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二九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3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二九卷)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的第二段「先瑞熟机」,从第七句看起,这是一个段落,从第七句:
 
  【宝华光明腾聚成云。复出妙音。说一切众生前世所行广大善根。】
 
  我们上面一段讲到这个地方,接着看他所说的第二句:
 
  【说三世一切诸佛名号。】
 
  这是第二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特别是在《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的,这些重要的原则确实非常难懂,但是那是事实,诸佛果地上亲证的境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过去我们只说弥陀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是古大德常说的,这个说法当然是有根据的。古大德告诉我们,世尊当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实在讲,流传到现代,当中失去的很多。
 
  过去书写很不方便,世尊当年在世,我们知道那个时候笔、纸都没有发明。中国那个时候也是如此,用刀刻在竹简上,把字刻在竹简上,所以相当不容易。佛说了这么多,诸位想想,在集结的时候,我们想象当中应当就失去了一部分。写出来之后,只有一份,没有第二份,什么人需要,什么人是抄一份。这样我们就晓得流通的量非常少,所以很容易丢失掉了。
 
  东汉初年,佛法刚刚传到中国来,印度的高僧到中国,以后中国也有不少人到印度去求经,那个时候还是贝叶写的。我们见过,贝多罗的树叶把它裁成长条,一面通常大概写四行到六行,这样一部大经,你就晓得它的分量是多大。一个不小心,很容易就丢掉了一部分,何况世尊一生所说的。所以真正传到中国来的分量不多。到中国来,把它译成华文,我想象当中,不可能全部都译出来,总是精挑细选,选出它的精华优先翻译。这个翻译一定是最重要的、次要的、再次要的,一定是分很多等级,所以不可能完全翻出来。因此,今天我们华文的佛经,藏文的佛经,巴利文的佛经,都是世尊在一生当中讲学的部分而已,不是完全的。但是这个分量已经相当可观,世间任何一个人的著作,在分量上的丰富,实在没有人能跟释迦牟尼佛相比。
 
  这么多经典里面,哪一部经第一?最殊胜、最重要、最圆满?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德,不分宗派,公认《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法的根本*轮。早年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也特别说出《华严》是佛经的概论,佛学概论。一切经都是《华严》某一部分详细的讲解、研究讨论,《华严》是圆满的教学,公认《华严》第一。可是《华严经》最后,文殊、普贤这两大菩萨把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全体,华藏的全体)导归极乐,华藏全体到最后归依极乐世界。
 
  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味道?极乐世界是华藏的归宿,《华严》的归宿,所以《无量寿经》就变成第一,这样把《无量寿经》烘托出来。《无量寿经》,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分为四十八品,这四十八品哪一品第一?这个不必我们去猜测,古大德早就公认,「四十八愿」第一。四十八愿在现在这个经本里头第六品。这一品经是全经里头最重要的一部分,阿弥陀佛自己说的,这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四十八愿,我们再得要问,哪一愿第一?这也是隋唐时代古大德一般都公认的,第十八愿第一。十八愿是什么?十念必生。这就说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所以,四十八愿归到名号;换句话说,「名号」才是真正第一。四十八愿是解释名号的,《无量寿经》是解释四十八愿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解释《无量寿经》的,世尊一生所说的一切经典是解释《华严经》的。从这样显示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晓得弥陀名号不可思议,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的佛号?佛佛道同,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都不可思议!又何况《华严》大教里面教导我们,「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从这些地方我们细细去参究、去观察、去体会,才真正明了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佛的名号不可思议,菩萨名号亦复如是,众生的名号,哪有例外的!没有例外。确确实实这里面只有迷、悟的差别,除了迷、悟差别之外,法界是平等的。生佛不二,性相一如,这些话佛菩萨在大乘经里面讲得太多!无数次的重复。为什么要重复?无非是加深我们的印象而已。让我们牢牢的记住,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能提得起观照功夫,我们的修行就从名字位提升到观行位,道理在此地。
 
  为什么现前有不少同学,确确实实他们的心地很善良,也非常勤奋,精进努力,但是许多年来功夫不得力,这个原因到底在哪里?如果我们找不到原因,就没有办法对治。好象治病一样,这个病的病因找不到你不能用药。你要把病因找到,然后才方便下药,药到病除,恢复你的健康。我们今天的麻烦是找不到病因,实际上这个病因是什么?我们佛法的熏习不够,时间不够,力量很薄弱,敌不过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无量劫熏习成就,现前一切时一切处还是烦恼习气在熏习。所以,追究其真正的原因,我们在佛法用的时间太少!
 
  我们自己要冷静的去反省一下,你就不难发现。你从早到晚起心动念,有多少个念头是在佛法上?有多少念头是在世法上?在世法上就是烦恼习气!这我常常讲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起心动念总是落在这里头。你每天起了几个念头,像这个经上所说的,「自他不二,凡圣一体」,你有几个念头是这个!
 
  即使是念佛人,你从早到晚,二十四小时当中,你念佛的时间多,还是打妄想的时间多?很清楚就明了了。而且念佛,念佛里头夹杂妄想,把你念佛的功夫全部破坏掉。甚至于还有不少人,古人所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下面一句话不好听,「喊破喉咙也枉然」。从这些地方说明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是修行证果、自行化他的总纲领、总原则,总的题目。
 
  一个教学的区域,一尊佛在那个地方主导教化,立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是他教学的宗旨,就是他教学的纲领、教学的方针,针对这个地区、这个时段众生的毛病下的药方。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提示得好,前面一句说「前世所行」,讲这个地区的众生过去生中的行业。这是说出这些人过去生中有善根、有福德,现在因缘成熟了,把这个讯息透给大家,希望你好好的把这个机会抓住,你这一生成就了!
 
  我们今天在图文巴这个小地方,这么一个小道场,诸位有缘到此地来,来听教听经,来念佛,这就是你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了。你要是能抓住这个机会,万缘放下,一心称念,依教奉行,你这一生的功德就圆满。当然学《华严》那是很难的,甚至于说不可能的。我们修《无量寿经》,我们修《阿弥陀经》,这个行!这一生当中稳稳当当的取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往生华藏世界!即使是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跟诸位说,也都是华严境界。你把净土经,古人常讲往生经,往生经就是净土三经,你跟《华严经》对比一下,你就明白了。我们听《华严》修净土,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们是用《弥陀经》导归极乐,用《无量寿经》导归极乐,比什么都殊胜!所以「说佛名号,令忆念故」,这个意思在此地,叫我们常常想着、常常念着。第三句:
 
  【说诸菩萨所修愿行究竟之道。】
 
  这一句注解里面,「说大行愿,使修发故」。我们要记住,这谁说的?是「宝华光明腾聚成云」这里面发出的妙音。佛还没现身,这一种殊胜的预兆、瑞应在佛出世一百年前,这一百年当中常常有。提醒这个地区的众生,这个缘太难得了,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无量劫中希有的因缘,要好好的抓住,要快快的成就。这快快成就,真的,一生成就,不要等第二生。怎么样才能成就?一定要放下万缘。在这个道场上依教奉行,一心称念,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要放下。常住里面必须要些工作,这由义工菩萨们在护法,清众修行。这些护法的菩萨是护持清众的,清众的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了。
 
  紧接着这第三句讲,『说诸菩萨』,注意这个「诸」字,「诸菩萨」就不是一个菩萨,众多!多,不是说人数多,是品位,十信位的菩萨、十住菩萨、十行菩萨、十回向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这叫「诸菩萨」。所以此地这个「诸菩萨」就是指华严会上五十一个菩萨,五十一位。每一位里面,菩萨的人数没有法子计算。仔细去观察他们,他们是怎么修行、怎样发愿能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道?这些人是我们的榜样。
 
  我们在经教里面看到佛是怎样教菩萨,千万不要以为「佛是教他的,不是教我的,与我不相干」,你这么想法就错了。只要你展开经卷,跟我就有缘分,我要没有缘分,我怎么能看到这个事情?我怎么能听到这个事情?只要我能看到、我能听到,跟我就有缘。换句话说,经典里面这些诸菩萨们是我的代表。他们向世尊请法,就是代表我请法;世尊教导他,就是教导我。这叫「直下承当」,我才能得佛法真实殊胜的利益,这道理不能不懂。
 
  我们今天很认真、很严肃的来说,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有没有具足?我给诸位说明,肯定的说明,具足了!这个缘分真正不容易遇到。这一生当中修行成功、失败,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你有没有真正抓住这个机会!果然把这个机会抓住了,你就成就!
 
  我们讲堂隔壁在建教室,这个教室我听说二月底会完工。完工之后,那边有十个教室,做什么用?提供给诸位学教、修行,做这个用途。有这么多的小型的道场,无论你欢喜学哪个法门,你们几个志同道合在一起共修,彼此不相妨碍,纯粹是个修学的道场。现在其他的道场比我们大,但是没有我们这么好的环境。我们有十个教学室,你在这里面念佛也好、诵经也好、研究讨论也好,课程你们自己去订。喜欢用什么方式学,都能如愿,我们都提供环境给你。道场是为大家建立的,不是为我,我不需要这些道场,这个路我走过来了。所以我这一生全心全力当护法,护持大家,提供大家修学上的方便,我做这个。
 
  重要的,『愿行』,诸位决定不能够疏忽,「四弘誓愿」,那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最高指导原则。头一个,你要发愿,什么愿?度众生的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果然发这个愿,心量拓开了。你要晓得,这个自私自利、我执,好难断!无量劫熏习成的我执,这是三途六道的大根大本。怎么样能破我执?四弘誓愿头一条就破我执,心量扩大了。众生无边,无边是什么意思?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剎土里面无量无边的众生。「度」,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帮助、协助;现在很时髦的话,服务。我要发一个愿,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剎土里面无量无边的众生,为他们服务;这个服务是义务的,没有代价的。这一愿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就是这个讲法。
 
  我们这个愿发了没有?大概你喜欢的人,你为他服务,没有问题。你不喜欢的人你能不能给他服务?你能不能帮助他?只为我欢喜的人服务,决定不肯为我不喜欢的人服务,这一愿就没有了。你的心量还是很小,拓不开!换句话说,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你有分别,你有执着,这个心叫轮回心;只要是轮回心,学《大方广佛华严》也是轮回法。一天念二十万声阿弥陀佛,还是搞六道轮回,什么原因?轮回心。怎么样把轮回心更换成菩提心?菩提心就超越了。
 
  四弘誓愿是菩提心,你们细细想想,「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大悲心,菩提心里头的大悲心。「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那是深心。「佛道无上誓愿成」,那是直心,是至诚心。四弘誓愿是菩提心。你看看佛教导我们菩提心从哪里发?从大慈悲。所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先把自性的慈悲心给发出来!对待一切众生要生平等心。我们今天对一切众生确实有喜欢的、有讨厌的,但是这个要提高警觉,这个心是轮回心。我用轮回心,无论学哪个法门都是轮回法,没有法子出离,这你要改!
 
  改的方法,佛这四句偈太好了。这四句偈是所有一切诸佛如来教化遍法界虚空界的众生,总的教学纲领,我们学佛决定不能违背。话虽然是这么说,这是事实真相,但是怎么样?真正做的人太少太少!几个人能够依教奉行?哪一个人真能依教奉行,他这一生成功了。第一个,心量要拓开,心量果然拓开了,断烦恼不难。现在为什么断烦恼这么难?心量太小,所以烦恼想断,断不了。为什么?起心动念自己的利益;我的利益、我们道场的利益、我们家庭的利益、我们公司行号的利益。你还有什么法子?你没有想到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的利益。
 
  说老实话,我学佛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一个人,他起心动念说「我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利益」,我没有见到一个人。如果说遇到一个人「我为全世界人民的利益着想」,这就不得了!这个人有没有遇到过?没有遇到过。我遇到过最大心量是:我为我们佛教。其他宗教,他不为,还是个小心量!我为我的国家民族,其他国家民族他不为。除了人道之外,还有畜生道、饿鬼道、修罗道、诸天道,九法界他统统都忘掉了。天天在经教里学,但是从来念头提不起来。你说这有什么法子?
 
  你们有些同修看到,我上讲台之前,在那里拜佛,我拜七拜。讲完之后,下讲台也拜七拜。不是礼佛只有三拜,我怎么会拜七拜?我第一拜,拜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这个教学是他老人家传下来的。第二拜,拜本师阿弥陀佛,我想到极乐世界去,念念不忘弥陀本师。第三拜,我们现在讲《华严经》,华严教主毗卢遮那佛,这是三拜。第四拜,拜华严会上佛菩萨。第五拜,佛法是老师传授给我的,我不能忘了老师。我们今天学习有这么一点成就,护法大德给我们的,不能忘了护法。所以第五拜是拜老师、护法菩萨,这上面都加「南无」的。第六拜就是和南,遍法界虚空界一切神灵。最后第七拜,我们这个道场有城隍、土地在护持,所以我一定要拜此界他方一切城隍、土地尊神。我拜七拜。
 
  我一天上两堂课,两堂课就是四次的礼拜,再加上我早晚课诵,我的礼拜是这个拜法。念念不忘!一天至少六次。这就是长年不断的熏习,熏习成一个习惯,起心动念再不会为自己想了,也不会为自己道场想。确确实实心量拓开了,众生无边誓愿度。为度众生就是为服务一切众生,我必须要认真守法,要如法,我要不如法,众生想来替我服务,不会接受。
 
  今天有个人到我们道场来做义工,我们道场有规矩,他样样都能够遵守,那我们非常欢迎。他要是不能遵守,他很想来做义工,我们会拒绝,我们不要他。同样一个道理,如果我们自己思想、言行不正,我们想为一切众生服务,人家肯不肯接受?所以断烦恼,成就自己的德行;学法门,成就自己的学问。有德行、有学问,去做义工,你说说看,哪个不欢喜?诸佛如来如是,一切菩萨如是,声闻、缘觉亦如是,诸佛菩萨化现无量无边正觉的圣贤亦如是。
 
  所以这个世间所有一切宗教的教主、创教人,里面的各个阶层的领导、传教师,你想想看,是不是诸佛如来的化身?我心目当中都是。你要不相信,你看看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为教化众生,他能变现许许多多的鸟,鹦鹉、孔雀、迦陵频伽、共命之鸟,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它不是畜生道,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阿弥陀佛既然能够变化众鸟,难道他不能变化成各个宗教的创始人、领导人吗?这些事实真相,希望诸位细读《华严》,深入《华严》,你就明了!
 
  《华严》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然后我们对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恭敬之心油然而生。我们对于一切众生恭敬心生不起来,是迷惑颠倒。你看诸佛如来,他对一切众生生恭敬心,对地狱众生、饿鬼众生、畜生里的众生他都是恭敬心,跟对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他是佛。我们做不到,我们是凡夫。这些地方不能不学,不能不知道。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第三句:
 
  【说诸菩萨所修愿行究竟之道。】
 
  这在前面我们举四弘誓愿。愿有了,要行,愿以导行。十方三世一切菩萨都是这个方法修行证果的,可以说没有例外的。即使是在世间,成就学问、成就道德、成就事业的,也莫不如是。我们世间人讲立志,佛法讲发愿,发愿跟立志是一桩事情。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他能不能成就,确实只在他有没有一个方向、有没有一个目标。如果这个人在一生当中,他有方向、有目标,那我们肯定他一定能够达到他的目的。最怕的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像船航行在大海里头,不知道方向,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没有目的地,漂泊在茫茫大海当中,什么成就都没有。
 
  世间人发愿,古代圣人教人,应该立什么样的志向?立不朽之事业。所以有三个原则,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个原则掌握到一个,你就成功了。佛法里面也是给我们讲三个原则:「求智慧」、「求福德」,佛法教我们积累功德;「度众生」,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苦难众生里面最苦的是迷惑颠倒,迷而不觉,这很苦。不要以为他这一生当中得人身,有很崇高的地位,有很大的财富,那个没有用处。这些东西在面前,佛眼睛里面看,那是昙花一现。释迦牟尼佛得到了,不要了。你想想看,这什么意思?世间人要求的富贵,帝王!佛是到手了,不要了,去从事于社会教育工作,以他的大德大能做教学工作。
 
  我们从历史上细细观察,明白了。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好事,第一等的大事,真正能够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无过于教育。所以,佛菩萨示现在九法界,都是以老师的身分出现,师道!而不是以其他身分。其他身分,有,三十二应身里头有,五十三参里头有,那是辅助的;主要的是教学,以佛的身分出现在世间,教学。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教学的人显示出他的大德大能,清高!物质生活享受是贫民,不是富裕。他的福德从什么地方观察?虽然清寒,他的生活并不缺乏,那就是富足。
 
  这个富,世出世间圣人都教导我们,都是一样的说法,「知足常乐」;佛法里面,知足是富。所以菩萨示现成佛,在未成佛之前住兜率天,兜率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知足,你看看他示现的,他住在知足天。我们《华严经》过去讲过这一段,「知足天王」,好象有同修把这一段做成光碟单独流通,我看到有这么一段,知足天王。知足常乐,知足是真富贵。这些地方都是现身说法,不仅是言教,他有身教,做出来给我们看。然后你看他的表演、他的示现,确实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点点滴滴都是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
 
  这个苦难众生,只要没有明心见性都是苦难众生,苦难众生范围包括的很大,包括到十法界。十法界里面的声闻、缘觉、菩萨、佛,天台四教里面讲的藏教佛、通教佛,没见性!华严宗里面讲的小教佛、始教佛,都没见性,都是属于苦难众生。为这一切众生做种种示现,目的是帮助他们觉悟,帮助他们明心见性。
 
  我们求学,实在讲,在这一生求学能不能有一点成就,关键在学习的态度。正是印光大师所说的,对于学道,你是不是发了真心?果然是真心想学道,妄念自然就放下了。我真心学道,妄念没放下,还有名闻利养,还有贪瞋痴慢,还有物质、精神的享受,你不是真心,你心不在道!心果然在道,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那就是做出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一心向道,世出世间所有一切的外缘统统放下。
 
  对于日常生活,从来不起一个念头。日中一食,到外面托钵,无论人家供养什么,真诚欢喜。那一份供养不是白供,施主供养这一钵饭,托钵的人要跟他说法,他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帮助他解决;没有问题,欢欢喜喜的时候,为他祝福。所以,施主对出家人是财布施,这一钵饭是财布施,出家人对施主是法布施,彼此双方都在修布施供养。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个好吃,这个不好吃。
 
  菩萨实在讲,也有给我们做示现。过去我们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个经是安世高翻译的。讲经的时候,照规矩一定要把翻经的人做个简单介绍。安世高是汉朝安息国的王太子,跟释迦牟尼佛身分一样。他的父亲死了,他继承王位,好象只做了半年,他还做了半年国王,把王位让给他的叔父,他出家去了。学释迦牟尼佛,出家修道,弘法利生。他跟中国的缘很深,以后到中国来了。在之前,他曾经到中国来过两次,还命债!是过去生中他误杀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现在投生在中国。他找这两个人,也被这两个人误杀,这是示现的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不能说修行证果了,就没有报应,没有这个道理。这正是百丈大师所讲的「大修行人不昧因果」,安世高不昧因果,来还两次命债。
 
  第三次就是到中国来弘法,从事于译经的工作。译经告一段落之后,他受人之托,也是前世一个老同参、老同学,现在他是[共+阝]亭湖的龙王,落在神道里面去了。这个神寿命到了,寿命到了他会堕落,他很苦,求他的老同参来为他超度,来帮助他。所以安世高特地到[共+阝]亭湖的[共+阝]亭庙去看这个龙王。这个龙王头一天托梦给庙里面的住持,告诉他,明天有一位高僧到这个地方来,你要好好的招待,他是他前生的同学,要听他的话。
 
  他这个同学为什么会堕落到畜生道,去当龙王去?前世两个人好朋友。安世高为我们介绍的,他这个同学明经好施,好法师!明经,通达教理,又喜欢布施。通达教理是修慧,喜欢布施是修福,有智慧,有福报,为什么会堕落神道?就是托钵的时候托到那钵饭菜不好,心里很难过:我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为什么今天托得这很难吃的东西?这一念心堕畜生道。换句话说,他瞋恚没有断干净,这是属于瞋恚里面的一分,心里不高兴。虽然没有表现出来,心里头不高兴。
 
  我们要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想?如果也是这样的,他能堕畜生道当龙王,因为他有福报、有智慧。我们没有福报,又没有智慧,我们要落畜生道,恐怕是小鱼、小虾米,哪里能当龙王!这些都是事实真相,我们读了之后寒毛直竖!想想自己的行业,自己遇到境界时候是起什么念头?再想想看,他堕在畜生道,我们将来到哪一道?太可怕!
 
  李老师往年在世常常给我们讲,念佛人,一万个念佛,真正能往生的两、三个人。不要以为我们念佛将来都能往生,那是你的如意算盘。所以你一定要把经看清楚,《弥陀经》上讲得很好,西方极乐世界什么人去?「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换句话说,你是不是上善?你要不是上善,你的佛念得再好,去不了。为什么?到那个地方去,跟那个地方的大众格格不入。他们人人是上善,我们的心行不善,你跟他们怎么能谈得来?怎么能合在一起?所以经上,经本一展开,佛叫的「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到底善不善?善有标准,标准是「十善业」。
 
  我们想一想,我们用「十善业」给自己打分数,能打几分?你一条一条去打,每一条十分,你能打几分?然后加起来,看看及格不及格!不杀生,你能打几分?不偷盗,你能打几分?不邪淫,你能打几分?不妄语,你能打几分?到最后不贪、不瞋、不痴。自己很严肃的替自己打分数,看看自己符不符合「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必须要做的功课!这个分数要及格了,你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品位不高。不过,凡圣同居土也不错,下下品也不错。你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受用,跟七地菩萨平等,「皆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
 
  这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什么赞叹阿弥陀佛,原因在此地。这是所有一切诸佛剎土里面都没有的,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有。所以我们在这一生能成就的,说老实话,只有净宗法门,只有往生净土这一条路我们可能走得通;除这一条路之外,哪一条路我们都走不通。为什么?没有能力断烦恼。《十善业道》修成功,那是人天福,天到哪里?最高到忉利天,夜摩都到不了。忉利天、四王天、人间这三层,《十善业道》就在这三层,这里头有上品、中品、下品。佛不骗人,决定没有妄语,没有绮语,经典里面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要会看,你要求「愿解如来真实义」,千万不要把佛的意思错会、错解了,那吃亏,自己要负责任。
 
  从这个基础向上提升,提升的方法很多很多,对我们凡夫来说,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发大心大愿。我们见思烦恼断不掉,尘沙烦恼断不掉,无明烦恼断不掉,但是我们的大心大愿,如果等同法身菩萨,就这一个条件也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你要问:法师,你怎么知道的?我从《华严经》上得到的讯息。《华严经》什么地方得到讯息?开经讲到这个经典的当机者。这个经典当机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法身大士他们所住的是实报庄严土,不是普通净土。
 
  清凉大师给我们说过,除法身菩萨是《华严》当机者之外,大心凡夫也是《华严》当机者。什么叫大心凡夫?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读到的,李长者给我们说的话,「常信自他凡圣一体」,常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弘愿,真有这个心,有这个念头,要度(跟佛一样),要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虽然烦恼习气没断,这个大愿心不得了!用这种大愿心,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也能够生弥陀的实报庄严土。人不能没有大愿,有了大愿怎么样?要有大行。『愿行』,有大行,大行是真干。我这个愿不是假的,我的行尽心尽力,我能做到哪里,我就做到哪里,功德圆满!
 
  我们没有法身菩萨那样的神通广大,他们确确实实有能力帮助遍法界虚空界的众生;众生有感他就有应,随类现身,随机说法,他真有能力兑现,这个愿兑现。我们今天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在我们现前这个世间,我们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需要我们帮忙的时候,一丝毫疑惑都没有,全心全力去帮助他,我们力量已经完全尽到,这个行就圆满了。决定不能够分别:这个人跟我是同一个宗教的,我帮助他;那个跟我信仰不是一个,跟我不同宗教,我就不帮助他。这个跟我是同一族的,我帮助他,那个人跟我不同一族的,我不帮助他。你要有这样的分别执着,你是轮回心,不是菩提心。菩提心里头决定没有分别执着,你还有这些分别执着,你轮回心没有丢掉,你菩提心发不起来,道理就在此地。
 
  我们这里天天讲的发菩提心,菩提心实实在在发不出来,最严重的障碍还是自私自利。起心动念没有把「我」忘掉,坏就坏在这个地方。什么时候真的把「我」、「我所」放下,在一切时一切处没有我,只有众生,只有佛法。全心全力,用一切的方法把佛法介绍给一切众生,九法界众生。以行践愿,愿真实,以愿导行,行正确,正行。这个方向、目标是『究竟之道』、成佛之道,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菩萨的阶位,我们不说细的,说大的,五个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地、等觉,统统要学,「诸菩萨」。末后这一句:
 
  【说诸如来转妙*轮种种言辞。】
 
  这都是「宝华光明腾聚成云」里面所出的妙音。清凉大师在这个注解里面说得好,「说转*轮,使当听习,生法眼故」,大师注解里面用的文字很简单,但是意思很深。「说转*轮」就是说佛出现在世间讲经说法教化众生。转*轮这一句里面有意教、有身教;『种种言辞』,言教。身语意三业都是为众生,没有为自己,「自他不二凡圣一体」。这些话,常常听经的同学也听的耳熟,但是怎么样?没有法子落实。自他确实是二,是合不拢起来的。你不是我,我不是你;我的不是你的,你的也不是我的。这就是轮回心,轮回知见,所以没有办法入佛境界。
 
  佛的境界听得很多、听得耳熟,自己也会说,就是入不了境界。这什么原因?说老实话,还是不够熟。好象是熟了,像煮饭一样,好象是熟了,尝一尝还是生米。果然熟透了,这个念头就不生了,自他凡圣真的是一体!那就恭喜你,你入了佛境界,恭喜你,你已经成佛了。你还有这种妄想分别,你是凡夫,凡圣差别就在此地。
 
  这一句是简单介绍如来出世,八相成道,示现在这个世间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妙音里面,你看讲了这么多,这四句。再看下面经文:
 
  【现如是等庄严之相。显示如来当出于世。】
 
  这是瑞相,我们中国人讲的预兆,无比殊胜吉祥的预兆。凡是有这种预兆出现,一定有好事来临。这个好事是无比殊胜的好事,佛要出现!『如是等庄严之相』,前面只不过是举几个例子来说。我们怎么知道他是举几个例子?前头一句总说「一切庄严周遍清净」,它有这一句总说,说不尽庄严之事。所以这经文里头,「如是」是指前面所举的例子。「等」,等是还有很多很多没有说的。这些瑞相、这些好的预兆,无一不是显示佛快要出现在这个世间。我们再看末后这一句,末后这一句非常重要:
 
  【其世界中。一切诸王。见此相故。善根成熟。悉欲见佛。而来道场。】
 
  这一段话重要,最重要的一句就是『善根成熟』。你看在这个世界当中,『一切诸王』,「诸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世界各个阶层的领导人。国家领导人是国王;像中国,一个省的领导人,省长,这是一个省之王;一个县的县市长,他是这一个县之王。「诸王」是这个意思,各个阶层的领导人。现在工商业里面,我们知道有许许多多的大公司,他们经营的范围达到其他的国家地区,叫跨国公司,这个公司里面的负责人也是王。所以这个地方讲的「一切诸王」,范围很广。
 
  凡是做一个领导人,有福德、有智慧。没有福德、没有智慧,做不了大事业;做大事业,最重要的是福慧要具足。有智慧、有福报,见到这个相,他知道了;他见到这些瑞相,他就晓得一定有圣人出现于世。他有这个念头,有这种认识,就是他的「善根成熟」,他知道这不是普通人出现在世间,一定是大圣大贤。
 
  这些诸王都希望自己能够遇到、能够见到、能够亲自向大圣大贤请益、请教。他们聪明,知道这个因缘是希有难逢,居然遇到了,你说他多么欢喜!佛菩萨清楚,看到有这么多的人机缘成熟,非常乐意到这个地方来示现、来教学,成就众生。为什么?善根、福德成熟的人愈多影响力愈大,影响那些善根、福德没成熟的人,来做这个示现。
 
  释迦牟尼佛的法运,这是我们理解的,一万两千年。佛当年示现,跟佛学习的这些弟子们,在家出家,我们常常在大经上看到,一万人、两万多人,我们想象这两万多人的数字应当是可靠的。有这么多的人的成就,他的影响力才能够达到一万两千年。
 
  在中国孔老夫子,他有三千学生,有成就的人七十二个人,夫子之道能够传到现在,两千五百年。在这个时代,真正还要有人崇拜夫子,依夫子传下来的教诲,认真努力学习、修行,夫子之道的影响还要长远,不至于断绝。怕的是什么?怕的是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学习,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夫子之道到此就要中断。夫子之道在这个世间究竟能传多久,孔老夫子没有说过。释迦牟尼佛是跟我们说过了,他老人家的道在这个世间要传一万两千年。
 
  末法时期这一万年,他讲得很清楚,净土成就。换句话说,他所传的许许多多法门,也逐渐逐渐的消失。怎么消失的?没人学。这是真的,你看《大藏经》里面许许多多的经典,确确实实有很多经典在现在没有人学习。没有人学习,这个科目就断了。就如同一个大学,它有许许多多的科系,但是这个科系现在没有学生。没有学生,这个科系就不开,就关闭了。教科书、资料有,《大藏经》上有,没有人学。
 
  即使在中国,这个大乘宗派的名字还有,你仔细再去观察,修学的人没有了。天台,你遇到哪几个人在学天台?贤首,有几个人在学贤首?有几个人在学法相唯识?有几个人在学三论?有几个人在学戒律?戒律在早年,我们只听说弘一法师,弘一法师确实在戒律上用了功夫,但是他念佛往生的。难!我们眼看佛门许许多多法门都要中断了。禅宗还有个门庭在,几个人真的在参禅?几个人得定?几个人开悟?没有了。
 
  真的,末法时期只有念佛法门!所以夏莲居老居士肯定不是普通人。我感觉的,是这样子猜想,他要不是阿弥陀佛再来,肯定是观世音菩萨再来,绝对不是普通人。他来干什么?把《无量寿经》重新做个整理,末法九千年众生得度的依凭,就依靠这个、凭借这个,这一部经、这个教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来做这个工作的。我们有缘遇到了,来接棒、来弘扬,这也是难得的、希有的因缘。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三0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二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五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六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六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九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六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0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0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八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一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九六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僧璨大师[栏目:正法眼藏]
 加强大乘与上部佛教的合作 共同弘扬佛教文化(惟善)[栏目: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