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七五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1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六七五卷)
 
   诸位同学,请看「普贤三昧品」,大众赞请,第三首偈:
 
  【普贤广大功德海,遍往十方亲近佛,一切尘中所有剎,悉能诣彼而明现。】
 
  清凉大师告诉我们,这一首是赞叹普贤菩萨亲近诸佛如来。我们知道菩萨一举一动都是给我们做示范的,给我们做模范,教导我们的。从这首偈里面,我们就想到世尊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开示,佛教导弟子,学佛首先要「亲近明师」,要接受明师的教诫。普贤在此地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世出世间法要想希望成就自己的德行、学问、技能,最重要的就是要亲近好老师,佛法里面称为善知识。在《华严经》末后「入法界品」,法界就是华严境界,就是诸佛如来的境界。怎样才能契入?没有别的,就是亲近善知识;除这个之外,没有第二条路。所以佛在「净业三福」里面教导我们,学佛的根本、学佛的基础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所以佛法是师道,师道必定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不孝亲怎么会尊师?
 
  古时候培养一个人,让这个人品德、学问、能力能够顺利的养成,将来能为社会、能为众生服务,怎么培养法?父母跟老师要密切的合作,才能够培养出来,才能够教出来。我们知道有些话,纵然是父母对儿女也说不出,得第三者来说。第三者是谁?是老师。譬如做父母的,父母没有办法叫儿女孝顺,这个话说不出口,「你是我的儿子、是我的女儿,你要孝顺我」,你的儿女提出来,「我为什么要孝顺你」,不好讲。所以教孝是老师的事情。老师教学生孝养父母,老师要给学生说出孝养的大道理,要说出孝养的方式。可是老师对学生,也不能要求学生,「学生,你是我的学生,你应当要尊重我,你应当要听我的教导」,这个话也说不出口。那怎么办?这个话要父母教。父母教儿女「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孝养父母」,这两面才把一个人教出来,所以家长跟老师是密切配合的。家长尊重老师,老师也尊重家长,彼此互相尊重给子弟看,自己做出一个模范给子弟看,这样教他。
 
  今天社会为什么这么乱?为什么没有秩序?教育没有了,这是很可悲的事情。七十年前,我大概是六、七岁的时候,上学,那时候是私塾,没有学校,私塾。我们住在农村,这个私塾设在我们亲戚的一个祠堂里面,王氏宗祠。一个老师,大概是清末的一个秀才,教二十几个学生,年龄、程度都参差不齐,有程度相当不错的,十五、六岁的,我们很小六、七岁,启蒙。上学这一天,我的父亲带我去,到祠堂那边去上学了,这是很隆重的大事,带了礼物供养老师。进到学校,学校在祠堂,祠堂也有一个大殿,那是祭祖用的,这时候后面的屏风全部都拉起来了,看不到后面的祖宗牌位,就像一个大厅一样。大厅有供桌,很高很长的供桌,供桌上面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的神位,供一个很大的牌位。进到殿堂里面,老师站在旁边,当然事先父亲跟老师都接洽好了,这一天要送我上学。先向孔夫子的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最敬礼,那是从前对皇帝的最敬礼。虽然这个事情差不多是民国二十几年的事情,我印象很深,我父亲在前面,我在他后面跟着拜,三跪九叩首。拜了孔老夫子之后,请老师上座,再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父亲在前面我在后头,家长带着儿女拜老师。
 
  我们看到自己的父亲对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这个方法就是教尊师重道。你想想看,我们做学生的对老师还敢不恭敬吗?父亲对老师这么恭敬,我敢不恭敬?
 
  拜完老师之后,再献上礼物,我们佛法讲的供养,跟佛经上讲的菩萨见佛差不多,都是先行礼,行最敬礼。你看菩萨见佛都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然后赞佛、供养,礼貌是这样的!这样子礼行完之后,供品供养了,家长嘱咐子弟要听老师的话,接受老师的教诲。这个用意很深很深,这是教育!可是这种教学,我接受的时间很短,两年之后,大概我八、九岁的时候,私塾就停办了。农村里头有短期学校,这样的礼节就没有了,学生对老师的恭敬心逐渐逐渐淡薄了,没有像从前那么隆重。
 
  古圣先贤所制定的教学仪式、方法,不是随便制定的,这是真实智慧,确确实实是经过千斟万酌,想到最好的、最圆满的方法,让一个人从小,我们佛法讲阿赖耶识里面种善根,这个善根影响他一生。在教育上根基好,往后学习就不难,学习圣贤之道不会走样子,不会变质。所以有很多人感叹现前这个社会永无止尽的动乱,看不到这个动乱有止息的时候、有回头的时候,看不出来,也不知道原因在哪里。真的,我这个年龄还接受过几个月的私塾教学,亲眼看到这个入学的仪式,比我小一、两岁的就没有,就看不到了,这个仪式就没有了,根从这个地方就断掉了。
 
  有识之士是想提倡、想恢复,哪一个?从前我住在台中的李炳南老居士。他在台中办了一个内典研究班,这个研究班有八个学生,有六个老师。六位老师已经三位都不在了,现在还有三位,早晨在这里给你们讲儒学的徐老师,还有一位周家麟老师跟我,我们三个人还在;另外一位就是李老师不在了,徐宽成老师不在了,还有一个讲《普贤行愿品》的刘老师也不在了。
 
  徐老师看见过,八个学生入学,入学这一天,李老师代表学生家长。因为我们是佛教,先拜佛,不是拜孔老夫子,先拜佛,拜佛完了之后,家长恭请老师上座。李老师代表家长,家长都不会,李老师在前面,后面八个学生,李老师带着这些学生,那时我们是老师的学生,但是现在是老师,统统上座,接受老师带着学生恭恭敬敬的也是顶礼三拜。诸位想想看,家长对老师这样隆重的付托,老师要不认真教学生,你怎么对得起家长!如果家长对老师没有一点恭敬心,老师何必要教这个学生。为什么?学生有轻慢心,根本就不尊重你。
 
  《印光大师文钞》里头讲得好,求学求道成就的高下,完全在学者。学者就是学生,他对于老师、对于学业道业的尊重心有多少?「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这个话讲得好!从前做家长的人懂得,代代相传,他从小上学,他的父亲也就是这样子带他的,他知道!他做了父亲,他就知道怎样教儿女,怎样去拜老师。实际上说,老师是不是一定要家长这么大礼节来拜?不是的。老师跟家长是在演戏,给谁看?给学生看,给自己儿女跟他那么多同学看的。
 
  因为每个同学进学都不是同一天,私塾不是同一天;不像现在学校,现在学校有规定哪一天开学,学生一起来;私塾不是,私塾是没有期限的,什么时候都可以去进学。进学的时候,家长带着儿女来拜老师,老的同学都在旁边观礼。观礼什么?接受教育。你上学的时候,你的父亲带着你行这个仪式,后来的同学,你看他的父母带着他来上学也是这个仪式。尊师是为重道,你对于学对于道不重视,你怎么能有成就?绝对不是说老师要端起架子,「我是老师,你们一定要对我这么恭敬」,这个人不足以为人师。所以要知道这个里头很深的意思,佛法里面讲密义。
 
  我们在《华严经?入法界品》里面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是什么?那是参学,是在老师这个地方毕业,毕业出去参学。什么条件才毕业?开了智慧才毕业。如果智慧不开,你就不能离开老师。从前儒跟佛里面都差不多,有些人跟老师十年、二十年,常事!一点都不希奇;还有跟老师跟一辈子的,一直到老师不在了,他才离开。这样的人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自己智慧不开,不能离开老师;另外一种是自己虽然智慧开了,报老师的恩,不离开老师,帮助老师做助教,学长。这些学弟们、小学弟们有许多疑惑,一个是自己问不不出来,第二个是怕老师,不敢在老师面前讲话。学长、老的这些同学可以教他,可以为他解答问题。帮助老师教导,不离开老师,佛门里面很多。儒家古代办书院,书院里面老学生,学业、德行已经成就了,不离开书院,帮助老师当助教的,他还是学生身分的,也大有人在。
 
  现在我们想起从前这种教学的方式,我们无限的向往,也无限的感慨,这个方式实行将近两千年;如果不是一个好的方式,怎么可能推行两千年!到民国大概二十四、五年才完全消失,没有了,二十七年中日抗战就爆发;现在没有了,也没有人讲。我读到这个经文,我很感慨,我还知道这么一点点,所以我虽然早年失学,我懂得尊师重道,我懂得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亲近好老师,向他们求教,我是这样学成的,一面工作一面学习。遇到佛法,大幸!实实在在不容易。这是真实的教诲,大圣大贤真实教诲,在佛法里面!儒,现在讲学的很少很少了,我们很担心将来会失传,所以徐老师在这边讲「儒学」,江逸子老师在此地讲《论语》,欢迎同学们来听。
 
  儒跟佛可以相辅相成,能帮助我们入佛,佛能帮助一个人成就大儒,他们里面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特别是在中国,中国佛教是大乘法,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大乘一定要以小乘为基础,没有小乘怎么能入大乘?但是在中国可以说晚唐之后,中国人就不学小乘了。小乘在盛唐的时候,唐朝中叶以前有成实宗、有俱舍宗,十个宗派里头这两个宗派是小乘,但是唐朝晚年之后小乘就没有了。
 
  中国人为什么不学小乘就可以学大乘?儒、道代替了,从这个地方才知道儒重要!你要不学儒,你必须得学小乘法。佛在经上讲的话,我们应当要记住,佛说「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我们是不是按照这个顺序学的?在中国可以说你先学儒学,或者是先学道学,然后再学大乘,这个可以,儒学、道学代替了小乘,这个行。现在佛法衰落,衰落的原因在哪里?基础没有了。从前学佛的人,他先学儒、学道;现在学佛的人儒跟道都不学,小乘也不学,一下就走大乘之门,真的是不得其门而入,完全学一点形式,实质上完全学不到。
 
  所以我们早年追随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儒跟佛并重,一起教。因为我们都是在家居士,哪有时间天天来上学,不可能的,所以一个星期佛学一堂课,儒学一堂课。我们在一个星期当中,可以把工作分配好,抽出两个晚上来上课。儒跟佛同时并重,从这个地方扎根。又何况李老师教初学的时候,选了不少部小乘经教我们。讲小乘经几乎都是引用儒家、道家的典籍来解释,所以我们跟李老师学习,儒、道、佛几乎都融合了。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法,能够帮助我们拓开心量,包容不同的学派,包容不同的宗教,真正开智慧,拓开心量,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读这首颂,亲近善知识,永远不离开善知识,这里头有很深的意思。
 
  自己没有成佛,等觉菩萨了,等觉没有成佛;既没有成佛,你就不能离开老师。普贤菩萨在这里是示现的等觉菩萨,你看看,『遍往十方亲近佛』,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自己要成了佛,要不要再亲近善知识?还要。老实说普贤菩萨早就成佛了,成了佛他不作佛,他作菩萨,这在佛门里面讲是倒驾慈航,这是真正慈悲到极处。可以成佛不成佛,留级,留在菩萨的地位上,干什么?帮助佛教化众生,担任佛的助教。我们今天在华严会上看到了,普贤菩萨是毗卢遮那佛的助教,实际上普贤菩萨早就成佛。这个「普贤」,你看古大德注解里面讲「道后普贤」,成道之后退居菩萨位。
 
  所以普贤菩萨有三种:一种是「道前普贤」,我们现在如果学普贤菩萨是道前普贤。「当位普贤」,当位他是等觉;换句话说,等觉以前都叫道前普贤,当位是正式的普贤菩萨的位子是等觉。成佛之后叫「道后普贤」,你听到道后普贤就晓得这是佛示现的。佛示现的是帮助道前普贤菩萨,帮助这些小学弟,希望他们快速的成就。由此可知,亲近善知识永远没有间断的时候,我们要做样子给别人看,要给初学的看,要给新学看,这是教学。现身说法,我们讲身教。经文当中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普贤广大功德海』,这句不就是明显的显示出来,普贤菩萨已经成佛成就了;否则的话,哪有广大功德海?这就是讲他退居菩萨位,退居在等觉位。
 
  「遍往十方亲近佛」,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参访。佛家参访的条件是开悟,我们平常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有这个条件,你就可以离开老师出去参学。参学学什么?「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时候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在这个以前跟老师一门深入,只学一个法门。从一个法门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时候成就戒定慧三学。慧里面成就根本智,《般若经》上跟我们说得好,「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根本智是无知,在老师这个地方要成就根本智,成就无知,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根本智现前了,你有能力辨别真妄,有能力辨别邪正,有能力辨别是非。具足这样的能力了,老师一定会劝你出去参学,寻师访友,就是「遍往十方亲近佛」。哪里都可以去,什么样的知识都可以亲近,成就你的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无所不知。诸位晓得,「无所不知」是你要去接触,你不接触,你的后得智怎么会现前?
 
  所以「入法界品」做出榜样给我们看,你看善财,善财的老师是文殊师利菩萨,他在文殊菩萨那个地方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在这一门当中大彻大悟之后,文殊菩萨就教他出去参学,这就是《华严经》上有名的「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是什么用意?五十三参就是后得智,无所不知,示现给我们看。广学多闻,智慧没有开不可以。智慧没有开,你要搞广学多闻,你永远不会开悟,把你的悟门堵塞了,你广学多闻,你学的是知识,不是智慧。知识不能解决问题,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不能证果。智慧才能解决问题,佛法所求的是真实智慧,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要成就真实智慧,所以一定要根本智现前,然后才能广学多闻。根本智是把烦恼断尽,根本智破无明烦恼,你的智慧才能够现前。然后你到外面参学,一接触统统明了,学东西学的快得不得了。
 
  『一切尘中所有剎』,剎是佛剎,佛教学的地方,我们今天讲教区,他所教学的区域就叫做佛剎。佛教化众生的区域多大?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区,这个教区大得很。你们千万不要以为释迦牟尼佛灭度了,不在了,是释迦牟尼佛没有在我们这个教室,在隔壁、在那个教室。阿罗汉证得的果位都不生不灭了,佛哪有生灭?佛是示现。到我们这个教室来,好象我们看到了,佛生了;下课了,到别的教室,佛灭了。我们看的生灭是这个现象。他的教区太大了,十法界,哪里是凡夫想象的境界!又何况前面所说的一毛孔、一微尘,一一毛孔、一一微尘里面都现无量无边的佛剎,你看一切尘中所有剎、一切毛端所有剎、一切毛孔所有剎,一定要懂得。你要不懂得,你不知道华严境界。
 
 
 
  22
 
 
 
  诸位同学,请看偈颂第四首:
 
  【佛子我曹常见汝,诸如来所悉亲近,住于三昧实境中,一切国土微尘劫。】
 
  清凉大师说这一首偈是「赞常定」,这个真话说出来了。前面我们看到普贤菩萨入定、出定,定有出有入就不是常定。这一首偈是很有必要,显示出普贤菩萨入定出定是表演给我们看的,而实际上他是在常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是真实功夫,真实的受用。定有出有入不是常定,那不是真正的功夫,也不是真实的受用,我们要懂得学习。
 
  『佛子』,这个佛子就是大众,参加大会的这些菩萨众。这些大众称普贤菩萨为佛子,真正的佛弟子,百分之百的向佛学习,也学到百分之百的佛法,跟佛没有两样,称他作佛子。《华严经》上说普贤是佛的长子,文殊为庶男,文殊是排行老二,普贤菩萨是大哥,继承佛位的,继承大法的,是取这个意思。『我曹』,这个「我曹」就是我们,现在人讲我们,现在人讲我们、我们大众、我们大家是这个意思。常常见到你。因为与会的这些菩萨都是等觉菩萨,都是法身大士,哪有不清楚,哪有不明了的。普贤菩萨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些菩萨也入;他要不入,他怎么能见到普贤菩萨?他们的境界是平等的,彼此互相赞叹表演给我们看,教导我们。我们大家常常看到你。『诸如来所悉亲近』,这是接前面一首,十方三世,乃至一切毛孔所有剎、一切微尘所有剎,你统统都现身,统统都去参访,亲近一切诸佛如来,我们大家都看到了。
 
  这首偈最重要的是第三句,『住于三昧实境中,一切国土微尘劫』。我们要学就是学这两句,这两句是真实的佛法,真实的受用。一定要住于三昧,唯有三昧才是实境,实是真实,境是境界,诸佛如来的境界,法身菩萨的境界。你能住到这个境界里面,你就成佛了,你就证得法身菩萨的果位。现在这一首偈子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三昧。「三昧」是梵语,翻成中文的意思叫「正受」,受是受用、是享受,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正常的受用。佛在经论上跟我们说,六道众生一切享受都是不正常的。不正常的享受,佛为我们归纳为五大类,六道凡夫的享受不出这五大类。每一个众生,生生世世一切时一切处,你的受用都不出这五大类。这五大类中,身有两类:有苦、有乐。心也有两类:有忧、有喜。这身、心就四类了。另外一类是什么?身现在没有苦乐的感触,心里也没有忧喜的感触,这时候叫舍。舍很好!中庸,没有苦乐、没有忧喜。舍,实在讲就是三昧,为什么不叫三昧?因为你舍的时间很短暂,一转眼你的苦乐忧喜又现前了。如果永远停止在舍这种受里头,那就叫三昧。
 
  所以六道凡夫这个三昧是很短暂的,他不能住,他不能常住;常住就叫三昧。由此可知,「住于三昧」就是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这个叫三昧。从什么地方学习?从哪里去锻炼?这真用功,这是修定。所以《华严经》上讲修大定、修法界三昧、法界大定,首楞严大定,这是性定!不是盘腿面壁。盘腿面壁是修小定,那个定有出有入,大定没有出入。怎么个修法?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里头,待人接物应酬之中,学着不动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
 
  顺境、善缘,佛家讲境、讲缘,讲境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物质环境。顺境是很好的物质环境,你的物质生活样样都能够称心如意,这叫顺境。善缘,缘是人事环境。善缘,你所接触的都是你很欢喜的人,这叫善缘,在这个境界里面没有喜受,没有乐受;不是没有喜乐,喜乐是决定不执着。换句话说,对这个喜乐决定没有贪恋。我们讲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不生贪恋的念头。要起了贪恋,你就堕落在五种受里头的喜乐的受,你是六道凡夫,你就不是菩萨。如果在逆境,逆境就是物质生活条件很差,生活过得很苦,样样都不如意,在逆境里头。恶缘,你所遇到的这些人都是冤家对头,都是你不喜欢的、讨厌的这些人物。在这个环境里面,你不生瞋恚心,你的心依旧保持得很平静,不生瞋恚;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不起瞋恚心、不动瞋恚的念头,这是正受。如果有一点点讨厌的心理,我看不惯,我不喜欢,你是凡夫,你是十足的凡夫、道道地地的凡夫。为什么?你的享受是苦乐忧喜舍。凡圣在日常生活当中,受用差别就在此地。觉悟的人、佛菩萨恒顺众生,什么都好,逆境、恶缘不讨厌不拒绝。并不是这个环境不好,我赶快找个好地方,我离开此地,起这么个念头,坏了,你堕落在苦乐忧喜舍里头,正受失掉了。
 
  这些菩萨们在此地赞叹普贤菩萨「住于三昧实境中,一切国土微尘劫」,这一句讲时间,「一切国土微尘劫」,不是恒河沙数劫。由此可知,普贤菩萨真的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住三昧就是住定慧,不住烦恼,诸位要晓得。中国古人讲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中国人讲七情,佛法里面讲五受:苦、乐、忧、喜、舍。「苦乐忧喜舍」跟中国七情是一个意思,一个说法。你的心住在七情五受里面,这是六道凡夫。人如是,欲界天也如是,色界天也如是,无色界天也如是。无色界天住在舍受里头,不是正受。唯有大圣人他住在正受,他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为什么?教化众生。他要做种种示现,有时候他也示现苦乐忧喜,我们要知道那是示现、是表演,不是真的,表演给观众看的。目的是什么?令观众觉悟,没有一样不是教育,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乃至于诸佛菩萨现不现身是教育,现身是教我们,不现身也是教我们,真正是所谓的「大用无方」,活活泼泼,没有丝毫的限制,没有丝毫的障碍。
 
  现身,现什么样的身?在什么时候现身?在什么处所现身?决定不是佛菩萨有意。我们今天说到哪里出席,出席我们也现身,我们是有作意的。什么时间、什么场所,我要出席,今天那个地方是什么样一种聚会,我要穿什么样的服装,要怎么去打扮,要在那里说些什么话,你事先有作意。诸佛菩萨在一切诸佛剎土、六道或者九法界现身,都没有作意。没有作意何以能现身?这就妙了。妙在哪里?妙在随着众生之感,佛菩萨自然而应,感应现身的。不像我们,我们在世间来投胎是业力现身,一点都不自由不自在,佛菩萨得大自在。他是属于感应,众生有感,自自然然就有应,一丝毫作意都没有。我们凡夫有意思,要作意有意思;诸佛菩萨没有意思,没有意思的时候与性德相应、与性体相应、与根本智相应。诸位一定要懂得,与根本智相应,自自然然起后得智。不是要作意才起后得智,作意就错了,作意就是凡夫;决定没有作意。
 
  所以我们说这些佛菩萨示现,或者祖师大德,我们常常称赞他「称性而谈」,称性就是没有作意,完全属于感应。众生之感,经上说得很多,不只说一次,多次的重复。为什么?这是佛陀教学的慈悲,加深学生的印象。你说一遍,印象浅,说两遍、说三遍加深他的印象。三遍、五遍、十遍、八遍就觉悟了,上上根人。中根人,跟诸位说,总得要百遍千遍才一下醒过来。下根人要千遍万遍,真的所谓是千叮咛万嘱咐,他才能回头,不容易!从这个地方,我们才能够体会到什么叫做大慈大悲,什么叫一片慈悲。我们常常看到这些字样,以为这都是赞颂、称赞的,不晓得里头真正的含义。世间好老师教学,说实在的话,教你几遍你还不会,就不教你了,嫌麻烦。佛不嫌麻烦,佛可以一再的重复,真正是难得。
 
  感应也非常复杂、非常微细,佛在讲经说法,为了方便听众,把很复杂的感应归纳为四大类。「显感显应」,显是非常明显,明显感,众生很明显的感,佛菩萨很明显的应,这是一类。第二类「显感冥应」,佛有没有应?有,虽有应,有时候你自己还没有觉察出来,我们讲的是冥冥当中保佑你,暗中保佑你,真的是保佑你,你自己还没有觉察到,不是没有应,真的是有应。第三种是「冥感显应」,我们自己那个感,甚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譬如我自己学佛,或者是学哪一个法门,条件具足;条件具足自己并不知道,佛菩萨知道,他来现身给你说法教你,你一听果然就开悟了,这是显应。我没有求他就来了,实际上你内心里头的感动他知道。第四种「冥感冥应」,我自己感,但是我自己不知道,佛菩萨来应,应的是冥应,暗中来应,应的时候真的是应,不明显,不晓得。你的功夫要是深,你也能会觉察得到,譬如烦恼轻了,好象智慧增长了,冥感冥应。没有人来教你,你能够觉察得到,我烦恼一年一年减轻,智慧一年一年增长,境界一年一年殊胜,虽没有明显的感应,暗中有感应。佛给我们讲有这四种。
 
  由此可知,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哪有没有感应的道理!这个感应,跟诸位说,剎那剎那不断,不间断的。但是最多的,可以说要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冥感冥应。如果没有诸佛菩萨、法身大士时时刻刻在照顾我们在帮助我们,这个社会、这个世界那还得了,早就毁灭掉了。众生纵然造极重的罪业,这个世界还能存在,什么力量?我们学佛的人知道,诸佛菩萨威神力量在加持。虽然在加持,我们并没有感触,什么人有感触?心地清净、心思细密的人有感受,他晓得。心浮气躁,妄念纷飞,他怎么会感觉得到?他感觉不到!
 
  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才晓得佛恩德有多大。我们「上报四重恩」,第一个是「父母恩」,第二个就是「佛菩萨的恩」,实在讲佛菩萨的恩超过父母恩不晓得超过多少倍;下面就是「国家的恩」跟「众生的恩」。三个恩加起来,都比不上佛的恩德,谁知道?知恩才知道报恩,你不知道恩,怎么教他报恩?怎么跟他谈报恩?《般若经》里面,什么时候你知恩?二地菩萨。二地菩萨地位高,知道佛的恩德,也就是我刚才所讲的,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冥冥当中保佑九法界一切众生,剎那剎那之间从来没有间断过,只是众生不知道而已。你就是不信佛、毁谤佛、排斥佛,甚至于要消灭佛,佛菩萨还是保佑你,决不因为你的忤逆,「这个人不管他,不要去理他了」。那是凡夫,那不是佛菩萨。佛菩萨跟凡夫真的不一样,因为佛菩萨不被境界转,凡夫为什么做不到,凡夫随着境界转,你欢喜我,我也欢喜你,你讨厌我,我也讨厌你,这是凡夫的心。
 
  凡夫永远不能够懂得佛的意思,永远不能够懂得菩萨的心境。你要想真正能体会得几分,那得好好认真去读《华严》,也许你在这个经典里面能够体会到几分。真正体会到,读还不行,你要能信能解能行,你真正体会到多少,那是你行门的功夫。你有一分的行证,你能体会到一分;你有十分行证,你能体会到十分;没有行证的功夫,体会不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最重要要学的,就是真正要在生活里面、在日常工作、待人接物,在这里头学定,学戒、学定。戒就是守法、守规矩。穿衣有穿衣的规矩,吃饭有吃饭的规矩,办事有办事的程序,那就是规矩。待人接物、尊卑长幼不能不懂规矩,守规矩就是持戒。儒家讲的守礼、守规,佛家讲持戒是一个意思。因戒得定,能守规矩了,这第一步做好了,然后再修定。
 
  修定是什么意思?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环境里面修清净心、平等心,这就是定。一片真诚,处事待人接物,要用真诚心。什么是真诚心?清净心是真诚心,不为外境所染。什么叫染?顺境你起贪心,你被贪污染了。要知道真心,真诚心、清净心里面没有苦乐忧喜,没有七情五欲。五欲是什么?五欲就是七情的最后一个字「欲」。你看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爱是你喜欢,恶是你讨厌,最后一个是欲,欲就是「财色名食睡」,这叫五种欲。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里头没有,这些东西统统都没有。「财色名食睡」可不可以要?可以。怎么接受五欲?随缘而不攀缘。有,很好;没有,也很好。绝对不是有,我贪爱它,我怎么样控制、占有它。没有,我要想什么方法获得它。那就错了,随缘就好。随缘好在哪里?你才能「住于三昧实境中」。你要不随缘,你就住在七情五欲中,你就住在佛法里面讲的六道凡夫五种受中,你住在那里面,差别很大。住在七情五欲,住在五种受里面,这是凡夫。
 
  我们学佛目的在哪里?目的在超凡入圣。怎样才能超凡入圣?我不住「凡夫住」,我要住「圣人住」,圣人住三昧。咱们得找个住处!这里好,普贤菩萨在此地为我们示现「住于三昧实境中」,这是真正的住处。「一切国土微尘劫」,长时间,不是短时间,永恒的,永恒住于三昧,住于实境;实境是一真法界、华藏世界、极乐世界。我在前面讲过,如果你果然住于三昧实境中,我前面曾经说过,香港就是华藏世界,香港就是一真法界,九龙就是极乐世界。我讲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真正能够入《华严》少分,你听到我这个说法,你会点头,你能够肯定。
 
  佛法修行最难的,你没有办法降伏你的七情五欲。《金刚般若经》,你看须菩提向释迦牟尼佛提出的什么问题?「云何降伏其心」、「应云何住」,不就是这两个问题吗?「降伏其心」是什么心?七情五欲的心,这是讲得最粗显的心,在佛法里面讲,那个心是妄想分别执着心,《华严经》上说的。如果我们对于妄想分别执着概念很模糊,你就想到儒家讲的「七情五欲」,这个讲得很粗、很浅显,我们是初学人,从这里下手是最初方便。
 
  我们能在日常生活里头、工作里头,处事待人接物里面,不生七情五欲,心里头不起七情五欲。七情五欲可以受用,但是你一定要懂得,像六祖问永嘉大师讲的「分别亦非意」,这样才行。这样虽表现七情五欲,心不住七情五欲,这是圆顿大乘,解脱菩萨!这不是小乘法,就是永嘉大师讲的「分别亦非意」。他怎么样?跟七情五欲可以和光同尘,可以完全跟你们一样,心里头丝毫不染着,心里面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觉。真正的修行人,真实功夫,他才能普度众生。如果他把七情五欲舍掉,根本不接触,那好了,他就不能度众生,他不会到这个世界来了,所谓倒驾慈航,他不来了,他怕染着。染而不染,着而不着,高!那是真高!这是我们要学的,就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天天去练,要练功,这真正叫修行。这个修行,就是从前章嘉大师跟我讲的,「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新加坡纳丹总统也跟我讲过,真的,不是假的,重实质,不重形式,你才能广度众生。这首偈很重要很重要!我们再看下面第五首:
 
  【佛子能以普遍身,悉诣十方诸国土,众生大海咸济度,法界微尘无不入。】
 
  这一首清凉大师跟我们讲,这是赞叹普贤菩萨度化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他真做到了。大师注解里头讲,「曲尽微尘者,细处有多众生故」。这个实实在在讲法身菩萨能,我们决定做不到。前面两句好懂,「佛子」的意思跟前一首一样,称赞普贤菩萨『能以普遍身』,每个众生面前都有普贤菩萨现身。
 
  所以我们在佛门里头曾经听说,佛菩萨的数量比众生多,不知道多多少倍。这个话是真的,《华严经》可以作证明。实在讲真正是我们凡夫业障习气太深重,实实在在是四面八方还要加上上下,十方都是诸佛菩萨围绕,我们自己不知道。中国谚语常讲「举头三尺有神明」,那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头上有神明,脚下也有神明,周边也有神明,这个神明是诸佛菩萨,无量劫来永远围绕在我们的周边,我们不觉!
 
  他帮不帮助我们?他从来没有间断的帮助我们。这就是我前面讲的「冥感冥应」。学佛以后这才明白、这才觉悟,在读经的时候,听说有这么回事。怎样证实?我要如何证明无量无边诸佛菩萨围绕在我身边,我要怎样把它证明证实;然后这个感应道交,我不但有冥感,我还要有显感,诸佛对我有冥应,还得要有显应,明显感应。为什么?这是决定可能的,诸佛菩萨帮助我,希望我早一天成就,我现在接受了,我现在发愤努力,改过自新,我也希望早一天成就,跟诸佛那个愿力完全相应,应当学。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七六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七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五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七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九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一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一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四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五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八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七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四二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之甘露 第五章 五停心观[栏目:成观法师]
 与其弃身,不如弃酒[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相应10经 名叫上座经[栏目:相应部 21.比丘相应]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3.种姓智(行道智见清净)[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大国师 鸠摩罗什传奇 引子[栏目:大国师·鸠摩罗什传奇]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八讲 上篇[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佛在眼前[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求菩萨为全球消毒 Asking the Bodhisattva to Disinfect the P..[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四圣谛(智敏上师)[栏目:基础佛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