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性、识、意、心
宣化上人开示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73

问:‘性、识、意、心,有什么分别?’

答:小孩子刚生出来,活活泼泼,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这时可说是‘性’。一知道吃奶了,‘识’就增加。吃奶之后,又懂得穿衣服,不穿就会冷,不穿就觉得羞耻;知道饥渴寒暑,这就是‘意’了。等到长大,想要这个想要那个,这就是有‘心’了。本来这是四种心,可是也可说是一个,互相有连带关系,不可分开,是同一家。虽说有四个名词,但是它本性是一样的。它其根本的罪魁就是‘业’。

再扩大来说,什么叫‘佛’?我们的‘性’叫佛,什么叫神?‘识’是神。‘意’是分别心,‘心’是尽打妄想。

再说,‘性’本是圆陀陀、光灼灼,无人、无我,不落二三。但一有‘识’,就落二三,有所分别。‘意’也是有分别。意,又叫第六识,比较混浊,但第七第八识比较清净。识有八种,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与第七、第八识。识本非有八识,而是名词上有八个,但总机关是一,而有八个岗位。虽然有八个岗位,都由识来支配控制,八而一,一而八;八不碍一,一不碍八。从一可生八,从八又可回到一,这是识。

‘意’就是分别心,也就是第六意识。‘心’不单有分别,而且又妄想纷飞。至于六识,可说是一种知觉性。就是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发出见闻嗅尝觉知。人造罪业也是在六根门头,修行亦是在六根门头。若能不被外边境界转,那就是修行;若被外边境界转,就是堕落。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光音天、科学
下一篇:对教育界之感慨痛心呼吁
 
 培养高尚的人格
 父母是子女的榜样
 附录—金门公园乞雨灵验记
 返本还原
 对三宝不要有贡高我慢
 一切众生都是佛教徒
 六大宗旨即是五戒
 见贤思齐英勇士
 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六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慈航路途 上篇 宁玛派传承的简介 传承上师[栏目:慈航路途]
 五百罗汉 067、瞿罗那含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有关神会的两篇铭文《神会塔铭》和《慧坚碑铭》的注释[栏目:杨曾文教授]
 慧能与中国佛教的儒学化[栏目:赖永海教授]
 怀念恩师吕澂先生[栏目:高振农教授]
 安特雷朋中华国民同舟录后序[栏目:太虚法师]
 远离慈悲心修持的过患[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读印祖文钞(正)印施极乐图序笔记[栏目:张秉全居士]
 发爱心行善与佛教不能画等号[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