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三、广六位心所──十三门辨根本烦恼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3
【论文】
 
六‧一六五 如是,总、别十烦恼中,六通俱生及分别起,任运、思察,俱得生故。
 
 
 
【疏翼】
 
  第三长行释第四门烦恼心所中,第三诸门广辨。文分为十三︰一、俱生分别门,二、自类相应门,三、诸识相应门,四、诸受相应门,五、别境相应门,六、三性分别门,七、三界分别门,八、三学分别门,九、三断分别门,十、缘有事无事门,十一、有漏缘无漏缘分别门,十二、缘事缘名分别门,十三、余门思准。初门中分二,第一正分别又二︰一、六通二种,二、四唯分别。此即第一正分别中初文。
 
 
 
【述记‧卷三十六】
 
  诸门分别中,大以十二门分别,若细者,即十五门[1]。此初门中有二︰初、正分别,后、异解释。
 
  此等,初也。若总、若别,但有十种︰
 
  一、俱生分别︰谓贪等六者,钝四、利二[2],通分别、俱生。除疑、三见,任运起故,是「俱生」。思察生故,是分别。
 
  《显扬》第一及《大论》第八皆云:此六通俱生、分别故[3]。
 
 
 
【论文】
 
六‧一六六 疑后三见,唯分别起,要由恶友,及邪教力,自审思察,方得生故。
 
 
 
【疏翼】
 
  第一正分别中,第二四唯分别。
 
 
 
【述记‧卷三十六】
 
  疑一,及邪见、见取、戒取四法,唯分别起,诸论共同。要由恶友,及邪教、自分别[4],三缘生故。总聚而望,更无异说。
 
 
 
【疏翼】
 
  以上第一俱生分别门中,第一正分别讫。
 
 
 
【论文】
 
六‧一六七 边执见中,通俱生者,有义:唯断、常见相粗,恶友等力,方引生故。
 
 
 
【疏翼】
 
  第一俱生分别门中,第二异解释。于中有二师义,初师义中分三。
 
 
 
【述记‧卷三十六】
 
  下、异解释。初义有三︰一、标宗,二、引教,三、举事。此初也。
 
  「俱生」,唯有断见,以常见「相粗」故。
 
  何谓「相粗」?
 
  要恶友、邪教,及自分别生故。谓要不达后有不无,方起我断。
 
 
 
【论文】
 
六‧一六八 《瑜伽》等说:何边执见是俱生耶?谓断见摄,学现观者,起如是怖:今者我我何所在耶?
 
 
 
【疏翼】
 
  第一师义中,第二引教。
 
 
 
【述记‧卷三十六】
 
  既得现观,知生多少,何故乃执我断非常?
 
  此、引教也。
 
  如《瑜伽》第八十六[5]、《杂集》第四[6]及第七,说唯断见[7]。故论言「等」。观我为断,知身后无。准此,唯言修道断见,不见修道常见相故。
 
 
 
【论文】
 
六‧一六九 故禽兽等,若遇违缘,皆恐我断,而起惊怖。
 
 
 
【疏翼】
 
  第一师义中,第三举事。
 
【述记‧卷三十六】
 
  此、以世事释成前义。
 
 
 
【疏翼】
 
  以上第二异解释中,第一师义讫。
 
 
 
【论文】
 
六‧一七○ 有义:彼论依粗相说,理实俱生,亦通常见。
 
 
 
【疏翼】
 
  第二异解释中,第二师义。
 
 
 
【述记‧卷三十六】
 
  下文有三︰一、会前标举,二、引事,三、类[8]教。此初也。
 
  修道俱生,亦有常见。《瑜伽》[9]等「依粗相说」故。
 
  何谓「粗相」?
 
  谓得现观者,入无我观已,知分别我已断讫,出观之时,便生恐怖︰今者我我何所在耶?即初「我」者,俱生我也;又言我者,分别我也。
 
  修道我义言「我」,分别我何所在耶?
 
  此初出观时,缘涅槃起恐怖断见,非修道中说无常见。
 
 
 
 
 
【论文】
 
六‧一七一 谓禽兽等,执我常存,炽然造集长时资具。
 
 
 
【疏翼】
 
  第二师义中,第二引事。
 
 
 
【述记‧卷三十六】
 
  此、如何等?
 
  引事也。
 
  如「禽兽等」,以执「常存」故,「炽然造」,及「集长时」窟穴「资具」,「集长时」饮食「资具」。如恐我断,定有俱生。此以事证。
 
 
 
【论文】
 
六‧一七二 故《显扬》等诸论皆说:于五取蕴,执断、计常,或是俱生,或分别起。
 
 
 
【疏翼】
 
  第二师义中,第三类教。
 
 
 
【述记‧卷三十六】
 
  以教成者,类教也[10],《显扬》第一、《大论》第八说[11]。故于五蕴计常、断,通俱生、分别。不简俱生,无常见故。
 
  释现观者,观先所断我无之时,但有断见,故唯说断,非预流等许无常见。
 
  若尔,前师如何释后所引[12]文?
 
  此依总语,非许常见亦通俱生。
 
  通俱生常见,有何相状?
 
  如禽兽造集,但为有我,非为计常。常,必由邪分别等故。
 
  然此二说,初则文全理缺;后有文显理全。俱生常见,有相状故,俱取无失。
 
 
 
【疏翼】
 
  以上第三诸门广辨中,第一俱生分别门讫。
 
 
 
【论文】
 
六‧一七三 此十烦恼,谁几相应?
 
 
 
【疏翼】
 
  第三诸门广释中,第二自类相应门。文分为二︰一、问,二、答。
 
 
 
【述记‧卷三十七】
 
  此下、自类相应。
 
  此、问起已。
 
 
 
 
 
【论文】
 
六‧一七四 贪与瞋、疑,定不俱起。
 
 
 
【疏翼】
 
  第二自类相应门中,第二答。文总分六,第一贪为首中,又分为二︰一、贪与瞋、疑不俱起,二、贪与慢见或相应。初中又二︰一、总,二、别。此即初中总也。
 
 
 
【述记‧卷三十七】
 
  答文有六︰一、贪,二、瞋,三、慢,四、疑,五、见,六、痴为首。此初也。
 
  《对法》第六[13]、《大论》五十五[14]、五十八[15],三说文同[16]。
 
 
 
 
 
【论文】
 
六‧一七五 爱、憎二境,必不同故。
 
 
 
【疏翼】
 
  第一贪与瞋、疑不俱起中,第二别解。于中又二︰一、贪、瞋不俱起所以,二、贪、疑不俱起所以。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问︰何以贪、瞋不得俱起?
 
  染、憎不俱,境既不同,行相亦别,以相违故。
 
  若尔,贪俱忧苦相返,瞋俱乐喜亦尔,何得相应?
 
  爱、迫二境,得俱起故,行相不违,故无此失,如下当知[17]。
 
 
 
【论文】
 
六‧一七六 于境不决,无染着故。
 
 
 
【疏翼】
 
  第二别中,第二贪、疑不俱起所以。
 
 
 
【述记‧卷三十七】
 
  此、释爱、疑不得俱起。爱境必决,疑必不定,故贪、疑不俱。上说不俱。
 
 
 
【疏翼】
 
  以上第一贪为首中,第一贪与瞋、疑不俱起讫。
 
 
 
【论文】
 
六‧一七七 贪与慢、见,或得相应。
 
 
 
【疏翼】
 
  第一贪为首中,第二贪与慢、见或相应。于中又二︰一、总,二、别。此即初总。
 
 
 
【述记‧卷三十七】
 
  下、说俱者。
 
  「见」即五见。如《对法》第六[18]、《瑜伽》五十五,贪与慢同[19]。
 
 
 
【论文】
 
六‧一七八 所爱、所陵,境非一故,说不俱起;所染、所恃,境可同故,说得相应。
 
 
 
【疏翼】
 
  第二贪与慢见或相应中,第二别解。于中又二︰一、贪慢境可同,二、五见境可爱。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彼五十八:不得与慢相应。
 
  此解彼云︰谓若于他起爱染者,必不陵他。以境非同,行相亦别,故不俱起。
 
  然缘己身起爱,名所染,与所恃之我慢等境可一故。《对法》等[20],说得相应。前[21]约行相粗者,此约行相细者,如前第四卷[22]「第七识」中,已多门解[23]。
 
 
 
【论文】
 
六‧一七九 于五见境,皆可爱故,贪与五见,相应无失。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二五见境可爱。
 
 
 
【述记‧卷三十七】
 
  爱、见二种,有时可同,「皆可爱故」。「相应无失」,诸论共同,无相违处。
 
  此中论言「说」者,有二义︰一、约此论自道理,可得说与彼相应义。二、解「说」者,谓余《瑜伽》[24]等。约此理故,说与俱起。
 
  又此言「得相应」,非谓一切恒相应,有时俱起故。
 
  然此中,一行法︰以第一问已,以第二问余,舍第一不问。如是展转,以下可知。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一贪为首讫。
 
 
 
【论文】
 
六‧一八○ 瞋与慢、疑,或得俱起。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瞋为首。于中分三︰一、瞋与慢疑或俱,二、瞋与二取不俱,三、瞋与三见或俱。初中又二︰一、总,二、别。此即初中总文。
 
 
 
【述记‧卷三十七】
 
  第二、瞋为首。
 
  瞋、慢、疑,有时「或得俱起」。
 
 
 
 
 
【论文】
 
六‧一八一 所瞋、所恃,境非一故,说不相应;所蔑、所憎,境可同故,说得俱起。
 
 
 
【疏翼】
 
  第一瞋与慢、疑或俱中,第二别解。于中分二︰一、瞋与慢或俱或不俱,二、瞋与疑或俱或不俱。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如何不得?
 
  谓若内境,慢所恃己,非瞋所憎,境不同故。《对法》第六[25]、五十八说:瞋不与慢相应[26]。若外境之上,慢所陵蔑、瞋之所憎,境可同故。五十五说:瞋与慢得相应[27],又必不于自起瞋,后瞋他复慢彼故。
 
 
 
【论文】
 
六‧一八二 初犹豫时,未憎彼,故说不俱起,久思不决,便愤发故。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二瞋与疑或俱或不俱。于中又二︰一、初后位辨,二、顺违事辨。此即初辨。
 
 
 
【述记‧卷三十七】
 
  释与疑俱。
 
  又初疑时心尚轻,未憎彼故,《瑜伽》五十五[28]、五十八[29]、俱说不相应。若「久思不决」,心遂重故,便瞋于彼。《对法》第六[30]说:得瞋、疑相应[31]。
 
  此初后位别解。
 
 
 
【论文】
 
六‧一八三 疑顺、违事,随应亦尔。
 
 
 
【疏翼】
 
  第二瞋与疑或俱或不俱中,第二顺违事辨。
 
 
 
 
 
【述记‧卷三十七】
 
  又顺、违事解。
 
  若疑顺己之事,或不起瞋,谓疑苦、集谛;若疑违己事,便瞋于彼,说得相应,谓疑灭、道谛。又若现行善,疑未来无,便与瞋俱──善法顺己,行因无果故;若现行恶,疑未来无,便瞋不俱──恶法损己故。
 
  于「顺、违」二事,各有俱不俱,故言「随应亦尔」。
 
 
 
【疏翼】
 
  以上第二瞋为首中,第一瞋与慢、疑或俱讫。
 
 
 
【论文】
 
六‧一八四 瞋与二取,必不相应,执为胜、道,不憎彼故。
 
 
 
【疏翼】
 
  第二瞋为首中,第二瞋与二取不俱。
 
 
 
【述记‧卷三十七】
 
  此、必不俱。
 
  见取执为胜,戒取执为道,俱能得净。顺己之境,不憎彼故,故不相应。诸论六烦恼明之,故无二取不俱起失。
 
 
 
【论文】
 
六‧一八五 此与三见,或得相应。
 
 
 
【疏翼】
 
  第二瞋为首中,第三瞋与三见或俱。于中分二︰一、总,二、别。此即总文。
 
 
 
【述记‧卷三十七】
 
  瞋「与三见,或得」俱起。
 
 
 
【论文】
 
六‧一八六 于有乐蕴,起身、常见,不生憎,故说不相应;于有苦蕴,起身、常见,生憎恚,故说得俱起。
 
 
 
【疏翼】
 
  第三瞋与三见或俱中,第二别解。于中分三︰一、与身见常见或俱或不俱,二、与断见或俱或不俱,三、与邪见或俱或不俱。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且身边见,谓缘乐俱行蕴为我及常见,不生瞋故,以顺于己。
 
  《对法》约前二取及此,故说瞋非见俱[32]。若于苦处,缘苦俱行蕴为我及常见,便生憎恚,云我何用此身?生憎恚故,《瑜伽》二文[33],依此一分,说得俱起。
 
  此通俱生、分别,如下[34]无妨。
 
 
 
【论文】
 
六‧一八七 断见翻此,说瞋有无。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二与断见或俱或不俱。
 
 
 
【述记‧卷三十七】
 
  断见返此我见、常见,说瞋有无。谓于乐俱蕴执为断,得与瞋相应,以恐失乐蕴故;于苦蕴起断,便瞋不俱,喜苦无故。
 
 
 
【论文】
 
六‧一八八 邪见诽拨恶事、好事,如次说瞋,或无、或有。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三与邪见或俱或不俱。
 
 
 
【述记‧卷三十七】
 
  「恶事、好事」,邪见拨者,如次说瞋或无,或有。谓拨恶事无,便不与瞋俱,喜苦无故;拨乐蕴无,便与瞋俱,憎乐无故。
 
  《对法》依三见一分、二取全,说不与瞋俱[35]。《瑜伽》约三见少分,说瞋相应[36]。见为一门明故。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二瞋为首讫。
 
 
 
【论文】
 
六‧一八九 慢于境定,疑则不然,故慢与疑,无相应义。
 
 
 
【疏翼】
 
  第二答中,第三慢为首。文分为二︰一、与疑不俱,二、与五见容俱。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下第三、慢为首。
 
  与贪、瞋说已,与疑定不俱。三论[37]皆说故,境定不定故,不陵不定境。若疑彼胜负,必不敢慢;慢若起者,必自高故;境乃定也。
 
 
 
【论文】
 
六‧一九○ 慢与五见,皆容俱起,行相展转不相违故。
 
 
 
【疏翼】
 
  第三慢为首中,第二与五见容俱。于中又三︰一、总说容俱,二、别与断见不俱,三、与身见邪见一分亦不俱。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此、总明慢与见,皆容俱起。行相俱高,缘顺境起,不相违故,三处论皆同[38]。总说见故。
 
 
 
【论文】
 
六‧一九一 然与断见必不俱生,执我断时,无陵恃故。
 
 
 
 
 
【疏翼】
 
  第二与五见容俱中,第二别与断见不俱。
 
 
 
【述记‧卷三十七】
 
  下、别明[39]断见及慢,必不俱生。
 
  执我断心,定无陵他而自恃故。
 
 
 
【论文】
 
六‧一九二 与身、邪见,一分亦尔。
 
 
 
【疏翼】
 
  第二与五见容俱中,第三与身见、邪见一分亦不俱。
 
 
 
【述记‧卷三十七】
 
  准下忧俱,初师所说[40]。若约粗相,慢多缘乐蕴生。与缘苦俱蕴我见一分,及邪见拨无苦集谛理一分,不与慢俱起。据实,亦得,故下文说:慢、身、邪见,皆与忧俱,恃执苦劣故[41]。今约粗相多分而解。
 
  若缘乐俱蕴为我,及拨无灭道,可与慢俱故,恃己乐,陵灭道故。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三慢为首讫。
 
 
 
【论文】
 
六‧一九三 疑不审决,与见相违,故疑与见,定不俱起。
 
 
 
【疏翼】
 
  第二答中,第四疑为首。
 
 
 
【述记‧卷三十七】
 
  下第四、疑。
 
  虽与慧俱,与五见不俱起[42]。见,「审决」;疑,犹豫;行相相返,故「定不俱」。简择、犹豫,可说慧俱;「不审决」故,不与见并。
 
 
 
【论文】
 
六‧一九四 五见展转必不相应,非一心中,有多慧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五见为首。
 
 
 
【述记‧卷三十七】
 
  下第五、五见自亦尔[43]。
 
  「非一心中有多慧故」,此据法体并起。
 
  然前说第七识我见,与别境慧俱者[44],约义别门说有,名俱;非二体并起,名俱也。
 
 
 
【论文】
 
六‧一九五 痴与九种,皆定相应,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六痴为首。
 
 
 
【述记‧卷三十七】
 
  下第六、无明有二种︰相应无明,与一切俱起,一切惑生必由痴故。独行不然[45]。
 
  但与诸论相违,此中皆会讫。
 
 
 
【疏翼】
 
  以上第三诸门广辨中,第二自类相应门讫。
 
 
 
【论文】
 
六‧一九六 此十烦恼,何识相应?
 
 
 
【疏翼】
 
  第三诸门广辨中,第三诸识相应门。文分为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第三、识相应门。
 
  此为问起。
 
 
 
【论文】
 
六‧一九七 藏识全无;末那有四;意识具十;五识唯三──谓贪、瞋、痴,无分别故,由称量等起慢等故。
 
 
 
 
 
【疏翼】
 
  第三诸识相应门中,第二答。
 
 
 
【述记‧卷三十七】
 
  第七、八识如前已说[46]。意识并有[47]。五识但三[48],以「无分别」,故无慢等,必由有随念计度分别生故;又由慢于「称量」门起,方胜负故;疑、犹豫,简择门起;见,推求门起;故非五识,故五识等无此行相。故《对法》第七说:称量等门[49],即「等」犹豫门等也。
 
 
 
【疏翼】
 
  以上第三诸门广辨中,第三诸识相应门讫。
 
 
 
【论文】
 
六‧一九八 此十烦恼,何受相应?
 
 
 
【疏翼】
 
  第三诸门广辨中,第四诸受相应门。于中分二︰一、问,二、答。
 
 
 
【述记‧卷三十七】
 
  第四、诸受相应门。
 
  此、问起。
 
 
 
【论文】
 
六‧一九九 贪、瞋、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
 
 
 
【疏翼】
 
  第四诸受相应门中,第二答。于中有二。第一实义有四。第一明贪瞋痴又二︰一、标宗,二、遇难释。此即初文,初标宗也。
 
 
 
【述记‧卷三十七】
 
  下文有二︰初、实义,后、粗相。实义中有四︰一、明贪瞋痴,二、明慢,三、疑及后三见,四、明身边见。今初也[50]。
 
  此之三根「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俱起。
 
  《对法》第七[51]、《大论》五十八[52]:「贪」唯「喜、乐、舍」者,五十八[53]云:此据多分相应道理[54]。随转理[55]门说诸烦恼,今据究竟,应准此[56]会。
 
  此与五十九同。彼云:贪等通六识俱生者,与一切受相应故[57];分别贪等,彼一一自作法、出行相[58]。
 
  然今此中,总解二种[59]贪等行相[60]。
 
 
 
 
 
【论文】
 
六‧二○○ 贪会违缘,忧、苦俱故;瞋遇顺境,喜、乐俱故。
 
 
 
【疏翼】
 
  第一明贪瞋痴中,第二逐难释。
 
 
 
【述记‧卷三十七】
 
  下、逐难解之。
 
  与忧、苦俱,谓别小乘故,逐难释也。
 
  且于欲界五、六识中,忧、苦俱故,谓失财等。瞋翻此说,且怨死等,一切应知。然此五趣分别,至下当知。
 
  此中意说︰即五识中,亦有分别所起贪等,由意分别贪等引故。不尔,《瑜伽》[61]分别贪等,云何与苦受相应?非许[62]意有苦,是决定义,故由五识有分别起贪等决定,故五十九作此定说。不尔,如分别慢等,彼不言苦俱故。
 
 
 
【疏翼】
 
  以上第一实义中,第一明贪瞋痴讫。
 
 
 
【论文】
 
六‧二○一 有义:俱生、分别起慢,容与非苦四受相应,恃苦劣蕴,忧相应故。
 
 
 
【疏翼】
 
  第一实义中,第二明慢。于中有二师义,即分为二。此初师义。
 
 
 
【述记‧卷三十七】
 
  第二、明慢。有二说,此初也。
 
  此二种慢[63],五趣为论,容四受俱,唯除苦受。由苦趣中亦恃己身有苦劣蕴起慢之时,与忧相应[64]。此依实义,慢与忧俱。前约相粗,说慢不与身、邪见一分俱[65],不恃苦蕴故。此唯意识,故通分别,不同贪等,苦得定说[66]。
 
【论文】
 
六‧二○二 有义:俱生亦苦俱起,意有苦受,前已说故。
 
 
 
【疏翼】
 
  第二明慢中,第二师义。于中分三︰一、俱生慢容苦俱,二、简分别慢,三、简造恶趣业。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俱生」之慢,「亦苦俱起」,即五受俱。由五十九文:意地俱生一切烦恼,意识一切受相应故[67],如前已说[68]。
 
【论文】
 
六‧二○三 分别慢等,纯苦趣无,彼无邪师、邪教等故。
 
 
 
【疏翼】
 
  第二师义中,第二简分别慢。
 
 
 
【述记‧卷三十七】
 
  其地狱中,与苦相应。于总聚中,但有得一切受相应义,非一切慢皆得相应。无「分别慢等」,即「等」一切分别贪、瞋、痴、疑、邪见、见[69]、戒取等。以「无邪教」、「邪师」,及邪思惟[70]故[71]。
 
 
 
【论文】
 
六‧二○四 然彼不造引恶趣业,要分别起,能发彼故。
 
【疏翼】
 
  第二师义中,第三简造恶趣业。
 
 
 
【述记‧卷三十七】
 
  所以者何[72]?
 
  五十九说:要分别烦恼发恶趣业故[73],此据总报多分为论。其别报者,修道亦发故。
 
  五十九:分别慢等,不言与苦相应[74]。下疑等,准此应知。
 
  故知前师彼趣有分别烦恼前生势力故,即造恶趣业也[75]。与《对法》第七[76]、五十八[77]违[78],此文皆如贪等会[79]。
 
【疏翼】
 
  以上第一实义中,第二明慢讫。
 
 
 
【论文】
 
六‧二○五 疑、后三见,容四受俱。
 
 
 
【疏翼】
 
  第一实义中,第三明疑及后三见﹝见取、戒禁取及邪见﹞。文分为二︰一、总明,二、逐难释。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第三、明「疑」、「三见」。
 
  「三见」︰谓见[80]、戒取、邪见。「四受」,除苦,随意有无[81]。唯是正义,以地狱无分别惑故。
 
【论文】
 
六‧二○六 欲疑无苦等,亦喜受俱故。
 
 
 
【疏翼】
 
  第三明疑及后三见中,第二逐难释。文分为二︰一、疑容喜俱,二、二取容忧俱。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逐难解云︰欲界之疑,先作恶行,疑无苦集谛等,亦喜受俱故,以后苦无故。上界即无,无恶行果故,上界疑与乐受俱故[82]。此等皆通三界总聚有处作法,故致极成之言[83]。
 
 
 
【论文】
 
六‧二○七 二取若缘忧俱见等,尔时,得与忧相应故。
 
【疏翼】
 
  第二逐难释中,第三二取容忧俱。
 
 
 
【述记‧卷三十七】
 
  若缘「忧俱见」、戒,及所依蕴,为胜,为净;「与忧相应故」──忧其不速得涅槃等。
 
  此中皆同五十九说。彼文一一别广作法,指事[84],此逐难举。
 
 
 
【疏翼】
 
  以上第一实义中,第三明疑及后三见讫。
 
 
 
【论文】
 
六‧二○八 有义:俱生身、边二见,但与喜、乐、舍受相应,非五识俱,唯无记故。
 
【疏翼】
 
  第一实义中,第四明身边见。于中有二师义,即分为二。初师义又二︰一、俱生二见与三受俱,二、分别二见容四受俱。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第四、明身、边二见。有二说,此初也。
 
  「身、边二见」,唯「喜、乐、舍俱」。意无苦受,「非五识俱」,故无苦受。此俱生者,唯无记性,不与忧相应。忧,二性故。
 
  其忧二性,如五十七「二十二根性分别门」[85]。
 
  俱生二见,唯无记,如五十八说[86]。
 
 
 
【论文】
 
六‧二○九 分别二见,容四受俱,执苦俱蕴为我、我所,常、断见翻此,与忧相应故。
 
 
 
【疏翼】
 
  第一师义中,第二分别二见容四受俱。
 
 
 
【述记‧卷三十七】
 
  「分别二见得四受俱」:在极苦处「执苦俱蕴及我、我所」,及「常」见者,「与忧相应」,境可忧故,唯不善故。断见执乐俱蕴断,亦与忧俱故,恐失乐故,故言「翻此」。
 
  喜、乐等,可知。
 
  非在五识等,故无苦俱义。
 
 
 
【疏翼】
 
  以上第四明身边见中,第一师义讫。
 
 
 
【论文】
 
六‧二一○ 有义:二见若俱生者,亦苦受俱。纯受苦处,缘极苦蕴,苦相应故。
 
 
 
【疏翼】
 
  第四明身边见中,第二师义。于中有二︰一、俱生身边见亦容苦俱,二、引证并总结前。
 
 
 
【述记‧卷三十七】
 
  此、第二师。
 
  分别二见同前。如地狱等极苦之处,无此身边分别见故;俱生二见亦苦受俱,在「极苦」处,缘「苦蕴」故。
 
【论文】
 
六‧二一一 论说:俱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广说如前,余如前说。此依实义。
 
 
 
【疏翼】
 
  第二师义中,第二引证并总结前。
 
 
 
【述记‧卷三十七】
 
  引论为证。 
 
  「广说如前」五受诸趣分别[87]。故知二见与苦俱故,不与忧俱,唯二性故。
 
  「余如前说」,谓分别二见等,同第一师。
 
  此中,同五十九实义,二师俱不违。分别烦恼,二师皆同五十九说[88]故。俱生烦恼,前师违五十九。彼无意苦受,身、边二见,非一切受俱故。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一实义讫。
 
 
 
【论文】
 
六‧二一二 随粗相者,贪、慢、四见,乐、喜、舍俱;瞋唯苦、忧、舍受俱起;痴与五受皆得相应;邪见及疑,四俱除苦。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粗相。
 
 
 
【述记‧卷三十七】
 
  下、明粗相。有二︰初、直明俱,后、明俱地。此等初也。
 
  前据定得,今随相粗。贪、慢、四见,行相唯欣,非忧苦俱[89]。瞋唯戚行,唯苦、忧、舍俱[90]。
 
  邪见及疑,行通欣、戚。不说恶趣及非在五,故非苦俱[91]。五十八[92]说︰此据多分相应道理。行相相顺故,如文可知。
 
 
 
【论文】
 
六‧二一三 贪、痴俱乐,通下四地;余七俱乐,除欲,通三;疑、独行痴、欲唯忧、舍,余受俱起,如理应知。
 
【疏翼】
 
  第二明粗相中,第二明俱地。
 
 
 
【述记‧卷三十七】
 
  下、明俱地。
 
  如《对法》第七:初、二定意有乐,故贪等亦乐俱。或初定三识[93]与乐俱也,彼[94]广引证[95]。
 
舍受,下三定,于一切相续末位起故[96]。此据六识,若第七恒相续故[97]。
 
  下逐难配诸地论︰「贪、痴」与乐俱,「通下四地」──通六识故,除第四禅;以上除瞋[98]。「余七俱乐」,除欲界,欲界意识无乐受故。通次上三地,唯意识俱故[99]。
 
  下、逐难释︰疑虽许四受俱[100],无明虽许五受俱[101],不与喜俱者,《对法》第七云︰于欲界,不决定心未息,喜不生故;色界中,疑疑上静虑,由喜乐定力所引持故,亦得随转。故彼喜、乐俱[102]。独行无明,如疑理说,故「唯忧、舍」俱。粗相苦、乐,欲界之中,不在意故。
 
  贪等与喜、舍相应在何地,五见及疑与余喜受等相应在何地等,皆令「如理知[103]」。故言「余受俱」等,逐难解已,义之「余」也。
 
【疏翼】
 
  以上第三诸门广辨中,第四诸受相应门讫。
 
 
 
【论文】
 
六‧二一四 此与别境,几互相应?
 
 
 
【疏翼】
 
  第三诸门广辨中,第五别境相应门。于中分二︰一、问起,二、逐难答。此初问起。
 
 
 
【述记‧卷三十七】
 
  第五、别境相应门。
 
  此、问起也。
 
 
 
【论文】
 
六‧二一五 贪、瞋、痴、慢容五俱起,专注一境,得有定故。
 
 
 
【疏翼】
 
  第五别境相应门中,第二逐难答。于中有二︰一、解贪等四,二、解疑及五见。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贪等四法,得五数俱,逐难解之。此四「专注一境,得有定故」。
 
 
 
【论文】
 
六‧二一六 疑及五见,各容四俱,疑除胜解,不决定故;见非慧俱,不异慧故。
 
 
 
【疏翼】
 
  第二逐难答中,第二解疑及五见。
 
 
 
【述记‧卷三十七】
 
  此之六法,「各容四俱」。「疑除胜解」──境、行、相违故。
 
  「见非慧俱」。自体不并故[104];然疑行深,故定俱转。此中不问俱生、分别,说皆同也。
 
  又问︰上来虽有容得或五、或四俱,定得五、四,一时俱不?
 
  如理应思[105]。
 
  此中且以别境,问识、问受,不问遍行?
 
  问五受别,非遍行故,故为问也[106]。不问与善等性相应[107],以后必问前,故前不问后[108],此应准知。
 
【疏翼】
 
  以上第三诸门广辨中,第五别境相应门讫。
 
 
 
【论文】
 
六‧二一七 此十烦恼,何性所摄?
 
 
 
【疏翼】
 
  第三诸门广辨中,第六三性分别门。文分为二︰一、问起,二、逐难答。此即问起。
 
 
 
【述记‧卷三十七】
 
  第六、性门。
 
  此、问起也。
 
 
 
【论文】
 
六‧二一八 瞋唯不善,损自、他故。余九通二。
 
 
 
【疏翼】
 
  第六三性分别门中,第二逐难答。于中分三︰一、总解欲系十惑三性分别,二、总解色、无色系九惑三性分别,三、别解欲界分别俱生二惑何性摄。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瞋,唯不善」,一性所摄,不起即已,起必损自、他;现世、他世,皆名损故。「余九通二」,此总言也。
 
【论文】
 
六‧二一九 上二界者,唯无记摄,定所伏故。
 
 
 
【疏翼】
 
  第二逐难答中,第二总解色无色系九惑三性分别。
 
 
 
【述记‧卷三十七】
 
  在「上二界」,定「唯无记」。不问俱生、分别,皆尔。
 
 
 
【论文】
 
六‧二二○ 若欲界系、分别起者,唯不善摄,发恶行故。
 
 
 
【疏翼】
 
  第二逐难答中,第三别解欲界分别俱生二惑何性摄。于中分三︰一、欲界分别起发恶业者唯一性,二、欲界俱生通二性,三、重显俱生二见唯一无记性。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欲界应分别︰分别起者,唯不善,一向发恶行故。《对法》第四初,同此说故[109]。
 
 
 
【论文】
 
六‧二二一 若是俱生发恶行者,亦不善摄,损自、他故。余无记摄,细不障善,非极损恼自、他处故。
 
 
 
【疏翼】
 
  第三别解欲界分别俱生二惑何性摄中,第二欲界俱生通二性。
 
 
 
【述记‧卷三十七】
 
  俱生者有二︰发恶业,亦不善。瞋性定然,余三[110]少分损自他故。
 
  即唯除瞋,二见定唯无记性摄,余三[111]一分。一、由微「细」。二、「不障善」,善位亦起故,如第七识俱者[112]。三、「非极损自、他」。五十八说:数现行故[113]。并此四因。
 
 
 
【论文】
 
六‧二二二 当知俱生身、边二见,唯无记摄,不发恶业,虽数现起,不障善故。
 
 
 
【疏翼】
 
  第三别解欲界分别俱生二惑何性摄中,第三重显俱生二见唯一无记性。
 
 
 
【述记‧卷三十七】
 
  重显「二见,唯无记」性。「不发恶业」,所以同前。
 
  问︰此二见中,亦有九品等也[114]?
 
  答︰或言无,唯第九品故;或言有,如别抄会[115]。
 
  前解为胜。若如后解,如色界无记法体,有九品故[116]。
 
【疏翼】
 
  以上第三诸门广释中,第六三性分别门讫。
 
 
 
【论文】
 
六‧二二三 此十烦恼,何界系耶?
 
 
 
【疏翼】
 
  第三诸门广释中,第七界地分别门。于中分二︰一、问起,二、三子门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此下第七、界[117]分别门。
 
 
 
【论文】
 
六‧二二四 瞋唯在欲,余通三界。
 
 
 
【疏翼】
 
  第七界地分别门中,第二三子门答。即分为三︰一、瞋惑唯欲门,二、上下相起门,三、上下缘别门。此即第一子门。
 
 
 
【述记‧卷三十七】
 
  瞋唯不善,故但在欲。
 
 
 
【论文】
 
六‧二二五 生在下地,未离下染,上地烦恼不现在前。要得彼地根本定者,彼地烦恼容现前故。
 
 
 
【疏翼】
 
  第七界地分别门中,第二上下相起门。于中分二︰一、得上根本定始起,二、上地容起下二惑。初中又三︰一、简未至定位不起,二、有漏道渐伏下粗俱惑,三、得上定后二惑皆得起。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子段第二、第二上下相起门。
 
  得上未至定,未得起上烦恼,即未至定不通有染。此中唯言得上根本定,方得起彼地烦恼等故。
 
  若尔,有不入根本而命终者,若为必无此者,必得根本定,或退,方命终故。
 
  又解︰当于此时,欲界烦恼未究竟伏,若皆断尽,方得起上,非未至定。无有染污第九品时入根本定,已断欲九品尽,得起未至惑,方自在故[118]。由是,若有第九不入根本定者,亦不能起,凡圣皆尔,未自在故。如求王位未自在时,不作恶故。若得已去,自在即起。
 
  亦同《婆沙》二说:一、未至定无染,二、有染[119]。《显扬》第二:净、染、无漏定等中,细勘,无之。
 
  此中说起,唯定烦恼,非生烦恼[120];或亦通生。如遍、常等。
 
 
 
【论文】
 
六‧二二六 诸有漏道,虽不能伏分别起惑,及细俱生,而能伏除俱生粗惑,渐次证得上根本定。
 
 
 
【疏翼】
 
  第二上下相起门中,第二有漏道渐伏下粗俱惑。又分为二︰一、有漏道非顿伏,二、明伏修断所以。此即初标。
 
 
 
 
 
【述记‧卷三十七】
 
  此、显伏修。
 
  于中「粗」者,除身、边见,及此相应。言「渐次」者,故显非顿伏[121]。
 
 
 
【论文】
 
六‧二二七 彼但迷事,依外门转,散乱粗动,正障定故。
 
 
 
【疏翼】
 
  第二有漏道渐伏下粗俱惑中,第二明伏修断所以。
 
 
 
【述记‧卷三十七】
 
  何以世间道伏修、不伏见?
 
  修道所伏之惑︰一、「但迷事」生。二、「依外门转」,简见道贪等[122],唯缘内见等生故。三、此所伏烦恼体「散乱」故。四、「粗动」,「正障」于「定」。定是事观,事障障故[123]。
 
  有义︰此身见等,既不能伏,后越入圣,得第三果;如第七识,欲界系者亦不能断,要至金刚,方能顿断。唯障无学故,不同见惑正障见道及见理故。
 
  此违第七卷灭定中文,不许圣者伏下生上[124]!有种子故,今解亦断[125]。不可说以先不伏故,即言不断。见惑不伏,入见断故。但有漏道既事观,不伏理惑;入现观时,理实亦断。虽无正文,任意取舍。
 
  于中复有二说︰一云︰见道起二无间:一断见惑起解脱道已,复起无间断前所伏修道之惑等已,方起相见道。二云︰由加行时先已伏故,一无间道与分别俱断。此为正义。
 
 
 
【疏翼】
 
  以上第一得上根本定始起中,第二有漏道渐伏下粗俱惑讫。
 
 
 
 
 
【论文】
 
六‧二二八 得彼定已,彼地分别、俱生诸惑皆容现起。
 
 
 
【疏翼】
 
  第一得上根本定始起中,第三得上定后二惑皆得起。
 
 
 
【述记‧卷三十七】
 
  下、分别惑。虽不能伏,得彼定已,得起上地分别起者。
 
  其修道我见等,前虽不伏,今得彼定,如命终心得起上者,缘未来生故,非计他地法为我。未离下染,何以不起上惑者,以相违故,恐相杂故。
 
  若尔,见惑[126]得彼定已,下地系者为起?不起?
 
  五十八言:不伏见等[127]。
 
  《对法》第五〈成就品〉言︰若生欲界,三界烦恼、随烦恼,种子成就,故成就。[128]离此地染,成彼地等。
 
  八[129]十八亦言:生在下地,得起上烦恼[130]。不言未离染,起上烦恼,正与此同,如《枢要》说[131]。
 
 
 
【疏翼】
 
  以上第二上下相起门中,第一得上根本定始起讫。
 
 
 
【论文】
 
六‧二二九 生在上地,下地诸惑──分别、俱生──皆容现起。
 
 
 
【疏翼】
 
  第二上下相起门中,第二上地容起下二惑。于中有三︰一、总标立,二、逐难释,三、会违文。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此、总[132]立宗。
 
 
 
【论文】
 
六‧二三○ 生第四定,中有中者,由谤解脱,生地狱故,身在上地,将生下时,起下润生俱生爱故。
 
 
 
【疏翼】
 
  第二上地容起下二惑中,第二逐难释。
 
 
 
【述记‧卷三十七】
 
  《对法》第六︰得第四定增上慢比丘,谓是第四果。既受中有已,即色界身起下邪见,便谤释种无有涅槃。以于今时,后有起故[133]。此有邪见及俱无明,或许有瞋,瞋涅槃故。
 
  既生地狱,由邪见力──非色界邪见,不招下苦故。非于欲界身起此邪见,彼言中有时起故。色界中有,欲界本有如何见之?非定通力,住散心故[134]。非由起上邪见为缘,欲界后报业熟,生捺落迦。无别文证。古师多作此解,非也。
 
  亦非彼本有起此邪见。势力远故,无文说故,即起下不善分别惑也。
 
  若尔,应下界行上无明发,此中邪见俱行思即是!又可为难︰以上行下无明发,以下例上,亦然!如下缘生中,自当分别。起润生爱生下,亦是[135],即是俱生无记烦恼也。
 
  此中应言:我见、我爱及慢、无明。无明、爱定有,见、慢不定,未必俱故,所以不说[136]。又例起故[137]。此举方隅,无违理失。
 
 
 
【论文】
 
六‧二三一 而言生上不起下者,依多分说,或随转门。
 
 
 
 
 
【疏翼】
 
  第二上地容起下二惑中,第三会违文。
 
 
 
【述记‧卷三十七】
 
  下、会五十八等文[138]。
 
  谓余三见、疑等,不起下故。唯此二时,起此等故[139]。
 
  「或随转门」──顺萨婆多故。
 
  起余疑等,无正文说,然应如理思︰所余分别、俱生之惑,亦得起不?见断,瞋、痴可有;修断,慢等亦有。余不得起,唯润生时,起修断惑,余时不起。故不可起修断之瞋及边见二,无起相故。中有谤涅槃,便堕地狱,但可起瞋与邪见,并时节极短,不可起疑、见取等,无起相故。
 
  若总说起,虽无正文遮,无行相故,不可说起。唯得起下六,谓邪见、瞋、痴、爱、慢、我见,余四不可起。
 
  分别、俱生,随其所应,下之起上,得起几法?
 
  若唯定烦恼,非生烦恼,即唯有五︰见、慢、爱、疑、无明。见,即见取,若并生烦恼,我见润生[140]起亦无失。其戒取、邪见、边见,未见正文,以理准者,亦得二取可起。执上地法为见、戒,可有起理。得宿住通,计梵王为常,是邪见,亦有此理。边见可得︰得宿住,计全常等是。上九烦恼,下皆可起。未见起断见文。
 
  然约九地三界,得起上几许,八地、二界何者?
 
  今说色界。若无色界互起上下,如《枢要》说。此中几是分别、俱生,亦应如理思[141]。
 
 
 
【疏翼】
 
  以上第二三子门答中,第二上下相起门讫。
 
 
 
【论文】
 
六‧二三二 下地烦恼亦缘上地。《瑜伽》等说:欲界系贪,求上地生、味上定故。
 
 
 
【疏翼】
 
  第二三子门答中,第三上下缘别门。于中分二︰一、下惑缘上,二、上惑缘下。初中又五︰一、贪缘上,二、瞋缘上,三、二见慢缘上,四、余五缘上,五、会违。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第三子门、上下缘别。
 
  贪缘上者,一、由味胜定,二、由求生。此通见、修。
 
  六十二卷说五种爱缘上,此但举一,但得缘故[142]。《显扬》等同[143]。
 
 
 
【论文】
 
六‧二三三 既说瞋恚憎嫉灭、道,亦应憎嫉离欲地故。
 
 
 
【疏翼】
 
  第一下惑缘上中,第二瞋缘上。
 
【述记‧卷三十七】
 
  此唯见断。瞋恚缘灭道,五十八文[144],此中为例︰瞋亲迷灭道,亦应[145]缘上地。以瞋缘事,例于理故。深理尚然,何况浅事?
 
 
 
【论文】
 
六‧二三四 总缘诸行,执我、我所、断、常、慢者,得缘上故。
 
 
 
【疏翼】
 
  第一下惑缘上中,第三二见慢缘上。
 
 
 
【述记‧卷三十七】
 
  总缘诸行,起[146]我、我所,断、常、慢,得上缘者,八十八说:世间道不伏身见[147]。由此见故,于下上地所有诸[148]行,和杂自体不观差别,总计为我及我所[149]等。
 
  五十八云︰其世间道,得离修道贪欲、瞋恚,及彼随法邻近憍、慢等。故知与我见俱慢、贪及边见,亦不伏,此与我见相邻近故。
 
  八十八以我见为本,略不说余。
 
  此论中说总缘行中,不言贪者,略也。以别有论文贪上缘故。和杂计为我,即上界种子等法也,不计现行故。
 
  此第六识,唯修所断。或有异释︰见断我见如四全常,亦得缘上,及以三界合缘为我。除此不得,缘别生故。
 
 
 
【论文】
 
六‧二三五 余五缘上,其理极成。
 
 
 
【疏翼】
 
  第一下惑缘上中,第四余五缘上。
 
 
 
【述记‧卷三十七】
 
  谓痴[150]、疑、邪见、二取。《对法》第六与此同故[151]。
 
  此中我见、边见及慢,唯举总缘;瞋唯别缘;贪、痴通总、别。
 
  有义︰我见、边见,准六十二见一分常等[152],亦通别缘而缘上者。
 
  慢虽无文,陵他所得[153]胜法,何妨见道所断之慢亦得缘上?又缘梵王一分者,是上地我见,后生常见,得宿住智,缘起上界身边见故。
 
  正义:唯是上地所系,得宿住智后方起故[154]。
 
 
 
【论文】
 
六‧二三六 而有处言:贪、瞋、慢等不缘上者,依粗相说,或依别缘。
 
 
 
【疏翼】
 
  第一下惑缘上中,第五会违。于中分二︰一、依别义趣,二、释其所以。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对法》第六[155]、五十八[156]、九[157]等︰贪、瞋、慢及我见不缘上。此言「等」者,「等」取我见。
 
    彼「依粗相说」,「粗相说」,即小乘也。或粗显行相,非巨细。巨细,即得除此所说。或别缘自身为我,我见等不缘上故。或《对法》第六见缘上中,唯除我见,不除边见,略也。边见,随我见后生,身见不缘,边见应尔。
 
  故五十八迷苦等中云:缘大梵等为有情常,是迷苦邪见[158]。即下界邪见缘上界[159]起。彼卷初云:六十二见全常等,是常见[160],即依萨迦耶见后生故,如前已说[161]。是他地边见随计他地我见后生故,分别我见得定以去,起上法故。
 
  此中,例边同于我见,必依起故。此解为胜。
 
 
 
【论文】
六‧二三七 不见世间执他地法为我等故,边见必依身见起故。
 
 
 
【疏翼】
 
  第五会违中,第二释其所以。
 
 
 
【述记‧卷三十七】
 
  一解云︰无有见道别缘我见,有计他地现行为我。以别缘者,见所断故。边见亦尔,依彼起故。
 
  今此所解一分常等,随于色界系我后而生。
 
  此极有理[162]。然此正是得彼定者,依宿住通,执为彼常,故如所说。依寻伺者未得上定,不起上我见,如何起常?故如前说[163]。
 
  今此又解︰应言是欲界所系自身之我,不许别缘计他地法为自内我。计他之我,理亦不遮[164]。故于此后起常见等,是边见摄。不尔,此义道理难思。文中[165]但举修道总缘我见为他界缘,理准亦有见道所断别缘我见,计他地法为他之我,文中[166]但遮计为自我故。
 
  又解「别缘」者,是多分义。谓非总缘及六十二见所依我见以外,无任运分别二种我见,别缘他地为我者故。其此总缘六十二见时,理不应遮。
 
  「缘」者,所以,依别所以,说彼不缘。
 
  又解:依小乘「别缘」者,不执他地法为我等,大乘无遮[167]。
 
 
 
【疏翼】
 
  以上第三上下缘别子门中,第一下惑缘上讫。
 
 
 
【论文】
六‧二三八 上地烦恼亦缘下地,说生上者,于下有情,恃己胜德而陵彼故。
 
 
 
【疏翼】
  第三上下缘别门中,第二上惑缘下。文分为四︰一、慢缘下,二、二见及爱缘下,三、疑后三见缘下,四、会违。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上地之惑,得缘下地,分别、俱生,理俱无失。五十九说:于下有情,恃己胜德,而陵下地,亦起慢故[168]。
 
 
 
【论文】
六‧二三九 总缘诸行执我、我所,断、常爱者,得缘下故。
 
 
 
【疏翼】
  第二上惑缘下中,第二二见及爱缘下。
 
 
 
【述记‧卷三十七】
 
  如前已说[169]。
 
  此但修道,有文证故[170]。总缘起我、边见、爱故。此亦有慢,别有相故,略而不说[171]。许起见道,理亦无失,此决定然。
 
 
 
【论文】
六‧二四○ 疑、后三见,如理应思。
 
 
 
【疏翼】
  第二上惑缘下中,第三疑后三见缘下。
 
 
 
【述记‧卷三十七】
 
  痴已极成,所以不说。
 
  「疑」及邪见、见取、戒取──是「后三见」,「如理应思」。
 
  此中有义︰亦得缘下。疑于欲界佛世尊故,或复邪执,得有邪见,拨、疑下地苦、集理故,得上定已,起彼二取,执欲界闻、思昔所起者,为胜因故。
 
  有义︰不得,无文证故。
 
  又二见[172]得,行相如前,除邪见、疑。
 
 
 
【论文】
六‧二四一 而说上惑不缘下者,彼依多分,或别缘说。
 
 
 
【疏翼】
  第二上惑缘下中,第四会违。
 
 
 
【述记‧卷三十七】
 
  五十八等[173]云:上不缘下[174],彼依多分。余,一切时、一切异生故。依别行相缘计为我、边见,及爱,不缘下故。总缘者得。
 
 
 
【疏翼】
 
  以上第三诸门广辨中,第七界地分别门讫。
 
 
 
【论文】
六‧二四二 此十烦恼,学等何摄?
 
 
 
【疏翼】
  第三诸门广辨中,第八三学分别门。于中分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第八大门中,「学」者,有学、无学、非学无学。
 
【论文】
六‧二四三 非学、无学,彼唯善故。
 
 
 
【疏翼】
  第八三学分别门中,第二答。
 
 
 
【述记‧卷三十七】
 
  然唯第三[175],非前二种。《瑜伽》五十七「二十二根」中,有学、无学通漏、无漏[176],然彼唯善,此染,故非。
 
 
 
【疏翼】
 
  以上第三诸门广辨中,第八三学分别门讫。
 
 
 
【论文】
六‧二四四 此十烦恼,何所断耶?
 
 
 
【疏翼】
  第三诸门广辨中,第九三断分别门。于中分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第九、三断门。
 
  此、问也[177]。
 
 
 
【论文】
六‧二四五 非非所断,彼非染故。分别起者,唯见所断,粗易断故;若俱生者,唯修所断,细难断故。
 
 
 
【疏翼】
  第九三断分别门中,第二答。于中分二子门,初二断分别门中又二︰一、总解,二、别解。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此、即总答。
 
  诸染,皆断,然通见、修,故「非非所断」。非所断法,非是染故。分别,皆见断,以粗易断故,如《对法》第三[178]、第四卷初说[179]。「俱生」,唯修断,如前已说[180]。
 
【论文】
六‧二四六 见所断十,实俱顿断,以真见道,总缘谛故。
 
 
 
【疏翼】
  第二答第一二断分别门中,第二别解。
 
 
 
【述记‧卷三十七】
 
  分别、俱生之数,各有品类,为同小乘见四谛断?为九品断耶?
 
  下、别解断。于中有二︰初、分别,后、俱生。分别中,初、总,后、别。此初也。
 
  此中十种,皆「俱顿断」,以真见道总缘谛故,总缘四谛之真如。真如虽自相观,望谛而说,并皆缘之,名「总缘谛」。至下第九断惑中解[181]。五十九说:与坏[182]缘作意相应故[183]。
 
  烦恼虽九品,违一,或三品智故[184]。非如俱生九品诸惑违九品智[185],故数数修道,方能断之。然除利根,由先闻思力加行,以三界九地烦恼上下地九品,各各为类,修道一时总断,得第四果[186]。
 
 
 
【论文】
六‧二四七 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谓十种,皆迷四谛,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
 
 
 
【疏翼】
  第一分别惑中,第二别解﹝即第二子门、迷谛分别﹞。文分为二︰一、总别解迷谛数,二、迷谛行相别。初中又二︰一、总迷谛数,二、别迷谛数。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下、别解分别,第二、迷谛总别。
 
  然于见道迷谛烦恼「有总、有别」。「总」者,谓十皆通迷四谛。即一一烦恼皆起之时,迷四谛理。又诸烦恼,有「别」行相,如何者是迷苦谛等。此一谛下别行相,谓随此谛下见疑后生,即名迷此。
 
  若唯尔者,邪见、疑、痴,总迷拨疑四谛,及随此起贪等,此是何谛摄?
 
  是故须说此总行相,即此总迷见疑等,名通迷四谛见疑。随此见等起贪等,皆名通迷四谛贪等。
 
  贪等行相如见等总迷可尔。若别迷行相,是何谛下贪等?
 
  贪等不能独头,别迷谛故,无随总行相见等之贪等,是别迷谛下惑。由见道贪等,缘见疑生故。
 
  今此「总」,有二种︰一、数总:谛各具十故。二、行相总:有通迷四谛故。由此,二二迷有六[187],三三迷有四[188],总迷有一,如坏缘念住[189]。
 
  「别」亦有二︰一、数别:三谛有八,一谛有十故[190]。二、行相别:各各别迷故。
 
  何以十种皆能迷四谛?
 
  苦、集是十因依处故:一、是因,二、是依处。《对法》第七:苦、集是十因缘,增长此十,又为依处,性能随顺生此十故[191]。此等,与《大论》第八同[192]。灭、道是彼怖畏处所,性不随顺,增长十种,但起迷、拨、犹豫等事,缘此二谛起十惑故。又外道于此二谛,起种种分别,故皆迷灭、道。其烦恼起,皆具此二缘[193]。
 
  然总迷者,行相总故,说具二缘。其别行相,不说有也。据实,俱有,以行相迷,有总别故,「总」谓十种皆迷四谛,是数总也。「因依处」等,是行相总。
 
  问︰如何于集、灭、道下,起身、边二见?
 
  答︰此二见行相深执取,不了三谛故。
 
  若尔,即一切我见皆迷四谛!
 
  应云︰此执三谛下烦恼、蕴等,为二见故。集、灭、道三谛,有别行相[194]。
 
【论文】
六‧二四八 别,谓别迷四谛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边二见唯果处起,别空非我,属苦谛故。
 
 
 
【疏翼】
  第一总别解迷谛数中,第二别迷谛数。
 
 
 
【述记‧卷三十七】
 
  集、灭、道三谛,有别行相。不共无明迷三谛者,故得成八[195]。
 
  身、边二见,多计诸有漏果法为二见,故唯迷苦,唯于苦谛,不了行相增故,非是能了余之三谛。此同小乘唯果处起,然实缘迷三谛亦有二见,缘三谛下所起诸惑为我等故。然以别缘谛十六行中,空、非我二[196],唯属苦谛,故不说三谛有此之二见。谓总空、非我通四谛,为总缘谛行,方断惑故。十六行,非总行,故言「别空非我」。
 
  「属」言属着,或言摄属。二言皆得。初解是本,后解无违。
 
  问︰若尔,于集灭谛,如何起戒取?
 
  答︰执彼下见眷属戒等,为戒取故。如五十八:除二见外,一一别说[197]。
 
  然《对法》第七[198]、《大论》第八[199],约总迷谛,故十皆迷四谛。
 
  五十八约别迷四谛,故十唯迷苦,八通迷四。
 
  二论实不相违︰总中有「行相总」者,缘迷多谛,至迷三四,名「行相总」。若迷少谛,但迷一谛,名「行相别」。然立一百二十八烦恼,唯依数总别缘者说,若唯依总行相数别说,便无一百二十八故。如相应无明随不共说。此总行相,随别者说,理亦无失。
 
  以上总解迷谛数[200]。
 
 
 
【疏翼】
 
  以上第二别解中,第一总别解迷谛数讫。
 
 
 
【论文】
 
六‧二四九 谓疑、三见,亲迷谛理。
 
 
 
【疏翼】
  第二别解﹝即第二子门迷谛分别﹞中,第二迷谛行相别。文分为二︰一、粗相说,二、委细说。初中又四︰一、迷苦,二、迷集等,三、迷灭道,四、结粗相说。迷苦中又四︰一、明疑三见,二、明二取,三、明贪恚慢,四、明二痴。此迷苦中,初明疑三见。
 
 
 
【述记‧卷三十七】
 
  问︰此十迷四谛,为皆是亲迷?亦有疏迷者?
 
  为答此问,及显别行相,故次论文[201]。
 
  此下即是迷谛行相[202]别,且举苦谛,「谓疑三见」等。「三见」者,谓邪、我、边,亲迷谛理。此四行相,深取所缘,亲从不了苦谛理起。
 
 
 
【论文】
六‧二五○ 二取执彼三见、戒禁,及所依蕴,为胜、为净。
 
 
 
【疏翼】
  第一迷苦中,第二明二取迷。
 
 
 
【述记‧卷三十七】
 
  见、戒二取,执前三见,及俱时蕴,为胜,能净,是见取;执彼俱戒及蕴为胜,能净,是戒取;然无执,独起贪欲、痴、慢,为见戒取,非见、戒故,非此二眷属故。
 
  此之二取,虽复行解能深执取,是迷理烦恼,然不亲迷无我理等。
 
 
 
【论文】
 
六‧二五一 于自他见,及彼眷属,如次随应,起贪、恚、慢。
 
 
 
【疏翼】
 
  第一迷苦中,第三明贪恚慢迷。
 
 
 
【述记‧卷三十七】
 
  于自见,起贪;他见,起瞋;于自、他见,起慢──恃己见,陵他见;故名「随应」,皆亦疏迷。
 
 
 
【论文】
六‧二五二 相应无明,与九同迷;不共无明,亲迷苦理。
 
 
 
【疏翼】
  第一迷苦中,第四明二痴迷。
 
 
 
【述记‧卷三十七】
 
  若此九相应无明与前九惑,随所应同亲疏迷理。不共无明,不了苦理,故亲迷苦理。即十中五别起[203],亲迷苦理[204]。五别起,不然[205]。
 
  然二取见法,行相深远,能深迷执故,可言迷理;别起贪等,行相浅近,不深迷执故,何言迷苦理?
 
  此但迷事,不迷于理。 
 
  若尔,何故前言十皆迷谛?
 
  谛有事、理,无相违失。又相应贪等,如次下说亦迷苦理,故复言十皆迷谛。此苦谛已。
 
 
 
【疏翼】
 
以上第一粗相说中,第一迷苦讫。
 
 
 
【论文】
六‧二五三 疑及邪见亲迷集等,二取、贪等,准苦应知。
 
 
 
【疏翼】
  第一粗相说中,第二迷集等。
 
 
 
【述记‧卷三十七】
 
  于集、灭、道三,唯有八中,除二见故[206]。「疑及邪见」,不共无明,「亲迷集」等三谛。然实有身、边[207],别迷三谛,以说八故[208],略而不论。
 
  二取、贪等,准前苦说。以二见无故,不准[209]亲迷[210]。
 
【论文】
六‧二五四 然瞋亦能亲迷灭、道,由怖畏彼,生憎、嫉故。
 
 
 
【疏翼】
  第一粗相说中,第三迷灭道。
 
 
 
【述记‧卷三十七】
 
  瞋亦亲迷灭、道。
 
  此意,显瞋无漏缘故,迷理生故,无瞋苦、集理,故此不说,但迷无漏之谛理也,由彼亲迷二谛[211]起故。此上,皆与五十八同[212]。
 
  又解︰虽亲缘理,非迷理惑,不深取故。又以不[213]缘理故,便非迷理,但以行相深远,取者能迷于理,故见戒取名迷理惑。
 
  此解,不尔!何处烦恼亲缘理生,不名迷理?五十八说:瞋迷灭谛[214]等故[215]。言迷谛者,必是理故。
 
  前解为胜,如下忿等,迷谛同故[216]。
 
 
 
【论文】
六‧二五五 迷谛亲疏,粗相如是。
 
 
 
【疏翼】
  第一粗相说中,第四结粗相说。
 
 
 
【述记‧卷三十七】
 
  未尽理故,五十八说,亦粗相也。
 
 
 
【疏翼】
 
  以上第二行相别中,第一粗相说讫。
 
 
 
【论文】
六‧二五六 委细说者,贪、瞋、慢、三见、疑俱生,随应如彼。
 
 
 
【疏翼】
  第二迷谛行相别中,第二委细说。
 
 
 
 
 
【述记‧卷三十七】
 
  疑、三见、无明,五法亲迷谛理,二取疏远,如前定说。且苦谛下,贪、瞋、慢三若独头起,缘见生者,疏远如前说。
 
  若此贪、慢与三法俱,瞋与疑等四俱起者,随应如彼,亦名亲迷谛。
 
  慢、贪与我见俱生,于灭、道下烦恼后起,亦名迷无漏[217]。瞋与疑俱起,或独起[218]。此约数总。
 
  若数别者,除集[219]、灭、道下二见,准前应说。余独头起贪、瞋、慢,名迷谛事。若三见、疑俱者亦名迷四谛理。
 
  又瞋、慢可成无漏缘惑,若灭、道下无漏别缘贪,如何说成无漏缘惑?
 
  由此,不说贪无漏缘。迷,则可尔,是故言「随应」[220]。此即《大论》等所无也。
 
  明见道已。
 
 
 
【疏翼】
 
  以上第二别解断中,第一分别惑讫。
 
 
 
【论文】
六‧二五七 俱生二见,及彼相应爱、慢、无明,虽迷苦谛,细难断故,修道方断。
 
 
 
【疏翼】
  第二别解断中,第二俱生惑。于中分二︰一、俱生二见及相应爱等,二、瞋及独行爱等。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七】
 
  身、边二见及此俱爱、慢、无明三,虽亲迷苦谛理,以行相细难断故,修道方断;与苦谛下二见等别,彼粗行相故。
 
 
 
【论文】
六‧二五八 瞋、余爱等迷别事生,不违谛观,故修所断。
 
 
 
【疏翼】
  第二俱生惑中,第二瞋及独行爱等。
 
 
 
【述记‧卷三十七】
 
  瞋及除二见相应之外,余独行爱、慢,及此相应无明,迷别有情或境事生,不迷于理、不违四谛观,故修所断。简见道独行贪等虽有迷于事,然违谛观,故见所断。
 
  此、第九[221]大门。有二子门︰一、三断[222],二、总别迷谛、迷谛亲疏,兼明迷理事。
 
 
 
【疏翼】
 
  以上第三诸门广辨中,第九三断分别﹝兼迷谛总别﹞门讫。
 
 
 
【论文】
六‧二五九 虽诸烦恼皆有相分,而所仗质或有、或无,名缘有事、无事烦恼。
 
 
 
【疏翼】
  第三诸门广辨中,第十缘有事无事门。
 
 
 
【述记‧卷三十七】
 
  次下第十、缘有事无事门。
 
  烦恼心等,上说所变皆有相分[223]。亲所缘者,今不取之。
 
  但彼本「质或有、或无,名缘有事、无事烦恼。」如下所引,有多论文[224],今取当《对法》第七身见等[225],及此相应法等,无本质,名「缘无事」;余不与此俱者,名「缘有事」行,以不执我故[226]。此据人执为论,不据法执。法执通余一切心故,非唯我见。若唯我见及俱法,亦通摄法执尽,即余四见及疑,无法执,必与我见不俱故,便为大失[227]!
 
  此中烦恼,何者与我见俱,何者不俱,如前自俱有门说[228]。
 
  问︰一切皆有本质,乃至缘空亦有空名为本质故,即极微教乃至龟毛等名,若为本质;何故今言无本质,名缘无事烦恼?
 
  答︰若除影外,别有所托名本质,即无无本质者,今取如名之下有所目之质[229],即有体;无之者,如空华、兔角等故[230]。
 
  今言「名缘无事烦恼」,亦不相违。影像本质双言,名缘有无之烦恼,或直据本质名此二缘烦恼。今勘无漏缘中,不得作此后解[231]。所引诸无事、有事论文,应为门义勒之[232]。
 
  [233]《瑜伽论》[234]云:又十烦恼见所断者,名曰无事,彼所缘事非成实[235]故。所余烦恼有事[236]、无事,彼相违故[237]。以见道惑以见为首,所取本质都无有故。重缘惑等[238],相从而说,名缘无事;修道虽有见境无事,多缘事故,从多名缘有事烦恼。
 
  [239]下五十九云︰诸见与慢,是无事;贪、恚,是有事;无明、疑,通二种[240]。此以理论,见修诸见慢中,我、慢本质无故,贪等少故,略而不说[241]。
 
  [242]即彼卷下文云︰有事缘:谓诸有事烦恼;无事缘:谓诸无事烦恼[243]。此文总说,亦不相违[244]。
 
  [245]亦云︰无境缘:谓缘分别所计灭道,及广大佛法等所有烦恼[246]。
 
  [247]《对法》第五云︰有事境所缘者,谓除见、慢,及此相应法,余所缘境界。无事者[248],谓前所除[249],同五十九初文所说故[250]。
 
  [251]次下文云︰非有所缘[252],谓颠倒心、心所,及缘过去、未来、梦、影、幻等所缘境界。此不论烦恼,但本境无。「有所缘」[253],谓余所缘境界。即本质有三性心、心所。
 
  [254]《对法》第七亦云︰烦恼有二种,谓缘有事、无事[255]。无事者,谓见及见相应法。见,谓萨迦耶见及边执见。所余烦恼,名缘有事者,以通见、修。此之二见为首,本境实无,相应亦尔。此文尽理,与此[256]文同,非瞋等惑,可名无事故,如《枢要》说[257]。
 
【论文】
六‧二六○ 彼亲所缘虽皆有漏,而所仗质亦通无漏,名缘有漏、无漏烦恼。
 
 
 
【疏翼】
 
  第三诸门广辨中,第十一有漏缘无漏缘分别门。
 
 
 
【述记‧卷三十七】
 
  此下第十一、有漏缘、无漏缘分别。
 
  如疑、邪见、无明,及此相应瞋、慢等法,无漏缘者,亲所缘虽皆有漏;而所仗本质,亦通无漏,唯影像相,是有漏故。今此但取本、影二境,名缘漏、无漏烦恼[258]。准有、无事,不但取本质;与有、无事缘别,不可为例。
 
 
 
【论文】
六‧二六一 缘自地者,相分似质,名缘分别所起事境;缘灭、道谛及他地者,相分与质不相似故,名缘分别所起名境。
 
 
 
【疏翼】
  第三诸门广辨中,第十二缘事缘名分别门。
 
 
 
【述记‧卷三十七】
 
  自下、第十二大门。
 
  「缘自地」烦恼,依、缘俱增,名「缘分别所起事境」。此境本质,亦由今时分别起故。
 
  「事」者,体也。缘他地及无漏者,名「缘分别所起名境」,影像、本质「不相似」。灭、道深远,地处远故,依缘不增,但寻彼名,彼名可增,故言「分别所起名境」。
 
  或复「名」者,即心、心所相分之名,亦由能分别所起故。此如五十八[259]、五十九[260]、《对法》第六、第七抄说,有别所以[261]。
 
【论文】
六‧二六二 余门分别,如理应思。
 
 
 
【疏翼】
  第三诸门广辨中,第十三余门思准。
 
 
 
【述记‧卷三十七末】
 
  谓有无异熟、有漏无漏、七随眠摄、八缠、诸盖摄,乃至九品等分别,皆如理思[262]。
 
【疏翼】
 
  以上第一大段五颂﹝第十颂至第十四颂﹞别显心所中,第三第十二颂上半辨烦恼位讫。
 
 
 
 
 
 
 
 
--------------------------------------------------------------------------------
 
[1] 第七「三界分别门」有三子门:一、瞋唯欲界门,二、上下相起门,
 
三、上下缘别门。第九「三断分别门」有二子门︰一、非非所断门,二、迷谛总别门。
 
[2] 如理《义演》云︰
 
「钝四」者,谓贪、瞋、痴、慢。「利二」者,谓身、边二见。
 
[3] 《显扬》谓:从贪乃至边执见,皆「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而从邪
 
见至疑,则「唯分别起」。《瑜伽》谓:从萨迦耶见﹝除邪见、见取、戒禁,及疑﹞,乃至痴、慢,均不但「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三种共缘得起,并「由任运失念」而起。
 
[4] 「自分别」,即「不如理作意」。
 
[5] 「六」字,本论《述记》作「八」,今改。
 
  如《瑜伽》卷八十六云︰
 
又由二缘,依止无我胜解之欲,于彼涅槃,由惊恐﹝藏文作「yovs su yi chad pa/」﹞,故其心退还︰一、由于此欲不善串习﹝藏文作「legs par byav ba/」﹞,未到究竟故。二、于作意时,由彼因缘﹝藏文作「rgyu de bid kyis/」﹞,念忘失故。
 
又此忍欲﹝藏文作「bzod pa/」﹞未串习故,当尔之时,于诸行中,了唯行智,其心愚昧,数数思惟我我﹝藏文作「bdag gi bdag/」﹞当何所在;寻求我行﹝藏文作「bdag yovs su tshol ba'i rnam pas/」﹞,微细俱行,障碍而转。由此缘故,彼作是思:我当不有;不作是念:唯有诸行当来不有。彼由如是随逐﹝之﹞身见为依止故,发生变异随转﹝藏文作「rnam par 'gyur ba dav rjes su 'brav ba'i/」﹞之识,由惊恐故,于彼寂灭,其心退还。
 
[6] 「四」字,本论《述记》作「三」,今改。
 
 如《对法》卷四云︰
 
问︰何相边执见是俱生耶?答︰谓断见。已学现观者,起如是怖﹝藏文作「skrag pa/」﹞:今者我我﹝藏文作「va'i bdag/」﹞为何所在?
 
[7] 如《对法》卷七云︰
 
俱生边执见者,谓断见所摄。由此见故,于涅槃界其心退转,生大怖畏﹝藏文作「yovs su yi chad pa/」﹞:我我﹝藏文作「bdag gi bdag/」﹞今者何所在耶﹝藏文作「gav yin/」﹞?
 
[8] 「类」字,天海本引异本作「引」。
 
[9] 《瑜伽》卷八十六、《对法》卷四、卷七。
 
[10] 具意应云:以教成者,故《显扬》等诸论皆说类教也。
 
[11] 即亦有任运失念而起。
 
[12] 《显扬》卷一、《瑜伽》卷八。
 
[13] 如《对法》卷六云︰
 
相应者,谓贪不与瞋相应,如瞋,疑亦尔。余皆得相应,何故贪不与瞋相应?一向相违,法必不俱转故。又贪不与疑相应者,由慧于境不决定,必无染着故。余得相应者,与余慢等不相违故。
 
[14] 如《瑜伽》卷五十五云︰
 
贪、瞋互相无。此或与慢、见。谓染爱时或高举,或推求。如染爱,憎恚亦尔。
 
[15]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贪、恚、慢、疑,更相违故,互不相应。贪染令心卑下,憍、慢令心高举,是故贪、慢,更互相违。
 
[16] 此三文大同,异如前卷四,及下文会。
 
[17] 如本论卷六云︰
 
贪会违缘,忧、苦俱故。瞋遇顺境,喜、乐俱故。
 
[18] 「六」字,本论《述记》原作「五」,今改。
 
[19] 谓贪与慢相应之说同。
 
[20] 谓《对法》卷六,及《瑜伽》卷五十五。
 
[21] 谓《瑜伽》卷五十八。
 
[22] 《续藏》注云︰古本有「其七卷」三字,本论《述记》则见卷二十
 
 七。
 
[23] 如本论卷四云︰
 
《瑜伽论》说贪令心下,慢令心举,宁不相违?分别俱生,外境内境、所陵所恃、粗细有殊,故彼此文,义无乖返。
 
本论《述记》卷二十七更益随转理门、真实理门一义为五,而会两文,并云︰ 
 
或复多分说不相应,据实说之,亦得相应。
 
[24] 见《瑜伽》卷五十五。
 
[25] 《对法》卷六云︰
 
如贪,瞋亦尔。瞋不与贪、慢、见相应。若于此事起憎恚,即不于此生于高举,及能推求。与余相应,如理应知。
 
[26]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贪、恚、慢、疑,更相违故,互不相应。
 
[27] 如《瑜伽》卷五十五云︰
 
谓染爱时,或高举,或推求。如染爱,憎恚亦尔。
 
[28] 如《瑜伽》卷五十五云︰
 
疑都无所有。
 
[29] 同注二十六。
 
[30] 「六」字,本论《述记》原作「五」,今改。
 
[31] 《对法》卷六云︰
 
又贪不与疑相应者,由慧于境不决定,必无染着故。余得相应者,与余慢等不相违故。
 
[32] 《对法》卷六云:
 
谓瞋不与贪、慢、见相应。若于此事,起憎恚,即不于此生于高举及能推求。
 
[33] 见《瑜伽》卷五十五、五十八。前文谓憎恚同染爱,或时高举,或
 
时推求。后文谓五见以自性故,互不相应,贪、恚、慢、疑,四相违故,不相应,此外无不相应。
 
[34] 谓「受俱门」。
 
[35] 《对法》卷六云:
 
见不与瞋、疑相应。
 
 又云︰
 
谓瞋不与贪、慢、见相应。
 
[36] 《瑜伽》卷五十五谓:憎恚同染爱,或时高举,或时推求。
 
[37] 即《对法》卷六云︰
 
慢不与瞋、疑相应。
 
 《瑜伽》卷五十五云︰
 
疑都无所有。
 
 《瑜伽》卷五十八云︰
 
贪、恚、慢、疑,更相违故,互不相应。
 
[38] 即《对法》卷六云︰
 
慢不与瞋、疑相应。
 
 不遮余惑──《瑜伽》卷五十五云︰
 
慢之与见,或更相应。谓高举时,复邪推构。
 
 《瑜伽》卷五十八云︰
 
贪、恚、慢、疑,更相违故,互不相应。
 
 亦不遮余。
 
[39] 「别明」二字,《续藏》注所引古本无此二字。
 
[40] 如本论卷六云︰
 
有义:俱生分别起慢,容与非苦四受相应,恃苦劣蕴,忧相应故。
 
[41] 本论卷六原作:
 
恃苦劣蕴,忧相应故。
 
[42] 《对法》卷六云︰
 
疑不与贪、慢、见相应。
 
 《瑜伽》卷五十五云︰
 
疑,都无所有。
 
 《瑜伽》卷五十八云︰
 
此五见是慧性故,互不相应。自性、自性不相应故。
 
[43] 《瑜伽》卷五十八文,如注四十二所引。
 
[44] 本论卷四云︰
 
慧即我见,故不别说。
 
 又云︰
 
我见虽是别境慧摄,而五十一心所法中,义有差别,故开为二。
 
[45] 《对法》卷六云︰
 
无明有二︰一、一切烦恼相应无明,二、不共无明。不共无明者,谓于谛无智。
 
 《瑜伽》卷五十五云︰
 
无明与一切。
 
 《瑜伽》卷五十八谓五见「互不相应」,贪、恚、慢、疑四者「互不
 
 相应」,其余不遮。
 
[46] 即本论卷三初、卷四后。卷三云︰
 
﹝藏识﹞善、染污等,亦不相应。
 
 本论卷四云︰
 
﹝第七识﹞与根本四烦恼相应。其四者何?「谓我痴、我慢,并我见、我爱。」
 
[47] 本论卷五云︰
 
此六转识,总与六位心所相应,谓遍行等。
 
 《瑜伽》卷五十八云︰
 
又十烦恼,七唯意地。
 
[48] 《瑜伽》卷五十八云︰
 
贪、瞋、无明亦通五识。
 
[49] 《对法》卷七原文作:
 
慢、见、疑,于一切处唯在意识身。由彼于称量﹝藏文作「yovs su 'jal ba/」﹞等门转故。
 
[50] 今明「初、实义」第一「明贪瞋痴」中,第一标宗也。
 
[51] 如《对法》第七云︰
 
又贪于欲界与乐、喜、舍相应。如于欲界,于初二静虑,亦尔。于第三静虑,与乐、舍相应。以上,唯与舍相应。贪于欲界,与乐相应者,谓在五识身;与喜相应者,在意识身;与舍相应者,在一切贪﹝汉译抄误,作「处」,今依藏文改。下一同。即「'dod chags thams cad/」﹞于相续末位﹝藏文作「断位」﹞,所以不与忧、苦相应者﹝藏文略无此语﹞,由此欣﹝藏文作「dga' ba」﹞行转故。瞋与苦、忧、舍相应。苦相应者,在五识身;忧相应者,在第六识﹝藏文作「第六意地」﹞;所以不与喜、乐相应者,由此戚﹝藏文作「dman pa」﹞行转故。瞋能逼恼自相续,故名戚行﹝藏文无此十一字﹞。与舍相应者,于一切贪﹝汉译亦作「处」﹞,如前说。
 
[52]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贪、乐、喜、舍相应,恚、苦、忧、舍相应。……无明,一切五根相应。
 
[53] 「八」字,本论《述记》原作「五」,今改,即五十八续作解释。
 
[54] 《瑜伽》卷五十八下文云:
 
其余深细,后﹝卷五十九初﹞当广说。
 
[55] 「理」字,《续藏》注云︰古本无。
 
[56] 「此」,谓「多分相应道理」。
 
[57] 如《瑜伽》卷五十九云︰
 
问︰是诸烦恼几与乐受相应,乃至几与舍根相应?答︰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是故通一切识身者,与一切根相应;不通一切识身者,与意地一切根相应。
 
[58] 《瑜伽》五十九续云︰
 
不﹝藏文无﹞任运生一切烦恼,随其所应诸根相应,我今当说︰贪于一时,乐、喜相应,或于一时,忧、苦相应,或于一时,与舍相应﹝藏文均作「能相应」,下同﹞。
 
问︰如何等?答︰如有一,或于乐受起会遇爱、不乖离爱,而现在前,遂于乐受不会遇﹝藏文作「ma phrad/」﹞、非会遇﹝藏文作「phrad par ma gyur/」﹞,若乖离﹝藏文作「bral/」﹞、非和合﹝藏文作「ldan par ma gyur pa/」﹞;或于苦受起不会爱,或乖离爱,而现在前,遂于苦受合会,非不合会,不乖离﹝藏文作「ma bral/」﹞、非乖离﹝藏文作「bral bar ma gyur pa/」﹞;由是因缘,贪于一时﹝能﹞忧苦相应。与此相违,喜乐相应。若于不苦不乐位,而生味着,当知此贪,舍根相应。恚于一时,忧、苦相应,或有一时,喜、乐相应。
 
问︰如何等?答︰如有一自然﹝藏文作「自内」,即「bdag bid kyi/」,而非「bdag bid kyis/」﹞为苦逼切身心,遂于内苦﹝藏文作「bdag bid kyi sdug bsval/」﹞作意思惟,发恚恨心;或于非爱诸行、有情,及诸法所,作意思惟发恚恨心。由是故,恚﹝能与﹞忧、苦相应。
 
问︰恚与喜、乐相应,如何等?答︰如有一于怨家等非爱有情起恚恼﹝藏文亦作「źe 'gras pa/」,与「恚恨」同﹞,心作意思惟︰愿彼没苦﹝藏文作「sdug bsval bar 'gyur ba/」﹞,没已不济﹝藏文作「sdug bsval bar gyur ba/」﹞,或不得乐,得已还失﹝藏文作「rgud pa/」﹞。若遂所愿,便生喜乐﹝藏文无此二句﹞,由是故,恚,喜、乐相应。
 
[59] 谓俱生与分别。
 
[60] 《枢要》卷下云︰
 
贪、瞋、痴俱生与五受俱者,《瑜伽》五十九说俱生「通一切识身者」,与一切根相应故。其分别者,《瑜伽论》﹝续云:﹞贪会违缘,忧苦俱故;瞋遇顺境,喜、乐俱故。今此文通,一切不遮。俱生、分别,二种皆同,应广如彼。
 
[61] 即《瑜伽》卷五十九文。
 
[62] 「许」字,明历本作「计」。
 
[63] 俱生慢与分别慢。
 
[64] 《瑜伽》卷五十九云︰
 
慢于一时,喜根相应,或于一时,忧根相应。问︰如何等?
 
答︰略有二慢,一、高举﹝藏文作「khevs pa/」﹞慢,二、卑下﹝藏文作「'dud pa/」﹞慢。又高举慢有三高举,谓:称量﹝藏文作「yovs su 'jal pas/」﹞高举、解了﹝藏文作「sred pas/」﹞高举、利养﹝藏文作「rbed pa dav bkur stis/」﹞高举。此高举慢,喜根相应。若卑下慢,与彼相违,忧根相应。
 
[65] 如本论卷六云「与身、邪见,一分亦尔」,亦如与断见不俱生。
 
[66] 《对法》卷七亦云︰
 
慢于欲界,与喜、舍相应;于初二静虑,与乐、喜、舍相应;于第三静虑,与乐、舍相应;以上,唯舍相应。慢于欲界乐不相应者,以五识无故。
 
若尔,于初二静虑,云何与乐相应?与意地乐相应,故无过。云何与彼有意地乐?由说彼地有喜、乐故。如经言︰云何为喜?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藏文作「sems tshim pa/」﹞、心踊﹝藏文作「sems win tu dga' ba/」﹞、心适、心调﹝藏文作「sems ravs pa dav/ sems dga' ba dav/」﹞、安适受﹝藏文作「bde ba myov ba/」﹞,受所摄。
 
「依于转识」者,即依意识。于﹝藏文作「由」﹞三摩哂多位﹝藏文作「mbam par gźag pa/」﹞,余识无故。
 
「云何为乐?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摄受所依﹝藏文无「摄受所依」,只作「阿陀那识」﹞,所依怡﹝藏文作「gnas la phan pa/」﹞、悦﹝藏文作「gnas tshim pa/」﹞、安适受﹝藏文作「bde ba myov ba/」﹞,受所摄。」此经意说︰乐受依初二静虑生时,与如是心、心所聚相应,由欣踊﹝藏文作「dga' ba/」﹞行,还令此聚皆得踊悦﹝藏文作「tshim par byed pa/」﹞;又令所依阿赖耶识﹝藏文作「阿陀那识」﹞自体安乐﹝藏文作「win tu sbyavs pa'i bde ba/」﹞、怡适﹝藏文作「tshim par byed pa/」﹞,由此乐受作二事故,体虽是一,建立二种︰若喜,若乐,是故说此相应慢与乐喜相应。如慢,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亦尔。
 
 《枢要》卷下云︰
 
慢有二种︰一、高举,二、卑下。高举有三︰一、称量,二、解了,三、利养。以卑下慢与忧相应,高举不尔,故前所说不与身邪一分俱。此与忧俱,据卑下说,亦不相违。
 
[67] 《瑜伽》卷五十九云︰
 
不通一切识身者,与意地一切根相应。
 
[68] 本论卷五:
 
有义﹝护法说﹞:通二。人、天中者,恒名为忧──非尤重故;傍生、鬼趣,名忧、名苦──杂受、纯受,有轻重故;捺落迦中,唯名为苦──纯受、尤重,无分别故。
 
[69] 即见取。
 
[70] 「邪思惟」,谓不如理作意。
 
[71] 《枢要》卷下云︰
 
正义:若地狱无分别烦恼,应无因力断善根者,死时续等!解云︰势力不生,非由邪见。
 
 《瑜伽》卷一云︰
 
但由安立现行善根相违相续,名断善根,非由永拔彼种子故。
 
[72] 此续前文「俱生慢不造恶趣业」,而起问。
 
[73] 《瑜伽》卷五十九原文为:
 
若诸烦恼猛利现行,方能发起往恶趣业,非诸失念而现行者。又分别起能发此业,非任运起。
 
[74] 如《瑜伽》卷五十九云:
 
此高举慢,喜根相应。若卑下慢,与彼相违,忧根相应。
 
[75] 如理《义演》云︰
 
不是于地狱中,起思度等烦恼造业,名于「分别」,但由前生强分别惑之势力,而造诸业,名有分别也。
 
问︰如何地狱更造恶业耶?答︰前师不正义,故作此计。
 
[76] 如《对法》卷七云︰
 
慢于欲界,与喜、舍相应。
 
[77] 「八」字,本论《述记》原作「五」,今改。
 
[78]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又于欲界四见,及慢,喜、舍相应。
 
[79] 如本论卷六云︰
 
贪会违缘,忧苦俱故。
 
 《枢要》卷下云︰
 
三恶趣极苦处,不造往恶趣业,无分别惑故,可造人天业耶?
 
答︰不障。但言无分别烦恼,不言无人、天业故。
 
问︰不起不共无明,如何造人、天业?
 
 故亦不造!此论总报,别报可造,善恶俱得。
 
[80] 即见取。
 
[81] 《枢要》卷下云︰
 
五十九云︰于利养﹝恭敬、称、誉、乐善趣﹞等,﹝决定事中﹞他﹝所导﹞引﹝令﹞犹豫﹝者﹞,疑与忧根相应。于无利养,不敬、讥、毁、苦、恶趣等,﹝决定事中﹞他﹝所导﹞引﹝令﹞犹豫﹝者﹞,喜根相应。
 
邪见﹝一种﹞先作妙行,忧根相应;先作恶行,喜根相应。
 
二取随境﹝如云「见取,戒禁取、取彼见故,随其所应,如彼相应」。彼二见观乐等俱行蕴为我、为常等故﹞,故四受俱,五十九中,但依欲界疑邪见等说。此通一切地,故与乐相应。
 
[82] 《瑜伽》卷五十九云︰
 
于无利养﹝藏文作「rbed pa med pa/」﹞、不敬、讥﹝藏文作「grags pa med pa/」﹞、毁、苦、恶趣等决定事中,他所导引令犹豫者,喜根相应。
 
 《对法》卷七则云︰
 
所以欲界非喜相应者,不决定心若未息灭﹝藏文作「无胜解故」,不作「若未息灭」﹞,喜不生故。
 
 本论据原已决定者说,《对法》据原未决定者论。
 
[83] 如理《义演》云︰
 
此中受俱,约一心总聚可通有处作法,非一一界惑一一地等皆通也,但容得俱也。以无异说,「故说极成之言」也。
 
[84] 《瑜伽》卷五十九云︰
 
萨迦耶见及边执见,若于乐俱行蕴,观我、我所,或观为常,﹝能与﹞喜根相应。若于苦俱行蕴,观我、我所,或观为常,﹝能与﹞忧根相应。若于舍俱行蕴,观我、我所,或观为常,﹝能与﹞舍根相应。断见摄边执见,当知一切与彼相违。见取、禁戒取,取彼见故,随其所应,如彼相应。邪见一种,先作妙行,忧根相应;先作恶行,喜根相应。
 
 《对法》卷七云︰
 
如慢,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亦尔。邪见于欲界,与忧、喜、舍相应;于色、无色界,随所有受﹝无苦﹞,皆与相应。
 
云何邪见于欲界,与忧喜相应?谓先造妙行、恶行者,见此无果,生欣戚故。所以不与苦乐相应者,由一切见皆在意地故。
 
[85] 《瑜伽》卷五十七「二十二根三性分别门」云:
 
一、善不善,善不善无记为义。
 
[86]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复次﹝藏文有「欲界系」三字﹞,俱生萨迦耶见唯无记性,数现行故,非极损恼自他﹝所依﹞处故。若分别起萨迦耶见,由坚执故,与前相违。在欲界者,若在上﹝藏文误作「下」,即「'og ma/」﹞地,奢摩他力所制持故,多白净法所摄受故,成无记性。由染污﹝藏文并有「有过失」﹞故,体是隐没﹝即「有覆」﹞所余烦恼,由此道理,随应当知。
 
[87] 本论卷五云︰
 
有义﹝护法说﹞:通二。人天中者,恒名为忧──非尤重故;傍生、鬼趣,名忧,名苦──杂受、纯受,有轻重故;捺落迦中,唯名为苦──纯受、尤重,无分别故。《瑜伽论》﹝卷五十九﹞:
 
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
 
[88] 如《瑜伽》卷五十九云:
 
不任运生一切烦恼,随其所应诸根相应。
 
[89] 《瑜伽》卷五十八云︰
 
又于欲界四见,及慢,喜、舍相应。贪,乐、喜、舍相应。
 
 如理《义演》云︰
 
意说贪、慢、四见,除邪见,皆三受俱。除忧、苦者,取顺境故。
 
[90] 《瑜伽》卷五十八续云︰
 
恚,苦、忧、舍相应。
 
[91] 《瑜伽》卷五十八续云︰
 
邪见,喜、忧、舍相应。疑,忧、舍相应。
 
[92] 「八」字,本论《述记》原作「五」,今改。
 
[93] 除鼻、舌。
 
[94] 谓《对法》。
 
[95] 《对法》卷七云︰
 
云何于彼有意地乐?由﹝经﹞说彼地有喜乐故。如经言︰……「云何为乐?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藏文作「阿陀那识」。下一同﹞摄受所依,所依怡、悦、安适受,受所摄。」此经意说。乐受依初、二静虑生时,与如是心、心所聚相应。由欣踊行,还令此聚皆得踊悦;又令所依阿赖耶识自体安乐、怡适。由此乐受作二事故,体虽是一,建立二种︰若喜,若乐。
 
[96] 智周《演秘》云︰
 
烦恼生起展转相续,渐渐微薄势力将尽,堕处中位。于此位中,必舍相应。
 
[97] 本论卷五初云︰
 
故此相应,唯有舍受。
 
[98] 此句即欲界以上无瞋。
 
[99] 如理《义演》云︰
 
除贪、瞋、痴,余七俱乐,唯除欲界。下三静虑,皆意﹝地﹞乐俱。所以者何?五见、慢、疑,唯意地故。
 
[100] 《对法》卷七云︰
 
疑于欲界,与忧、舍相应。于色、无色界,随所有受皆与相应。
 
[101] 《对法》卷七云︰
 
无明有二种︰谓相应、不共﹝藏文未明言二种﹞。相应﹝藏文无「相应」二字﹞无明,一切烦恼相应故。若于是处,随所有受,皆得相应。不共无明,于欲界,与忧、舍相应;于上界,随所有受皆得相应。喜受﹝汉译作「乐」,今依藏文「yid bde ba/」改﹞相应不应道理,应如疑说。
 
[102] 《对法》卷七原作:
 
于欲界,不决定心若未息灭,喜不生故。色界中,疑疑上静虑者,由喜乐定力所引持故,亦得随转﹝藏文作「rjes su 'gro ba bid/」﹞,是故于彼,亦得与喜、乐相应。
 
[103] 如理《义演》云︰
 
意说诸烦恼与喜、舍相应,通下三地,除第三禅──唯乐受故。就欲界中,除欲界极苦处,以欲界无分别烦恼故。余杂受处,意地有喜、舍故。
 
[104] 《瑜伽》卷五十八云︰
 
自性、自性不相应故。
 
[105] 本论卷五末云︰
 
有义:不定。《瑜伽》﹝卷三﹞说此四一切中无后二故。又﹝卷五十五﹞说此五缘四境生。所缘能缘,非定俱故。
 
[106] 此句具意:问五受别,非总问遍行,受散故,故为问也。
 
[107] 如理《义演》云︰
 
善是染违,故此不说。
 
[108] 如理《义演》云︰
 
如不定四未明,以在后明,今不将烦恼对不定四,辨相应等。
 
[109] 《对法》卷四云︰
 
自性不善者,谓除染污意相应,及色、无色界烦恼等,所余能发恶行烦恼、随烦恼。此复云何?谓欲界系不任运起者,是不善。
 
[110] 贪、痴、慢。
 
[111] 贪、痴、慢。
 
[112] 本论卷四云︰
 
谓从无始至未转依,此意任运恒缘藏识,与四根本烦恼相应。其四者何?「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
 
[113] 三、「非极损自、他」。﹝四、﹞五十八说:
 
俱生萨迦耶见,唯无记性数现行故,非极损恼自他处故。
 
 《瑜伽》卷五十八以下,应作第四因。
 
[114] 「也」字,《续藏》疑作「耶」。
 
[115]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断障章〉云︰
 
烦恼障中,除第七识所余六识,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成八十一。见道十惑,九品定然,粗细异故。俱生六惑,断即不同。身见、边见,及此相应,唯第九品;九地而论,但有九品。瞋唯一地九品。余独头贪、痴等,八十一品,﹝三﹞地各九故。
 
第七识中九地烦恼障,亦有二说。初有义:唯同非想﹝非非想﹞第九品类。然于其中自类有九,如增上邪见能障善者,亦有九品,唯同非想﹝非非想﹞第九品故,唯障无学,金刚始断,有九品故,体有增减,故成能熏。
 
次有义:九地各有一品,细分便成八十一品。势力所障,皆同非想﹝非非想﹞下下品惑,故金刚心一时顿断。
 
[116] 如理《义演》云︰
 
若准后解,亦得。且如无色,无能治道,尚有九品,何故二见不得有九?又第七中见,尚计有九品,何况二见?上下多文分许有九品。今取后也。
 
 《枢要》卷下云︰
 
要得根本定,烦恼方起,有依未至断欲九品已,不得根本定命终;此人以何现行润生?
 
有解云︰无此,必得方命终故。如第七生预流无命终不得应果者,必得根本定,方命终。
 
又有解︰亦有唯以随眠润生,如见谛者以随眠,亦有现行润故,此亦应尔。
 
[117] 即界地分别门。
 
[118] 如理《义演》云︰
 
所言未至定者,即方便定,即定前加行──亦行,亦为定。或名近分定,是根本之因,亦名近分定。准此后义,未至定有染。
 
[119] 《大毗婆沙论》卷一百六十一云︰
 
颇有不入初静虑,生梵世耶?答︰生。
 
云何生?谓依未至定,离欲界染最后解脱道,及后时不入初静虑。彼若未离初静虑染,命终必当生于梵世,或上地设生彼天中。问︰不起彼定,云何生彼?无异熟因故。答︰顺后次受业,为异熟因,故得生彼。
 
[120] 智周《演秘》云︰
 
润生时起,名「生烦恼」。或生彼地所起之者,亦名生惑。非今所说。除此,余时但缘定起,皆名定生。如遍、常见,因定生起,名「定烦恼」,余准此知。然《疏》说云「如遍、常」者,乍观似证生烦恼也,理证定惑。
 
[121]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若诸异生离欲界欲,或色界欲﹝藏文作「'dod chags」﹞,但由修道,无有见道。彼于欲界得离欲时,贪欲﹝藏文作「de'i 'dod chags﹞﹞、瞋恚,及彼随法邻近憍慢,若诸烦恼相应无明,不现行故,皆说为断,非如见道所断萨迦耶见等。由彼诸惑住此身中,从定起已,有时现行,非生上者,彼复现起。如是异生离色界欲﹝藏文作「'dod chags」﹞,如其所应,除瞋、恚,余烦恼,当知亦尔。自地所有见断诸漏──若定,若起,若生──于一切时若遇生缘,便现在前。
 
 《枢要》卷下云︰
 
伏修、不伏见,见惑既不善,何不感恶趣而生上界耶?若以势力不行,何不名伏?
 
今以义解︰由势力不行,不能发业。设亦有者,轻而不重,非决定业,不感欲界生。若正六行所厌,名为伏故。不尔,便退。烦恼强故,定势力劣故,以无修伴,弱故不能﹝发业﹞。
 
[122] 谓见道所断贪等烦恼。
 
[123] 谓为事障所障故。
 
[124] 本论卷七云:
 
若伏下惑能起此定,后不断退生上地者,岂生上已,却断下惑?
 
[125] 卷七续云︰
 
断亦无失,如生上者断下末那俱生惑故。然不还者对治力强,正润生位不起烦恼,但由惑种润上地生。虽所伏惑有退不退,而无伏下生上地义,故无生上却断下失。
 
[126] 「惑」字,金陵本作「或」。
 
[127]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自地所有见断诸漏若定,若起、若生,于一切时,若遇生缘,便现在前。
 
[128] 《对法》卷三〈成就品第四〉原作:
 
若生欲界,欲、色、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
 
[129] 「八」字,灵泰《抄》、《秘蕴》作「八」,余本作「五」,误。
 
[130] 如《瑜伽》卷八十八云︰
 
又见杂染得解脱时,亦能于余毕竟解脱,非余杂染得解脱时,即能解脱诸见杂染。所以者何?依世间道,乃至能离无所有处所有贪欲。于诸下地,其余烦恼心得解脱,而未能解脱萨迦耶见。由此见故,于下、上地所有诸行和杂自体不观差别,总计为我,或总计我所。由此因缘,虽升有顶,而复退还。若于如是一切自体,遍知为苦,由出世道先断一切萨迦耶见,后能永断所余烦恼。由此因缘,无复退转。是故当知唯见杂染是大杂染。
 
[131] 《枢要》卷下云︰
 
下、明起上几惑。
 
生在下地,起无色界几烦恼?
 
唯起于六,或七︰谓见取、慢、疑、爱、痴,及我见。若定,若生,不过尔故。又可起彼戒取,执彼定为胜因﹝及能净因﹞故。无起彼邪见及边见文,不同色界有六十二见等故。
 
生欲界起色界定五散中︰谓身、边见、我慢、爱、疑、见取,不见起邪见之相。二无因论,亦是定后起,彼邪见非皆容起。并起戒取,执彼定为胜因及﹝能净因﹞故。然无此文。
 
[132] 「总」字,《大正藏》作「总」,余多作「结」。
 
[133] 《对法》卷六原文为:
 
「或时移转」者,谓于此位,往余生处强缘现前,如得第四静虑,起阿罗汉增上慢比丘,彼地中有生时,由谤解脱邪见故,转生地狱中有。
 
[134] 如理《义演》云︰
 
意云:此难萨婆多也。谓彼计云︰在欲界本有中,见色界中有现前,遂便起谤。故今难云︰欲界本有,既非定通,云何得见色界中有耶?意说通力许见中有,本有位不许见,况死生﹝疑「命」﹞终,必住散心。
 
[135] 本论卷八云:
 
诸缘起支,皆依自地。有所发行依他无明,如下无明发上地行?不尔,初伏下地染者,所起上定应非行支,彼地无明犹未起故。从上、下地,生下、上者,彼缘何受而起爱支?彼爱亦缘当生地受,若现、若种,于理无违。
 
[136] 如理《义演》云︰
 
问︰约当生中有起爱?为约当生地本有初起?中有不说,以疏远故。
 
[137] 如理《义演》云︰
 
意云︰此第二解。许起慢等,如缘当生地法起爱之时,得有我见,我见要缘欣行,与爱行相相顺。由有我见,方起爱故。计前境胜,亦起慢故。无明极成,故此不说。
 
[138]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诸烦恼缠﹝藏文作「kun nas dkris pa/」﹞未离自地烦恼欲﹝藏文作「'dod chags/」﹞者,自地现起。已离欲者,即不现起。若在﹝藏文作「住」﹞下地,上地诸缠亦得成就,非在﹝藏文亦作「住」﹞上地,得说成就下地诸缠。
 
[139] 如理《义演》云︰
 
谓谤灭时及润生时,唯此二时得起,余时不起。
 
[140] 谓润生爱。
 
[141] 《枢要》卷下云:
 
生无色界,除下润生我、贪、慢、二见、痴,余更不得起,彼无中有可说起谤等故。生无色界,唯起下俱生,无起分别相,无中有起谤故。
 
[142] 《枢要》卷下云︰
 
六十二初文说:五种爱缘上者,「谓或证得等至出已,计为清净﹝藏文作「gtsav ba/」﹞、可欣﹝藏文作「'dod pa/」﹞、可乐、可爱﹝藏文作「sdug pa/」﹞、可意,随念爱味。或未证得、或已证得,未来爱味增上力故,追求、欣乐,而生爱味。或已证得,计为清净、可欣、可乐﹝藏文亦有「可乐、可爱、可意」﹞,乃至广说现行爱味。若从定出,可生爱味;若正在定,无有爱味。
 
言「爱味」者,谓于是中遍生贪、着。后文说二种﹝原文为「当知此爱,或是染污,或不染污」﹞:谓未得定者,有染污爱,谓希上生﹝原文为「若生是心:我今云何当证如是广大喜乐所随等至?……又:我云何当得生上常、恒、不变」﹞,深生爱着﹝原文为「若得证者,我当如是如是爱味」﹞。不染污爱缘上定者,谓「﹝若有起心﹞专求离欲欣乐﹝藏文作「意乐」﹞,证入上地寂静﹝当知此爱,是不染污﹞」,广如六十二说。
 
[143] 《显扬》卷二云︰
 
「杂染」者,谓于上静虑起深爱味、见、慢及疑。「爱味」者,谓有十种︰一、俱生作意爱味,二、分别所起作意爱味,三、自地作意爱味,四、异地作意爱味,五、过去爱味,六、未来爱味,七、现在爱味,八、下爱味,九、中爱味,十、上爱味。
 
[144]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谓于灭谛起怖畏心、起损害﹝藏文作「kun nas mnar sems/」﹞心、起恚恼心,如是瞋恚迷于灭谛。
 
 又云︰
 
所余贪等迷道烦恼,如迷灭谛道理应知。
 
[145] 「应」字,天海本无。
 
[146] 「起」字,原作「执」。
 
[147] 《瑜伽》卷八十八原文为:
 
由生此者,依世间道,乃至能离无所有处所有贪欲,于诸下地其余烦恼,心得解脱,而未能脱萨迦耶见。
 
[148] 「诸」字,本论《述记》原引作「俱」,今改。
 
[149] 「及我所」字,原作「或总计我所」。
 
[150] 《义演》作「痴」,余多作「贪」,误。《续藏》注云:《对法》作
 
 「痴」。
 
[151] 如《对法》卷六云︰
 
又欲界烦恼除无明、见、疑,余不能缘上地为境。此无明等,虽亦有能缘上地者,然彼不能亲﹝藏文作「mvon sum du/」﹞缘上地,如缘自地。由依彼门起分别﹝藏文作「遍分别彼为门转起」﹞故,立彼为所缘,所言无明缘上地者,谓与见等相应。见者,除萨迦耶见。不见世间缘他地诸行执为我故,上地诸烦恼不缘下地为境,已离彼地欲﹝藏文作「'dod chags/」﹞故。
 
[152] 如《瑜伽》卷六十二云︰
 
又我云何得生上,常、恒、不变?
 
[153] 「得」字下,余本多有「所得」二字,《义演》牒文无。《续藏》
 
 注云︰古本无「所得」二字。
 
[154] 《枢要》卷下云︰
 
下上相缘中,下地缘上,二界皆得。无文遮故。
 
[155] 如《对法》卷六云︰
 
见者,除萨迦耶见,不见世间缘他地诸行执为我故。
 
[156]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下地烦恼能缘上地烦恼及事。
 
[157] 谓《瑜伽》五十九云︰
 
十四、他境缘:谓色界于欲行烦恼;无色界于色行烦恼;又复下地于上地烦恼。所以者何?生上地者,于彼﹝即「方彼」﹞下地诸有情所,由常、恒、乐、净,具胜功德,自谓为胜﹝藏文有「心高举」﹞故。
 
[158] 《瑜伽》卷五十八原文为:
 
又有诸见妄计自在、世主﹝藏文作「skyes bu'i bdag po/」﹞、释﹝藏文作「brgya byin/」﹞、梵,及余物类为常、为恒,无有变易。如是邪见,亦迷苦谛。
 
[159] 「界」字下,余本有「不」字,《义演》牒文无,《续藏》注云︰
 
 「不」字疑作「而」。
 
[160] 《瑜伽》卷五十八原文为:
 
常见所摄边执见者,谓六十二诸见趣中,计度前际诸遍常论、一分常论,及后际诸有想论、无想论、非想非非想论。
 
[161] 本论《述记》云︰
 
又缘梵王一分常者,是上地我见,后生常见。得宿住智,缘起上界身、边见故。
 
[162] 如理《义演》云︰
 
此第二解。
 
[163] 本论《述记》又云:
 
又缘梵王一分常者,是上地我见,后生常见。得宿住智,缘起上界身边见故。正义:唯是上地所系,得宿住智后方起故。
 
[164] 如理《义演》云︰
 
此解:亦不异,但更出理会。
 
[165] 谓二论文中。
 
[166] 谓《对法》。
 
[167] 《枢要》卷下云︰
 
我见别缘,不缘他地者,修道我见有二行相︰一、总缘:得他地。二、别缘:不得。
 
见断我见,亦有二类︰一、见计为他我,即得。二、计为自内我,即不得。今说不得,随义应知。或无分别我见缘他地者,梵王常等,即定后我见故。
 
[168] 《瑜伽》卷五十九云:
 
由常、恒、乐、净、具胜功德,自谓为胜﹝藏文有「心高举」﹞故。
 
 《枢要》卷下云︰
 
上缘下中,无色界中无别缘慢,总缘,亦有慢。
 
[169] 如本论卷六云︰
 
总缘诸行执我、我所,断、常、慢者,得缘上故。
 
[170] 如《瑜伽》卷八十八、五十八。
 
[171] 《枢要》卷下云︰
 
上缘下中,无色界中无别缘慢;总缘,亦有慢,余如于前皆有。见、戒二取,理定不得。除总缘行相,无别能故。
 
[172] 「二见」,即见取、戒禁取。
 
[173] 「等」,谓《对法》卷六。
 
[174] 《瑜伽》卷五十八云︰
 
非上地惑能缘下地烦恼及事。
 
 《对法》卷四云︰
 
上地诸烦恼不能缘下地为境,已离彼地欲故。
 
[175] 即非学非无学。
 
[176] 如《瑜伽》卷五十七云︰
 
二﹝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学,以三种为义;一﹝具知根﹞无学,以三种为义。
 
[177] 「此问也」三字,《义演》置于「第九、三断门」之前。
 
[178] 如《对法》卷三云︰
 
谓不善及有覆无记法是染污义。有覆无记者,谓遍行意相应烦恼等﹝《杂集论述记》卷十三云「谓等取欲界身、边二见,及俱有法等」﹞,及色、无色界系诸烦恼等。
 
[179] 如《对法》卷四云︰
 
谓分别﹝藏文作「yovs su brtag pa/」﹞所起染污见、疑、见处﹝藏文作「lta ba'i gnas/」﹞、疑处,及于见等所起邪行﹝藏文作「log par źugs pa/」﹞、烦恼、随烦恼,及见等所发身语意业,并一切恶趣等﹝藏文无「等」字﹞蕴、界、处,是见所断义。
 
此中「分别所起染污见、疑」者,谓闻不正法等为先所起五见等。「分别所起」言,为简俱生萨迦耶见及边执见。
 
问︰何相边执见是俱生耶?答︰谓断见。已学现观者,起如是怖:今者我我﹝藏文作「va'i bdag/」﹞为何所在?「见处」者,谓诸见相应共有法﹝藏文作「与诸见俱起法」﹞,及彼种子。疑处,亦尔。「于见等所起邪行烦恼」者,谓依见等门,及缘见等,所起贪等﹝《杂集论述记》卷十四初云「『依见』,谓为同类因等生。」论下文云︰「谓由彼长养诸种子故,于未来世,即彼种类增胜而生,如是诸法能为相似增长因故,立同类因」﹞。
 
[180] 如本论卷四末云︰
 
如何此﹝第七﹞识要有我见?二取、邪见,但分别生,唯见所断。此俱烦恼,唯是俱生,修所断故。
 
[181] 如本论卷九云︰
 
此﹝加行﹞位菩萨于安立谛、非安立谛,俱学观察。为引当来二种见﹝道﹞故,及伏分别二种障故,非安立谛是正所观,非如二乘唯观安立。
 
 又《佛地经论》卷六第三师解自相共相云︰
 
虽缘诸法苦无常等,亦一一法各别有故,名为自相。真如虽是共相所显,以是诸法自实性故,自有相故,亦非共相;不可以其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即名共相,自相亦与一切共相不一异故。
 
 又《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云︰
 
复言︰世尊!入见道时,于此四谛为顿现观?为渐现观?世尊告曰︰有别道理,名顿现观;有别道理,名渐现观。何别道理,名顿现观?谓自内证真谛圣智,于真智境非安立义,总相缘故,名顿现观。何别道理,名渐现观?谓初业智及后得智,观察自相及因果相,由作行相别相缘故,名渐现观。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断障章〉云︰
 
一剎那中,由加行引,能普遍知,名总相缘。非一一法,真如妙理而不别知,名为总相。
 
[182] 「坏」,藏文作「'dres pa/」,即杂或总义。《十地经论》:「不坏」,
 
 藏文作「ma 'dres pa/」。
 
[183] 《瑜伽》卷五十九原文为:
 
复次,见断烦恼顿断,非渐。所以者何?由现观智谛现观故,能断见道所断烦恼。然此现观与坏缘谛作意相应,是故三心顿断一切迷苦谛等见断烦恼。修道烦恼,渐次而断,数数修道方能断故。
 
[184] 如理《义演》云︰
 
虽有九品,以违一真如,或三心故,以于二种见道中皆顿断也。
 
[185] 如理《义演》云︰
 
意说俱生修道烦恼一起有九品,要起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断及证也。见道不然,故一时断。
 
[186] 如理《义演》云︰
 
将下地上上品惑,与上地上上品惑总为一品,乃至欲界下下品,与非想下下品亦为一品,所以总为九品。即总起九无间道、解脱道,而证第四果也。
 
[187] 如理《义演》云︰
 
一、迷苦集,二、迷灭道,三、迷苦灭,四、迷集道,五、迷集灭,六、迷苦道。
 
[188] 如理《义演》云︰
 
一、初三除道,二、后三除苦,三、初二及四,四、前三为一句。
 
[189] 智周《演秘》云︰
 
「坏」,犹杂也。身、受、心法,二三四合而以观之,名坏念住。
 
[190] 《瑜伽》卷五十八云︰
 
欲界迷苦有十烦恼;迷集有八,除萨迦耶及边执见;如迷集谛,灭、道亦尔。上界诸谛,并除瞋、恚,随迷次第,如欲界说。
 
[191] 《对法》卷七原文为:
 
又十烦恼皆迷苦、集,起诸邪行﹝藏文作「log par rtog pa/」﹞,是彼因缘﹝藏文作「rgyu/」﹞所依处﹝藏文作「gźi'i gnas/」﹞故。所以者何?苦、集二谛,皆是十种烦恼因缘,又为依处。是故一切迷此因缘、依处,起诸邪行。又十烦恼皆迷灭、道,起诸邪行,由此能生彼怖畏故。所以者何?由烦恼力乐着﹝藏文作「mvon par dga' ba/」﹞生死,于清净法﹝藏文作「rnam par byav ba/」﹞起悬崖想﹝藏文作「g·yav sar 'du wes/」﹞,生大怖畏。又诸外道于灭、道谛,妄起种种颠倒分别﹝藏文在「生大怖畏」后,即说「起颠倒分别,于灭道谛起诸邪行」;并别说「由诸外道起异行相遍计,生起邪行故」﹞。是故十惑皆迷灭道,起诸邪行。
 
[192] 《瑜伽》卷八云︰
 
或分十种︰一、萨迦耶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六、贪,七、恚,八、慢,九、无明,十、疑。或分一百二十八烦恼,谓即上十烦恼,由迷执十二种谛建立,应知。
 
何等名为十二种谛?谓欲界苦谛、集谛,色界苦谛、集谛,无色界苦谛、集谛;欲界增上彼遍智果﹝藏文作「de yovs su wes pa'i 'bras bu/」﹞,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无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此中于欲界苦﹝谛﹞、集谛,及于欲界增上灭﹝谛﹞、道谛,具有十烦恼迷执﹝藏文作「log par bsgrub pa/」﹞;于色界苦﹝谛﹞、集谛,及于彼增上灭﹝谛﹞、道谛,除瞋,有余烦恼迷执;如于色界,于无色界亦尔。于欲界对治修中,有六烦恼迷执,谓除邪见、见取、戒禁取、疑;于色界对治修中,有五烦恼迷执,谓于上六中,除瞋;如于色界对治中,于无色﹝界﹞对治中,亦尔。如迷执,障碍﹝藏文作「grib pa/」﹞亦尔。
 
[193] 《瑜伽》卷八于前引文下,说烦恼有六因。
 
[194] 如理《义演》云︰
 
即因、集、生、缘,灭、静、妙、离,道、如、行、出等,非如空无我等也。
 
 《了义灯》卷十四末云︰
 
「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杂心论》﹝卷六初﹞云︰「下苦,具﹝原作「说」﹞一切。二行,离三见。道,除于二见。上界不行恚。」﹝长行解云︰「『下苦说一切』者,『下苦』,谓欲界苦。彼一切十使,与见苦相违,故见苦断。『二行离三见』者,除身见、边见、戒取,余七使与见集灭相违,故见集灭断。『道除于二见』者,除身见、边见,余八使与见道相违,故见道断。问︰何故身见、边见,见苦断,非余耶?答︰苦处转故。果处转故。见彼则断,不远随至根(下文云︰「三界一切使,舍根相应」),此见不随根故,初见谛则断。问︰何故戒取,见苦见道断,非集、灭耶?答︰彼处起故。异学于彼二谛(苦、道)相违,非集、灭。彼垢处故,于集谛欲。洗浴处故,于灭谛欲。若内法者,见苦断。外、法者,见道断。问︰疑使何故不修道断?答︰于事不见,故疑。于事见,故断,彼方起见故。无有见,修道断。『上界不行恚』者,色、无色界,除恚,余如欲界说。彼色界见苦断,九;见集灭断,六;见道(谛)断,七;修道断,三;无色界亦如是。问︰上二界何故无恚耶?答︰彼无有无惭、无愧、悭、嫉、忧、苦性故,寂止养身故,得慈心故,无九恼性故,离不饶益相故,离一向不善故,(无惭、无愧)二果故,是瞋恚。」﹞
 
今大乘颂︰欲迷四各十;随行,三八种;修六,通行迷;上见,修,除恚。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有四句︰一、数总行别,二、行总数别,三、数总行总,四、数别行别。数总行别︰谛各有十,各迷自谛,名为行别。行总数别者,即前颂中然依一谛缘,迷多谛,名为行总。若数行总者,谛各有十,名数总。行总者,迷二三谛等,皆名为总。二二迷,有六,即有六十。上二界谛,各除其瞋,六九、五十四,合一百八。三界总有一百六十八。若三三合,有四句。欲有四十,上二界谛各三十六,合一百一十二。若四谛合,三界四谛,有二十八。若数别行别,即前颂中各迷自谛。
 
问︰此中依别、行别,从何说迷?
 
答︰从所缘迷,依、非缘故。
 
若尔,应是所缘谛惑,何故说依?
 
答︰因彼生故。依彼起故。
 
问︰一百二十八。依何者立?
 
答︰依数总行别,并修道惑。若依余句,即有增减。
 
[195] 如理《义演》云︰
 
意云︰大科第二、释别迷﹝谛数﹞。
 
问︰集谛等三而有八者,且如余七,唯别迷三谛,不尔,以相应无明既是通迷,如何乃迷集等三谛,而有八耶?
 
答云︰不取相应无明,但取不共无明,故得成八。以相应无明是通迷故,故知别迷据不共说,以不能亲迷行相故。理准如前说别迷,亦据不共独行无明说,决定如是。
 
[196] 即空、非我二行相。
 
[197] 谓《瑜伽》卷五十八云:
 
除二见迷苦外,余八烦恼集、灭、道,一一别说。
 
 例如说迷集戒禁取云︰
 
若于随顺此见诸法所受戒禁,取为第一,能得清净﹝解脱、出离﹞,广说如前,是迷集谛戒禁取。
 
 余不广引。
 
[198] 《对法》卷七云:
 
由是十烦恼因缘或所依处,故迷苦、集。由十烦恼生怖畏,故迷灭、道。
 
[199] 《瑜伽》卷八云:
 
由迷执十二种谛,建立一百二十八烦恼。
 
[200] 「以上」等七字,本论《述记》原置于问答文后,今提前。
 
[201] 「谓疑三见」等。
 
[202] 「相」字,《续藏》注所引古本无。
 
[203] 「起」字下,明历本、《续藏》、金陵本有「亲」字,《义演》牒释
 
 无。
 
[204] 如理《义演》云︰
 
即是疑、身、边、邪见,及不共无明,名亲迷苦理。
 
[205] 如理《义演》云︰
 
余独头贪等五法虽别起,有别行相,不能亲迷,故云「不然」。
 
[206] 如理《义演》云︰
 
以果处起故。
 
[207] 谓:实有身、边为因及所依处。
 
[208] 谓:以多计有漏果法,说八故。
 
[209] 「准」字,《义演》牒释作「准」,余多作「唯」。
 
[210] 如理《义演》云︰
 
意说以二见,集等三谛下无故,不准苦谛说言亲迷也。由此故知三谛下,无身、边二见。
 
[211] 谓灭、道二谛。
 
[212] 《瑜伽》卷五十八云:
 
迷苦有十迷,余三谛,各有八。
 
[213] 「不」字,《续藏》注引一本作「亦」。
 
[214] 《疏翼》作「迷灭谛瞋」,《大正藏》作「瞋迷灭谛」,今依《大正
 
 藏》改。
 
[215]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谓于灭谛,起怖畏心,起损害心,起恚恼心。
 
 又云︰
 
所余贪等迷道烦恼,如迷灭谛道理应知。
 
[216] 如本卷末云︰
 
此中有义:忿等但缘迷谛惑生,非亲迷灭谛。行相粗浅,不深取故。有义:嫉等亦亲迷谛,于灭、道等,生嫉等故。
 
[217] 如理《义演》云︰
 
意云︰慢、贪随灭、道下烦恼后起,唯疏迷故。
 
[218] 如理《义演》云︰
 
皆亲迷灭道。
 
[219] 「集」字,《义演》释文中无。
 
[220] 如理《义演》云︰
 
意云︰独头起贪缘无漏者,是善法欲,不名彼惑。若于余烦恼独头起者,亦不了灭、道,故得迷也。
 
[221] 即「三断分别」门。
 
[222] 实即见、修二断。
 
[223] 本论卷二云︰
 
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彼相应法,应知亦尔。似所缘相,说名相分;似能缘相,说名见分。
 
[224] 如《瑜伽》卷五十八、五十九、《对法》卷五、卷七。
 
[225] 「等」,取边执见。
 
[226] 《对法》卷六原文为:
 
「缘无事」者,谓见及见相应法。见,谓萨迦耶见及边执见。所余烦恼,名「缘有事」。
 
[227] 智周《演秘》云︰
 
汝云我见﹝及其俱法﹞摄法执尽,即四见、疑,便无法执。便无法执者,便成大过!岂有烦恼不依法执而得起耶?
 
[228] 如本论卷六云︰
 
贪与慢、见,或得相应。
 
[229] 不同于遍计所执,如言实目识外境义。
 
[230] 智周《演秘》云︰
 
有义:今不依此。影外所仗,未必同时。如先闻过未等名,后方缘故,后后心生,无名相故,又简境等无有名故﹝不再以名为质为境﹞。设远假名﹝而起﹞,但可许说名﹝为﹞增上缘,何成﹝所缘﹞本质?俱时发影,名为质故。先心缘名,随名分别,后心缘义,影像方生。能诠、所诠,全不相似,岂得说名为后义质?故知影像亦有全无所仗之质。不尔,便违前第一卷自心外蕴或有,或无﹝卷二初云「如是外道余乘所执──离识,我、法皆非实有。故心、心所,决定不用外色等法为所缘缘,缘用必依实有体故」。又云「谓假智、诠,不得自相,唯于诸法共相而转」﹞。
 
详曰︰《疏》此问答,意简有宗。有宗心生,无不仗质﹝陈那亦尔。《杂集论述记》卷五云「依《集量》说:疏所缘缘,一切心生,决定皆有」﹞。纵缘空华、龟毛、兔角,亦以名等为质生起。纵而以简,由彼名等,是能缘心近远所托,似于真实,故云「无无本质者」。非许名等同实尘等本质之体,云「无无者」,何得乃以实质为难?又「能诠、所诠、全不相似」等者,此亦不然。岂诸质、相,皆相似耶?如碍不碍、虑不虑等,而非一故。余难准斯,得失可悉,无俟言矣。
 
[231] 智周《演秘》云︰
 
漏、无漏缘质、影双说,例事无事,不唯望质。
 
 如理《义演》云︰
 
岂有烦恼亲缘无漏耶?
 
[232] 如理《义演》云︰
 
如下所引论文勒之,不过七门明有事、无事烦恼︰第一、约《瑜伽》﹝五十八﹞,依见修烦恼分别有事、无事。第二、依《瑜伽》五十九,约自十种烦恼分别有事、无事。第三、即彼卷下文约「有事缘」、「无事缘」分别有事、无事。第四、又云「无境缘」、「有境缘」,分别有事、无事。第五、又《对法》第五文,约有事、无事境,分别有事、无事。第六、以《对法》第五下文,约有所缘、无所缘,分别有事、无事。第七、《对法》第七,约缘有事缘、无事缘,分别有事、无事。
 
然烦恼所缘,皆颠倒虚妄,据其境说,明体有无,故略明有事无事。虽多门分别,略勒七门,用显幽旨。
 
[233] 此下为第一门。 
 
[234] 见《瑜伽》卷五十八。
 
[235] 《瑜伽》卷五十八云︰
 
又十烦恼见所断者,名曰无事。彼所缘事,非成实﹝藏文作「yovs su grub pa ma yin pa/」﹞故。
 
[236] 《瑜伽》卷五十八又云︰
 
所余烦恼有事﹝藏文作「gźi dav bcas pa/」﹞、无事,彼相违故。
 
[237] 如理《义演》云︰
 
然与彼见惑相违,故名「彼相违」。
 
[238] 如理《义演》云︰
 
谓见、戒取,缘烦恼而生,名「重缘惑」。许合有事,以烦恼有境体故。
 
[239] 此下为第二门。
 
[240] 《瑜伽》卷五十九原文:
 
诸见与慢,是无事。于诸行中,实无有我,而分别转故。贪、恚是有事,无明、疑通二种。
 
[241] 如理《义演》云︰
 
谓贪与我见俱时,亦合名缘无事。以少故,不说缘无事也。谓贪多分缘有体法起故。
 
[242] 此下为第三门。
 
[243] 《瑜伽》卷五十九下文:
 
三、有事缘:谓诸有事烦恼;四、无事缘:谓诸无事烦恼。
 
[244] 如理《义演》云︰
 
即会五十九「诸见与慢」等文也。
 
[245] 此下第四门。
 
[246] 如理《义演》云︰
 
不称境知,名「无境」也,但缘名故,如上界缘相似。问︰何故但言「无境缘」,不说有境缘耶?答︰计亦合有,以易,故不说。
 
[247] 此下为第五门。
 
[248] 即无事境所缘者。
 
[249] 即前所除所缘境界,由彼于我处起故。藏文作「以我为依故」。
 
[250] 智周《演秘》云︰
 
有义:《疏》说是同,今解有别。慢、见大同;贪、瞋二种,五十九文从多分故,唯名有事。《对法》尽理,与见、慢俱,亦名无事。然疑一种,《瑜伽》尽理,说通二种。《对法》既云与见、慢俱,方名无事,疑非彼俱,不通无事,故理不尽。无明一种,二论无违。
 
详曰︰《疏》括诸文,考量其理,理文顺者,云不相违。若文参差,取旨以会。初五十九,观文有乖,已如前会。《对法》第五,理亦有缺。谈理同彼,不尽名同,非据彼文一一同也。又如所断,理亦有余,《对法》贪、瞋何得尽理?邪见、见、戒,岂唯无事?言见相应,并名无事,何非大过?大过失存,理尽焉在?若言据见无事者说,若尔文滥,何名尽理?以此而言,《疏》无违也。
 
[251] 此下为第六门,即「二十九种差别中第一」。
 
[252] 「非所缘」,藏文作「med pa'i dmigs pa/」。
 
[253] 「有所缘」,藏文作「yod pa'i dmigs pa/」。
 
[254] 此下第七门。
 
[255] 《对法》卷四原作:
 
谓缘无事,及缘有事。
 
[256] 「此」,谓说有质、无质。
 
[257] 《枢要》卷下云︰
 
一切有事、无事,三门如《疏》。一切有事、无事烦恼,不过五种︰
 
一、诸见所缘本无,是无事;余,名有事。此见行相本无,决定,余不决定故。如《对法》第七﹝同《疏》第七门﹞。
 
二、行相深迷无我,名无事;余名有事。诸行相深境,必迷无我故。余必不定。五十九云:见、慢名无事;贪、瞋名有事;无明、疑,通二种。《对法》第五同﹝合《疏》第二门第五门﹞。
 
三、见道所缘名缘无事;修道名有事。见道诸惑,分别猛利,多横执故,修道少故。《瑜伽》五十八云︰「﹝又十烦恼﹞见所断﹝者﹞,名缘﹝原作「曰」﹞无事﹝彼所缘事,非成实故﹞;﹝所﹞余﹝烦恼﹞名﹝原无﹞有事﹝无事,彼相违故﹞。」﹝同《疏》第一门。﹞
 
四、除缘现在无为有体之法,缘过、未镜像等,名缘无事;所余,名缘有事。《对法》第五云︰「﹝一、﹞非有所缘:谓颠倒心、心所及缘过﹝去﹞、未﹝来、梦、影、幻﹞等﹝所缘境界﹞」;余名有事﹝原作「有所缘」。同《疏》第六门﹞。
 
五、本质或无,名缘无事;影像必有,名缘有事。五十九云︰「﹝四、﹞无事缘:谓无事烦恼。」「﹝三、﹞有事缘:谓有事烦恼。」与《唯识》同。﹝合《疏》第三门、第四门。﹞
 
今观此义,初二门︰一、本影有,名有事;二、无质影像中无体用,名无事﹝无质﹞。影像中有三︰一、决定执,名无事,谓五见;不执,名有事,谓爱、慢等。虽亦有执,不决定故。二、执者名无事;不执者名缘有事。故见、慢、爱等,皆名无事,余名有事。三、朋属见道,名无事;修道,名有事。
 
据实,有、无事,言二门即尽︰一、本质影像各分,二、影像之内,有体、无体别。如缘过、未等影像、谷响等,名无事;现在有体法,及无为,名缘有事。然于中义别,更分三种︰一、决定不决定,二、执不执,三、朋属见道修道。此即五重中,前三重是。
 
[258] 智周《演秘》云︰
 
此有二意︰一、成有事缘第一释,二、成无漏必约影、质。不可以彼有事缘中初释相例。
 
问︰云何名别?
 
答︰有事缘惑能、所二缘,而皆有漏,有相顺义,可直据质而以明之。无漏缘惑能、所二缘虽违无顺,故不唯质,得此缘称。
 
[259] 《瑜伽》卷五十八云︰
 
复次,即如所说,见、修所断诸漏烦恼,当知略有五种所缘︰一、缘邪分别所起事境,二、缘见境,三、缘戒禁境,四、缘自分别所起名境,五、缘任运坚固﹝藏文作「ye yod pa/」﹞事境。
 
此中,若缘苦、集事境所有诸漏,是缘邪分别所起事境;见取、贪等见断诸漏,除疑,是缘见境;戒禁取是缘戒禁境;缘灭、道,及缘不同分界境所有诸漏,是缘自分别所起名境。何以故?非此烦恼能缘灭、道,亦不能缘不同分界,非无所缘故。修所断漏,是缘自任运坚固事境。
 
[260] 《瑜伽》卷五十九云︰
 
十五、无境缘:谓缘分别所计灭、道,及广大佛法等所有烦恼。
 
[261] 《对法》卷六以相建立所缘缘云︰
 
相者,谓若义是似此显现心、心所生因,彼既生已,还能执着、显了﹝藏文作「假立语言」﹞、内证此义,是所缘相。
 
  《杂集论述记》卷十五有异解云︰
 
「若义是似此显现心、心所生因」者,彼云「义」者,是相分义。似此,见显现,以相分不离见分故。即此显现相分与见分心、心所作境界,牵生心因。彼相分既从见分生已,此见分还能执着彼相分为人法等。此见分照知相分,名作显了、内证──此相离见无别体,故名内证。
 
又解︰是影像义。似此本质,性、相显现,能与见分心、心所等作境界,牵生心因。彼见分既生已,还能执着此相分境。显了、内证等,如前解。
 
此﹝论﹞即以显现相分为行相。虽有此义,若缘无本质法,何所似也?又先未说本质,如何即名为「此」?故以「义」为「此」。然前解非善。以见分为行相,义准可知。
 
今解︰「义」者,总谈境界行相有二︰一、影像相:即似本质。二、见分:似影像故。「心、心所」者,若依前解「似」,见、自证分等,皆名心、心所。若依后解「似」,唯自证分等,名心、心所。以见分入能似故,或亦有见分变异上解所缘。心起,带彼相故。
 
「生因」者,前解缘义能生心。后解通真如,一切无本质缘。彼现生因,谓能缘心。
 
「执着」者,非量;「显了﹝藏文作「假立语言」﹞」,比量也;「内证」者,现量也。
 
 《对法》卷七云︰
 
又缘灭道谛诸烦恼,不能亲缘灭道为境。由灭、道谛,出世间智及后得智内所证故。唯由依彼妄起分别,说为所缘。分别所计境,不离分别故。
 
 《杂集论述记》卷十七云︰
 
「分别所计境不离分别」者,依无体用境,故一切唯心。
 
[262] 《瑜伽》卷五十九初云「一切能发」业,又说烦恼二种差别相中,
 
 第一门差别相云︰
 
谓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等。如《本地分》﹝卷八﹞已说。
 
 如理《义演》云︰
 
意说此十烦恼几有异熟、几无异熟、几有漏无漏等,皆任思准。然七随眠,与八缠、五盖相摄者,「七随眠」者,一、欲爱,二、瞋恚,三、有爱,四、慢,五、无明,六、见,七、疑随眠;「八缠」者,一、无惭,二、无愧,三、惛沉,四、睡眠,五、掉举,六、恶作,七、悭,八、嫉;「五盖」︰一、贪,二、瞋,三、惛沉、睡眠,四、掉举恶作,五、疑。如是烦恼缠缚有情,覆众善法,随逐自身,令不得解脱,得缠、盖、随眠名。「相摄」者,捡前十惑以相配摄。解说根本烦恼讫。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四、广六位心所──辨随烦恼体业
下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二、广六位心所──辨根本烦恼体业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一、破大自在天等执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十 六、问答四智心品有漏无漏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十 一、明伏断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四、加行位
 摄大乘论 第119讲
 成唯识论疏翼 编写《成唯识论疏翼》简介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二、总明所入位次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五、第八心所相应门──别解思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五、破诸无为法实有
 摄大乘论 第36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星云大师智慧语录[栏目:法师法语格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