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三八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55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0三八卷)
 
   诸位同学,请看这一大段最后的一段经文,第十此四天下的上方「持地世界」,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诸佛子,此四天下次上方,有世界名曰持地。如来于彼,或名有智慧,或名清净面,或名觉慧,或名上首,或名行庄严,或名发欢喜,或名意成满,或名如盛火,或名持戒,或名一道。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到这里是一段。这个世界的名号也很好,『持地』世界。「地」的意思是能生能长,能栽物,一切众生都要依地才能够生存,才能够有所作为。地在中国文化里面是坤德,天(干)阳刚,地阴柔,与人合称为三才。在佛法里面,以地藏菩萨来表法。地藏,用大地来表一切众生的心地,藏就是含藏,大地含藏无尽的宝藏,正如同真心自性里面本来含藏着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它的蕴藏没有相状,空无所有,但是这空无所有里面确实有无尽的德能,它无相,能现一切相。把地表心地,大地含藏是有相的,是有形相的,这个心地的含藏没有形相。佛经上说,虚空、宇宙、世界、万物,是从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虚空世界剎土众生一时顿现。
 
  现代科学家说,宇宙的发生缘起是大爆炸,一直到现在还不断的在膨胀,这是科学家他们从观察当中看到这个现象。这个现象也有少分接近,但是它不是大爆炸,它也不是不断的在膨胀。真相,现代科学确实也相当高明,我们不能不佩服,他们在数学理论上推测,证明无中能生有,这个无中能生有就是佛经上讲的空中有色。这个有是怎么生出来的?他说是一剎那,同时显现出来的,时间非常非常之短,亿万分之一秒,这个说法跟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同,佛经上讲「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所以地之德不可思议。地的大德落实在我们这些有情众生,特别是六道众生,要怎样把它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的样子是什么?我们中国人常讲,心地厚道,这是地藏之德。
 
  心地厚道,厚道里头最显著的是孝敬,所以孝亲尊师是地藏之德,是万德的根本,修行证果要依这个大德。所以佛教化众生,基本的教义三条,在《观无量寿经》上讲的净业三福,这是福业的根基,你看第一句说的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孝亲尊师。把孝亲尊师扩大,扩大到遍法界虚空界,「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这几句经文学佛的同学都熟知,可是我们做到没有?没做到。没有做到,所以你还是凡夫,你要是做到,那就恭喜你,不能称你凡夫,你是佛菩萨,佛菩萨做到了。决定不是把一切众生当作我过去父母看待,当作未来诸佛看待,那个当作不可以,为什么?还隔一层,当下就是,一丝毫的隔碍都没有。
 
  你要问:诸佛如来跟凡夫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此地,这就是觉跟迷,佛菩萨在正觉,众生痴迷,痴迷不知道事实真相,正觉晓得,晓得法界虚空界一切剎土众生跟自己是一体。儒家讲推己及人,跟佛法讲的非常贴近,我怎么样爱自己,我怎么样爱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包括所有的植物、矿物,大自然的现象,所以那个爱心遍法界虚空界,尊敬遍法界虚空界。这是地藏菩萨的课程,大乘佛法入门必修的功课。大乘入门的方法很多很多,但是这个方法实在讲第一方便,这里面难,难在哪里?难在我们的迷执,严重的迷执,不肯认知,不肯承认,事实摆在面前不承认,这是坚固的妄想执着产生的障碍。持地这个世界不错,就从浅显的意思上来看,这个世界的居民,居住在这个世界一切众生,能持有地藏之德,或者我们说是大地之德,殊胜!必然这个地方众生大乘根性的人多,佛在这里面教学成果一定是非常的殊胜,那就是说,根熟的众生多,成就的人多。
 
  『如来于彼,或名有智慧』。如来在这个世界示现、应化,众生有感,佛来应,化就是教化,用什么名号?用『有智慧』。从这个名号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居民,欢喜智慧,用我们世俗的话来说,求知欲很强。到哪里去求?这一尊佛叫有智慧如来,我们要求智慧,当然找他了。所以如来的德号就是他招生的广告,希求智慧的人都来,佛会教他。智慧从哪里来的?不是学来的,学来的在佛法里称之为世智辩聪,不是真智慧。世智辩聪在世间也算是不错了,但是因为他不是真智慧,因此总免不了有差错。没有差错,他造的是善业,发生差错他造的是恶业,不论他是有心无心、有意无意,决定感召果报。正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谚语常常这样说,实际是什么?这不是时辰,是因缘未到,就是因缘还不具足;因种下去,缘要成熟了,果报立刻就现前。这是大乘佛法里头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迷惑,果报现前,恐惧、害怕,菩萨有智慧,知道果报是以前这个业因,缘聚会了不能不受。
 
  我们要不想受恶报,菩萨晓得决定不造恶因,无论在什么样状况之下,决定不造恶业。真的像《金刚经》上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仙人一丝毫瞋恚的念头都没有,他把这个境界转过来了。真的是「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我们要学这个本事,把不善的境界转成最善的境界,我们就成就了。忍辱仙人能转境界,所以他忍辱波罗蜜圆满。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挫折遇到不少,但是还没有像忍辱仙人遭遇歌利王那样的灾难,我们还没有遇到过,如果我们哪一天要是遇到,会不会像忍辱仙人那样的心平气和,没有瞋恚,只有感恩。感什么恩?成就我忍辱波罗蜜。难!太难太难了。佛菩萨照顾一个修行人,我们细心去观察,真正是就像慈母照顾婴儿一样,无微不至。你能承受多少,给你做个实验,慢慢再把承受力量增加,效果扩大,总会有一天遇到最严重的打击,就像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这就像什么?像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考试,严格的考试你通过了,你才能拿到学位,这个学位是无上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入诸佛如来的境界。所以你说哪个事不是好事?哪个人不是好人?
 
  我学佛五十多年了,亲身体验,我承认肯定佛所讲的「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为什么?我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就看你用的是什么心!佛在经教里面给我们一个总的原理原则,那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如果我们的心果然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个事好,就是真理。「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如果不是菩提心,这个境界就没有了。果然是菩提心,好心,这个境界是事实,这就有智慧。
 
  这几天许多地方同学打电话传真给我,大家都被SARS的传染搞得身心不安,来问我。我不是一个大夫,但是我听到各个方面传来的讯息,自己这么多年来学佛的经验,我知道,我也非常相信,佛在经典里面所教导我们的,真实不虚。凡夫到这个世间来,你为什么来的?佛告诉我们,我们与此时此处,此处是地球,此时是这个年代,在这个地球上所有一切众生有缘。你要跟他没有缘,你就不可能跟他在一起,引业引导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到这个世间来了之后,在这一生当中,所有一切的遭遇、受用,一般人叫享受,是苦是乐,你这个受用,满业。什么叫满业?过去生中所造的善恶业。过去生中善业做得多,这一生生活不错,福报!少灾少难,少病少恼,你是享福来的。如果过去生中造的是恶业,你这一生当中的遭遇,那真叫是多灾多难多病多恼。福报、凶灾是平等的,都是好的,事事是好事。凶灾是消除我们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不是这样,你怎么消得掉?不善业消掉了,我们阿赖耶识里头含藏着还有善业,因为不善业的力量太强、太大,它先受报,它报完之后,善业的果报就现前,这完全是从报应上来讲。
 
  可是有智慧的人就不一样了,有智慧无论是善果还是恶报,都能够帮助你消业障、增智慧,都能够帮助你提升境界,尤其是恶的因缘、恶的果报,你真有智慧那是大幅度的提升。就像忍辱仙人有智慧,从菩萨地一提升就如来地,歌利王怎么不是他的恩人?中国谚语常讲,「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为报」。我成佛之后我要报答,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我的恩人,无论是善待我、是恶待我,为什么?统统帮助我提升,统统成就我圆满的佛果,这是智慧,真智慧。我这一生可以说是宿世有一点善根,这一生从小受传统式的家庭教育,大概有四个月这是最早的私塾教育,种的这个种子。常常怀恩念德,处事待人接物,总没有办法脱离恩德、情义,这是我一生为人。年岁愈大,这观念愈深,不义的事情我做不出来,舍生命也在所不惜,决定不能违背恩德、情义。重大的挫折遇到不少次,但是我没有违背恩德情义。别人对我有一天的好处,我永远记住,我知恩报恩。这个人以后对我有误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障碍,或者对我有伤害,我没有放在心上,永远念他那一天的好处。他一百天的不是,一千天的不是,我绝不放在心上,我只念他一天的好处,为什么?佛教我的。
 
  佛教我要成就自己的纯净纯善,我念他一天的好处,我心善,他对我不好我不能念,念的时候我这个善夹杂着不善,把自己的善心破坏掉了。所以这个破坏不是外来的力量,是你自己,这个要知道。为什么把自己的良心当作一个垃圾桶,盛一大堆人的不善?这是愚痴,这个人没有智慧,不聪明。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这个良心里头只容许盛一切众生的真善,决定不夹杂丝毫的不善。佛说他们从凡夫地修行证得无上的佛果,秘诀就在此地。佛菩萨真的大慈大悲,决定不吝啬,他所得到的好处真正是和盘托出,提供给我们做参考,我们想想这有道理,这是真的。所以闻人之过,要像古人所说的「耳可得闻,口不可言」,闻人之过就好比闻人家说我们父母之过,我们没法子只好听,但是口里头决定不能说,养自己的德行。当然最好是听都不要听,何必听?有人来说,别人说你怎么怎么不好。不要听,不听,你不要说。为什么?我不希望我阿赖耶识里头含藏这些不善,我希望含藏都是他的善。永远记住人的善,不记别人的不善,成就自己的德行。世出世间善人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在这个世间总离不开因果的定律,那你就知道了,善因决定感善果,恶因才会感恶报。善因要感得恶报,恶因要得善果,佛一再讲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
 
  昨天晚上,悟道法师发了一个传真给我,是台湾中国时报的,有人建议提倡斋戒三天,祈求化解SARS这个灾难。传来给我看,我看了,有道理!在古时候国家发生瘟疫,这是灾难里面的一种,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当时的帝王一定是大赦天下,发动斋戒、禁屠、素食,发扬慈悲心、爱心,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化解灾难。现在一些人迷信科学,认为从前人没有科学的常识,这些作法都是迷信,这真正是迷信。过去历代帝王作法不迷信,那是什么?爱心能解决一切问题。所以我说日本江本胜博士是菩萨再来的,他用科学的方法,证明爱心能够化解一切的毒素。他用水来做实验、用米饭来做实验,做了八、九年,跟他在一起做实验的人很多,确确实实得到科学的证明,人以爱心这个讯息对一切众生,众生的反应是最美好的。昨天从香港也传来一份资讯,有一位笔名叫夏雨写了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也是说明SARS这个灾难。我们从佛法上说,清净心不受一切病毒感染,病毒是不清净的,所以纯净的心、纯善的心决定不受感染,慈悲心能够化解一切的菌毒。细菌带着有毒素的,细菌是个物体,它有灵知,就跟水一样,你以爱心、以大慈悲心,它的结晶就改变。
 
  我听说SARS的菌毒,现在有人发现好象是第六次的转变。它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感冒病毒,一点都不奇怪,为什么这个时间不长,它已经有六次的转变,而变得什么?一次比一次变得更毒。这个原因我们晓得,是一些众生以瞋恨心对待它,要把这个病毒杀死,要把这个病毒消灭。他不晓得这个病毒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性识所变的,你能杀得掉吗?杀不掉。科学家早就晓得物质不灭,你怎么能杀掉?它不灭,但是它会改变。你以恶的念头对它,它变得更恶,就像江博士实验水那个情形一样,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杯水很普通的水,在显微镜上照下去,虽然不好看,还可以看得过去。如果你把瞋恨的念头传递给它,杀它、灭它,这个念头给它,你再从显微镜里去看,它里头产生变化,变得非常难看。但是你换一个念头,以爱心看它,以感谢来看它,它马上起变化,它变得很美的结晶。它不会消灭,它会变化,这个有道理,这在佛法上讲得通。所以要怎么对它?我们要忏悔,要改过,要自新,要把恶念变成善念,把瞋恚变成慈爱,把厌恶变成感谢,这个细菌它就改变,毒没有了,它变成对我们最有利益的细菌。
 
  人身上不知道有多少细菌,所以有坏的、有好的,好的你怎么样叫它更好,坏的都能够变好,我们身体就健康了,永远不会生病。问题就看你会不会变,会不会变就看你有没有智慧,有智慧你就能改变一切环境,改变一切物体,你把一切物体都变得非常美好,所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是要智慧从内心里头改变,我以善心善意、善言善行对待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包括这个细菌,我对它这样,它对我反应都是好的,这才真正叫有智慧,真正叫我们学到了智慧。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持地世界,名号的第二句:
 
  【或名清净面。】
 
  这个名号是从果德上建立的,清净面、慈悲眼都是果报,我们晓得菩萨修行成佛,在没有成佛之前,世尊告诉我们,他要用一百劫的时间修福,福报,所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福相,福德相,修来的。为什么要修相好?佛菩萨不为自己,众生贪着相好,如果没有福相,众生不喜欢,不愿意接近你,不愿意听你的教诲,你有再好的教诲、再真实的法,他不乐意接受,那怎么办?这也是世尊这里教导我们,你要帮助别人,要教化别人,你得投其所好,他好什么?他喜欢福报,你的福报比他大,他喜欢相好,你的相好比他还要好,他服了,他不能不跟你。楞严会上阿难尊者为什么发心出家?就是看到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世间希有,他心里想这个相好决不是父母所生的,是他修行修成功的,阿难是希望自己的相好能跟佛一样,出家修行。所以,相好福报能够摄受众生。佛特地为一切众生作斯示现,我们要想相好,那你就得好好修,修因。
 
  『清净面』,是从清净心修来的,是从清净语,是从清净行,换句话说,身口意三业清净,自自然然清净面你就得到。三业不净,怎么样想自己的面清净,他也清净不了。现在人不懂得修因,他想相好怎么办?去美容,我们看过很多。经过美容之后,可能美容的当时看看还不错,过了几个月这里面就产生变化,一两年之后面孔非常难看,本来是爱美,果报是适得其反,比他本来的相貌还要丑陋。中国谚语有一句话说「相随心转」,那个相貌为什么会愈变愈丑?他恶的念头、不善的念头愈来愈多,他怀恨,恨这个美容师,没有能够把他的相貌整好,用的手术用的药物有了问题,怨天尤人,心里不平,这样不善的心使你的面貌变得就更不善,相随心转。所以你要想美容不要进美容院,到哪里去美容?佛告诉你,你把心念头转变,你的相貌就转变。你心地清净,相貌就清净,心慈悲相貌就慈悲,心善良相貌就善良,心美好相貌就美好。不要进美容院,自己在家里就能改变,不但能改变你相貌,改变你体质,为什么?佛在经上讲,「境随心转」,心是能现能变能转,境界包括身体,身体是最接近的一个境界,这个境界是所现所变所转,要懂这个道理!
 
  台湾最近提倡斋戒三天,非常有道理,一点都不迷信,三天不杀生,三天不吃肉,以善意善行回向祈求消灾免难,不是没有道理。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境随心转,我们这三天反省,改过向善,环境里面所有一切不善都能够改善,都能够转变。佛菩萨心地纯净纯善,恶人遇到他,那个恶念都能暂时停下来,不起恶念。这是外国人讲的磁场,他的磁场好,磁场非常强,恶人的磁场没有他那么强,所以恶念在他那个磁场里面它不会起来,这话讲的都是有道理。一个人到这个世间来一趟不容易,佛在经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然来到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时间短促,活一百岁的人不多,一百岁实在讲也真叫一弹指,聪明人、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把握短促的时间里头,好好的来修行,把自己妄想习气,特别是不善的习气,把它修正变成纯净纯善,这一生没有白来。所有一切冤家对头,不管他对我们怎样的伤害,毁谤也好,侮辱也好,伤害也好,我们用真诚、慈悲、智慧把它化解掉,欢喜乐意接受,不生一丝毫瞋恚心,不起一丝毫报复的念头,这个结化解了,来生后世遇到,不善的缘就变成善缘。
 
  佛菩萨累劫修行修什么?化解怨怼而已,别人跟我对立,我不跟人对立。转敌为友、转怨为亲,这是佛法,佛法是觉悟之法,这是觉悟。不能报复,报复不能解决问题,敌对要是杀他、消灭他,不能解决问题,不但不能解决问题,会使这个问题搞得愈来愈复杂,愈来愈严重,为什么?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才叫可怕。中国古人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个话乍听起来好象人生过得太消极,没有一丝毫进取的精神,但是这两句话是至理名言,它有道理。生死有命,这就不怕生死,富贵在天,不追求富贵,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问我起心动念一切言行符不符合道理,什么是道?伦常是大道,符不符合道德的标准,这个重要,只要能够符合道德标准,给社会给众生做正面的好榜样、好模范,自己的利害得失不放在心上。念念为社会,念念为众生,消业障,增智慧,果报不问,问果报干什么!
 
  佛还要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是教学,是为一切众生做示现的,不是真的,这就是佛教导众生,「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不是佛菩萨赐给你的,也不是上帝神仙赐给你的,不是的,是你自己修因而得的果报,佛菩萨做模范教你怎么样修因,然后果报自然现前。诸佛如来在九法界做种种示现,目的不过如是而已。他自己已经回归到自性,自性里头无有一物,本来无一物,所以他的心纯净纯善,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他回归到这个地方。所以示现在世间,总是要和光同尘,满足众生的希求,满足众生的欲望,然后慢慢再帮助他提升,慢慢再帮助他回归自性。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要懂,然后你才真正体会到佛菩萨的恩德不可思议。果必定不能离因,因不离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第三个名号:
 
  【或名觉慧。】
 
  这个名号是从体用上建立的,「慧」是体,「觉」是用,日常生活当中你为什么觉而不迷?因为有智慧。所以诸佛如来的教学,这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原理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戒定慧三学。所以古大德编纂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经论,把这部书称作《三藏经典》,现在我们称为《大藏经》。《大藏经》里面分三分,三个部门,就是经律论,律讲的是戒,经讲的是定,论讲的是慧,所以叫三学,戒定慧是经律论之所诠。三学是一,一而三,三而一,是分不开的,但是也能分开来讲,众生根性不相同,我们现在讲学生程度不一样,小学生初学,学什么?学戒学,学规矩。规矩一定从小时候学,从初学的时候学,慢慢养成习惯,这是属于德行,学规矩。孔老夫子教学他四个科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他分四科,德行言语相当于佛法里面的戒学,政事文学相当佛法里面的定慧,有体有用。
 
  世出世间法都是以德行为基础,没有德行的学术,对社会对众生多分是不利的,害多利少;如果是具足德行的学术,那肯定是利多害少,古今中外细心去观察,我们就明白了。所以古今中外大圣大哲,无不重视道德的教育,尤其是东方人,在古时候印度跟中国周边这些国家,对于德育看得很重。有戒律,这慢慢再提升,提升到经论,帮助你开智慧,帮助你明了宇宙人生的理事、性相、因果,于是你明白了,你心有主宰,心有主宰就是定。你有能力明辨是非,明辨善恶邪正,这是智慧。不为境界所转,这是定功,不被境界转就能转境界。凡夫没有定慧,很容易被境界转;有德行的人,他有智慧,不轻易被境界转。
 
  这里头最明显的就是听信谣言。过去我们跟韩馆长相处三十年,韩馆长有一个过人之处,这是一般人所不及的,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你在她面前说话,或者批评一个人的是非,她当时听了笑笑跟你点头,你走了以后怎么样?看这个人说的是不是重要的,如果与我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有关联的,她不是说马上听了就相信你,她去查证,这是有智慧。要查证什么?是不是像他所说的,他说这个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她能够护持佛法三十年,始终如一,有她成功的道理,她不听信谣言,她会追根究底,然后再研究,你说这些话动机何在,目的何在?自己要怎样来处置,她有主宰,这个就是觉慧,她不愚,她不迷,不觉就迷,没有智慧就愚,所以她不愚。有人在她面前说某人怎么怎么不是,说了许许多多,说的一文不值。她会找个时间把那个人找来看看,跟他谈谈,看看他是不是像那个人所说的。在她面前挑拨是非,我们佛法讲的是妄语两舌,不是没有这种人,有,但是几乎都不起作用,这是什么?无论大小团体领导人必须具备的风度。
 
  馆长这一点大家都要学习,要做一个有觉有慧的人,不要做愚迷的人,受别人摆布,受别人愚弄,到最后受害的损失的是自己,不是别人。好人他就是好人,绝对不是说你挑拨之后这人就变成坏人,没有这个道理,你不能接受他,还有别的人接受他。然后我们明白了,古人所讲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你为什么批评那个人?那个人跟你不是一类,不是同类的,你就排斥。那个人是好人,他跟好人是一类的,你跟他不同类,你跟他那个团体也不同类。古人选择朋友择交,我们想交一个朋友,要多方面观察,细心去选择,怎样知道这个人?观友而知其人。你仔细观察他跟哪些人往来,这些往来的是什么人?然后你就知道这个人是什么人,这也是很科学的方法。这个人往来的都是善人,都是大善知识,这人还能错得了吗?值得我们细心去思惟。
 
  我们自己也一样,多少人在看我们。如果我们哪一天,恶劣的行为被人看穿了,一文不值。我们所迫害的人,社会上一些大众一定是要重新去考量。我们说哪个人是好人,他会想想这人真的是好人吗?我们说某人是坏人,他也会想想这人真的是坏人吗?重新仔细观察考量。夫子说得好,真正有道德有学问,在这一生当中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当中遇到一个知己不容易。在古今历史当中来看,你一生当中有一个忠心的朋友,永远能记得你,永远能关怀你,你有困难的时候永远他会来帮助你,千载难逢。我们现在晓得,这种人只有佛菩萨,除佛菩萨之外靠不住。现在就连父子兄弟都靠不住,古时候这还是真正可靠的,现在没有了。为什么?伦理道德破产了。现在人只有利害,他说你好,你跟他有利。他毁谤你、说你不好,你跟他没有利,比什么都可怕!
 
  所以我们读圣贤书,这是人生当中最大的幸福、幸运。这个思想我在没有学佛之前就已经根深蒂固,我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常常想尚友古人,这尚是高尚的尚,跟什么人做朋友?跟古人做朋友。读古书,这是最靠得住的朋友。我在年轻时,确实想想年轻人有些狂妄,我求学的态度,师天地,法自然,友古今圣哲,我在文章里头写过这几句话,那个时候二十一、二岁。我不迷信,我不追求功名富贵,虽然生活非常贫困,我不追求物质生活,我所向往的是精神生活,我真正的喜爱是像古人一样一生隐居在山林,读书念佛。何必让人知道?但是每个人机遇不相同,根性不一样,总是过去生中大乘的根性,已经生了根,所以看到众生有苦有难,自自然然自动自发的会尽心尽力帮助,会伸出援手,不求一切的果报。
 
  所以这一生我非常感谢章嘉大师,我这个行业是他老人家替我选择的,我非常听话,依教奉行。这几十年当中,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诸位想想一个人生在世,这两点很不容易得到,我能得到,承蒙老师的指教。到了晚年,深深体会到孔老夫子的教导,夫子说,他曾经一天不吃饭,一夜不睡觉,想来想去,想的事情多,都没有真正的利益,不如学也。最后想想看,不如学,学什么?学圣学贤。在我们来讲,学佛学菩萨,不如学也。「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真的是快乐无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以古来的祖师大德,为什么觉悟之后住在深山就不再出来?天下知道他的、想跟他学的,你来,真的是「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你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亲切的招待你,把自己学习的心得提供给你参考,自己修学的喜悦可以跟你分享,不下山。
 
  修道、养道,最后成道,无不是做出最好的修行证果的榜样来给我们看。我们后人有几个人体会到这桩事情?又有几个人学到这些方法功夫?古时候人有,现在不能说没有,世界之大,我们孤陋寡闻,我相信真有,他们不出来,他们在深山里面修学,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心永远是定的,永远是清净的,真正是清净平等觉,不是觉悟的人做不到。心定,他才能定得住,他住在一个地方他才能不动;心是浮动的,你叫他住在一个地方他住不下来,他要到处乱跑。
 
  所以一切法,心是主宰。我们要求觉求慧,最重要的是在戒、定,戒是守法、守规矩,特别是守圣贤人教导我们的规矩。心要定,要定不能不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心才能得定,然后才能成就觉慧。这个地方的觉慧是佛陀的名号,成就觉慧也就是我们一般讲成佛,真正是功德圆满,到这个时候与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他虽然应,应现在九法界,他依然是如如不动;他在迷,他心里稍稍有一点动摇,他就不能应。为什么?心一动是凡夫,凡夫没有这个能力。圣人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不动心,这是我们要知道,要学习的。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三九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三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七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八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一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五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0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三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0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三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一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七五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八品 思考题[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漫说《长阿含》(卷五)~F 关于七定具[栏目:界定法师]
 赴美参访概况[栏目:惟贤法师]
 供养三宝[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栏目:白话佛经]
 教化儿童[栏目:教化]
 无轮回先无我[栏目:万行法语]
 玄奘法师与紫阁寺[栏目:玄奘研究]
 万里香花结法缘——记首次访美之行[栏目:真禅法师]
 为亡人做超度破瓦法的必须是大成就者吗?[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