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六四四卷)
诸位同学,请看「普贤三昧品」:
普贤菩萨所入的三昧,他这个大定的体用,经文「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于法界示众影像」,这个两句,上面一句是说的体,平等性是体;下面讲在法界里面示相,这是起用。这一段经文我们也用了很长的时间,将清凉大师的注解做了一个研究说明。注解非常丰富,有些地方是重要的佛学常识,我们不能不知道。讲到佛性,大师举《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里面一段话说,「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什么是因?十二因缘是因。什么是因因?那就是智慧。什么是果?果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什么是果果?无上涅槃。继续给我们说明的是,「因因是观缘之智,因是所证之理,能证至果,为大菩提;为大菩提所证至果,这叫大涅槃。前两种因跟因因都是属于因,后两种属于果。为什么因还要说个因因?果还要说个果果?他有说明。
十二因缘是正因,虽然有这个因,要是没有观智,不能成果。现在有观智,观十二因缘能够叫这个修行人成就果德,所以称为因因。菩提对前面、对因来讲它是果,大涅槃是由菩提而显的,所以大涅槃是菩提果之果,这说明果果。因因果果是很繁琐、是很麻烦。菩萨有因因果果,我们凡夫也离不开因因果果。起惑(迷惑)是我们的因,造业是我们的果,将来受三途苦报是我们的果果。我们不明了这个道理,也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所以把佛性给埋没掉了。有没有?有佛性,哪个人没有佛性?修行人善用因因,能至果果;迷惑颠倒的凡夫,我们错用因因,招来生生世世不如意的果果。
学佛,千言万语学什么?佛是什么意思?总不能不懂!这大家都晓得,佛是觉义,学佛就是要学觉悟。可是事实上愈学愈糊涂,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说个实实在在的话,不读经之过。有同学说,「我每天都念经念好几部」;不听经之过,「我每天听经都八小时」,没错,你天天读经,白念了!天天听经,白听了!就好象念书,很用功念书,一天到晚在念书,考试都得零分,你的书不叫白念了吗?你不懂经教里头的意思。读经、听经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开经偈》里头所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你虽然很勤奋的在读、在听,不解如来真实义;不但不解,你错解如来真实义,曲解如来真实义。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大觉有两个基本的现相你没有,哪两个基本的相?一个是大慈,你慈悲心没有发出来,没有慈悲心;第二个大智,真正学佛的人,慈悲跟智慧决定在增长。慈悲的反面是自私,智慧的反面是愚痴,自私跟愚痴决定是年年减少。佛家常讲,「烦恼轻智慧长」,自私、愚痴是烦恼,烦恼轻智慧长、慈悲长,我没看到。
真正觉悟的人心量拓开了,这经上哪一段经不是在讲,遍容一切法。心量之小,连自己都容纳不下,自己跟自己还过不去,一个人他也生烦恼,两个人就更不必说了。这个现象,实实在在讲是末日的现象,谁的末日?我们自己的末日。我不是说世界末日,我不是讲众生末日,谁有这个现象,他的末日近了。你这个佛是怎么学的?我没有这样教你,佛也没有这样教你,你怎么会学得这么小气、这么小心量?一天到晚疑神疑鬼,这不是好现象,连儒家一个君子都不如,君子之心坦荡荡,这是完全违背佛性。我们有佛性,现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佛性是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如何来挽救?你们想想怎么挽救法?这不是救别人,是救自己,「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先要度自己,先要自己回头。
现在我们利用高科技、网路、VCD光碟,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彼此如对目前。我能够帮助大家的,只能帮助到此地,我已经尽心尽力了,已经尽到我规过劝善的目的,你能不能成就完全在你自己的自觉。你们同学要问,「法师,你将来要定居在哪里?」我告诉你,我没有住处。我学佛,佛没有住处,菩萨没有住处。你看经典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哪里,没有说住哪里。今天我「在」图文巴,明天在哪里不晓得,哪里有缘哪里去。有缘,来了;没有缘,去了。来无踪,去无影,没有丝毫分别执着,这才得大自在。身尚且不可得,哪有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叫我所,我尚且无,哪来的我所?学佛可贵之处在此地。我们这么多年的钻研,明白了!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当然不会再执着一切是我所,我们才能得一点点解脱,才能够体会一点自在的境界。如果对于一切法,对于自身、对于一切法,「我、我所有」还有坚固的分别执着,死路一条!死了以后作守尸鬼。为什么?他执着那个身是自己。
死了,神识我们中国一般人讲灵魂,舍不得离开身体;身体已经埋葬,甚至于火化变成骨灰,他都守住,他都不肯离开,愚迷到这种程度!你要想想,我们今天这个道场建在澳洲,如果你要是放不下,执着是你的,将来你死了,你在这个地方当守尸鬼。可是你要晓得,你是从外国来的,当地这些鬼会欺负你,会容纳不了你、会排斥你,你的罪有得受了。我在这里建道场,不是叫大家在这里当守尸鬼,那你就全搞错了!这个地方建立道场是帮助大家成无上道的,这个道场是假的,这个身也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你曾经听佛门里面说过,「借假修真」,借我这个假的身,借我假的这个环境、生活环境,修什么?恢复真性。唯有自性是真的。讲到自性是真的,你一定要记住清凉大师给我们讲的七个意思:真实善常乐我净。我们借这个假身、假的环境要修真,这就对了,这个假身跟假境,对我那是无量功德。
你看看这里是觉跟迷,迷的时候贪着身是我,想尽方法保护它,怎么保护还是要死,还是要老、还是要死;这环境是我的,这家是我的,死了以后沦落三途。我讲你死了以后当守尸鬼,这是你的果报最轻的;我要给你讲真话,我不是吓唬你,给你讲真话,死了之后堕阿鼻地狱,当守尸鬼都当不成。为什么?破坏佛教的形象。你说「我破坏佛教哪一个形象?」你破坏佛教的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全都破坏了。这个道场是正法住世的道场,你把它据为己有,排斥真正想到这个地方来参学、修学的这些大众,你就这一个,起这个心、动这个念,阿鼻地狱就注册挂号了。念头才一动,因;再有这种行为,强烈的行为,因因。你有因、有因因,后面就有果、有果果。现前的果,诸佛菩萨舍弃你,妖魔鬼怪来捉弄你,这是果;死了以后堕阿鼻地狱,是果果。你有没有想到?你知不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
我很清楚、很明白,我把话全都给你们讲清楚、讲明白了,你们将来受果报,不会骂我。不会说我当年想错、做错、说错了,今天堕到阿鼻地狱,为什么净空法师当时不教我?你会怪罪我。我讲清楚、讲明白了,到那个时候我后悔没有听懂师父的话,是你的事情,我没有责任。我是为正法建立这个道场,许许多多善心居士出钱出力促成这个道场,都是发的真心。真心希望成就你们,希望你们在这一生当中作佛、作菩萨、作祖师大德,做一个真正觉悟的人,绝对没有一个恶念在此地建立一个大坟墓埋葬你们,如果一切不如法,道场是坟墓。我要不这么说,你们醒悟不过来;我这样说,说得这么清楚、这么露骨,你是不是能真醒得过来?很难说!现在你在听,好象有一点觉悟,听完之后又迷了,原形毕露!我知道,我清楚,《地藏经》上说得很明白,「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刚强难化在哪里看?就在这些地方看。要不是这个样子,怎么能说「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
所以我看到《涅槃经》上讲的「因、因因,果、果果」,我看到这六个字毛骨悚然,我不是看芸芸众生,我是看我们道场的住众。道场里头特别是住出家人的住众,你们不是真心在这里修行,千万要知道,不要以为我不常在这里,常常在外面跑,家里的事情我都不知道,那你就完全错了。你是为讨我的欢喜,还是为真正要成就自己?讨我的欢喜,全错了!要真正修行,这个道场如是,其他道场亦复如是。往年在台北华藏图书馆我清楚,「佛陀教育基金会」我也清楚;我们在美国建道场,在新加坡净宗学会培训班的同学,我怎么会不清楚?我怎么会不知道?我还没有糊涂到这个程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不说,为什么不说?说了没有用处。
过去我亲近李老师十年,李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什么样人应该说?说了就回头的人,这个人应该说;说了阳奉阴违不能回头,决定不可以说,不结这个冤仇。你说了,他怀恨在心。不说,各人修各人的。我们在娑婆世界对自己来讲,求生净土是我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我还有多余的时间、还有多余的精力,帮助大家,做一点好事,以这些好事善行回向净土,做为自己往生净土的资粮。我们常常念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这功德至少是行善积德。行善积德要是着相,那是福德;行善积德不着相,那就是功德。功德跟福德在形相上讲,一丝毫差别都没有,是在用心。断恶修善积功累德,非常认真努力在做,做了之后,心里头痕迹都不着,这是功德,《般若经》上常讲的「三轮体空」。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永远保持你的清净心、平等心,所有一切断恶修善的事情全是功德,以这个功德庄严佛净土。如果心地不清净、不平等,纵然修善、积功累德断恶修善,全是有漏的福报。
我们要记住,达摩祖师当年刚刚到中国来的时候,见到梁武帝,梁武帝是佛门的大护法,他喜欢建道场,喜欢人出家;只要人发心出家,他都欢喜供养做护法。史书上记载,他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度几十万人出家,中国历史上讲护法,大概他是首屈一指。他见到达摩,在达摩祖师面前夸耀他的功德,「我在佛门做这么多事情,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是说真话,跟他讲:「并无功德!」梁武帝听了心里不是味道,跟他断绝往来,以后再不见他了。达摩祖师跑到嵩山少林寺去闭关去了,面壁九年才遇到一个慧可。慧可是禅宗二祖,遇到一个人,一个明白人。你们想想这一段公案因缘,为什么达摩祖师一看,梁武帝毫无功德?他分别、他着相,他没有断贪瞋痴慢。如果梁武帝要问:「我的福德大不大?」那达摩祖师一定赞叹:甚大甚大!
他所做的是福德边的事,福德不能了生死。《六祖坛经》里面讲的,「此事福不能救」,这福德再大,此事是生死大事,福不能救。福报再大,出不了六道轮回。你要想出六道轮回,福再大没有用处,要功德,能了生死出轮回。功德是离相,福德是着相。着相里面最严重的是自私自利的相、贪瞋痴慢的相,我们仔细反省一下,仔细想想自己有没有?如果要有的话,那就是达摩祖师讲的,你不管干什么好事,「并无功德」,要知道!释迦世尊、诸大菩萨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讲得太透彻、太明白了,怪我们自己糊涂,展开经卷不能读,读不懂,听善友讲解也听不懂,真的是糊涂到所以然处!如果我们在这个情况之下怎么办?赶紧要求消除业障。消除业障消极的方法,拜佛。说老实话,我的业障比你们轻,要像你们这个年龄跟你们比的时候,我的业障就很轻。
初学佛的时候,我跟忏云法师住茅篷,我在他山上住了五个半月,他教我一个方法,消业障的方法,拜佛。规定每天拜八百拜,为常住服劳役。他的茅篷不大,小茅篷,总共只有五个房间,住五个人。佛堂很小,五个人在山上的生活我照顾,我最年轻,那个时候大概三十一岁。三点钟起床,大概差不多是两点半就起床,起床之后拜佛,拜三百拜,三百拜大概要一小时。拜完之后就烧早饭,忏云法师早餐很考究,要吃豆浆稀饭。所以头一天晚上,泡一点黄豆,黄豆里面加花生,一起泡。早晨拜完佛之后,我就磨豆浆,我们有个小磨;烧稀饭,稀饭煮开之后,把这个豆浆连豆渣一起放下去,那个稀饭的确非常好吃、非常香。山上忏云法师持午,达宗法师持午,还有一位普妙法师,朱镜宙老居士晚上要吃一点东西,我在山上也吃一点东西,在山上那个时候已经持午了。朱镜宙七十岁的老人,我们要特别照顾他。
每天烧三餐饭,有的时候忏云法师还有信徒到山上来看他,在山上吃饭,我有能力办一桌菜,也能烧十个菜来招待大家。山上自己种菜,还要挑粪,给大众洗衣服,一个人做!每一个星期到埔里去买一次菜,千张豆腐皮、水果,挑担子去,走路。走的是山路,当中还有一个小溪,小溪要脱了鞋子过去。到埔里去买一次菜要八个小时,从山上走到埔里,差不多两个半小时,回来两个半小时,在埔里待两个小时买菜。你们谁干过这个生活?今天你们出门有汽车,我们当年出门是走路。没有吃过苦头,不懂得人情世故!从前修行人的生活,你们今天作梦都想不到,谈成就谈何容易?我在埔里,忏云法师没教我东西,只是教我拜佛跟常住工作。这个我懂得修福,消业障,真的是修福慧。
功课、工作之余,大概每天还能抽出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忏云法师规定我读《印光大师文钞》,那个时候的《文钞》只有初集、续集,第三集都没有,总共只有四册。《文钞》读完之后,教我读《弥陀经疏钞》、《弥陀经要解》、《弥陀经圆中钞》,而且叫我做科会。我懂得科判,是在山上学到的。因为那个科判不需要自己做,《疏钞》是莲池大师的,《要解》是蕅益大师的,《圆中钞》是幽溪大师的,他们都有科判,我把它画成表解,把科判换成大张的表解,把经文写进去,做成了科会。这个科会做出来之后,经的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是我在埔里最初辞去工作,在出家人道场住五个月的成就。离开埔里,我到台中亲近李老师,希望学教。学讲经的因缘在台中遇到了,李老师极力鼓励我出来学讲经。消业障比什么都重要,你们今天能不能发心一天拜八百拜?纵然不能一天拜八百拜,我的主张拜六百拜很适当,就是早晨拜三百拜,晚上拜三百拜,三百拜大概一个小时,消业障。你们今天有福,天天听我讲经,尤其是听《华严》,《华严经》是拓开心量的,量大福大,量小没有福报,量小的人很可怜。你们现在这一点福报要享尽了,你自己命里没有福报,苦!希望同学们心里要明白、要清楚、要觉悟,赶紧回头,回头是岸。因因果果,太可怕了!好,现在时间到了。
20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四四卷) 2002/03/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64419
诸位同学,这一堂我们还是接着上一堂跟诸位做报告。《疏钞》里面清凉大师又为我们说,「三杂染即三德」,这个话怎么说?三杂染是惑、业、苦,这是讲的六道轮回。起惑就是迷惑,造业,造业感受的是苦报;受苦报的时候,他又迷惑,迷惑又造业,造业又受报,这就是六道轮回的所以然,六道轮回的真相。佛给我们讲惑业苦就是戒定慧,你翻过来就是。惑是烦恼,如果翻过来,转烦恼成智慧。经论里头常讲,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烦恼、菩提不二,生死、涅槃是一,这个我们在大乘经里面读得很多。怎么转法?我们想不想转?这是先决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是希望生生世世继续搞生死轮回,还是希望在这一生了脱这一桩事情,真正发心求生净土,亲近弥陀如来?我们学佛修行,这是第一桩的事情。头一个问题,你是继续搞生死轮回?还是想离开娑婆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如果真的想离开娑婆世界亲近阿弥陀佛,那你就要知道,娑婆世界我都要放下,何况这个道场?何况这个色身?我们的道场、色身带不去的。
佛菩萨世界那种庄严美好,我们作梦都想不到。两条路摆在你面前,你到底想走哪一条?你要不肯离开这个六道,往后的苦有得受,那真叫苦不堪言!你没有见到地狱,你要是见到地狱,听到地狱里头的呼号,真的是毛骨悚然、惊心动魄、寒毛直竖!所以这两条路摆在我们面前,我要选择走哪一条,别人肯不肯走与我不相干。祖师大德常讲,修行证果譬如「父子上山,各自努力」,为什么?谁也帮不上谁的忙,要靠自己努力。父子关系多么亲密,尚且帮不上忙,别人更不用说了。所以怎样转烦恼成般若智慧,转恶业为解脱,转苦报为法身?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脱。法身、般若、解脱是本有的,这个再颠倒一下,我们把这个事情就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迷失了自性般若智慧,才变成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从哪来的?迷了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变出来的,所以烦恼跟般若体是一个,只是转变而已。修行没有别的,就是做一个转变,要做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业是造作,烦恼作主,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烦恼作主所造的业,这个业是染业,这个业是束缚。世人常讲的作茧自缚,转过来就变成自在,解脱自在了。你怎么转法?转苦报为法身。我们迷了法身,得这个苦报,三途六道的苦报是迷了法身;造作种种染业,是迷失了解脱。怎么把它翻过来?这翻过来要靠戒定慧。戒是解脱,定是法身,你看看此地普贤菩萨所入的,「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那是法身。慧,是般若。这才明了,一切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说的是什么?就是戒定慧三学,帮助一切众生转烦恼成智慧,转染业成解脱,转苦报成法身,要靠戒定慧三学。戒帮助你得解脱,定帮助你得法身,慧成就你的般若,你要不在这三大纲领上下功夫,你怎么能够脱离六道轮回?你怎么能够脱离三途苦报?
我们今天冷眼旁观,看到很悲痛,大家为什么不修戒定慧?为什么要去搞贪瞋痴?为什么要去造恶业?念念都堕在迷邪染中。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你有几个念头与觉正净相应?恐怕一念都没有,这怎么得了?大师给我们讲,「当相即是性净三德,观之则是观行三德,证之则是圆满三德。」这一桩事情菩萨清楚,觉悟的人明了,我们实在讲迷惑颠倒。又说「因性是染净缘起,因因性是内熏发心」,这两句话对我们修行有关系。因性即染净缘起,染是三途六道,净是四圣法界,我们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因性。因性是什么?佛性。所以才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依佛性而起十法界依正庄严。因因,这是讲净缘起的因因,内熏发心。净缘起的是我们一般人讲善根深厚,你的善根内熏,这往善去了、往净的缘起去了。如果要是你那个恶习气很重、恶业很重,你的内熏是恶业,不是善根,是恶根。恶的根是什么?坚固的我执、坚固的法执,这个事情麻烦!我们今天讲我执、讲法执这些名相,初学的人不好懂,我们讲说自私自利、贪瞋痴慢,这是恶业。恶业内熏,你这个恶的习气增长,这个事麻烦!
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恶习气多过善的习气,真的是恶多善少。佛在经上也说得很清楚,《百法明门论》五十一个心所法,这里面善法就是善心所十一个,恶心所二十六个,不成比例!这给我们说,一切众生阿赖耶识相应的心所恶多善少,又何况恶的习气力量大,善的习气种子力量薄弱,善敌不过恶。如何来补救?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何来补救?世出世间大圣大贤出现在世间教导,《三字经》上讲:「苟不教,性乃迁」。中国的圣贤知道,说得很清楚,就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重视教学,国家的政策一定是把教育摆在第一位,尊师重道。
帝王见到老师,不敢把老师看作是自己的臣子,他对任何人都是君臣对待的;唯有老师来了,请老师坐西面,他坐东面。东面是主人,东道主,西面是客人、宾客,对待老师行宾主之礼,别的人那行君臣之礼。皇帝高高在上,坐在上位,上位是北面;北面是上,南面是下,臣子在南面。皇帝做出榜样给人民看,皇帝尊重老师,这什么?教人民尊师重道,他要带头。皇帝要祭祀他的祖宗,那什么意思?提倡孝道。所以中国自古以来,这些帝王以什么治天下?以孝亲尊师治天下,自己要做出榜样给人民看。他纵然是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但是在表面上还是要做出样子来,为什么?人民能够懂得孝亲尊师,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这是根。
你要不教,不教那个烦恼天天增长,善根渐渐没有了、渐渐消灭了,那还得了!社会怎么会不乱?天下怎么可能会太平?所以真正觉悟的人、真正明白的人,他不会去作官,他不会去经商,他不会去发财,他搞什么?他来教学。他在社会上担起这个重任,唯有教学能治社会安定、天下太平。所以中国古时候没有人不敬老师,只要是教书身分的人,无论走到哪个地方,人家都以上宾之礼待他。实际上他的物质生活非常清苦,但是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他自己精神上的安慰。今天不然,今天教书的一个穷教书匠,在社会上没有地位,谁也瞧不起你。社会动乱、世界不和平,根本原因在此,几个人懂得?希望社会安定、希望世界和平,这个希望最后是落空,变成妄想。解决之道,那就是要真正提倡孝亲尊师,社会风气必定就转过来,唯有教育能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所以「因因性,内熏发心」,这个意义很深很深。
「果性,即始觉已圆;果果性,即本觉已显」,这说得好。这就是刚才讲的,教学里头最重要的目标是转迷为悟,是要教导大众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真相,《华严经》上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是讲的宇宙人生真相。这一部经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的,非常可惜,也是众生福薄,他老人家七十九岁走的。走的时候我非常难过,他要能多活十年,众生就有福了。为什么?他在晚年的时候,实在讲就是在七十七、八岁的时候他入境界,真正才入境界。我在辅仁大学听他讲《华严经》,虽然次数不多,只听了两三次,他讲得入味;我们一般讲,他讲活了。他的修养功夫纯熟,他就走了,非常可惜!
后面大师对于佛性的七个意思,他有解释。他是引用古德的解释,这个次第与前面所讲的不一样,没有关系,我们看他的解释。「不迁名常」,他从常乐我净先说。不迁就是不变;凡是会变的,在佛法里叫无常,万法无常。佛性真常,佛性常住,佛性不会变,「在佛不增,在凡不减」,一点变化都没有。诸佛如来的佛性跟我们的佛性,我们跟畜生的佛性,跟饿鬼、地狱的佛性,无二无别!它是常,它不会变。古大德用金跟器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样子怎么变,质料不变。譬如我们用黄金塑一尊佛像,黄金我们称它作佛性,现的相是佛相。如果这个佛像我们不要了,把它做一个人像,相有变,那个黄金不变,还是这一坨黄金。把这一个黄金做成一个小狗,畜生相,相变了,黄金还是没有变。你从这个意思上去体会,佛性能随十法界的形相,但是佛性不变。这就叫什么?「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变的是佛性,随缘的是法相。这解释常的意思。
「自在名我」,这个我们讲得很多了,佛经上讲「我」的意思说得很多,最主要的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我们现前有没有「我」?没有,身做不了主。为什么?它有生老病死,身不得自在。如果真的得自在了,我想年年得十八,能不能做得到?做不到,它会起变化。所以在这个身里头确确实实找不到我,也就是找不到主宰、找不到自在。但是什么?这身里头有佛性,佛性确实它自在、它做主宰,它能随一切缘,虽随缘它又不变,只有它是真的。性是真的,相是虚妄的,这个意思我们要慢慢的去体会。见性的人就自己能做主宰,我们常讲生死自在,于一切法里头得自在,自己真的能做得了主宰。
「安隐名乐」,心安、身安、境界也安,这叫乐。绝对不是五欲六尘,也绝对不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名闻利养里头没有真乐。什么时候你心才得安?这个事情难!你想想,当年慧可大师去参访达摩的时候,为什么事情?心不安!大师也真不容易,冬天下雪天去见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在那里打坐,他在门口站着,雪下得很深,到膝盖了,还在那里站着。他看达摩禅师不理他,出家人身上都配着有戒刀,他用戒刀把自己的手砍断,拿这个手去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祖师这才开口说话,叹了一口气:「哎呀!你这么做,你何苦来?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要求的?」慧可大师说:「我来求大师为我安心,我心不安?」那我要问问你们诸位,你们诸位心安不安?你们诸位心不是安,心迷。迷了之后,安与不安都忘掉了。迷在哪里?迷在自私自利里头,迷在名闻利养里头,迷在五欲六尘里头,迷在贪瞋痴慢里头,于是苦乐都不懂;苦乐不懂就是麻木不仁,就是愚痴,搞成这个样子!佛菩萨看你,当然叹息:「可怜悯者」,连苦乐都不知道。
我在当年讲《地藏经》,经的一开端赞叹释迦牟尼佛,里头有一句话:「知苦乐法」。我对于这句话解释得很多,实在不容易,在这个世间几个人知苦乐法?佛知!凡夫哪里知道?如果你真知道了,你自然趋乐避苦,你会想尽方法离苦求乐。非常可惜,你不知道苦乐法,不能不懂。安稳重要,安稳是真乐,心安、身安、境界安。「无染名净」,佛在经上讲得多,「心净则佛土净」,有没有净土?心地清净的人净土现前。这个话我们在讲席里头也讲得多,心清净则身清净,身心清净,我们境界就清净。净土是怎么成就的?清净心变现出来的。但是你要知道,清净必定平等。清净是什么?不染,没有一丝毫杂染,当然平等,当然是正觉,当然是真诚,当然是慈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修禅也不例外。
禅是修什么?禅是修般若,诸位同修一定要清楚,禅不是修禅定,是用禅定的方法,目标是般若。《六祖坛经》展开经卷头一句话,六祖大师说:「总净心念般若波罗蜜」,这个指示多清楚!禅是般若门。通过禅定的方法,为什么?定能开慧。所以禅定是手段,目的是智慧。戒律是禅定的前方便,我们可以说,手段的手段。《楞严经》上讲的「最初方便」,最初方便是戒,方便是定,目的是慧。慧就是我们总结的正觉,正觉现前,哪有不清净的?哪有不平等的?哪有不真诚的?哪有不慈悲的?诸位一定要晓得,《金刚经》上讲的话没错,「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对于一切法门都要尊重、都要赞叹,全是佛所说的。如果认为我这个法门是正确的,你那个法门是错误的,我这法门高,你的法门不如我,诸位要晓得,起这个心、动这个念头,谤佛、谤法、谤僧,你毁谤三宝。
毁谤三宝是什么罪过?堕阿鼻地狱。为什么罪有这么重?因为你的毁谤,有许多人听到之后,就影响到别人远离三宝、不相信三宝。所以罪福《了凡四训》里面讲得很好,看它的影响面有多大,时间有多长。影响的面愈大,时间愈长,如果是正面的,功德大;如果是反面的,罪过就大。结罪是从它的影响上来说的,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谨慎。你们看我的行持,我对于任何一个法门都尊重,为什么?佛说的。不但对于佛门里头所有法门我尊重,我对于所有宗教都尊重,为什么?佛示现的。我说这个话有根据,决不是造谣言。根据在哪里?《大方广佛华严经》。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那个心、那个识,能现能变的心识就是毗卢遮那。毗卢遮那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单独的身,是法身!尽虚空遍法界要是从相上讲、形相上讲,就叫做法身。从所变所现这一方面讲,叫法身;从能现能变这一方面讲,叫法性,法性跟法身是一不是二。总得搞清楚、搞明白,然后我们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毗卢遮那的法身。
那我们要问,基督教是不是?天主教是不是?伊斯兰教是不是?还有澳洲土著里头许许多多的,他们信仰的宗教是不是?全是!全是毗卢遮那佛!在华严会上我们都看到他们参与了。前面我们读过十九类的杂神众,你们想想看,诸天、八部、鬼神还有山河大地、草木之神,他怎么不是?我们还要在这上起妄想分别执着,那你根本就不通,你怎么能解如来真实义?真正解如来真实义,所有一切人,这些人是不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如果是唯心所现、是唯识所变,是不是毗卢遮那的化身?正报里面的毛孔,依报里面的微尘,一花一叶,哪一样不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换句话说,哪一样不是毗卢遮那佛?真正懂得《华严》,念了《华严》,体会到尽虚空遍法界是我们的真心,一切剎土一切众生是我们的自身、我们的身相,虚空法界是我们的心想,我再没有办法说出来了,言语只能说到此地,希望大家细心去体会。现在时间到了,这一段没有讲完,我们明天继续。今天讲到「无染名净」,下面是「离妄是真」、「不空显实」、「体顺成善」,这三条我们明天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