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二、破声常声显论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87
【论文】
 
一‧二○九 有余遍执:《明论》声常,能为定量,表诠诸法。
 
 
 
【疏翼】
 
  第三外道小乘别问别破所取非有之初,外道别问别破中,今第五合破二声论师。文分为二:一、叙二计,二、正破。初又分二,一、执《明论》声常,二、执一切声常。此即初文。
 
 
 
【述记‧卷六】
 
  「《明论》声常」者,是婆罗门等计。《明论》[1]者,先云《韦陀论》,今云《吠陀论》。
 
  「吠陀」者,明也[2]。明诸实事故。彼计此论声为能诠定量,表诠诸法。诸法[3]楷量,故是常住。所说是非皆决定故。余非楷量,故不是常。设有少言称可于法,多不实故,亦名非常。梵王诵者,而本性有。
 
  然声性非能诠,下破之中,彼无同喻,为不定过[4]。
 
 
 
【论文】
 
一‧二一○ 有执:一切声皆是常,待缘显发,方有诠表。
 
【疏翼】
 
  第五合破二声论师,叙二计中,第二执一切声常。
 
 
 
【述记‧卷六】
 
  「待缘显」者,声显也。「待缘发」者,声生也[5]。「发」是生义。声皆是常,然有时闻及不闻者,待缘助[6]故,方乃显发[7]。
 
  此有二类︰一、计常声:如萨婆多无为,于一一物上,有一常声[8]。由寻、伺等所发音,显;此音响是无常。二、计一切物上共一常声:由寻、伺等所发音,显;音亦无常。如大乘真如万法共故。唯此常者,是能诠声。其音但是显声之缘,非能诠体。
 
  然[9]此通破声显声生。计内、计外,全分、一分,如《因明疏》叙,今不繁述[10]。今破计一切,少分亦自[11]破。或少分、一切,摄诸计尽。
 
 
 
【疏翼】
 
  前计明论声常,亦即少分。以上叙二声论计讫。
 
 
 
【论文】
 
一‧二一一 彼俱非理。
 
 
 
【疏翼】
 
  第五合破二声论师中,第二正破。文分为三︰一、总非,二、返征,三、别破二计。此即初文。
 
 
 
【述记‧卷六】
 
  总非他失。
 
 
 
【论文】
 
一‧二一二 所以者何?
 
【疏翼】
 
  第二正破二声论中,第二返征。
 
 
 
【述记‧卷六】
 
  他还[12]返征。
 
 
 
【论文】
 
一‧二一三 且《明论》,声许能诠故,应非常住,如所余声。
 
 
 
【疏翼】
 
  第二正破二声论中,第三别破二计。如次有二︰初、破明论声常,次、破一切声常。此即初文。
 
 
 
【述记‧卷六】
 
  破初婆罗门等计。
 
  量云︰汝《明论》声,应非常住。许能诠故。如所余声。
 
  「余声」即是非《明论》外,余一切声。以彼声性,非是能诠,故无不定[13]。
 
 
 
【论文】
 
一‧二一四 余声亦应非常声,体如瓶、衣等,待众缘故。
 
 
 
【疏翼】
 
  第三别破二声论计中,第二破一切声常。
 
 
 
【述记‧卷六】
 
  破第二师也。
 
  此言「余」者,有二义︰一、计余:是前《明论》者计之余也。二、声余:前计少分,今计全故。又前破明论声计,今破彼声外之常声。故云︰余声亦应非常声体。待众缘故。如瓶、盆等。
 
  然彼所计声性与声别,声性即是所发音响声之体故。今总言「非常声体」。若破所发音声,言「非常声」;若破声性,言「非常声体」。声及声性,合名「声体」。若但言「非常声」,他以声性例所发音,为不定过;若言「非声」,即违自宗。故但总言「非常声体」。
 
  又简真如。虽待缘显,非常声体故。因云「待众缘」者,若言待缘显,即声显成、自生俱不成。若言待缘生,即自生成,显不成。为对二宗,自无有过,故但总言「待众缘故」。若言「待众缘故生显故」,文繁无用,故不具述。
 
 
 
【疏翼】
 
  以上第五合破二声论师讫。
 
 
 
 
 
 
 
 
--------------------------------------------------------------------------------
 
[1] 「明论」,梵文为「veda」。
 
[2] 「明也」二字,《金藏》无。
 
[3] 「诸法」二字,《金藏》无。
 
[4] 道邑《义蕴》云:
 
彼计声性既不能诠,故下破中,彼不可用声性以为同喻,与我为不定过也。
 
[5] 「也」字,《金藏》误作「九」。
 
[6] 《金藏》作「助」,余作「诠」。
 
[7] 《瑜伽》卷六云:
 
外声论师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声相常住、无生、无灭,然由宣吐方得显了。
 
 《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云:
 
声论师中,总有二种:一、声从缘生,即常不灭。二、声本常住,从缘所显,今方可闻。缘响若息,还不可闻。声生亦尔,缘息不闻,缘在故闻。
 
 《枢要》卷上末云:
 
声论中「有执一切声皆是常」,有二释:一云:一切一切,即内外皆计常。二云:少分一切,唯内一切声常。虽有二解,前解为胜。外物虽复不诠,显生声之缘亦有一切物共,亦有各别,随应有之。
 
[8] 道邑《义蕴》云︰
 
彼计一一法,缘缺不生,皆有一非择灭无为。故引为例。……萨婆多无为皆实,故遍引之。
 
[9] 「然」字,《金藏》有,余无。
 
[10] 如《因明疏》云︰
 
此二师皆有一分、一切,内、外异性,一体、多体。能诠别故。
 
[11] 「自」字,《金藏》作「同」。
 
[12] 「还」字,《金藏》作「遂」。
 
[13] 如理《义演》云︰
 
谓彼自许声性虽常,而不能诠表,故无不定过。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三、破顺世外道极微实常
下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一、破大自在天等执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三、释「彼依识所变」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四、总破九十六外道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二、总明所入位次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十九、引小乘教密意证有赖耶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八、十门广解缘起
 摄大乘论 第29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四、广生分别相
 摄大乘论 第5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四、广六位心所──辨随烦恼体业
 摄大乘论 第27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准提菩萨空中咒蔓的善巧启示[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心行]
 前行讲记 第一百七十五讲 前行备忘录-依止善知识[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佛教辩证思维略析[栏目:吕有祥教授]
 印光大师文钞论集 宗教不宜混滥论[栏目:印光法师]
 何必找个地方躲避[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四○四 猿本生谭[栏目:第七篇]
 工作要赶不要急[栏目:工作好修行]
 《信心铭》要解[栏目:达观法师]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吝啬的富翁 莫轻视小善[栏目:法句经要义]
 禅宗的根本思想与接引方法(悟源)[栏目:禅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