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迷惑时的判断:止于至善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79

  长乐先生:

  儒家讲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由此可以看出, “定”是有前提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恐怕也是很多现代人产生迷惑的原因。

  到哪里为止呢?是不是一看到别人设围墙,我们就失望离去呢?是不是一看到拒绝的面孔,我们就避之不及呢?是不是永远要用别人的标准来丈量自己?是不是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我们也无能为力呢?怎样而止,我们才不会自缚手足,或者无法无天?怎样而止,我们才能既保持快速发展,又保持社会公平、人心趋安?可见,如何知止,是个大命题。

  说回我们媒体自己。是不是看见人家关上大门,我们的记者就要掉头回撤呢?是不是人家端来两碗热茶、塞上一个红包,我们就把挖掘黑幕的事情抛到脑后呢?是不是一封锁现场,我们就只好坐壁上观呢?对于当今中国新闻媒体,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每一次采访都要见“止”就“止”的话,可能永远无法看到真相,那要我们媒体何用?

  迷惑时怎么判断下一步呢?儒家教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为准则:止于至善。就是说,你要判断一下,你在做的这件事究竟有什么意义,目的是不是纯善,方法是不是合乎人道。如果你以善良的心做事,就一定能判断出这些行为的后果:你要做的是对公众有帮助的事情,还是利用工作之便,利用手中的“武器”,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别人的生活和健康。

  星云大师:

  人在迷惑的时候,往往会有许多心结打不开,这通常都是因为自己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逆耳忠言所致。所以当我们遭遇不顺、陷入烦恼的时候,无论迷惑、愚痴或邪见,只要不执着,就有办法化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能够不断寻求解决之道,就会有所觉悟,有了觉悟就会有受用,此即“迷中不执着,悟中有受用。”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若水
下一篇:财富会空,真空能生妙有
 在人群中实现使命
 柏林墙是被音乐电视摧毁的吗?(1)
 迷惑时的判断:止于至善
 瞻礼佛指,让中国率先统一
 深入才有洞察,热爱才能感动
 附录:佛教智慧的真义(6)
 禅者眼中,万物皆美(2)
 受保护的文化,荣耀与危险并存
 一切阻碍都是线索,所有陷阱都是路径
 我们欣赏身处困境仍微笑的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以身口意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轮的公案说明(益西彭措堪布)[栏目:供佛]
 华雨集第二册 上编「佛法」第一章 中道正法[栏目:印顺法师]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栏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居士升座讲经,为了重法,故在台上方便呼“顶礼法师”,但在台下称某某居士,请问可以吗?[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定解宝灯论》讲记(三十二)[栏目:定解宝灯论讲记·达真堪布]
 二〇〇八年行脚乞食体会报告(释亲无 沙弥)[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2012观音法会(二)《金刚七句祈祷文》的意义与功德[栏目:达真堪布]
 《普贤行愿品》讲记(八)[栏目:《普贤行愿品》讲记·达真堪布]
 论《坛经》禅学思想对般若与佛性的会通(戴传江)[栏目:佛性思想研究]
 随喜赞叹 不生偏颇[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