很容易占住市场,因为它便宜。所以马列主义的问题就是反剥削,也是跟反压迫是有联系的。而反剥削我觉得应该是中心问题。

  怎么排除障碍的问题,在咱们大乘佛教里头,最主要的是反所知障,比反烦恼障还重要,因为所知障是个根本问题。什么是所知障?那就是因为这种根本没有的东西承认它有,这是最主要的。那就是根本没有人我、根本没有法我,偏偏滋生出来这人我法我。所以烦恼障也是以所知障为基础的,你要不执著有自性的东西,不执著人我法我的话,不会有贪嗔痴等等,以至于萨迦耶见这些东西。所以根本的问题应该特别注意。我觉得反剥削比反压迫更重要。我觉得反对烦恼障不如反对所知障重要,因为所知障你能彻底地反对的话,烦恼障也就容易解决了。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子(还是老问题,就是)悟入三所知能相。所谓悟入三所知能相,这也就是了别识,唯了别识,为什么要是唯识观、唯识,主要是唯识无义,唯有了别识,并没有人我法我。这是最基本的问题。所以要铲除障碍,打破障碍,得从这地方开始。要打破所知障的话,才能够证圆成实性。现在很注意,一个是怎么来解决遍计所执性的问题,那就必须你用意识中的诠说、意识中的分别来解决名、义、自性、差别问题,尤其义的问题。

  义的问题也就是人我法我的问题,人我法我的问题,它是没法能相,没法你能界定什么是人我法我,什么是义。没法界定。那就是拿意识中的诠说、意识中的分别来解决义没有能相。意识中的诠说就是把义的问题用分别的方法,用意识中的分别来解消了,解除了。把它就是义的这能相,也能够界定出来,拿这意识中的分别来界定。也就是把这人我法我的问题,根本是从意识中的分别来看,人我法我是不存在的,只有分别,只有非真正的能遍计,这种非真正能遍计也就是了别识,在了别识上没有所取能取。

  所以最主要大乘佛教道理就是要证真如,证空性。怎么证空性?就要是通过了别识,通过非真正的能遍计。通过这个来解决人我法我的问题,所取能取的问题。你不解决所取能取的问题,没法子进入出世间的佛法。所以最主要的就是能够证真如、证空性、证法界。我们根据法界的道理,就可以证知了别识中根本没有所取能取、没有人我法我。这样子对了别识性、了别识这个相进一步这个了别识也不存在,了别识这个想也不存在了,那就真正证到了真如了,证到法性,证到法界,于是乎就可以进入如来族了,如来的种姓里头了。

  一证到这个,就是根本是可以说是遍获得众生的心平等,也就获得所有的菩萨心平等,也就是能够遍获得如来的心平等。心平等就是心的法性,也就是真如,也就是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这地方它就没有所谓所缘能缘的分别,没有所取能取的分别,也就没有人我的法我分别,没有二我才能够证到真如、证到空性,没有所取能取才能证到圆成实性。所以现在中心问题,就是怎么样子对三种分别能相能够证知,能证入。主要是这个问题。

  心的本性,心的平等性,心的无分别性,本来心是分别的,但是它是根本来讲它是无分别性,无二性,无住性。能证到这个就是极欢喜地了。证到这个就是把所有的烦恼的根子都给刨除了,那这个时候最清净了。过去我们生活里头,是染污的,是杂染的,现在第一次走入清净的国土。这是我们每一个三无数劫要走的一个重点。我们正是在加行位,正在四加行位,正在这个每一个三无数劫里头,这也是个加行位。

  我们从现在的,要是证到真如以后,证到初地以后,又进一步走向又是一种加行位,这个加行是修习位的加行,跟我们现在这个加行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最主要的加行,就是能够证真如,破除所取能取的障碍。怎么破除呢?最主要是一个唯识观,唯了别识的问题。这唯了别识就是在意识中的诠说,代替了过去的诠说模式。最主要的是一个四种寻求,还有四种真正如实知,四种遍寻求,四种真正如实知,都是讲了别识的问题,了别识性的问题。都是辨别唯有了别识,没有义的问题,没有人我跟法我的问题,没有常一不变的问题。有这人我法我跟常一不变,就没有真正唯了别识性。

  所以这地方要注意什么是唯识。要解决唯了别识,而没有任何的义的存在。现在咱们遇到《总摄大乘纲领论》的讲两种诠说,是一个很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所谓人我法我这些不如理的东西,这个增益出来的东西,本来没有而增益出来的东西,怎么出现的?所以一个四遍寻求,四真正如实知,这是一个我们怎么能够证真如一个不可逾越的步骤。那就是这个遍寻求就是认为二种行相,本来是二种行相,为什么一假搭挂出现了特别的问题,特别有义的问题。这是迎上头来,抓根本没有的遍计所执性的,在所取方面的一种障碍。

  再进一步说,四真正如实知,那就是真正的了别识,唯有了别识,并没有其它的任何东西。所以它是更进一步能够证知另一种真实。那就是前头还是所取的真实,现在你是能取的真实,就是识体的真实。我们本身的识体就是没有义的,本身就是真实,真正如实知的,连这个自个真正如实知的也是应该没有义,没有能取。这是它根本没有的东西,不能承认它有。所以这才能够真正辨知所有的人的,所有的补特伽罗的心平等,心心都是一样的。这个心平等是心的本性,心的法性本身。心的法性本身,就是说它本来是能分别,实际上它本性是无分别,无分别智。

  所以这个地方就证到真如了。证到真如就是所取能取都没有了,所缘、能缘也都不存在了,最主要的就是人我法我都不存在了。这是根本没有的东西。所以证真如的时候,必须要能证到无所取、无能取。这是根本的问题,这是真实不真实的问题。由没有能取、没有所取才能够证知空性、证知真如,证知法界。这是根本的问题。下次咱们再讲。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摄大乘论 第131讲
下一篇:摄大乘论 第129讲
 摄大乘论 第48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三、广六位心所──十三门辨根本烦恼..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四、广生分别相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三、破名句文身为实有
 摄大乘论 第85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四、破随眠为不相应执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十 九、成立唯识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十二、结三自性皆不离心
 成唯识论疏翼 凡例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七、第八唯舍受相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相宗(于凌波)[栏目:法相宗简介]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25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一条戒[栏目:法音宣流·嘎玛仁波切]
 相应40经 思经第三[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怎样做个好学生[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26 地藏菩萨仪轨(唐输婆迦罗译)[栏目:03 仪轨]
 华雨集第五册 四0、致陈永权居士[栏目:印顺法师]
 想皈依,但怕违犯戒条带来灾祸怎么办?[栏目: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一点心光[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