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六六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7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五六六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偈颂第七大段,第十九首偈看起。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这是托钵回来之后用斋的时候,也就是中国习俗里面的过堂,大家在一起吃饭。托钵也是这样的,托回来之后要在一起吃,并不是托来之后随便在什么地方就可以吃,这就失去了威仪。佛弟子言行举止无非都是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榜样,也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有规有矩,教导社会大众一定要守法、要守规矩。规矩里面在我们一般来讲,国家的法令规章、社会的风俗习惯,都要遵守,中国谚语常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礼记》里面教人,「入门而问讳」,到一个人家去,首先要请教他家里有什么忌讳,这是每个家里都不一样的,所以话不能说错,这是古时候的规矩。现在这些规矩都没有了,礼也没有了,规矩也没有了,所以称之为乱世。
 
  很多同学们感叹子女不好教,什么原因?没有规矩,怎么个教法?学校老师说学生不好教,学校也没有规矩,虽然定了一些规矩,大家都不遵守。佛门现在也不例外,佛门规矩实在讲是非常严格的,现在也没有人遵守了,世间乱,佛门里面也乱,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知道。那怎么办?他乱我不乱,他不守规矩我要守规矩,守规矩心才安,谚语所谓是「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了,心安了,自己做自己的。最重要的,人在世这一生的目标,要提升自己。
 
  昨天我们内部同修的共修,我们引用世法、佛法,这些真正有智慧的人、有见识的人、有道行的人都告诉我们,人没有生死,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人不过是借着这个肉体在这一段时空里面,这个时空都很短暂,度过这一生而已。至于为什么要来?佛说得好,到这个世间来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六道众生业力感召来的。业力来受生,你过去生中造的善业,你来享福,你这一生过得会很快乐;如果说过去生中恶业造得多,那你这一生来受苦的。所以同样是人,在这一生当中遭遇不一样,富贵贫贱、吉凶祸福不相同,这是业力。
 
  第二种是众生有感,他应化来的,这是佛菩萨。他来干什么?他来帮助苦难众生,他不是业力,他也舍身受身,住世间长短也不一样,那是什么?缘。换句话说,众生感这个力量,感的力量强他来了,感的力量微弱的时候他就走了,他不是业力,他是愿力。你看每个修行人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天天在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天天在发愿,所以众生有感,他当然要来。除这两种原因之外,没有第三种,这个我们要知道。所以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
 
  身有生死,灵性没有生死,这个要懂,灵性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佛给我们讲一切众生,即使在六道、在三途,都是不生不灭,所以不生不灭是讲灵性,生灭是讲肉身、讲色身,这个一定要懂得。所以色身不值得留恋,众生造业为什么?都是为色身造的,生生世世没有不造业的。对一个修行人来讲,生生世世都在修行,在哪里修?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之处,无时无处不在修行。你看这一百四十一愿,这是吃饭的时候。祖师大德们常常说:吃饭端起碗来,你会吃吗?你说哪个不会吃?意思不在此地,会吃,吃饭也是修行,吃饭也在用功,功夫没有间断,这叫会吃;不会吃的,吃饭里面起贪瞋痴慢,动七情五欲,这造业!轮回心肯定就造轮回业,如果说菩提心那决定是修行。可见得事没有两样,这叫事事无碍,问题就是你会不会。
 
  吃饭怎么个修行法?佛门里面你看过堂的时候,维那师在念「食存五观」,吃饭的时候至少有五个问题你要想想,第一个「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计是你想一想,你有多少功德,想想自己有多少功德,想想这一餐饭的来处。前面我们也都说过,托钵的时候也提到过,托钵是你托的这一钵饭,这一钵饭来处不易,多少人辛辛苦苦的供养,我们这一餐才能享受这一钵饭,吃饭的时候有没有想想?常常这样想,就知道报众生恩。报恩一定要知恩,不知恩这报恩的心怎么会生得起来?要能常作如是观,你对于所有一切众生一定有尊敬,一定有爱心,一切众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一定全心全力伸出援手,为什么?彼此有恩。
 
  这一钵饭从近的来说,煮饭的人有恩。如果是在寺院庵堂,我们共修的人众多,煮饭厨房不止一个人,有切菜的、有炒菜的,在从前这个炉灶要烧火,有专门烧火的,不是一个人。没有这些人通力合作,这饭菜从哪来?这是厨房里面这些干活的,统统都是恩德!再往远处想,米从哪来的?菜从哪来的?油从哪来的?盐从哪来的?愈推愈广。种田的农夫、割稻的农夫、舂米的农夫、种菜的农夫,你去想想,还有运输的,你就知道多少人替你服务,怎么会没有恩德?少一个环节这个饭菜就得不到。然后你就想到人生活在世间,确确实实如佛法所说的依众靠众,我们每天生存饮食起居要依赖广大的群众,人人为我,我有什么为人人?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你想到这些就知恩,然后你才知道:我在自己这个岗位上,应该把自己岗位工作做好,报答他们,这叫报恩。
 
  佛弟子出家了,不从事于生产事业,在这个社会上不直接从事生产的行业也有很多,这些行业社会上不能缺少的。佛弟子的行业是什么你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是教学。学佛,佛是释迦牟尼,你要想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一生干什么?教学,求学、教学。十九岁拋弃了家庭,放弃一切,求学,三十岁成道,我们讲毕业,十九岁到三十岁,我们中国算连头带尾十二年,他这十二年是寻师访道,道业成就了。成就之后,这一生从三十岁起到七十九岁,他老人家是七十九岁圆寂的,四十九年从事于教学工作,教育工作。教育重不重要?重要!
 
  所以老师没有从事生产事业,老师的生活学生要照顾,决定是有义务要照顾的。这是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的肉身得自于父母,对父母要孝顺,父母养育我们,父母老的时候我们要照顾父母,要回馈。除了身命之外,我们还有个慧命,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常识、我们的能力从哪来的?从老师那里得来的,所以对老师要孝顺,对老师要照顾。老师照顾我们一家,我们一家都要照顾老师,为什么?彼此有恩德。所以在没有成就之前认真学习,这就对了,学成之后教化众生,这是头一个要想到的。
 
  第二桩要想想自己的德行,我有多大的德行能接受供养?能想到这个地方,谦虚恭敬的心自然就生起来。世尊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世尊真是大德大能,可是他每天接受在家信徒的供养一钵饭而已,没有多接受。我们今天除了接受信徒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现在还有房舍、还有财物,这是佛决定不许可的,我们要晓得。佛不许可的我们怎么办?我们接受了把它用做佛事就正确,可不能自己去享受,自己享受那就有过失,你对不起释迦牟尼佛,对不起历代祖师大德,对不起佛教,也对不起众生。
 
  佛事是什么?今天的佛事总不外乎两桩事情,一个是弘法利生,一个是培养继起的弘法人才。这两桩事是大事!佛常讲的大事因缘。这两桩事情的基础是最重要的一桩事情,那是什么?自己在这一生当中确实有能力脱离六道轮回。我们修净宗的是比较殊胜一点,障碍比较少一点,带业往生,蕅益大师讲得非常好,能下下品往生就对得起释迦牟尼佛,对得起父母、对得起祖宗、对得起斋主。斋主来供养是修福的,你真正往生了,这个福报回向给他,他就真能得到。
 
  试问我们自己这一生有没有把握往生?这个问题我们在讲席里面讲得多,什么人有把握往生?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对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留恋,一心向佛,就决定得生。《无量寿经》上教给我们的,要读诵、要理解、要依教奉行。自己有这个把握,然后你再做弘法利生的事情,再做培养人才的事情,那是应该做的,自度而后要度他。自己没有得度,那就是什么?讲经说法是练习。练习,过去我们老师教我们只准在家里,不能出去,在家练习。我的老师是在家居士,在家人,有两个道场,一个是慈光图书馆,一个是台中莲社;我当时是住在慈光图书馆。不准出去讲经,不可以。
 
  学得也差不多也可以出去讲了,老师限制,没有超过四十岁不行,年岁太轻了,外面的诱惑力量太大,怕你禁不起诱惑,一接触外面境界你就退了心,这种情形自古以来就有,所以我们要晓得,以前是什么环境,现在是什么环境。我跟老师学习是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现在的社会比我们那时候社会的诱惑力量至少要增长十倍,现在四十岁的人出去行不行?很容易迷惑,那怎么办?再往上提升,五十岁,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想想唐朝悟达国师,悟达国师几岁出来讲经?传记上有记载,他出来讲经的时候十四岁,沙弥,沙弥讲经比丘听,聪明绝顶,这是一代国师,这就是我们佛法讲的天才儿童。也真有福报,你看惠能大师二十四岁开悟,还要到猎人队里面去躲避,躲了十五年才出来。所以惠能大师出来讲经的时候四十岁,那是已经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你看他们给我们做的这些示现,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不要说是古代,一百年前的社会比我们现在淳朴多了,我常常感叹,我们这老同修们都熟悉,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来,香港人比现在厚道得多,淳朴得多。
 
  所以我们想一想过去,再细心观察现在,自己心里要明了,里面贪瞋痴的习气很严重,外面诱惑力量这样强,自己要约束自己,我禁不起诱惑不出去,这是对的。六根在六尘境界如如不动,行,那就应当要做弘法利生的工作,哪个地方请都可以到那里去,给人做最好的榜样,这个最好的榜样是什么?决定没有名闻利养。讲经说法对人总是要尊重、要恭敬,一般不收皈依、不接受供养,信徒要求传授三皈,请道场的住持、方丈,请他来主持三皈,我们讲经的法师不做这个事情。
 
  所有供养都要供养常住,一分钱不拿,常住顶多供养法师往返路费,这个往返路费通常我们都不接受钱财,坐车你买往返车票,坐船你买往返船票,就行了。你这才能给别人做好样子,你的法缘就很殊胜,每个地方都很乐意请你。如果你到处接受皈依,到处接受供养,请你的那些道场下次不敢再请你了,为什么?请了你,我的信徒被你拉跑了,供养被你带走了,不请你了。道理要懂。处处要做好样子,想想释迦牟尼佛怎么做的,我学得要跟他一样。
 
  世尊当年在世也是到处有人请他讲经,足迹遍五印度,因为佛那个时候交通都是走路,所以接受的供养就是饮食、衣服、卧具、生病时候的医药,除这个之外,一概都没有。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要学释迦牟尼佛,依教奉行。在今天虽然是接受供养多了,一定要常常想到我们有没有这个德行,能不能当得起?「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总要记住。
 
  第三是「防心离过,贪等为宗」,乞食的时候,我们现在不乞食了,每天接受供养,吃饭的时候,不可以增长贪心,喜欢吃这个、喜欢吃那个,不可以。现在我们吃饭也要做什么?要做托钵想,每天三餐饭都要做托钵想,托钵是人家给什么吃什么,没有选择,在这里头生清净心、生平等心、生感恩的心就对了。
 
  第四个,这就是说你应该要接受,为什么?这是正事,这是良药,我们自己修学要这个身体,我们要办佛事。佛事,诸位要记住,佛经里面常常讲佛事,不是搞经忏、不是做法会。现在一讲佛事,就是经忏、就是法会。佛陀当年在世,佛事是讲经、是教学,他没有别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从来没有做过经忏超度,没有,为什么?饿鬼道需要超度,佛现饿鬼身到他那一道去教化,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人道里现人身,是度人的,不能用人身去度鬼;要度畜生,一定现畜生身,跟畜生在一起。诸佛菩萨统统是这样的,人也不会去度畜生,现人身决定是度人,这不能不搞清楚的。所以佛事是自己学习,这是佛事,自己学习是自觉,教学是觉他。
 
  实实在在讲,佛教跟现在学校教育完全相同,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做的是教学,讲经三百余会,我们现在讲办活动,办教学的活动,那个会就是办活动。一生当中三百多次,四十九年里面办三百多次,每年办很多次。这个活动规模有大有小,时间有长有短,不一定,我们今天在《大藏经》里面看到,大的活动时间就很长。也不一定在一个地方,你看像《华严经》,《华严经》是七处九会,处所不一样,在七个地方,换七个地方,办了九次,连起来,这就是这一个大的单元。一个大的单元分这么多小段,这是三十九品,再小的说,每一品就是一会。
 
  像《大宝积经》,诸位知道,《大宝积经》里面一共有四十九部经,你就晓得它那一个单元里面至少是四十九次讲座,也不是在一个地方,也不是在同时。《大集经》里面有十七部经,你就晓得那是十七会,十七次,时间地点也不同,这叫大单元。小单元像《阿含》里面,有一会,就是办一次的,一天,或者是更小的,半天,这个我们要知道。佛办班教学因人、因事、因时而定,并没有固定的。像我们现在从外地来的一些同修,有些问题不能解决,我们特别给他办个班,给他讲两个小时上这一课,替他解决问题,为什么?因为他的问题有共通性,还有许多人也有类似的问题。这是为什么要办班,原因你就晓得了。佛陀慈悲,有教无类,无论什么疑难问题你去请教他,他都会给你讲解,而且讲解都是公开的,都很多人听,因为这个世间,你有这个问题,别人也有。
 
  所以我们为这个正事,为自己求学、为自己将来教化众生,这一钵饭应该要接受,你没有身体,你自行化他就不能成就,我们为要成就自己道业、要教化众生,所以这个供养是应该要接受的,这是吃饭的时候要想到。我们从这首偈引申出来,在现在一定要懂,凡是接受供养都要能够想到:我应不应该接受这个供养?我具不具足条件来接受这个供养?一定要想到。这个供养是很难消化的,我们讲消受,很难消受的,真正为了成就自己道业,为正法久住、为弘法利生,没有问题,这个一定要接受。
 
  成就道业这句话要记住,道业里面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五欲六尘、没有贪瞋痴慢,这是道。夹杂这些东西、这些观念,在佛法里面讲,这是轮回心,凡是轮回心做主,无论做什么事业全叫轮回业。我每天读经、每天念佛、每天教化众生,为人演说,可是我的目的是自私自利,是求名闻利养,我贪瞋痴慢没有断,这个还是轮回心。做的是佛教事业,教化众生,不错,很好,也是自行化他,里面还真有接受教化的人,他真得度了,可是自己没有得度,自己业障习气很重,自己依旧造的是轮回业,能不能出离六道?不能,能不能往生?也不能,那我造的这些业果报在哪里?果报是来生福报。
 
  所以这个世间,你在中国佛教史里面看,你看《高僧传》、看《居士传》,看一些山志里面的记载,很多帝王、达官贵人前世都是修行人,他怎么没有离开六道?怎么没有往生?前世所修的修得很好,还在六道轮回,在六道里面享福。我们看这个世间达官贵人,社会地位很高,具有很大的财富,哪里修的?都是前世在佛门修的。可是现在一般修行人真有,他修行的目的确实并不是想脱离六道轮回,也不是真的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就是想来生做大官、发大财。能不能得到?能得到,但是这个得到的利益太小太小了。
 
  你做到高官发了大财,能不能继续再修?如果不能够继续修,你的福报享完就没有了。试问问你做官发财造不造业?想到这边就可怕,福报享尽了,业力又现前,第三世呢?第三世就堕三途了。这个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佛门里叫三世怨,你这一生出家修行修得很好,烦恼习气没断,就是自私自利没断,还羡慕名闻利养,希望来生可以得到,来生得到了,这一世的修行,来生富贵。
 
  富贵人造业比贫穷人容易,你看《了凡四训》,袁了凡先生做宝坻知县,这做官,宝坻是大县,作善造恶都容易。他是造的善,他有权,减免全县农民的田租,他说田租太高了,就是国家收税收得太多,他把税收减轻,你看全县农民统统都得福,他容易这么做,一桩事情这叫万民受惠,容易。他如果造作罪业也很容易,他说这个税收太轻了,加重一点,加重一点这千万农民增加负担,作善造恶都容易。所以从前章嘉大师告诉我,他说你要是做官,一个政策错误害多少人,增加多少人的负担,这个因果要背,这个不能不知道。所以福享完了业报现前,到第三世就一定堕三途,人身得不到,所以叫三世怨,第一生修福,第二生享福,第三世堕落,这个错误了。
 
  菩萨在饭食的时候,你看他发的愿,『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换句话说,他托这个钵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这个饭是美味还是不美、是柔软还是粗涩,他没有这个念头,吃的时候没有这个念头,吃的时候只知道充饥,只知道我吸收这个养分使这个身体能够健康,好好的来办道,他只想到这个,所以念头一转,像真正得道的人一样。真正得道,这饮食不要了,到什么时候?色界,欲界有饮食,欲界有六层天,愈往上面去愈淡薄,色界天没有饮食了,五欲六尘断掉了,色界不需要饮食、不需要睡眠,财色名食睡都没有了。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接着再看下一首偈:
 
  【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我们是凡夫,妄想分别执着没断,菩萨虽然妄想分别执着都断了,习气还没断,所以偶尔时候还有味这种觉知,这是习气。正如同江本博士那个实验一样,我们知道水是矿物,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决定没有,为什么人的善恶意念它会起反应?我们从这个地方就渐渐能体会到『受味时』。它的反应就是见闻觉知,这个见闻觉知跟我们的见闻觉知完全不一样,我们是粗重烦恼,它是习气。如果它要是没有习气的话,怎么可能有这个反应?
 
  从这个地方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华严经》上所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情是有情众生,动物,无情是植物跟矿物,同圆种智,为什么?共同一法身,同一个法性。而见闻觉知、智慧、德相是法性本来具足的,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没有一异,《中观》里面讲的八不就是形容它的。只要是有色相的,就同一法性;既然就是性,决定具有性德,见闻觉知、色声香味是性德,没有感它不会起现行,有感它就会起作用,感应道交,就这么回事情。连这些矿物我们起心动念都有感,诸佛菩萨、法身大士哪有不感应的道理?这个道理要懂。
 
  我们以清净心、真诚心,就起感应,反过来,就跟水实验一样,我们以不善的心行,那个反应很丑陋。丑陋是什么?丑陋是魔境界,美好是佛境界,所以善心善愿感的是佛,恶念感的是魔,魔肯定要折磨你,这个不能不知道。折磨你是什么?生烦恼,贪瞋痴慢,像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说的,一切不善的念头、邪迷的念头、伤害众生的念头、贡高我慢的念头,这都生起来了。《坛经》举的例子很多。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看别人,回头再看看自己,自己有没有?有,真有。
 
  凡是有这些念头起来,你就一定要警觉到,这些念头是什么?这些念头是轮回心,在轮回里面搞什么?这个我们修学佛法这么多年很清楚、很明白,在轮回里面所搞的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我们就想想,我们这一生当中对待一切众生,是恩多还是怨多?是偿还的多还是索取的多?索取多要还债,怨恨多你要接受人家要讨命,许许多多陷害障碍,让你在一生当中事事不如意,障缘众多,他遭这个果报,你就想到这个多痛苦。了解事实真相,要从自己内心去反省,去改过自新。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现在拍成连续剧,不长,好象只有八个小时,希望大家认真的去看看。那是个读书人,习气很深很重,自己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很正直,光明磊落,没有做亏心事,灶神一样一样的把它说破,他才真正觉悟到,原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真像《地藏经》上讲的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所以一生潦倒,家破人亡。他还有一点点善心,还知道羞耻,所以才感到善神,灶神是善神,来点化他,教他要真正的反省,真正改过自新,因为他这种遭遇是业报,不能怨天尤人。
 
  他接受灶神的劝告,天天反省,天天改过,他这个改过的心行超过袁了凡,他所得到的果报也超过了凡先生。了凡先生的《四训》流传下来了,他也有写,但是没传下来,现在传下来这一篇文章是他的同乡罗先生记录的,就等于传记一样,给他写了一篇改过自新的经过,也写得很好。他跟了凡先生同时代,了凡先生小他十岁,可是了凡先生也延寿,他是七十四岁走的,了凡先生走的时候俞净意还在世间,俞净意走的时候八十八岁,所以寿命的延长他超过了凡先生,真的是行善有善报,作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都是属于因果教育,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的学习。
 
  所以在受味的时候,还有这个习气受味,引发菩萨的弘愿,『得佛上味,甘露满足』。佛的味到究竟圆满的时候,我们要问什么叫「上味」?「甘露」是比喻,甘露是什么?人间没有,我说一句话大家好懂一点,天人最好的饮料,天上的,凡间没有,类似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可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超过甘露,我们可以说极乐世界七宝池里八功德水是佛的上味。这个地方的佛,我们理解,是分证即佛,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以上的。但是在西方世界殊胜,为什么?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就得佛上味,要是修其他法门一定要到什么程度?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才得佛上味,甘露满足,在《华严经》上称法身菩萨,不在十法界,十法界里头没有,一真法界,所以这个上味只有极乐世界、只有华藏世界有。
 
  所以这首偈的境界比前面高,前面只是「禅悦为食,法喜充满」。都是给我们做参考的,做参考我们就要想到,想到就生惭愧心,因为佛在经上讲财色名食睡,这叫五欲,五种欲望。佛法里面也有五盖,盖是什么意思?把我们的性德盖住了,性德不能现前。这五样东西不出六道轮回就能够舍掉,出六道的人当然没有了,这个不是真的,是假的,色界天就没有了,换句话说,你得到初禅,你修禅定得到初禅,这个就没有了,不要饮食,也不需要睡觉了。
 
  睡觉是昏沉,所以诸位要晓得,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规定出家人睡觉是四个小时,中夜是睡觉的时间,中夜是什么时候?十点钟到二点钟,这是中夜。六点钟到十点钟是初夜分,十点到二点是中夜分,二点到早晨六点是后夜分。佛教人要用功办道,要爱惜光阴,所以佛教人睡眠是十点钟,二点钟要起床。现在末法时期,众生的体力是大大不如古人,这是真的,为什么?现在这个世界染污非常严重,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体力不如古人,所以祖师大德教导我们,睡眠时间就延长了。
 
  寺庙里面一般睡眠的时间大概是九点半,早晨三点钟起床,这是五十年前。我那时候刚刚出家,我们寺庙里面的作息时间,晚上九点半钟就睡了,三点钟起床盥洗,三点半钟就早课。早课大概是一个半小时,早课下来就是早餐,早餐完了之后就打扫环境,清洁环境。我们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日常起居,五十年前跟五十年后环境产生很大的变化,一般讲物质文明进步。是进步了,汤恩比博士说的话,物质文明每进步一次,我们人类就要付出一次惨痛的代价,真的一点不错。世间有学问、有智慧的人看得很清楚。
 
  所以今天真正讲修行、讲成就,为什么古时候祖师大德们建道场一定要建阿兰若?阿兰若是梵语,它的意思是清净的地方,建道场,清净就是跟社会隔离,不受社会的染污。所以从前寺庙都建在深山,没有交通工具,从山下到寺院里面走路,就是近距离的也要走一天,走七、八个小时才到达,所以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谁愿意吃这个辛苦!何况山下距离都市或者是村镇一定还有一段距离。为什么要建在那些地方?人迹罕至,一般人不会来,你才清净。
 
  可是现在麻烦,现在山路开上公路,汽车可以上下,这个麻烦就大了,游客就多了,每天接待游客,哪有时间修行?你的心情决定受这些游客扰乱,清净心得不到了。清净心是禅,清净心里面生喜悦叫禅悦,所以得禅定的人才真正叫法喜充满,他不要饮食,什么东西养身体?法喜,这个才得佛上味,甘露满足,这两句是接近,我们佛法的术语叫相似即。真正得佛上味,甘露满足,要超越六道轮回,谁能得到?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他们得到了。诸位想想看,初禅已经不要饮食了,阿罗汉还要吗?阿那含还要吗?阿那含是三果,他住在哪里?住在四禅天,四禅五不还天,当然不要了。
 
  为什么在人间的阿罗汉需要饮食?他有身,他有这个肉身,诸位要晓得,天人不是肉身,就是欲界的天人,他的肉身跟我们也不一样。你看我们这个肉身太粗,不能变化,天人的肉身能变化,这个诸位在经教上读得很多,道家的经典上也讲得很多,欲界天人,从四王天以上,有五通。鬼有五通,所以鬼的身跟我们也不一样,他能变化。五通里头有神足通,神足通就是变化,他能变,像《西游记》孙悟空七十二变,实在讲七十二变要跟欲界天比,比不上!欲界天人不止七十二变,那是小说家写的,所以他们的身跟我们不一样。
 
  这个变化,要用现在科学眼光来说,就是能与质的转变。欲界天人就知道怎样转变法,他可以把身体变成能量,身就没有了,也可以把能量恢复成这个身体,能还原为物质,这个身体就出现,这个物质把它解放成能量的时候这个身体就不见了。而且他能够变,也就是变不同的身相,我们这个人身体没法子变,怎么变变不出第二个相,四王天以上就能变。所以这个理我们懂得。那个变,我们从佛经上看到这种讯息,那个变还是属于禅定,欲界天人虽然没有得初禅,但是他有修行的功夫,我们远远不如他,他心清净。
 
  由此可知,修行里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清净心,最重要的,所以《金刚般若》里头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我们知道是从大定里面生的,信心清净就是大定。实相般若是自性的本体、理体,它起作用就是慈悲,所谓大慈大悲。从这些地方我们就体会,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怎么学?学清净、学真诚、学慈悲、学平等,你把佛法修学的纲目真的掌握到了。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要知道放下,菩萨六波罗蜜第一个是布施,布施就是放下。
 
  凡夫修行功夫不得力,什么原因?不肯放下,真正的原因就在此地。为什么它是这么重要的一个因素?自性里头什么都没有,惠能大师讲得很透彻,「本来无一物」,所以你要不放下,障碍自性,你的性德不能现前。性德里面有无量智慧,智慧不能现前,有无量德能,德能不能现前、有无量相好,相好不能现前,原因是什么?放不下。能大师给我们讲「本来无一物」,《金刚经》上给我们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想想看跟「本来无一物」相不相应?《大般若经》的总结告诉我们,「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一切法包括我们的身体,所以执着身体是错误。我们想想六道众生哪个不执着身体?最严重的执着就是身体,所以这个执着造成轮回的基因。
 
  你为什么轮回?就是因为你执着这个身是自己,叫我执,我执破掉之后轮回就没有了。我们为什么对这个身体有这么严重的执着?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这是真有,以为我们这个生活当中一切环境是真有,不知道它是假的。永嘉大师讲得好,那是梦境!我们不知道这是在作梦,就像作梦一样,不知道是作梦,把梦境当作真实。六道凡夫亦复如是,把眼前的境界都以为是真实的,产生坚固执着,这个错误的见解就造成长劫轮回。这个时间不是用年月日计算,用劫数计算,过去无量劫,未来无量劫,你什么时候能超越轮回?你必须把这个事实真相看破,看破就是真的明白了解,真看破了。
 
  要怎样才能够真正理解?看破就是理解,这个要智慧,智慧没有开的时候需要常识,常识从哪里来?唯一的来源,读圣贤书,从圣贤书里头吸取丰富的常识、知识,吸取知识、吸取教训,依教修行,就能得智慧。依教修行,总而言之不外放下,念佛堂的堂主常常教人「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正念就是念佛,只要能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就得清净心,清净心就是禅定。禅定现前,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就往外透,随着你定功的浅深,小定透得少,深定透得多,这个透出来之后,法喜充满!所以法喜是性德,上味是性德,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这个里面要记住,没有分别执着妄想,决定没有这个东西。
 
  妄想是无明,无明是迷,把自性迷失了,你看把自己的真性这一迷,佛就把它取了一个名字,换个名字,叫阿赖耶。阿赖耶就是在迷的状况的自性,换句话说,阿赖耶在觉悟的状况就叫做法性、就叫做佛性。法相家常给我们说,阿赖耶是真妄和合,觉了它是真,迷了它是妄,所以觉了不叫阿赖耶,法相宗叫四智菩提,智慧的智。相宗的修行,转八识成四智,这是法相宗的修行。转这里头有因果,要从因上转,果上没法子转,六七是因,五八是果,所以转在哪里转?在第七识跟第六识,第七识执着,第六识分别。
 
  怎么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再执着了,什么我也不执着了,连身体也不执着了,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不执着就平等,执着不平等。再转第六识,第六识是分别,一切都不再分别了,不分别就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什么叫妙观察?见性见色性,妙观察,闻性闻声性,嗅性嗅香性,不是六识对六尘,而是六根的根性对外面六尘的尘性,这叫什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两个识一转,阿赖耶自自然然就转成大圆镜智,转成什么?转成佛性,就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智慧,这个智慧不可思议!
 
  转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度化众生的,众生有感,他就用应身,应身一定有眼耳鼻舌身,那是前五识,成就度众生的事业。所以释迦牟尼佛那个身,在法相上来讲,他的眼耳鼻舌身是成所作智。转八识成四智,他真转得过来,相宗教导我们,我们怎样练?在一切境界里面,我们现在不分别做不到,不执着也做不到,怎么办?分别执着尽量减轻,尽量把它淡化,就有进步。所以放下,这从前章嘉大师教我,年年要放,月月要放,天天要放,放下分别执着,这是总的来说;要是分开来讲,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
 
  世法、佛法样样放下,你就成就了。佛法为什么要放下?《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诸位要晓得,没有佛法,本来没有佛法,佛法是假设的,因为你迷了,帮助你破迷开悟,所以建立佛法,当你开悟了,佛法就没有了。佛法什么时候没有了,你才真正开悟。这就是什么?法是治病的,病好了,药就不要了,病好了还要吃药,你的病又病了,你没好,这就是「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在病的时候,迷的时候不能不要佛法,佛法是法宝,哪一天觉悟了,大彻大悟了,再要抓住佛法又糟糕了,这又病了。到什么时候佛法舍弃?大彻大悟,宗门常讲豁然大悟,那个一悟的时候佛法也舍了。
 
  舍,给诸位说,心里舍了,事相上有没有舍?没舍,为什么?事相上要做给许许多多没觉悟的人看,这是法宝、佛宝、僧宝,三宝具足,度六道众生,这叫大慈大悲!心里面痕迹都不着,所谓是相有性无,事有理无,那是开悟的人。这个相有、事有是众生有感,菩萨有应,这个时候的身就不是业报身,是应化身。诸位想想,没有开悟的时候是业报,开悟的时候就是应化,我们一般讲乘愿再来身,要不要到极乐世界、到华藏世界、到诸佛剎土那里去再回来应化?不要。跟他方世界佛国土里面的佛菩萨来应化是一样的,他要到这个地方来要找一个身,你现在已经觉悟了,你现这个身还在,就用这个身,不要再换。所以一转变,就是从业力转变成愿力,业报身转变成应化身,你就得大自在了。
 
  这时候这个应化身,形式上跟大家是一样,实际上不一样,实际上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他还要不要饮食?要,做给别人看的。如果他要不吃饭,人家说这个人是圣人,这个人是神,我们没有办法跟他学,学不到,所以释迦牟尼佛每天也去托钵。明显的告诉大家,佛是人修行成就的,他能行、能成就,我也能成就,你看增长大众的信心,启发大众的愿心,这就接引很多根熟的众生,接引根熟。善根成熟的人,一生当中遇到佛菩萨的示现必定得度,拿我们净宗来讲,必生净土,生净土就成圆满的佛果。现在时间到了,这首偈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六七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六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四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三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四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七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0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四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九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六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二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一四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名号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4[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善知识的特殊状态——法堂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做人的佛法 不见他人过[栏目:做人的佛法]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七五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月溪法师谈顿悟[栏目:月溪法师]
 宁静致远[栏目:佛网文摘]
 佛法概论 第十章 我论因说因[栏目:佛法概论]
 增支部1集66经[栏目:增支部1集]
 浅谈马祖道一的禅法(佛修)[栏目:禅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