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迷惑时的判断:止于至善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73

  长乐先生:

  儒家讲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由此可以看出, “定”是有前提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恐怕也是很多现代人产生迷惑的原因。

  到哪里为止呢?是不是一看到别人设围墙,我们就失望离去呢?是不是一看到拒绝的面孔,我们就避之不及呢?是不是永远要用别人的标准来丈量自己?是不是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我们也无能为力呢?怎样而止,我们才不会自缚手足,或者无法无天?怎样而止,我们才能既保持快速发展,又保持社会公平、人心趋安?可见,如何知止,是个大命题。

  说回我们媒体自己。是不是看见人家关上大门,我们的记者就要掉头回撤呢?是不是人家端来两碗热茶、塞上一个红包,我们就把挖掘黑幕的事情抛到脑后呢?是不是一封锁现场,我们就只好坐壁上观呢?对于当今中国新闻媒体,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每一次采访都要见“止”就“止”的话,可能永远无法看到真相,那要我们媒体何用?

  迷惑时怎么判断下一步呢?儒家教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为准则:止于至善。就是说,你要判断一下,你在做的这件事究竟有什么意义,目的是不是纯善,方法是不是合乎人道。如果你以善良的心做事,就一定能判断出这些行为的后果:你要做的是对公众有帮助的事情,还是利用工作之便,利用手中的“武器”,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别人的生活和健康。

  星云大师:

  人在迷惑的时候,往往会有许多心结打不开,这通常都是因为自己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逆耳忠言所致。所以当我们遭遇不顺、陷入烦恼的时候,无论迷惑、愚痴或邪见,只要不执着,就有办法化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能够不断寻求解决之道,就会有所觉悟,有了觉悟就会有受用,此即“迷中不执着,悟中有受用。”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若水
下一篇:财富会空,真空能生妙有
 自省者自强,自律者自尊(2)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2)
 规律藏在“爱和良知”的镜子里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1)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退步原来是向前
 信仰可改变一国之精神格局
 瞻礼佛指,让中国率先统一
 宽恕让未来变得开阔
 附帖1:星云大师的云水日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出家者不听经念佛心定下来该咋办?[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九 酰摩迦学童所问[栏目:经集 五 彼岸道品]
 身在闹市 心在乡野[栏目:慧语禅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六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梦想的家园[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能自主的自在位移[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慧能无相戒法及其在南宗禅法的意义(释若宽)[栏目:戒律学研究]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51问~200问[栏目:李炳南居士]
 早课祈祷文换成了磕大头,这样如法吗?不如法,应怎样才如法?[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栏目:魏德东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