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三三五卷)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觉首菩萨偈颂第六首看起:
【又如众地界。展转因依住。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前面我们学习清凉大师的注疏,约自类,现在我们看第二段约异类。「二约异类者,如下文,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虚空,虚空无所依」,前面我们学习到这个地方。现在我们接着看下文,「准此,妄境依妄心,妄心依本识,本识依如来藏,如来藏无所依,是故若离如来藏,余诸妄法,各互相依,无体能相知,是则妄法无不皆尽」,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段很重要,实在讲意思跟前面大同小异,我们学习一定要能把原理原则掌握到,这个非常重要。
境,六根、六尘都是属于境,心是六识,在这个地方讲,六识真的它起的作用非常广大。在前面清凉大师跟我们说的第六识,就第六识来讲,实在讲,说第六当然就包括第七,第六是分别,第七是执着。十法界依正庄严,六、七识作用最大,这是妄心,此地讲的妄心。业是所造,业就是妄境,妄境是所造,妄心是能造,前面清凉大师跟我们讲,并皆速灭,妄心、妄境,你要知道这是有为法。不但六、七识是妄心,这个地方讲的本识,你看「妄境依妄心,妄心依本识」,本识是阿赖耶,阿赖耶也是妄心。阿赖耶里面含藏着种子,这个种子永远不会灭坏,遇到缘它就起作用,就现行。色法如是,心法亦如是。前七识跟相应的心所都是缘生的,所以心法、色法之起,这个地方讲的妄心跟妄境,统统是缘生,缘生无性,依阿赖耶,阿赖耶确实来先去后作主公。
「本识依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法性,就是真心,僧肇大师所讲的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个意思。「如来藏无所依」,如来藏不是心法,也不是色法,可是阿赖耶依它而有的,阿赖耶是能依(本识),如来藏是所依,能所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所以,清凉大师在这里给我们说,「是故若离如来藏」,实在讲这是离不开的,这是假设,若离如来藏,「余诸妄法,各互相依,无体能相知」。如来藏是真性,在哪里?含藏在一切有为法之中,这是法性,这是一切诸法的真性,一切诸法的本性。所以说,离如来藏,一切诸法没有自体,没有自体怎么能相知?所以说『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统统给我们讲「不相知」的道理。
前面我们读过,清凉大师在此地所说的,如来藏与无明合,这叫阿赖耶,这就是本识。本识、阿赖耶怎么来的?如来藏跟无明合在一起,这是大乘教里面法相宗所说的真妄和合,如来藏是真,无明是妄,合起来就另外叫个名词,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不同其他的七个识;其他七识是从阿赖耶识里头变现出来的,纯妄,没有真。清凉大师在此地讲得好,「若离如来藏,余诸妄法」,就是八识里面其他的七识跟心、心所法、不相应行法、色法,「各互相依」,变现是唯识所变,心现识变。心、境都没有自体,都是缘生的,无自性,无体性,所以「各各不相知」。末后这句总结得好,「是则妄法无不皆尽」,把一切法统统包括尽了,没有例外的,所以一切法各各不相知,这给我们答复出来了。
第二看「依所依者」,我们看大师这段的开示。「依所依者,地界正由各无自性而得存立,向若有体,则不相依,不相依故,不得有法,是故揽此无性,以成彼法」,这是说明一切法因为皆无自性,所以诸法能建立。如果真的它要是有自性,就是它有自体,它就不能相依。正因为一切法没有自体,所以说「揽此无性,以成彼法」,这个彼法就是一切妄法,我们要懂这个意思。为什么说一切妄法?是因为无自性而能够相依互起,这就是所谓因缘所生法,《中论》里面讲的「我说即是空」,空就是无自性,它能够互起又彼此不相妨碍。
这些事情我们在大乘经教里面学了,要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提起观照。观照,六根最利的还是眼根跟耳根,《楞严经》上文殊菩萨拣选圆通,特别选中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他老人家讲,「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但是,我们这个世间眼根利的也大有人在!宗门里面,看花开花谢、看流水、看青山开悟的人不少。他悟什么?从一法当中,任何一法,能看出诸法实相。诸法实相缘起无性,无自性,剎那生灭,皆无所有,它怎么会相知?文殊菩萨也问得好,你要知道皆无所有,你就晓得彼此不相知,可是现象我们真正是很难体会。
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张开眼睛见外面的色相,眼睛睁开接受外面境界相,确实境界相能够保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虽然很短很短,比剎那生灭的时间长。也就是说,实际上这个现相已经灭掉,已经不在,可是它的印象还保留在我们眼识里面,我们的第六意识缘眼识的相分。外面境界相,前面相灭了,后面它就又生了,前面的相灭掉,不常;后面的相接着就生,不断,所谓不常不断。前面相灭了,这是不生,后面相接着起来,它不灭。你在这里体会到什么?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再细心去体会,境界相不一不异。不一,绝对前面的境界相跟后面的境界相不一样,不是一个。但也是不异,不异是什么?它相似,前面境界跟后面境界相似,它不是异。
从见色当中入了这个境界,这境界是佛境界,入佛境界,入佛知见。见色如此,闻声亦如是。音声,我们现在讲的音波,波动的现象,波一定是就像水波一样,有前浪后浪。前波灭了,后面波就生了,前波不到后波,后波也不会到前波,跟流水、跟火焰、跟风动,前面的意思你懂得,你回头想想是不是?我们今天读这个经,在日常生活当中忘掉了、疏忽掉了,没有在日常生活当中起观照,起观照才叫用功。细心观察诸法实相,实相真的是清楚、明白了,你的妄想、分别、执着自然就放下。为什么现在讲这么难放下?哪一个同学都说:我很想放下,就是放不下!什么原因放不下?总得要晓得,什么原因?实在说真相没有看清楚。
我们心目当中,依旧是落在妄相上、妄法上,把妄当作真,你才会起心动念,你才会有分别、执着。如果你知道事实真相,你怎么会有分别?怎么会执着?你为什么不会有分别?不会有执着?能现、所现,能造、所造(能造所造就是能变、所变),并皆速灭。你的分别心才动,这个境界相早就不存在了,去之远矣!我要想着去执着它,那去之就更远更远!所以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真话,不可得,毕竟空,不可得。所以一切诸法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你说它有,它已经灭了,你说没有,下面一个又起来了。前灭后起,灭起不住,不住就是它不停止,一个接一个,法尔如是,这才叫真相,事实真相。这品经文对这桩事情讲得很清楚,不厌其烦,反复的在这里教导我们,加深我们的印象。目的在哪里?目的是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提得起观照,就在日常生活见色、闻声,能想得起佛给我们说的这些。
小的,观照我们这一身,我们这个身体五脏六腑,眼耳鼻舌身,这是什么?器官,身体外面、身体里面许许多多器官。这些器官怎么样?各各不相知。所以,文殊菩萨问的这个话,我们把它缩小在一个身体上来说。「心性是一,云何种种」,心性是法性,真心、法性,这是一。为什么在我们身上有这么多的器官?而每个器官又是许许多多细胞在组成的,虽然都在一个身体,各各不相知。在外表,我们手伸出来五个手指,大指不知道小指,食指不知中指,各各不相知。这是什么原因?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这个,它是缘生的,因缘所生法,缘会,没有自性,没有自体。心性是一,心性是真的体;虽是一,像这个经里面前面跟我们说的,「真随妄隐」,这是凡夫,凡夫的病在此地。着相,所以你就见不到真性,真随妄隐。
觉悟的人放下妄想分别执着,那就是真性全隐而恒露。我们在《中国禅宗史》里面见到,宗门大彻大悟的人,悟后,你听听他们常常说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随拈一法,无有不是,「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岂不是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讲的真性全隐而恒露!问题在哪里?我们凡夫没看到!佛在楞严会里面教我们,也教了一招,佛说我们这个身体心性是一,云何种种;我们今天执着种种,分别种种,把心性是一忘掉了。佛跟我们凡夫讲,心性在哪里?六根的根性。怎么知道这个东西是真的?六根、六尘、六识是生灭法,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我们这个身体精神跟肉体都是生灭法,六根的根性不生不灭,这个东西疏忽掉了。
六识不是根性,譬如说眼,眼识,眼里头有见性,见性是真的,眼识是依见性而起的,妄心(此地讲的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绝对没有起心动念;有起心动念,它就是生灭法,它就有前念后念。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永远常住,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所以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六根里头有身根,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在鼻舌身叫觉性,你有感觉,在意叫知性,我们用「见、闻、觉、知」来形容它;见闻觉知是自性,里头没有分别。睁开眼睛见外面境界,见性见,一有分别就落在意识里头,那就是意识缘眼识,见性就忘掉了,见性虽有,你完全不能觉察。
《楞严》,交光大师讲得好,他提示我们,世尊在这部经上,用意就是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舍识用根。举个例子说,我们眼睛见,不要用眼识见,要用见性见,这高明。见性见外面的色是什么?色性,就是明心见性,那才真正是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无有一法不是。佛门里头有句话说,哪一法是佛法?迷的人不知道,觉悟的人:哪一法不是佛法?悟的人是法法皆是佛法。迷的人是一切法里头找不到佛法,找不到法性;悟的人是一切法里头皆是法性,无心之性就是法性,遍法界虚空界,真正没有生灭。所以你要晓得经上讲的,你看前面所说的能现的心,所现的境界,并皆速灭,连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都包括在内,就是大乘教里讲的有为法,并皆速灭。无为法里头,真如无为就是法性,就是自性,它没有生灭。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物质、精神都是它所现,虽然所现,也是各各不相知,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但是所现的这些法产生了变化,所现的原本叫一真法界,所现!为什么一真法界变成了十法界?就是此地讲的妄心,妄境依妄心;妄境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妄心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还要加上二十四个不相应,这妄心。你有这个东西,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妄心有善、有恶、有无记,善的,在六道里面变三善道;恶的,在六道里面变三恶道。如果我们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确实世间许许多多难分难解的问题统统都解决了。怎么个解决法?妄心息了,妄境就没有了,这才叫真正把原理原则掌握到了。
如果用我们的想象,想象是第六意识,妄想。用我们自己的想法、看法,在佛法里面讲,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我们想错了,我们看错了,会把这些境界愈变愈糟。我们希望这个社会安定和平,我们想出许许多多方法,希望能够达到安定和平,结果把这个社会搞得更乱,乱成一团,无法收拾。到我们自己无法收拾的时候,大自然来算总帐,许多宗教里面讲的末日,末日是算总帐,所以宗教里头也有讲末日审判。
我记得我第一次初到澳洲来的时候,到这个地方来访问,很难得那时候冯居士介绍我认识了布里斯本这边多元文化局的局长。那时候还不叫局,那时候好象是个多民族的一个小单位,尤里先生做主管,他们每个月有个论坛,介绍我去参加。我在论坛里面也跟他们大家讲了话。最后有一位犹太教的长老问我,我们佛教对于最后审判是怎么看法?我跟他们强调,佛教是教学、是教育,佛教是化解纠纷,没有审判。他说那末日审判?末日审判是上帝的事情,就像一个国家一样,佛教好象是教育部,教育部不管司法。审判?审判一定是司法部的事情,是法院的事情。他也点头,也能承认。
佛教不管审判,佛教只管教学,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悟了你就回头,悟了问题才真正解决。为什么?不造业了。不悟决定造业,就是《地藏经》上所讲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为什么?你有分别,你有执着,你根尘相接触的时候,你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无明,分别执着是造业,有惑、有业,下面就有报!惑业苦是个循环,我们上次讲过。无明依业,业依苦,苦又依无明,永远在那边轮回不息,互为依缘,都没有自性。无明无自性,业也无自性,苦也无自性,所以它是个幻相。可是你要是不觉,你堕落在这里面,你真受苦!你不了解事实真相。
末后第三,「唯所依者」,我们把文念一念。「谓揽无性成彼法者,是则彼法无不皆尽,而未曾不灭,唯无性理而独现前」。这一段说,揽无性成彼法者,就唯所依来说,也能把一切诸法都包括尽了。确确实实,宇宙之间万事万物各个无自性,所以才能成缘起。「而未曾不灭」,这就是前念灭后念生,前念灭,不生,后念生,不灭,不生不灭。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前念不是后念,后念不是前念,这个不生不灭不是一桩事情。或者我们拿电影银幕显现的画面,用这个来做比喻,大家好懂。放映机打开,这一张幻灯片打出去,另外镜头关上,再换第二张,前一张不是后面一张;前一张灭了,不生,后面一张立刻就现前,它不灭,但是前一张不是后一张,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我们整个宇宙并皆速灭,我们妄心、妄法就跟电影镜头开关显示出快速移动的画面完全相同,它不是真的。现在时间到了,这一段我们还是要用一点时间来谈谈。
诸位同学,我们还接着来读这一段,「唯所依者」,这段文意思很深,很不容易体会。「谓揽无性成彼法者,是则彼法无不皆尽,而未曾不灭」,我们就先看这段。「彼法」是一切诸法,也就是佛经里所讲的「一切有为法」,这一句这个名词,我们一定要有很清楚的概念,一切有为法就是一切诸法。一切诸法只能够显现,佛经里面也讲能够成立,或者是能够显现、能够变现,全都是因为无自性,就是这一句所说的「揽无性成彼法」。
「是则彼法无不皆尽」,世间所有一切法统统都包括尽了,「而未曾不灭」。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记住前面他所说的,「妄境依妄心,妄心依本识,本识依如来藏」,这几句话非常重要。妄心是第六、第七,妄心实在讲就是前七转识跟心所法,这都是用妄心。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意识的执着,它不断!它所依的是第八识,本识。本识里含藏无量无边习气种子,佛在经上给我们说,这些东西不是物质,它没有形相。如果有形相,佛说尽虚空都容纳不下,哪怕它的形相再小,尽虚空容纳不下,好在它不是物质。但是这些习气种子会带着走的,它不会消灭,迷的时候它决定存在。只有觉悟之后,悟了之后它有没有?还是有,有怎么?不起作用了。不起作用是它自己不会起作用,遇不到缘!觉悟的人,无明的缘断掉了;这些种习还在。
诸佛菩萨觉悟之后,用它来做什么?用它来倒驾慈航,普度众生。你们想想,诸佛菩萨,他要是阿赖耶识里头没有人道的种子,他怎么能到人道来现身说法?没有饿鬼道的种子,他怎么可以到饿鬼道现身说法?也就是说,十法界的种子习气他都有,但是他绝对不会堕落在十法界。他有地狱种子,决定不堕地狱,但是有这个种子,他可以到地狱现身说法,度地狱众生,妙不可言!种子习气是一样,用途不一样,迷的时候,你要堕落在里头,去受报;觉了的时候不受报,拿这个东西来帮助苦难众生。
这还不是我们现在所要讲的,现在所要讲的,要懂得什么叫「彼法无不皆尽,而未曾不灭」,我们要来研究研究这句话。这句话就是像我前面讲的电影银幕上的画面,跟这句话的意思很相像。那个画面为什么不灭?我们知道,放映机的底片是一张接着一张,我们叫相续相。其实我们要看这银幕上,我们才起心动个念头,银幕上这个画面已经不见了,是不是这样的?现在的医学告诉我们,我们眼睛看,感受外面境界相,确实是有一段时间。时间虽然很短,大概还不到电影放映的速度,电影放映速度是一秒钟二十四次,也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一秒的二十四分之一这个速度。我们眼睛看东西的速度,大概印象存在的速度应该在十分之一秒左右,所以它二十四分之一秒的速度移动,它已经移动,已经不见了,我们眼睛的印象还在。
这桩事情我们可以能够测验得到,譬如我们看太阳,太阳落山的时候,红太阳,光线已经不强了,我们睁开眼睛可以看它。你看它看一会儿,你把眼睛闭了,闭的时候那个红太阳还在面前,诸位有没有这个经验?眼睛闭了,外面境界相当然是灭了,可是我们眼识留的境界相还能留一会儿,可以留几秒钟。我们有这个经验!从这个经验上我们就能体会,我们的眼识作用,看外面的印象可以留一段时间,不是速灭。实在讲它也很快,也是不到一秒钟它就没有了,但是比起实际上妄境跟妄心的起灭的速度来讲,我们是慢得太多太多,它太快速了。
现在要问,境界相为什么会有?佛在这里告诉我们,依妄心,一切法从心想生。决定没有妄境,妄境是从心想生,这个太细太细,太深太深了,从心想生。心想依本识,本识里面阿赖耶含藏的种子习气,种子习气一个一个出来的时候,那就是报,你才晓得种子习气有多少!佛讲无量无边,如果它有形相,形相再小,像微尘、像极微之微,遍虚空都容纳不下,佛讲得有道理。
所以,我们的妄心现的妄境,就算中国人所说,古人讲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就算是七十岁,他的妄境能够现七十年,剎那剎那生灭,阿赖耶识这一类的种子在这里就报掉了。寿命长的到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甚至于一百多岁,他这一类的种子习气多,报尽就没有了。必须是另一类的种子又起来,就像我们仓库储存东西一样,现在仓库很整齐,一个箱子一个箱子,这一箱子东西用完了,报尽了,另外有个箱子。可是麻烦在哪里?报的时候它又储存,永远报不尽;旧的东西报尽,新的东西又储存了不少。我们想想假使七十年,活七十年,这七十年的境界相是你心心所变现出来,报尽了。你这七十年又造了多少业?你在这里面又起心、动念,又分别、执着,又造善、造恶。于是这个现象就是起惑、造业、受报,受报又起惑、又造业、又受报,永远在那里循环,而未曾不灭,这是事实真相。
我们妄心生灭的速度,《仁王经》上所讲的,「一弹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灭」。我在讲席里面说那是世尊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比这个速度不知道要快多少。我们晓得电影银幕上现那个景象是幻灯片打上去的,银幕上的相是境界相。放映机的幻灯片就好比是妄心,妄的境界是依妄心,这你就好懂。妄心依本识,本识就像我们摄影机摄制的过程,影片从哪里来的?怎么产生的?阿赖耶识里含藏的种子习气,是这么个道理。所以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就是妄心,能现妄境,我们念头起灭的速度太快,一秒钟不止两个十万八千次,不止。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就像放映机里面的底片那个镜头的开关,放映机的底片是本识,镜头开关转动就是此地讲的妄心,七转识,速度太快了,所以外面境界相,你不知道是假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外面假相是自己心里变现的,本来没有!你的心善,变的善境界;你的心恶,变的恶境界。我们今天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佛菩萨教我们断恶修善。断一切恶,恶的境界没有了,三途的境界没有了。那我要问,现在我断恶修善,我们现在这个境界还有没有?恶的境界还有没有?告诉你还有。那我断恶修善不是没有效果吗?没错,是没效果。你没断得干净,拖泥带水;如果真断干净,这个境界就变了。自己做得不够彻底,这才是事实真相;果然做得彻底的话,样子马上就变了,境界相马上就变了。虽然做得不彻底,如果有相当功夫,他也有受用。
虽然现在这个世间是乱世,他心不乱,他所居住环境是安稳的。两个人同在一起,两个人不同境界,一个人是住乱世,一个是住净土。就好象佛菩萨跟我们在一起一样,佛菩萨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他住实报土,我们住娑婆秽土,真的是境随心转。我们看他跟我们一样,住在娑婆秽土,他不一样;他看我们住的境界,在他的心目当中,这是实报庄严土,无论到哪里,到地狱也是实报庄严土。我们今天跟佛菩萨在一块,佛菩萨住的是实报庄严土,我们把实报庄严土转变成我们自己的娑婆秽土,境随心转,各人转各人的。佛菩萨不能把他的境界给我们享受,没有办法,偶尔现一现让我们看一下,这是可能的。用他的神力来变现一下,让我们看看他的,一会儿就没有了,仿佛梦中境界一样。
懂得这个道理,对这个道理能肯定,能不怀疑,我们修学的信愿自然就生起来了。你要是不懂这个道理,真信切愿生不起来,怎么想发心就是发不出来。然后你才晓得,这个大经对我们究竟有些什么利益,自己就明白了。难得它把诸法实相给我们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白,我们的信心、愿心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愿心建立之后,永恒不退!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你都是勇猛精进,你都是法喜充满,它有这个效果在。
知道事实真相了,你想想看,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过不去的?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再说遍法界虚空界都是自己妄心所变的妄境,就跟作梦一样。我们作梦也是的,梦里头也有好人,也有讨厌的恶人,也梦到冤家对头,全是自性变现的;离开自性之外,一法都不可得。你要醒过来好好的想一想,梦里面的好人是自己,梦里面的恶人还是自己变的,你的心就平等了,你的心就清净了,不会在梦中现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又再造业,作梦还造业。这些都在我们眼前,都在我们生活当中,一定要落实。佛家常说观照,这是入门,随文入观,我们天天念,要随文入观,我们常常听,要随声入观,改变我们的妄心。从哪里改变起?善恶都是妄,我们先断恶存善,从这开始,然后再进一步,离染修净。为什么?善恶都是染。我们能够断恶修善,断恶不执着断恶,修善不执着修善,这叫净业!事上是断恶修善,念头上不起分别执着,这修清净心;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境界就清净。纵然是在乱世,纵然是在极不善之处,你的心清净,外面境界还是清净。
清净的,但是它很乱!那就像什么?像我们看电影一样,你看到芸芸众生造业受报,可是你很清楚,我的银幕上是一片空白,丝毫不沾染。我们的心就是银幕,共业、别业就是银幕上的画面,无论是什么画面,决定不沾染清净心,诸位去好好想这个道理。现在一般人进电影院的机会是愈来愈少,为什么?因为电视取而代之。看这个趋势,我想大概五年,电视可能就像电影一样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电脑。电视太笨重,一定要放在家里,电脑可以随身携带,有大、有小,随身携带非常方便,无论在什么地方,你还是能够看到画面。画面显示在萤幕上,萤幕就是自性清净心,就是法性。你看到萤幕你就能想到佛经上讲的这个道理,就在这里印证。森罗万象在萤幕里面呈现出来,那是什么?妄心、妄境。妄心、妄境所依的本识,本识所依的如来藏,如来藏就是萤光幕,什么东西都没有,它无所依。
底下一句说「余义同前,上通答释成前难竟」,前面所问的「难」到这个地方答竟了。这一句里面,清凉大师有注解,注解里面重要的是讲这三门,「妄无不尽」是初门,「理无不现」是第三,这两个合起来就是第二。这是答前面三个意思。
现在我们看下面第二个大段落,「别对诸不相知,及通前难者」。前面的问答我们要记住,「初水流转,喻前二对不相知」,前面十事五对,这个要记清楚。第一,它是前二,前面第一个是讲「业不知心,心不知业」,第二个是讲「受不知报,报不知受」。水流转是比喻这两对,这两对不相知,各不相知。「答趣善恶难」,我们前面讲的,这是引业,引导你到善道,或者是到恶道去受报,确实「业不知心,心不知业;受不知报,报不知受」。所以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受报,我们不晓得前世造的什么业因,道理就在此地。这些事情在前面有过详细的讨论。下面又说,「以善恶趣流转体故」,水流的比喻。
第二,「大火喻」,第二、第三对,第二对「受不知报,报不知受」,第三对「心不知受,受不知心」。「答前诸根受生如火依薪,有生灭故」,受生有同异差别,这都是属于满业,前面给我们讲得清楚,过去生中你所造的善业跟恶业。善业里面,譬如喜欢布施,喜欢财布施,这一生的满业果报里面得财富;喜欢法布施,这一生的果报得聪明智慧;喜欢无畏布施,这一生当中得健康长寿。这三种布施不是人人都具足,你看我们看到有的人健康长寿,他生活很清苦,也没有什么聪明智慧,我们就晓得这三种善事他修了一种。有些人很聪明,智慧很高,没有财富,我过去的老师,方东美先生就是的,智慧真高,一生当教授。在台湾告诉我,《大藏经》刚刚出来的时候,想买一套,没有钱!靠薪水过日子,靠钟点费过日子。好在他们夫妇两个都是教授,方老师是哲学系的教授,他的夫人是外文系的教授,教英语,两份收入,还可以过得去。有聪明智慧,没有财富。我们学佛之后晓得,过去生中修法布施,没有修财布施。
财、法、无畏三种布施统统具足,那得大福报。我们在中国历史上看到一个人,那真是可以做代表,干隆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人真是非常聪明,也长寿,做了六十年皇帝,还做四年太上皇。福报那么大,从哪来的?过去生生世世,在佛法里讲,至少是十世以上累积的这三种布施的福报。不是一世能修成功的,累劫修成,一世修不出那么大的福报。这里头就讲到因果。
再看下面一段,「次以长风喻前因缘,答前好丑」。好丑是前面五对里面第三对、第四对,第三「心不知受,受不知心」,第四「因不知缘,缘不知因」。觉首菩萨在这里给我们答复,众生受果报的时候,有端正的,有丑陋的,不相同,就是好丑不相同,长风在此地比喻。「遇物鼓扇,现诸相故」,风吹动物,物动才知道有风动。在我们佛门里面,惠能大师最初到光孝寺参学,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听众里面在争论是风动、幡动,这个公案很出名,大家都知道。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风动、幡动是境界相,执着在境界里头,争论不休,谁也不肯服谁。为什么?都说出一套道理,都没有说错!说风动没说错,说幡动也没说错,谁都不服谁。真的就像瞎子摸象一样,你不能说他错,他摸的地方不对,各人执着一端。摸到大象尾巴的,象像什么?象像扫帚。摸到象腿的,象像什么?象像个柱子。都没说错!不知道完全的,它是局部的,局部没说错。可是六祖讲的,那就讲到心性上去,「仁者心动」,你说风动,你说幡动,都是依心动;你要不起心不动念,哪里会有这个分别?哪里会有这个执着?所以叫人服了。所以用长风来比喻前面讲的因缘,答好丑,端正、丑陋。
这些经文我们学了之后,真的很有用处,即使你没有搞透彻,你还不想超越三界六道,但是在三界六道里面希求满业。这些原理、原则都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那就是现在我们一般人所讲的改造命运。我们的命运不好,要想办法把它改善,这些道理非常管用。可是对个真正学佛的人来说,这是小事,这个利益太小,我们不能把目标放在此地。我们把目标要放在远程,我们要求的是了解诸法实相,希望我们能够早一天入佛境界,入佛知见;入佛知见,解悟,入佛境界,证悟。我们不搞六道轮回,我们也不搞十法界,希望这一生超越。
超越不是容易事情,能有把握吗?遇到净宗就有把握,遇到不净宗,难!充其量我们只能到个解悟。不遇到净宗,你的烦恼习气断不了;你能伏得住,断不了。那么来生来世人天有分,不造一切恶业,来生还能得人身。如果我们的德行、修养还能往上提升,来生生天道,欲没有断尽,生欲界天;欲望完全能控制住,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完全控制住,控制得很好,不起现行,生色界天、无色界天。出三界真不容易,这是事实,我们千万不要忽略。
有法师,这是我的好朋友,日常法师我的好朋友,台中万佛寺的老和尚,也是我的好朋友,都走了。他们没有发愿求生净土,发愿来生还要做法师,来度苦难众生。心是不错,能不能做到?太难了。纵然算你这一生修得不错,你来生可以得人身,没有问题,我相信。这一转世有隔阴之迷,你能记得前生事情吗?你前生所修的忘了干干净净,你得从头来起。你们这一生又得人身,现在变成小孩,你能不受现在社会的影响吗?你能够继续前生的修持吗?不可能的事情,你做不了主!佛菩萨也帮不上忙。圣印法师年岁不大,走了,日常法师大概走还不到一个月,好象他小我四岁,也不错了,七十四岁了,不求往生是大错特错。
真正有大愿想广度众生,最可靠的方法,最快速的方法,最稳当的方法,先到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有人问我,见了阿弥陀佛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回来?我告诉他,行,马上可以回来。你回来就不一样了,你见到阿弥陀佛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回来是再来人。你已经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你已经不是凡夫,你是乘愿再来,阿弥陀佛在后头支持你,做你的靠山。你在六道里广度众生,你不会迷惑,你不可能犯过失,佛力能加得上。这些说老实话,这两位法师我都很熟,都听过净土,也都听我讲过经,对我也很赞叹、也很佩服,最后还走了叉路,走了歧途。我们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谨慎。搞清楚、搞明白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自己可以选择,可以避免魔难,亲近诸佛,得佛威神加持,无论是自行化他都能有成就。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