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九四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2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一九四卷)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第二大段光至分齐。清凉大师的介绍,我们接着看。「十段之中,文各有二,皆长行佛以身光照现事境,令众目睹,偈颂文殊智光,赞述事理,令众悟入」。昨天介绍到这里。现在接着看下面。
 
  「十段依答,文三」。这个文一共分三段,是三个中段。「初五答菩提,即分为五」,这有五个小段答菩提。这底下还有小科,真的说得很详细,我们接着念下去,「初一总显菩提超情」。情是情执,换句话说,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这都是情。由此可知,凡夫不能够证得菩提原因在什么地方?情执不断。我们在讲席里面也常说,说了不少次,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妄想、分别、执着,就是无明、尘沙、见思,佛在一般大乘经上说的,在《华严经》里面讲妄想分别执着,这合起来看意思就很明显了。妄想还是难懂,我又把它换成两句话来说,「不起心,不动念」,起心动念就是妄想,起心动念是迷惑,不起心、不动念,惑没有了,迷惑没有了;不分别就不造业了,分别是造业,执着是受报,执着你就有苦了,你就有受了。所以妄想分别执着是惑业苦的根本。
 
  我们知道惑业苦是造成轮回现象的第一个因素。如果能把这个因素拔除了,六道轮回就没有了。所以永嘉大师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六趣就是六道轮回,梦是迷,迷梦,迷梦当中有六道轮回;「觉后空空无大千」,这就醒过来,觉悟、不迷了,六道就没有了。六道是个幻相,不是事实,我们总得要晓得。但是幻相里面,你是执迷不悟,我们想想是不是这样的?在这个梦中,在这个幻妄不实的境界里面,我们还是起心动念,我们还是分别执着。菩提是正觉,正觉是本有的,我们现在把正觉扭曲了,变成了妄想分别执着,真是苦不堪言。可是这些东西不怕,迷的时间再长、再久、再深也无所谓,为什么?它不是真的,只要一觉悟,这个现象立刻恢复正常。
 
  正常是什么?正常是菩提,所以菩提超越妄想分别执着。这个话意思很深,不能够粗心大意,含糊笼统的就听过,你得不到受用,你在这个地方要警觉,高度的警觉。我要恢复本性,我要明心见性,从哪里下手?从放下情执下手,放下就是。为什么放不下?真难,迷的太深。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示现、不在教导,教什么?教我们放下。放下,菩提就现前了,菩提是自性觉,自性本觉,觉而不迷,你才能见到诸法实相,你才能解决问题。世出世间无论什么问题统统解决了。这是文殊菩萨偈颂里头第一段要讲的。
 
  第二「通显菩提因果」。通,畅通无阻,不是单独的显示菩提之因、菩提之果。第三「显八相菩提」。这个八相就是讲佛示现在世间,他一生可以分成八个阶段,大小乘经里面常常说的八相成道就是这个意思。八相成道是智慧的表演,所以在此地称为八相菩提。第四「显菩提体性」。菩提是正觉,觉之体性是什么。最后一段「显菩提之因」。总共分成五段。
 
  现在接着介绍第一段,第一段是总显菩提超情。「长行中二」,长行里面分两段。「先照本界染净」,本界是娑婆世界,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二如此处下」,如此处是经文,到时候我们会看到。如此处以下,「现自法会普遍之相」。世尊在此地现相,没有言说,现相。《华严经》里面常常讲的表法,你要能懂得现相的表法,你就能够得到圆满的大方广,圆满的佛华严,你才真正知道《华严经》遍法界虚空界。「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那是比喻说,事实真相佛在经上也说了,不是没有说,遍法界虚空界尘说剎说,这是讲真话。真正修道人,真正契入华严境界的人,才算你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超情离见。
 
  我们这一会确实是希有的因缘,这么多年来,确实我们是常常放在心上,我们有愿,我们无求。这一点诸位同学要知道,愿不能没有,没有愿你的修学就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无论怎样勤奋用功精进,结果是一事无成,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所以人要有愿。菩萨教我们发四弘誓愿,有方向、有目标,方向目标我们跟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完全相同。「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知道现前的我业障深重,无量劫来染上的烦恼习气确确实实没有能力消除,幸好遇到大乘无比殊胜的法门,《华严经》也如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我们这个四弘誓愿着重在前面两愿,偏重在这上面,全心全力去做「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愿一定要这样发,为什么?
 
  把度众生放在第一,能够帮助自己发起大菩提心。这一个心就是自己改过迁善、破迷开悟的原动力,我的学习、我的修持不为自己,为自己有时候会懈怠懒惰,偷偷懒,不为自己,我是为众生,慈悲心油然而生。我早一天成就,众生早一天离苦得乐;我晚一天成就,他就要多吃一天苦头。有这种心愿,我们不能不奋发,不能不努力,不能不精进,这个道理在此地。
 
  从哪里下手?从断烦恼下手。烦恼不容易断,经教里面许许多多的方法,都是教我们断烦恼的。譬如佛教菩萨修行的六个纲领就是断烦恼。布施度悭贪,用这个方法来对治无始劫以来的悭贪烦恼,持戒是对治恶业的,忍辱是对治瞋恚的,精进是对治懈怠的,禅定是对付散乱的,般若是对付愚痴的,你看看这都是佛用的方法。上上乘人根性猛利,所谓是利根上智者,佛教他们从根本修。六波罗蜜还是从枝干上修不是从根本,六个枝干,根本是一个。性宗从根本修,禅宗从根本修。
 
  根本修,修什么?《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从根本修。换句话说,「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这是最上乘法,眼见色不是不见,不见你到哪里修?耳要听,鼻要嗅,舌要尝,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接触的时候,你就用功了。用什么功?不起心,不动念。睁开眼睛像镜子一样,照外面境界,照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确确实实没有起心动念。既然没有起心动念,当然没有分别执着,分别执着是从起心动念变现出来的,那才叫根。你就晓得上上乘人他练的是什么功?他练的是这个功,见色闻声,嗅香尝味,如如不动。
 
  纵然动了心起了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那个起心动念不容易,很难破。起心动念在佛法里叫做根本无明,什么人用这个功?真的是上上根人,法身菩萨,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这样的人用这个功。也就是说,你要真正问华藏世界那些菩萨们(我们称法身菩萨)、极乐世界那些人他们用什么功?他们就用这个功夫,不是不见不闻。善财童子用的这个功,在《华严经》上讲的就是这个功夫,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所用的功夫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历事炼心,什么境界他都经历,他成就。最后见文殊菩萨、见弥勒菩萨、见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圆满成佛了,他成的是究竟圆满的佛果。他到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给诸位说是妙觉位不是等觉位。再换句话说,他用的功夫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不可思、不可议。不可思是不动心,不可议是不起念。这个境界纯真无妄究竟圆满的一真法界,诸佛如来果地上所证的,《华严经》上所讲的。你看多么美满,一丝毫不善的见不到,一丝毫缺陷见不到,如果你是上上根人,从这里下手。
 
  你是上根利智,你不是上上根,下一等,低了一等,你是上根,我们一般讲大乘,你是大乘菩萨根性,你没有办法从起心动念,这个你做不到,那从哪里修?也要降一等,根本里头也有三等,从不分别。你见色闻声起心动念,不分别,当然没有执着,这都是从根本修。不分别,你的境界里头是平等的,不分别,没有对立了;分别心才起,马上就敌对、就对立。你有真、有妄,真妄对立;你有善、有恶,善恶对立;你有邪、你有正,邪正对立。所以分别心一起,马上就对立了。这个对立还没有什么大关系,为什么?你没有执着,就是你知道这个两边,你没有执着在哪一边,这就是虽然有业,还没有果报,你还没有烦恼,这个烦恼苦报还没有。如果一执着麻烦大了,这一执着你就苦了,不执着。
 
  我虽然有分别,分别但是什么?不执着,这个境界是阿罗汉的境界。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决定没有执着。没有执着,他就没有苦乐忧喜舍,他就没有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从哪来的?执着来的。不执着哪有!所以你才能得解脱,这个解脱就是脱离六道轮回,在六道轮回里头也无所谓,为什么?不执着。不执着,六道轮回里面所有一切苦,不受。你有着就有受,你没有着就没有受。诸佛菩萨应化在六道,他是来表演,来示现的。我们凡夫看到好象他有,其实他没有,「八相菩提」,如是如是。所以这个意思总要懂得。下面这是讲科分,前中又分三,这个前就是照本界染净。这才分三段。第一段「总标分齐」,分是部分,齐是跟哪一个等齐,相等。我们看经文:
 
  【照此三千大千世界。】
 
  这个总标分齐,经文就这一句。『照此』,「此」是指我们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为什么说「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是有三个千组合的。世尊在经论上常常告诉我们,现在讲的是太空,太空物理,太空的现象,这讲到星系。佛是用一个星系做单位,佛讲这个星系的中心称为须弥山。我们要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个山?不是的,所以你要懂得它表法的意思,须弥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日月围绕着须弥山。所以黄念祖居士告诉我们,日月是太阳系,太阳系确确实实是围绕着银河系在旋转,这是现在天文学家观察到的很详细,我们一般人对这个事实已经没有疑惑了。银河系很大,那银河系的中心就是佛所讲的须弥山,这个中心是什么?黄念祖老居士讲,应当是讲的黑洞。银河系的中心有黑洞,他说这个应该就是佛经上讲的须弥山。
 
  那么这一个单位世界,一个单位世界就是一个银河系。佛说了,合一千个银河系,这叫一个小千世界。这一个集团,一千个银河系算是一个团体,一个大的世界,这个世界叫小千世界。单位世界有一个初禅天,单位世界的天顶叫初禅天。我们单位世界的天顶?单位世界这个天顶是初禅天。就是说银河系的天顶是初禅天,小千世界的天顶是二禅。再以小千世界为单位,为一个单位,合一千个小千世界,这叫中千世界,成为一个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天顶是三禅天。再以中千为单位,合一千个中千世界,这成为一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的天顶是四禅天。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三灾所坏,这是讲水火风;火能够烧毁初禅,水能够淹没二禅,风能够吹坏三禅。到四禅才叫福天,这个三灾它没有,四禅天的福报很大。
 
  一尊佛的教化区就是这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区。这个说法诸位不必去查经,因为经里面散说的太多了,古人把佛经里面这一些掌故,统统抄集、汇编在一起,为我们初学做了很好的一份资料。这个资料在《大藏经》里面,叫《法苑珠林》、《经律异相》。所以,中国古时候一般文人,文人写文章引经据典,有时候也用佛经。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阅读佛教的经论,这个书几乎是读书人都要看的,等于是什么?佛学常识,现在用佛学常识这个名词很恰当,你在这个里面一查就查到了。它一共分为一百类,你去看诸天,经论里面有讲到关诸天地方他都抄在一起,是一部非常好的参考书。
 
  「照此三千大千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区,娑婆世界。但是在这个地方这是《华严经》,《华严经》所讲的大世界,这个大世界是华藏,华藏那就不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真的是无量无边的大千世界。世尊为教初学方便说,举例子。所以这个经上常讲百亿,百亿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接着再看第二段「别显所照」,这个里面说的就详细了,这也分为三段,「现人中,现八相,现诸天」,请看经文:
 
  【百亿阎浮提。百亿弗婆提。百亿瞿耶尼。百亿郁单越。百亿大海。百亿轮围山。】
 
  诸位在此地要记住,这是举世尊足轮放光,这个光照哪些地方。这是讲光照我们娑婆世界。『阎浮提』是一个单位世界里面的南洲,清凉大师有注解,「阎浮提者,新云赡部」,经上我们常常看到「新云」,就是新的解释,那么「阎浮提」可见得是旧的解释,这新旧怎么分法?是以玄奘法师为一个界限。玄奘大师从前翻译的都称为旧译,玄奘大师所翻译的称为新译,这是佛学常识。从前古大德翻成「阎浮提」,玄奘大师翻成「瞻部」。瞻部是梵语,阎浮提也是梵语。我们把大师这个注解念一念,「俱舍云,阿耨达池岸,有树名赡部,因以名洲。提者,此云洲也」。提是梵语,中国的意思称之为洲。这是讲我们这个单位世界,阎浮提洲,称我们这个地球。阿耨达池是在喜马拉雅山,说这个池边有树,梵文称为阎浮提,也称为赡部。以这个树做为洲的名称,称为南阎浮提洲。
 
  那么一个大千世界有多少个阎浮提?百亿。这个百亿是数字,但是最好把它看作圆满,就是世尊这一个教区里面,有大千,有中千,有小千,有单位世界。单位世界,一个单位世界有一个南阎浮提,在这个单位世界的南方。东方有『弗婆提』,数字都是百亿;西方有『百亿瞿耶尼』,这都是洲名;北方『郁单越』,北方也叫做北俱卢洲。『百亿大海,百亿轮围山』,这个「百亿轮围山」,注解里面讲,「一四天下,一小铁围故」,这是他所照的地区举一个例子。世尊足轮放光,前面讲遍照尽法界虚空界,我们这个地球当然在里面,不在法界之外,哪有不照的道理?
 
  东南西北划分为四个区域,如果我们今天用银河系做中心,这整个银河系把它分成四个部分,东南西北。每一方,你知道有多少太阳系?你要从这里去看。每一方的时候,这个银河,我们现在有这个概念,银河系的东南西北方,每一方有多少太阳系?每一个太阳系,围绕它的行星大小不相等,这里面都有有情众生在里头居住。这一些星球都是凡圣同居土,为什么?凡是住在星球上都叫做地居,他不是住在空中的,住在空中的,跟我们这个空间维次就不一样。由此可知,我们今天就用上再好的、再高倍的天文望远镜向太空探索,你能够见到的星球无量无边,统统是凡圣同居土。
 
  那你要想一想这四王天、忉利天。四王天、忉利天很复杂,不是想象那么简单的,非常复杂。就好象我们人间,你看地球上就有许多国家,许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一个地球已经是这么复杂了,这个太阳系里面的星球,无量无数无尽太阳系里面的星球,这里面已经有不同维次空间了。譬如我们这个地球,无论诸位在中国、在外国,你看到许许多多文学作品里面描绘的,这个地球上有天人住、有仙人住、有妖魔鬼怪住,都住在这个地球上。文学报导,那非常生动,好象是真的。他确实是真的,他不是假的,现在所谓是有特异功能的人,他能接触到。能够接触到的这些人,自古以来中国、外国统统都有。他们接触之后,把这个报告写出来留给我们做参考,凡圣同居土。
 
  空居天,那在星球上就找不到,空居天,夜摩以上。夜摩、兜率、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那欲界!色界、无色界更不必说了,空居天。他们在什么地方?我们决定见不到,用科学仪器探测不到的。我们用光,用电磁,用电磁波,也有可能跟他们通达一点讯息,还是见不到,为什么?不同维次空间。如果我们什么时候有能力把空间维次突破,就见到了,突破时空就能见到,宇宙之大无奇不有。所以这个百亿是数字,在《华严经》里面,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大圆满。这些名词、术语,经论里头常说,这佛学字典、许多参考书都能见到,我们在此地就不多说了。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下面经文,二现八相:
 
  【百亿菩萨受生。百亿菩萨出家。百亿如来成正觉。百亿如来转*轮。百亿如来入涅槃。】
 
  这是「现八相」。可是经里面省略了,我们在经里面只看到『受生』、『出家』、『成正觉』、『转*轮』、『入涅槃』,五相,那还有三相在哪里?包括在当中。受生这里面包括降兜率,菩萨从兜率天下降,托胎、出胎,这三相就在「受生」里面,这一个相里面就包括了三个相。小乘跟大乘的说法又不一样,小乘没有住胎,大乘有住胎没有降魔,小乘有降魔,这是大小乘的差异不相同。我们现在就经文来研究。
 
  首先要注意到的,「菩萨受生」示现八相成道。什么菩萨?等觉菩萨,后补佛。这个世间有佛入般涅槃,就是入灭了,佛为什么会入灭?他度化众生的缘尽了。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菩萨到世间来示现,绝对没有一点什么意思在里头,没有,完全是众生的感应,众生有感,佛就示现。众生的感不一样,所以示现也就不相同,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则现佛身而为说法。这是在一切不同机感当中,有这么一种感应,这个地区的众生希望有佛出现来帮助他;换句话说,此方众生修行的水平很高,现在有疑难没办法突破,需要更高明的人来指导他、来帮助他,于是菩萨就示现佛身,这是一般的讲法。
 
  如果说广义的说法,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有三十二应的能力,应以什么身度就现什么身。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是初住菩萨;《华严经》上,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这边代表第七回向,换句话说,十回向里面第七回向菩萨是观世音;《法华经》里面、《普门品》里面观世音菩萨,那是等觉菩萨。这就给我们说明,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修的是观世音菩萨的法门,那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是一个,不是一个等级,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阶级不同的观世音菩萨。如果这个菩萨修地藏法门,那就是四十一个阶级不同的地藏菩萨;如果他修文殊法门,那就是四十一个阶级不同的文殊菩萨。这个道理诸位要懂。
 
  但是圆初住就现大自在,就现三十二应,就现千手千眼。诸位现在在我们斋堂里面看到千手观音。你有没有看过千手文殊?有没有看过千手千眼的普贤菩萨?统统一样,只要是法身菩萨,最低的圆教初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神通广大不可思议,他就能现千手千眼,他就能现这个八相。他跟这个地方众生有缘,应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现佛身而为说法,那就现八相成道,很不可思议。
 
  菩萨从什么地方降到人间?一定从兜率,为什么要从兜率?表法的意思,兜率是梵语,它的意思是知足。也就是说,你不知足你不能成佛,兜率天是知足天,那是时时刻刻在这里提醒我们要知足、要满足。满足,你心是定的,满足,你的心不会受外头境界动摇。满足的人,你们想想他百分之百做到了「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还要是有争,他没有满足,他要有求,他也没有满足。满足了,还有什么争?还有什么求?没有了。所以知足就是大圆满。这种示相表法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
 
  在中国,弥勒菩萨的造像都采取宋朝的布袋和尚,这是真有其人,真有其事。南宋高宗的时候,跟岳飞同一个时代,出现在浙江奉化这么一个胖胖的出家人。没有人知道他的法名,没有人知道;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他俗家姓什么,《高僧传》里头都没有记载。他每天手上拿一个大布袋,到处游化,所以大家就称他作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就出名了,天天游化在人间。有人问他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上一放,两手张开,摆个姿态给大家看,大家看了懂得意思,这个意思叫放下。他是如此教人,这么简单。人家问了,放下之后怎么办?他把布袋提起背到身上,走了,理也不理人家。这叫什么?放得下,提得起。放下是对自己说的,提起是要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要提起;「烦恼无尽誓愿断」,这个要放下,他不要说一句话,他做样子给你看。那个时候人真懂,现在要做这个样子,现在没人懂了。由此可知,现代众生比南宋那个时候要难度太多太多了。
 
  现在真正修行的人少了,为什么少?放得下的人太少了。自己放不下,如何能教别人放下?自己提不起,怎么能教别人提起?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积极去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用什么帮助?用身教。像诸佛如来示现一样,做样子给人看,现在众生贪财,我们做什么样子?舍财。现在众生不孝父母,不尊敬尊长,我们要做一个样子孝父母、敬尊长,做给人看。现在的人无情无义,我们要做出道德仁义,做给大家看。不要求效果,我天天做,我一辈子就是这么做。佛在经上教我做的,我统统都要做,尽心尽力去做;佛在经上教我不能做的,我决定不做。
 
  现在在这个世间,你想行仁义道德做个好人,不容易。你心里要有准备,要能禁得起种种折磨、种种考验,许许多多嫉妒障碍、毁谤破坏,你要能承受得了,你要能看破,你要能转境界,心纯净纯善,逆来顺受,这是什么?统统是教育。世间人受不了,我来受给你们看看,你们受不了,我受得了。你们在逆境里面会怨天尤人,会有不平,会有瞋恚,我能够做到心平气和,在这个境界里面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在这用功夫,成就自己的定慧。这个定是自性本定,这个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从自性里面,只要与自性相应,自性本来没有矛盾,自性本来没有对立,遍法界虚空界是和睦的、是平等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性德,是世出世间一切善德的根源,我们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里面,要把自己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业障淘汰尽,恢复自己的性德,这叫修行,这是菩萨,你得要真干。
 
  修学过程当中,这是这几十年,三、四十年前就有同学问我,修行要从哪里下手?我常常教人,修行要从化敌为友,化怨为亲,从这下手。为什么?业障里头最严重的是瞋恚。瞋恚堕地狱,悭贪堕饿鬼,愚痴堕畜生,我们从最严重的地方下手,先修断瞋恚心、断嫉妒心。怎么修法?你常常去想你看哪一个人不顺眼,你最讨厌他、最恨他,你从他下手,怎么下手法?你给他写个长生牌位,如果你家里供的有佛像,你把他供在佛像旁边,你每天拜佛也拜他,可是这是什么?这修行方式就是要这样修法。你天天拜他,这就有感应,生佛不二,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你从这边下手。
 
  有人很听话真的照做,拜了三、四年了。这又遇到我:法师,你教我那个时候,我已经照做了。我说:怎么样?拜了三、四年,可是我看到他还是恨他,心还是不平。我告诉他:你时间还不够,你再拜三年,拜到听到他的名字、见到他的人心平气和。从前那个怨恨全部都化解掉了,至于他对你怎么样,不管他,你要对他,你的功德圆满,你成就了。这是我们学佛下手之处。我学佛是从这里下手的,怨亲平等了,你想想看还有什么不平等?冤家敌对能够化解,还有什么不能化解?这是今天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人在希求化解冲突,落实和平,要从这里做起,菩萨法。菩萨从此之后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这就是千手千眼所表的意思。你看到了,这一切众生有苦有难,苦难从哪里来的?根源从哪里来的?这个时候你就应化在其中,做种种示现帮助他。
 
  八相成道是一个非常圆满的示现。头一个,这个八相第一个是「降兜率」,兜率天是知足天,我们常讲的弥勒菩萨的道场,如何能感动弥勒菩萨?知足就感动,跟他志同道合。不知足的人不能到兜率天,到那个地方去,可以说都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才能生兜率天。所以我们要学知足,知足常乐,知足者富,那是世间真富贵,知足。你看这么好的生活环境他能够舍弃,这是中国《礼记》里面所讲的「安安而能迁」,这两个安就是身安、心安,兜率天人真的是心安身安。看到众生苦难,他慈悲心发了,他可以离开他自己舒适的环境,降生到人间来,帮助这些众生度过苦难。他不是不肯来,肯来,来示现,示现跟大家一样受苦,一样受难,但是跟一般人不一样的心情。一般人受苦受难,怨声载道,怨天尤人。菩萨示现受苦受难心平气和,不怨天、不尤人,在苦难当中消自己的业障。怎么消?逆来顺受,在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之处,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把经教里面所说的完全落实了,做给大家看,能舍兜率。
 
  托胎,示现总要跟世间人一样,不能化身来,化身来,你是天神,你看你都不要从父母怀孕来生,我们都是凡人。他一定也要示现跟我们人一样,也要去找父母。释迦牟尼佛去找个父母,这个父亲是国王,这个母亲是皇后。他找这样的父母都有用意的。世间凡人哪个不求富贵?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他富贵已经都圆满、都得到了,舍弃。出胎之后,你看看他能够把富贵舍弃,出家!世间人都求地位、权力、财富,他是已经圆圆满满得到,舍掉了,告诉世间人,世俗所谓「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在释迦牟尼佛心目当中,那个不是真的富贵。真富贵是什么?出家行道,修道、行道这是真富贵,做出样子来给你看。
 
  小乘这当中还有一个「降魔」,魔王看到菩萨出家修行成道,他嫉妒。为什么嫉妒?与他的利害冲突了。魔即使出家也不能够舍弃名闻利养,也要争取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慢烦恼没有断,佛与魔的辨别,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我们明白了,常常自己反省,不要去管别人,我是佛还是魔?我今天天天在学佛,天天在诵经、拜佛,好象是在学,你是真学是假学?佛把世间的名位舍掉了,权力舍掉了,富贵舍掉了,你对于这些东西还动不动心?如果还是争名夺利,你是魔你不是佛;佛对于五欲六尘的享受统统舍掉,你要不肯舍,你是魔你不是佛;佛见思烦恼断尽,连阿罗汉都断尽,贪瞋痴慢疑恶见你还有,还常常发作,你是魔不是佛。要常常自己反省,自己到底是佛弟子还是魔弟子?魔弟子是来障碍佛法的,佛弟子是来示现佛法的。这一点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了。所以小乘有通过降魔这一关,这就是你禁得起考验。
 
  真正学佛人,这个魔障在你这一生当中时时碰到,你要问什么原因?无始劫以来的业障习气遇到缘果报就现前。这个人他毁谤我,他为什么不毁谤你?你跟他过去生中没有这个缘,我跟他过去生中结的有怨,过去生中,我是这样毁谤他的,我是这样障碍他的,今天我修行有这一点成就,他一定要来报复,一报还一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释迦牟尼佛成了佛了,究竟圆满的果地,还要受三月马麦的果报,因缘果报圣人都不能够避免,我们要知道。那果报现前,我们一定是逆来顺受,不生瞋恚、不起报复,这个帐消了,好事情不是坏事情。将来见面或者来生见面,就是好朋友了。这个结解开了、化掉了。如果他对我这一种毁谤、侮辱,我要心不平,不能接受,心里不平,这个帐不但还在,又加了利息。到来世遇到怎么样?来世遇到我会报复他,报复他比他这一生报复我还要严重,加利息,这样一生一世,一生一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彼此两方面痛苦不堪,这个痛苦不是一世的,生生世世。你想想看这有什么意思?毫无意义。所以两方面的人有一个觉悟问题就解决了,双方都觉悟,那就成佛了。只要有一方觉悟,马上就化解。
 
  我们很幸运这一生遇到佛法,所以无量劫以来这些冤亲债主到面前,统统都在这一生了了,帐结掉了。最严厉的报复无过于歌利王割截身体,如果我们遇到的时候也要跟忍辱仙人一样,受极大的苦难没有一丝毫的瞋恚心,忍辱波罗蜜圆满。所以我们常讲,这是自己一定要晓得,尤其在现在这个世间灾难频繁,要清清楚楚、明明了瞭这个世间是幻妄不是实在。《般若经》上讲的话要记住,「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事实真相。相信身有生灭,冤亲债主怎么处置我都可以,让他去糟蹋,灵性不生不灭。纯净纯善的灵性决定向上升,带一丝毫怨恨往下堕落,这个很可怕。所以死不怕,人家毁谤不怕、侮辱不怕,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怕这个。善念尚且不生,何况恶念?因为你善念,你生三善道,恶念生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善恶念头统统要断掉,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这就对了。所以这有降魔,降魔之后这才成等正觉,示现成道。
 
  释迦牟尼佛三十岁示现成道,这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正觉」,成等正觉,一般大乘经上常加一个等正觉是菩萨;如果只有正觉?正觉是阿罗汉、辟支佛,等正觉是菩萨。在此地讲的正觉就是等正觉,等正觉是正等正觉,这上面还要加一个无上正等正觉,究竟圆满佛果,这就是世俗常讲的成佛,成佛之后,自己修行圆满了。三个圆满,「烦恼无尽誓愿断」,断尽了,圆满;「法门无量誓愿学」,学圆满:「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也圆满,三个圆满。三个圆满之后,那就是第一愿要兑现了,「众生无边誓愿度」,转*轮。转*轮就是讲经说法教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教什么?教导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这是三大纲领。转恶为善就是断烦恼,转迷为悟就是学法门,转凡成圣就是成佛道。你看看自己三个圆满,这自己是过来人,我怎么样学,怎么成就的,我现在来教你,把我自己所修学的心得经验提供给你做参考。你圆满之后,要接棒教化众生。自行化他,教学相长,这是用我们世俗眼光来看。
 
  所以佛,佛道是师道。三轮教化,轮是圆满的意思,佛法的教学用轮来做代表,佛家讲的「*轮常转」。现在科学里面讲「圆」,大家好懂。圆一定有心,圆心,圆心在哪里?找不到。在几何里头圆心决定有,它不是物质。如果你要是把它点一点,这一点在显微镜里面去看是一块面积,那不是点。所以几何里头讲点移动就成为线,线能够看得出来,线移动这成为面,那我们的感觉就很明显,点是看不见的,决定有。点是静的,不是动的,这个圆的周,周是动的。
 
  你看看在一个图形里面显示出有动有静,圆能显示。佛用这个来代表他所教学的内容,他教人什么?教人不动。不动是你的真心,真心里面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这一切的无量从什么地方去看?从那个圆周里面去看,那个圆周是无量的。我们初学佛的时候这个周小,是个小圆,慢慢学这个圆周逐渐逐渐放大。初信位的菩萨这个圆小,十信位的菩萨那个圆就大个十倍,到十住菩萨那个圆就扩张到一百倍,十行就千倍,十回向就万倍,十地菩萨就亿万倍,百亿。但是那个圆心,心是一个,心不是两个。逐渐逐渐扩张,扩张到遍法界虚空界一个真心所现,究竟圆满,他这个圆的意思多好!
 
  十法界依正庄严,不管那个圆有多少,不管圆大小,统统是从那个心里头变现出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是妄心,把你那个圆扭曲,扭曲没有关系,扭曲不是真的,你离开那个妄,它又恢复正常,正常是真的。实际上这我在比喻里头讲过,扭曲不是事实真正有扭曲,那不是的,扭曲是什么?是你自己看错了,它本来是正常的,你看它不正常。我比喻用有色眼镜,戴上有色眼镜你看外面的景观不正常。最明显的是你戴上个四、五付有色眼镜,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黑色的,你统统戴上来,你来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是不是真的被你改变?没有,谁改变的?是你自己,你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改变你自己的看法,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是一丝毫不相干。这个道理很深,意思很广,要细心去想、去思惟、去观察,你才能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好,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九五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九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五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七三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七五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五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八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七九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八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二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八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一九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琉璃圣贤录:妙智老和尚[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对父母不孝,对朋友不诚,却热衷烧香拜佛,这样的人算在修行吗?[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六回 拜师子频申比丘尼[栏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评组织论中的全化论[栏目:太虚法师]
 问38:尊者,如果没有足以证悟道果的心智天赋(菠萝蜜)我们应该坚持禅修吗?[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达赖喇嘛·丹增嘉措[栏目:藏传佛教人物]
 声声佛号转境界[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栏目:首愚法师]
 正观缘起[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随喜功德 1996.10.16~1996.10.31[栏目:星云日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