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五九九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我们接着看「开章」三首偈,清凉大师一段很长的开示最后一个问答。从最后一个问答,我们从这儿念,这是一个段落。「问,下云无量亿劫勤修学,得是无上菩提智」,这是经文,底下是议论,「斯则非一生也」,从这首偈,我们晓得这绝对不是一生,「亦非十千以为无量」,十千是一个定数,不能称之为无量。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问得很好,前面我们也曾经学过了。清凉大师给我们的解答,他说「通斯难者,应有二义,一此约行布展转义故」。这个意思前面说过,我们今天从底下第二义讲起。
「二约圆融展促无碍故,如上所辨」。《华严》是圆融无碍的法界,这个次第,行布是讲次第,次第展转我们容易懂,可以说是我们世间法的常识,可是讲到圆融展促,展是延伸,促是浓缩,无碍是没有障碍,这不是我们境界。譬如,一剎那展开就是无量劫,无量劫浓缩就是一剎那,这个我们听不懂,不是我们的境界。这是华严境界,也就是说华严会上佛菩萨的境界。这个境界完全是心现,没有识变。《华严》讲我们这个大世界,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现识变的,就会有这些现象。在一真法界里面,就是十法界之外的一真法界,只有心现,没有识变。所以那个境界,对我们来讲就是不思议的境界,不可思议!这不可思议,它没有对立,就是没有相对的。它长短不二,大小不二,远近不二,这我们无法想象。我们用比喻都比不出来,都没有办法比喻得到。我们读了这些大乘经教逐渐才知道,这个境界就是大乘教上常讲的入不二法门。
怎样能入?普贤菩萨能入。所以《华严经》最后一品就是入法界,那个法界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你看品题,在四十卷的品题就非常清楚,「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普贤是能入,能所不二,这就不思议了。我们世间法里头,十法界里头确实有能有所,能所相对,但是在一真法界里头没有相对的。相对就没有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清净,所以清净平等只有在一真法界才有。这个道理我们现在逐渐的清楚、明白了。前面有讲,后头还有说,这是展促无碍。
下面举例子,「故善财见仙人执手」,下面这是在「入法界品」里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访善知识。这个善知识现的是仙人身,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现什么身。所以在一真法界的里面的佛菩萨,圆教初住就是,他有没有身相?没有,没有一定的身相。他的身相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完全随顺法性。十法界里面不行,十法界里面所现的身是随顺自己的业习烦恼,或者随顺自己的愿力,它不是自然的,它不是称性的。所以称性,没有身相。没有身相才能现无量无边的身相,可以在同时、可以在同处现无量相,这个很不可思议!同时,同在一个时段,在这个时间里;同处,同在现前。
这个有例子,有例可以让我们去观察,不能够思惟。譬如普陀山的梵音洞,我们知道有很多同学去过。听说梵音洞里面,你会看到观音菩萨在显圣,就是现相给你看。好象是在一九八二年,刚好我在香港讲经,圣一法师他有几个同参道友去朝普陀,当地有些干部陪同他,去梵音洞拜观世音菩萨,三个出家人。拜了半个小时,真的,观音菩萨现身了,三个人都看见,你们想想看,这同时同处。同时同处三个人看到观音菩萨,大家都非常欢喜,这次没有白来。因为有些人虽然去拜,有很多看不到,看到的也不少。
他三个人离开之后,每个人就说,你看观世音菩萨现的是什么样的相?圣一法师所看到的观音菩萨戴毗卢帽,就像地藏王菩萨戴的帽子一样,全身是金色的,金色身,这是圣一法师看到的。另外一位法师看到的,就像我们一般平常最常见的白衣观音,这是第二位法师他看到的。第三位法师说,他看到是个出家比丘相,是个出家和尚。你看看,同时看到,三个人看的不一样。这就是告诉你,同时同处菩萨是一个相,每个人看的不一样。真正是《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绝对不是菩萨有意对你现这个相、对他现那个相,不是的,菩萨没有心。相是怎么现的?相是感应,众生有感,菩萨有应。他们三位,三位的心不一样,那就是感不一样。从菩萨现相,非常明显,这三个人修行意念不相同,所以见到菩萨相不一样。这就是圆融无碍。
《楞严经》上佛告诉我们,无论是见佛菩萨相,或者是见魔相,都不要去执着,就是好境界;如果一执着,统统变成魔境界。这个开示比什么都重要!为什么?你要记住总的原则,《般若经》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应当放下分别执着,这就对了,这个对你有好处的。在这个地方是帮助你提升,帮助你看破,帮助你放下。如果你起了执着,我见到菩萨,菩萨为我现身,大概我的功夫不错,这就错了,你就又堕落在分别执着、烦恼习气里面去了。一定要晓得法性没有相,法性可以随缘现相。所现的相是幻相,佛法里称之为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你要懂这个道理,要契入这个境界,是好境界,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善财童子见仙人执手」,我们现在一般礼节也是如此,见面的时候握手。握手的时间不长,你看这里所写的,「一一佛所,经无量劫」,这就是很短的时间,他能把它一展开变成无量劫。同样的道理,无量劫可以浓缩为一剎那,时间不是真的。现代科学家才发现,他们的发现我想应当是从数学里面发现的,数学为科学之母,数学里面发现的。而实际上,实际上还没有方法突破。他们现在知道时间跟空间不是真的,这个发现是很了不起的发现。而世尊在教学的时候,三千年前就曾经讲过时间、空间不是真的。
法相经论里面,把时间、空间排列在不相应行法里。你看法相宗入门的一部论,《百法明门论》,这是法相宗入门必须要学的。天亲菩萨将《瑜伽师地论》六百六十法再归纳,归纳成百法。所以百法展开就是《瑜伽》的六百六十法。《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著作的,弥勒菩萨是将世出世间一切法归纳成六百六十法;你就晓得六百六十法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天亲菩萨把它归纳成一百法,一百法展开来也就是世出世间的一切法。时间跟空间,《百法》里头的名词叫时分、方分,方分是空间,我们讲四方、四维、上下,这是讲的空间,都是排列在不相应行法里头。
什么叫不相应行法?它不是心法,跟心法不相应,跟心所法也不相应,跟色法也不相应。心法跟心所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精神,色法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物质。不相应行法,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质,可是宇宙之间有这个东西,不能说它没有。现在新名词叫抽象的概念,时间跟空间是属于抽象概念,并不是真有这个东西。现在科学知道了,但是不知道怎么能突破?如果能突破空间维次,距离就没有了,远近没有了。如果突破时间,时分,先后就没有了,那就是此地所讲的「念劫圆融」。空间突破了,远近不二。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个地方多远?十万亿佛国土,在哪里?就在眼前,远近没有了。这是给我们提到圆融。下面这做了一个结论,「故修短难思,特由于此」,修是长,长时间,短是短时间,时间的长短不可思议。长短,确实在一个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的人来说,时间没有了,时间、空间对他都没有意义了。
「故贤首菩萨云」,这也是引下面的偈颂,「信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更难」。实在讲,信大乘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桩事情,还不算是难,能信此法比信大乘要加倍的难。为什么?不思议解脱境界。此法就是华严境界,就是四无碍法界,理没有障碍,事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真正的解脱。我们今天理事有碍,事事有碍,障碍重重。重重障碍从哪来?都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变出来的;换句话说,全不是真的,都是假的。
我们再看下面第二段,「第二菩萨发意下」,这个「下」是以下,菩萨发意以下,总共有三百四十六还加半首偈颂。说这是贤首菩萨提出报告,他们的修学心得报告。「正明发心修行胜德」,给大家正式说明,初发心的修行无比殊胜的功德。这么长的文,有三百四十六首半。这文很长,所以「文分为五」,这很重要,这么长的文,分为五大段。「初五颂」,第一段就是有五首偈,说明「发心行相」,行是修行,发心的人修行的样子。我们在这里要好好的体会、学习,我们像不像?初发心,看我们像不像?这有五首偈颂。第二段,「信为道元功德母」,这首偈以下一共有七颂,有七首颂。「略示胜能」,能是能力,我们现在社会习惯称为能量,能讲得通,能是能力,也是能量,殊胜的能量。这个能量从哪里来?从发心来。所以发心能产生能量,让我们有能力完成,完成所学习的功课。
第三段,这就比较长,「若常信奉下」,这个以下一共有四十九首颂,它的文长,四十九首颂。讲「所具行位」,它所具备的修行的位次。第四个大段,「或有剎土下,无方大用」。这是很长的经文,总共有二百零六首偈颂。你看贤首菩萨的报告,总共是三百四十六首,第四段里面就有二百零六首,你就晓得这是整个报告里面的中心,主要的,无方大用。最后第五段,「一切如来下,喻况玄旨」,是用比喻来比喻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一共有七十九首颂。这是将全品的偈颂,首先做一个体系的报告,它能够分为五大段。
现在我们看第一段,第一段有五首偈颂,发心行相,我们要特别留意。「然此五段」,五段就是前面这五首颂。「初一」,第一首,「显正发心」,后面四首是「发心之德」。这当中第三首也有讲到修行。「此及后二皆修行之德」,后二是第四、第五,都讲的是修行之德。我们看第一首偈颂,这是经文:
【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于佛法僧生净信。以是而生广大心。】
清凉大师在这首偈有很详细的解释,就是《疏钞》。首先把段落点清楚,这一共是五首偈,这是第一首。第一首是「总标」,后面的四首是「别显」,关系是非常密切;也就是说这首是总说,后面四首是详细的说。说什么?一定要晓得,说发心的行相,发心的样子。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要很认真努力的学习,看看我们是不是真的发心了。
注解里面说,「瑜伽菩萨地」,瑜伽是《瑜伽师地论》,「菩萨地」里面有说「发心有五种相」,初发菩提心,初发心。也就是说明第一句,『菩萨发意求菩提』,这个菩提是无上菩提。因为偈颂一句只有七个字,受这个限制,所以我们读起来就要知道,只要是发这个心,这个人就是菩萨。他发心求成佛,无上菩提是作佛。你想想看,这个心一发,当然功德不可思议,绝对不是普通人能有这么大的志向,世间人所讲的立大志。这个志向在世出世间是第一,没有第二的。
《瑜伽师地论》里面讲这里头有五种相,这五种相遍布在这五首偈子里面,「今文五偈具之」。我们把它念一念,第一个是「自性」,第二个是「行相」,第三是「所缘」,第四是「功德」,第五是「最胜」。这个心一发,这五种相统统具足了。所以自然感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不是普通人,你是准备作佛。虽然现在不是佛,你的方向、目标是佛。就好比现在我们民主社会里面选总统,这个人发个心,他要去做总统,为全民服务。虽然他现在没有做总统,他是候选人,候选人就得到国家治安单位的保护,就好比是这样的。所以这个心一发,只要这个心不退转,心真正发了,不退转,十方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自然与佛菩萨感应道交,同一个心,同一个愿。
「今文五偈具之」,这就说明贤首菩萨的报告头一个大段一共五首偈,五首偈里面将这五桩事情,就是五种相,统统具足。「发意即是正愿,为发心自性也」,菩萨发意,这个发心是从真心里面发的,不是妄心。那我们要问,初信位的菩萨发心他还是用的意识心,不是用真心;换句话说,初信位的菩萨妄想没断,分别也没断,执着确实放下一半,这个很难得。我们今天麻烦在哪里?我们虽然也发心,我们的执着没断,所以发心是假的,不是真的。初信位的菩萨他们发心,见思烦恼,这是讲执着,执着是见思烦恼,见惑断了,思惑没断。
什么叫见惑?什么叫思惑?这个都要知道,见惑是见解,错误的见解,惑是迷惑,就是错误的见解;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大乘教里面佛常讲,六道凡夫,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有八十八品见惑,有八十一品思惑,头数这么多。可是把它归纳起来讲有五大类,思惑有五大类,见惑也有五大类。见惑头一个是「身见」,我们都执着这个身是我。你要晓得,初信位的菩萨知道身不是我,他身见破了。
什么是我?你看现在一般人说灵魂是我,身见有没有破?没破,灵魂也不是我。这个难了!什么是我?灵性是我,不是灵魂,是灵性。所以一定要契入大乘教义。禅宗常讲明心见性,性是我,性不是灵魂。前面跟诸位说,灵魂是阿赖耶识,它在迷位,它没有觉;性在觉位,不是迷位。阿赖耶识如果大彻大悟,那就是自性,就是佛性,就是法性,那就对了。什么时候见性?圆教初住菩萨,发心住。底下第十七品讲到「初发心功德品」,那是初住菩萨,那个功德是真实。十信位的菩萨虽然比不上初住菩萨那么样的真实,但是非常接近。所以,发心的行相,自性、行相、所缘、功德、最胜,他也具足,非常的希有难得。
你总要从真心,换句话说,人要执着这个身是我,灵魂是我,思想念头是我,全是假的。这是凡夫,这是轮回心。轮回心所造的一切统叫轮回业,学佛所造的也是轮回业。经教里佛常讲,境随心转,你的心如果是佛心,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无一不是佛行,佛心、佛行、佛德。我们今天是凡夫,轮回心,你说这个东西多麻烦!你明白之后,要紧的是放下。放下是你自己的事情,真的什么人都帮不上忙。生生世世在这个世间干什么?不就是修行!修什么?就是学放下,什么都要放下。头一个把身心放下,你看看身,身体是物质,心就是我们一般讲的灵魂。哲学家讲我思故我在,他不执着这个身是我,他执着什么?我能够思惟想象,那个是我。思惟想象的是第六意识,能够执着的是第七识,这不是我。
所以身心世界,世界是依报,统统要放下。你看这个多难!统统放下,与自性相应了,不是完全相应。就是我们自性上面盖覆的三重障碍,妄想是最里面的一重,分别是当中的一重,执着是最外面的一重。这个初发心的人,就是初信位的菩萨,外面这一重执着他放下一半,并没有完全放下,所以他还出不了六道。如果那一半也放下,他就出六道,他就不在六道里头了。在我们这个经里面的位置,他就到第七信位。你才晓得初信发心,发心的条件是要破见惑,那个发心才不会退。我们现在发心,遇到一点困难挫折马上就退心了。什么原因?我们过分执着自己的身心,过分的执着。所以这个东西造成障碍,常常发心,是常常退心。那个心永远发不出来,道理在此地。
由此可知,放下多么重要。身心放下了,身见破了。再第二个,第二类的,「边见」,边见是什么?就是相对。这是我常常在讲席当中劝勉同学,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内心深处放下对一切人的对立,对一切事的对立,对一切万物的对立,这个放下是边见破掉了。我们自己什么感受?身心和谐,没有一法是对立的。放下对立,你就靠近圆融。这是第二个。说起来是很难做,可是你非做不可,你要是不肯做,三途六道永远离不开,三途六道真正的因就在此地。
第三个「戒取见」,第四个「见取见」,这两种我们中国人叫它做成见。你看我们常讲,某人成见太深,就是他坚固的执着。佛法为什么把它分成两类?这里头有因有果,见取见是对于果上的成见,戒取见是对于因上的成见。所以成见里头分因果两面。这个要放弃,不能有成见。人有成见就不会随缘,念念希望什么?别人随顺我,我不能随顺别人。佛菩萨不一样,佛菩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佛菩萨、阿罗汉没有成见。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看到,华严会上初信位的菩萨他成见没有了,所以他才真正有能力学习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什么事情不要有自己、不要有成见。
也许有人说,我们现在在这个世界,这世界动乱,善少恶多,那些恶人叫我们干,我们都能随顺他吗?随顺要有高度的智慧,你没有智慧,是感情用事。佛门常说佛教是什么?古来祖师大德用一句话就说明白了,要问佛教是什么?佛教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换句话说,就是最恰当的方法。最恰当是自利利他,自利,没有妨碍他,随顺他,不妨碍自己,这是智慧,高等的智慧。所以才说出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没有智慧的话,就是一般人讲「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堕落了。所以总的一句话来说,佛法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这个智慧就是看破。你能看得破,你才能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帮助放下,这是行相。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着看下面的疏文。「希求菩提及下」,下是下文,就是在底下偈颂里面,利益世间,利乐众生,这就是「作有情义利,即行相也」,在底下两首偈里面,这是行相。「菩提,三宝,有情,皆有所缘,能摄一切菩提分法,为其功德,不求五欲等,反显菩萨所求最胜」。这是把《瑜伽师地论》上讲的五种相,简单介绍出来。菩提是梵语,什么叫菩提?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菩提翻作觉,在佛门术语里面就是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希求菩提就是说这个菩提,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中国人习惯简单,有时候就直接称它作无上菩提;无上是中文翻译的意思,菩提用的是原来的音译,无上正等正觉。
我们求发心是要发得大。学习是有次第的,次第是先学正觉,由正觉再提升到正等正觉,由正等正觉再提升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是那么简单。正觉,佛法承认六道里面众生有不少有聪明智慧,不能说他不觉。聪明智慧就是觉,但是不称为正。什么原因?因为他还带着烦恼习气。所以虽觉,不能算正,不是菩提的意思。菩提意思是聪明智慧里面没有烦恼执着,没有烦恼习气,这个就难了。初信位的菩萨就没有见惑了,见解上的烦恼习气他没有了,他的聪明智慧才叫正。邪正一定要辨别清楚。换句话说,他们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所有一切不正当、不正的见解,他统统都没有了。
前面我们讲到,慈悲方便要有智慧,不能有烦恼。人生生世世都在学习、都在修行,把一个错误念头修正过来,不是容易事情。我举个例子,讲慈悲方便,也就是说见惑里面两种成见,见取见跟戒取见,跟这个有关系。这两个是因果上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遇到,遇到不会处理,自己认为处理得很恰当,其实是错误的。遇到高人,我们才真正体会到。
早年,那时候好象我四十几岁,不到五十岁,在台北跟道安老法师办大专佛学讲座,他老人家非常难得。那时候老和尚六十八岁,他七十岁往生的,往生前两年。他住在自己的道场,松山寺,一栋四层楼房,他住在顶楼,一个人住,没有侍者。这个老法师很慈悲,他老人家对利看得很淡,名比较执着一点。所以很多人做生意,就邀请他去当董事长,把他挂个名。当董事长,当然公事里面遇到经济困难就找老和尚帮助,老和尚也很慷慨,常常有人骗他。所以,名利都要放下。反正生生世世都在学习,这一世他学习利放下了,名还没有完全放下。
我有一天去看他,那时候韩馆长也在,我们一起去看老和尚。进门之后,他就问我,净空法师,你们进来的时候,刚才有个人出去,某人出去,你看到没有?我说看到了,在门口,我进来,他出去,我们打了个招呼。一位姓蒋的居士,也很熟悉。老和尚说他今天又来骗我了。我说我曾经听说过这个事情,你给他没有?给他了。我从老和尚这里学到了。老和尚教化人,这是慈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一定要把坏人变成好人,恶人变成善人,这个教育才成功。
这个人常常来骗老和尚,存心不善,他以为老和尚愚痴,什么也不懂,很好骗,骗了很多次。哪里晓得老和尚统统知道,你来要,都给你。相信总有一天,他会良心发现,原来老和尚有智慧,不是愚痴。每次去欺骗他,老和尚都知道,都很清楚、都很明白,而且都能满你的愿。让你次数多了之后,你会受感动,你会生惭愧心,你知道老和尚了不起,你能生惭愧心,能回头是岸。老和尚用意在此地,他不揭穿你、不责备你。
现在我们一般看人,跟一个人合伙,做一桩好事情,以后看到这个人喜欢占小便宜,我们讲手脚不干净,于是就想这不是好人,你放弃他,再去找一个,比这个更难伺候,永远找不到好人。特别是现代这个社会,他从小受的是什么教育,今天社会他受的是什么影响,你要知道。所以许多的过失,你要能够原谅他,你要好好去教他。尤其是他有身分、有地位,换句话说,你还得要顾及到他的尊严、他的面子。所以要用潜移默化,长时间的熏习、感化,他才回得了头来。他这一回头,一生感激你。回头之后,才知道某个老师真正是好人。他一回头,不但你教了他,他也会影响不少人,你就教了一群人。你没有智慧,你没有耐心,你没有方法,你怎么能做?
佛法是教育,教育是爱人,教育就是要把不善的人教成善人,把没有德行的人教成有德行,迷惑颠倒的人教成有智慧。佛法讲,佛陀教众生的目标有三个,首先教你「转恶为善」,再进一步教你「转迷为悟」,到最后提升你,「转凡成圣」。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叫佛法。不是说看到这个人坏就把他开除,就不要他了,这不是教育。教育绝对不会开除人,要用方法、用智慧让他转变。要肯定人性本善,要肯定佛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怎么样才能让教育成就、成功?首先要把自己教好。我对这桩事情观察几十年了,有很深的体会。释迦牟尼佛以及这些菩萨们、祖师大德们,为什么他们的教学那样能感化人,都能使人断恶向善?没有别的,自己做到了,才能感化一切众生。自己没有做到,依照经典劝别人去做,没用处,人家不相信。假如佛法真好,你为什么不做?你没有做,叫别人做,这个里头有问题。他信心就没有了。所以,你要教一个人,你要感化一个人,自己先要把它做好。我们对这个有很深的体会。
所以这些年来,从事于世界和平工作,联合国的会议这么多,参与的人不少,可以说都是高等知识分子。为什么没有成效?这个世间的动乱频率不断在上升,灾害一次比一次严重,什么原因?我们自己从事于和平工作这么多人,本身没有给大众树立成一个榜样,原因在此地。于是这么多年来,不少人真的退心了,感觉到和平安定、化解冲突是一个理想,做不到,没有办法落实。我们这才想到,古圣先贤他们为什么能做到?所以我们在庐江汤池小镇做这次的试验。我们招收三十名老师,可以说我们的志趣相同。我们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求老师们把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感应篇》、佛家的《十善业道》,百分之百的落实。尤其是弟子规,一定自己统统都做到,才能感化别人。
这些老师不错,非常难得,他们居然能在短短两个月就把弟子规落实。工作、生活、待人接物,完全依照弟子规的教诲去做。感动了这个地区,这个小镇,四万八千居民。他们落实之后,用了二、三个月的时间,就把整个小镇的风气改善了,大幅度的改善。我们欢喜,这些老师们也欢喜,地方的领导、居民没有一个不欢喜。使我们肯定了人性本善,可惜没有人去教。教的人,一定要自己做到;自己不做到,没有办法带人。中国教育是从家庭开始,家长要做不到,就没办法把你的儿女教好,这一定的道理,所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儿女天天看父母的表现,身教!不是言教。学生天天看老师的表现,也是身教;公司行号的员工,大家看老板的表现;一个国家的人民看领导的人表现,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想把别人带好,首先要把自己做好,「希求菩提」。
「菩提,三宝」,三宝是佛法僧,「有情」是一切众生,这些是所缘,「皆有所缘」。「能摄一切菩提分法」,这是功德。一切菩提分法是讲的作用,后面讲的无方大用,方是方所,无方,这个用处就太大了。在你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如果我们具体来讲,《弟子规》上三百六十句,句句都是菩提分法;能把它做到,句句都是功德。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到的,《瑜伽师地论》里面所讲的五种相,自性、行相、所缘、功德,统统在这首偈里面,我们都看到了。
「不求五欲,反显菩萨所求最胜」,菩萨所求的是什么?自己要求无上的智慧。能不能求得到?能求得到。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无上正等正觉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不是外面来的。正是世尊在《华严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你去想想,如来的智慧德相,我们在《华严》看到了,在净土经典里面看到极乐世界,那是如来果地上的智慧德相。佛说我们所有一切众生统统都有,这一切众生里面包括畜生,畜生里面包括蜎飞蠕动、蚊虫蚂蚁、微生物,都包括在其中;包括饿鬼、地狱,各个都有跟如来一样的智慧、德能、相好,没有一丝毫欠缺。佛不比我们多一点,我们也不比他少一点,平等平等。可是现在我们落在这个地步,这什么原因?还有比我们更差的,畜生不如我们,饿鬼、地狱是更不如我们,什么原因?佛说了,「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今天沦落到这种地步,就是因为起了妄想分别执着。由于这些妄想分别执着多寡轻重不同,所以才形成十法界。
今天我们遇到佛法,了解事实真相,现在要学习的是什么?把妄想分别执着去掉,恢复自性本来具足的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统统可以证得。所以,诸佛菩萨教学不居功,经论里面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你将来圆满菩提,并无所得。你成佛了,你还有什么东西得到的?什么也没有,你所得到的全是你自性里头本来有的;自性里头没有的,一样也得不到。自性的智慧德相真叫无量无边。
这个讯息,实在讲太难得了。我们这一生有幸遇到,现在我们如何学习?首先学习从弟子规学、从十善业学、从感应篇学,从这儿起步。这些经教里面教我们要做的,我们要很认真去做,为什么?那是性德;告诉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决定不能做,为什么?那是违背性德。所以,这些教诲不是佛菩萨、不是圣人他们自己制订的,不是的。这些道理、这些事相是自性里头本来如是,佛法里面讲,法尔如是,就是自然是这样的。我们只要随顺自然就对了,就正确了;违背自然,灾难就来了。灾难是什么?三途六道是灾难,总说。所以修行修的是这个,学习学的是这个,不能不知道。
在这首偈子里面给我们讲,第二句,『非是无因无有缘』,有因、有缘。什么叫因?什么叫缘?下面说,「言因缘者,谓亲能发起求大菩提曰因」,亲能发起的这是因。「假之助发为缘」,这是假借,帮助你发这个心,这是缘。所以它有因、有缘。下面给我们具体说出来,「因即自性住性,内熏之力,缘即习所成性」,这个说得好。你看看发这种心的人能够舍己为人,不容易!我们在一生当中遇见的人物不少,几个人发这个心?平常我们所接触的,都是自私自利,起心动念第一个念头,对我有没有好处?对我家有没有好处?没有想到别人。这个人居然跟一般人想法不一样,起心动念想到别人的好处,没有想到自己。这是什么因?自性住性,内熏之力。这就不是这一生的,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必定已经在发心学习了。这桩事情不是短时间能够学得会的,也就是说,用我们这一生一世不能完成这个课程,必须要换好多个身体才能完成。
如果诸位不懂,我们举个比喻来说。譬如我们念书,我们现在念一年级,念一年级需要一年的时间,两个学期。我们的灵性是永恒的,没有生灭的。我们把身体比作灵性,而把我们的衣服比作我们的身体。一年当中,你能不能就穿这件衣服来完成你的学业?不太可能。衣服会脏,尤其是小孩,衣服大概天天都要换洗。换一次衣服,就好象换一个身体。要完成一年级的课程,大概衣服至少要换二、三百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时候两天换一次,一般都是一天换一次。你要换二百多次身体,你才能完成这个课程。这个课程及格了,提升到二年级,二年级也是如此,也要二、三百个身体才能完成这个课。内熏之力。
所以我们今天能够同聚一堂,一起来学习《华严经》,不管你是在我们的协会,或者是你在网路、卫星电视画面的前面,我们有缘能够在一起共同学习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有因有缘,不是无因无有缘。这两个小时在一起学习,都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不知道换了多少身体。灵性不变,还是我们这个人,灵性不变,身体换了太多次,你才能发得起这个心。如果没有这么长的时间熏习,你发不了这个心,这是因。也就是说,生生世世的学习,阿赖耶识里面有种子,这个种子还有一点力量,所以遇到缘它起作用,它又发了。这是讲因。缘,因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本性,缘是习性,生生世世的学习,学习恢复本性,学习与本性相应。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着习性的种子,阿赖耶的自身就是本性。由于种习互熏,它起了作用。这个完全讲的是我们内在的,过去今生不断的在熏习。
再看下面所说的,「又上二皆因」,就是本性、习性都是因。就在我们这一生来讲,它是属于因,本性、习性都是因。「善友及境」,境是境界,这是属于外缘,外缘的熏习,这是为缘。譬如我们在没有遇到善知识之前,虽然过去生中有因有缘,本性、习性有缘,可是这一生生下来之后,迷了,没有人教我们,迷了,迷得很严重。我在年轻时候也接触宗教,但是始终觉得这是迷信,尤其是佛教,迷信当中最迷信的,简直不能接受。不能接受,所以碰都不碰它,跟它离得远远的,是这么个状况。
二十二岁到台湾,到台湾之后,那时候一心想学哲学,找到一个好老师方东美先生,那是当代的大哲学家。怎么找到的?听说他是桐城人,桐城跟我同乡,写信给他,我自己写了一篇文章送给他看,这就是试试看。没想到,一个星期,我收到他的回信,他就约我到他家里面去见面,这个非常难得。见面之后,他也很欢喜,我很想学哲学,对哲学很有兴趣,但是没学过,没有接触过。没想到在这种状况之下,我本来是想到学校去旁听,他不让我去旁听。他说你每个星期天到他家里去,他给我两个小时上一堂课,每个星期两个小时。我的哲学是在他家里头,就是一对一教出来的。最后一个单元讲「佛经哲学」,我感到很纳闷,我向老师说,佛教是迷信,怎么是哲学?哲学是智慧。他说:你不知道,「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善友,这是缘,要没有他,我们怎么知道佛教?怎么可能会接触到佛教?怎么可能去学佛教?都不可能!善友为缘。
这样才对佛教重新认知,知道过去的观念全错了,产生这么大的误会,现在要好好学习。老师特别嘱咐我,大概是怕我退转,告诉我,你真正要想学佛,佛教在经典里面。这就是指出一个重心,佛法僧三宝,法宝是重心。其他两个可以暂时放下,专门在经典上做功夫,这样一来,就不容易退转了。如果你看到佛像,佛像跟它祈祷,不灵,信心失掉了;看到出家人,出家人很多人不如法,那你也退心。始终不离开经典,你就不会退心。这是境界为缘,这个缘太殊胜了。当然佛经也不是那么好懂的,你看缘就非常好,我在真正接触佛教经典不到一个月,就有个朋友给我介绍,认识了章嘉大师。章嘉大师非常慈悲,也跟方老师一样,每个星期天给我两个小时。所以我就舍弃方老师,就专心跟章嘉大师学佛,因为他是专家。
我跟章嘉大师三年,我的佛学基础是他老人家奠定的,这个老人家难得,太难得了!我一入门,叫我读什么?不是念经,不是念咒,叫我学习《释迦方志》、《释迦谱》这两部书。这两部书在当时没有单行本,《大藏经》里面有。所以我要去找寺庙里头有藏经,去抄,抽出空闲的时间就去抄经,因为藏经不能借出来。好在这两本篇幅还不太大,《释迦方志》四卷,《释迦谱》十卷,总共十四卷。这两个是什么东西?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你要学佛,你先要认识佛是什么样的人,值不值得我们尊敬,值不值得我们跟他学习。这个太难得了,这个没有一点迷信。我们读了释迦牟尼佛传记之后,这两种书都是唐朝人的著作,都是从经典里面节录下来的,世尊一生的事迹。这个缘分希有难逢,这个讲是「善友及境,外熏为缘」。
我学佛是这么一个因缘,引导你入佛门,引导你认识佛教。这一认识之后,才发现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教育。要用现在的名词来称呼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应该要称作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家。像中国孔子一样,孔子也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家。更难得的,释迦牟尼佛一生扮演什么角色?什么身分?他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他一生义务教学,不收学费,不接受学生供养。中国孔子还收一点学费,释迦牟尼佛不收学费。老师跟学生每天的生活都是出去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比孔子更不容易。而且教了四十九年,从三十岁他示现开悟,什么叫开悟?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彻底放下了。所以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德能、相好,也统统显示出来了。教什么?就是教人这些。教了四十九年,这是经典上记载,所谓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
我们读了之后,认清楚之后,自然五体投地,没有话说了。我们从前误会,把它认为是宗教、是迷信,不知道它是大学问,确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样的老师到哪里去找?从这个地方发心,就不会退转了。我们的方向、目标正确,接受佛的教诲,走佛走的道路。这个因缘可以提供诸位做参考。下面还有细说,细说有四种因、四种缘、四种力。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