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十六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8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六卷)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二面第四行,三十三天。
 
  上一次我们将前面十个段落代表菩萨十回向,跟诸位做了一个简单的报告,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说到第八位干闼婆王,后面还有两位,一位是月天子,一位是日天子,在这个地方我们以很短的时间把它补充出来。月天子在本经的排列,将他排在欲界天,他代表菩萨清凉慈悲,月亮是照夜晚,夜晚就好比是无明生死长夜。这个意思就很明显的说出,菩萨在六道,众生堕落在无明长夜里面,菩萨以慈悲之心、以真实的智慧来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上首十位德号都显示清凉的意思,经文在总结里面提醒我们,清净心遇到善缘,这才能引发你的慈悲,引发你的智慧,开启自性智慧德能。我们每逢夜晚见到月光,要懂得做如是观想。观想,诸位同修一定都听得很熟悉。可是,怎么观想?这就难了!知道的人就不多。我们用最普通的话来说,观想就是改变观念,这大家就好懂。看到月亮就想到菩萨的清凉慈悲,在夜暗里面照耀这些有情的众生,我们应当效法菩萨,以清凉心(清凉心实在讲就是清净心)、慈悲心帮助世间一切苦难众生,他表这个意思。每天晚上抬头看到月亮,可不能说「低头思故乡」,那就搞凡夫了,所以李白的诗那是十足的凡夫,不是修道人。修道人看到明月,低头要想行菩萨道,如何效法菩萨心广度一切众生,所以这个观念就改变了,这就叫做观想。
 
  观想力量很大,常作如是观,就是你常常能够把念头拉回来,从妄想里头拉回来,这是真正做功夫,这是真正做学问。孟子明白的告诉我们,「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这个意思。平常我们的心很散乱,攀缘外面五欲六尘,学佛之后,佛告诉我们,事事物物都是表法,懂得表法立刻就把观念换过来。同样是一种境缘、一种境界,同样的缘分,为什么给各个众生感触不相同?世间人感触也不相同,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好,有的人看到欢喜,有的人看到悲伤,各人感触不一样,那些都是世俗染心所。学佛的人看到这些境界,能够想到佛菩萨在经教里面对我们的教诲,教我们接触这些境界之后,应该怎样回头,怎样学习佛菩萨,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换句话说,你就是月光菩萨,月光菩萨不是经上念的,自己变成月光菩萨;常常做这样观想的人,时间久了他心地自然就清净、慈悲。我们学佛最大的难处,真正所谓「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读经闻法常常间断,所以你的功夫就不得力。
 
  古德教人读经闻法「随文入观」,随着经文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必须要天天改,时时改,这个样子累积三年五载就收到很好的效果,真的改过来。许多同修学佛很多年,学佛学了几十年,毛病丝毫都没有改得过来,原因在哪里?原因在间断。所以古德教导我们,「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我们对佛法所说的怀疑、夹杂、间断,无论是读诵、闻法、修行,都犯了这个毛病。佛在大小乘所有经论当中,诸位仔细去观察,几乎每一部经论里面都教我们修布施,最普遍的,我们学会了没有?没有。到寺院道场来捐一点钱,那叫布施?对布施两个字的用意都不懂,他如何能够落实?怎么能改变他的生活?怎么能改变他的思想?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过去不晓得,正是佛在《无量寿经》上所讲「先人无知」,这个不能怪他,他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佛这句话意思很深,说得很重,如果我们明白、我们了解,要做,做给别人看,要说,要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众生就能够得真实的利益。
 
  菩萨道、佛道,从哪里修起?我在学佛,刚刚开始学佛,我就向章嘉大师请教。我在方东美先生那里得到讯息,知道佛法是智慧,方先生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知道佛门里面有宝。我认识佛法还不到一个月,有机缘认识章嘉大师,头一天我就向他请教,我说:我知道佛法的好处,方先生给我介绍的,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就能够契入?章嘉大师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问他:从哪里下手?「布施」,两个字。可见得这个布施,是佛法里面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究竟圆满的果地还是修布施,佛法没有别的。布施的意思是舍己为人,可是这个事情是愈舍愈多。你舍财,愈舍财愈多;你舍法,愈舍智慧愈多;你能够舍己帮助别人,这是无畏布施,健康长寿就多多。千经万论,佛在一生当中不知道讲过几十万次、几百万次,天天讲。为什么收不到好的效果?大家对这话怀疑,表面是相信,实际上怀疑,为什么?散财难舍,真正叫你舍的时候,这肉痛!舍不得。怀疑,对于佛所讲的殊胜果报很难相信,赚钱好不容易,我舍掉了,舍掉钱从哪里来?夹杂,夹杂自己的妄想,夹杂着你周边这些人的知见,那些人劝你,「不要迷信、不要上当、不要被人骗」,所以佛法殊胜功德利益你得不到,始终得不到。我劝诸位同修仔细去观察,个人一个人舍,一个人得福,得无量福,团体舍,这个团体兴旺,你细心观察,有证据在。佛法所说的「三转*轮」:示转,指示你、告诉你;劝转,劝勉你;作证转,给证据给你看。
 
  居士林是个团体,大家看到这个道场这么兴旺,怎么兴旺?布施,别人不敢舍,它敢舍。每天三餐供斋,一年到头不间断,谁不想做?我知道很多人想做,一听是好事,但是钱从哪里来?做不起。这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相信佛法,不信佛。佛叫你舍,不相信,不敢舍,怕舍了以后就没有。佛说舍了以后会更多,但是没有看到,不相信。你在居士林这里看到,应当相信,愈舍愈多。最近东南亚的经济风暴,每个人都受到影响,许多工厂倒闭,失业率增长,许多机构裁员,大家的收入减少。我听有些同修告诉我,许多道场里面收入也减少一半,这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道场收入靠信徒,信徒收入减少,当然对道场供养捐献自然就减少。可是居士林,李木源居士告诉我,不但没有减少,天天在增加,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布施,愈施愈多,这有事实在此地作证。个人亦复如是,愈施愈多,只要你肯发心布施。做生意的,做生意是以营利为目的,可是菩萨商人不然,菩萨商人他是以服务社会、服务众生为目的,他经商以经商这个方法来修菩萨道,来修布施,结果他做生意发财,财源不断而来,这边来,那边布施,布施去了,愈施愈多。我们看到个人,这还能不相信吗?
 
  清净信心,《金刚经》说得很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清净信心能生智慧,智慧才是真正之宝。智慧是什么宝?三宝里面的佛宝、法宝,佛宝、法宝都是真实智慧;信心不清净,自性里面真实智慧生不起来。月光是表权智,前面跟诸位报告过,权智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智慧,也就是我们讲处事待人接物的智慧,权巧方便。所以月天子代表第九回向,第九回向叫「无缚无着解脱回向」,他代表自在。缚是比喻,比喻不自在,好比你被绳索捆绑着一样,人被绳索捆绑就不能动弹,无缚就是没有任何法来系缚你。缚,通常是代表烦恼,也就是说明你心里面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你就得大自在,一切时、一切处心安理得,身心安稳。无着,着是着相,于一切境界相能够不着,正是《金刚经》上讲的「无住生心」,无住就是不执着,生心,生的是智慧的心,清净心、慈悲心,生心是帮助一切众生。月天子表这个法门。
 
  最后一位是日天子,太阳,太阳的光强、明亮,照得很远,「表菩萨智照」。所以佛在经上用月亮表权智,用太阳表实智,实智是根本智,照破无明烦恼。由此可知,根本智是自受用,后得智是他受用,用月亮代表后得智,代表他受用,所以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慈悲,要以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来处事待人接物。对自己要用真实智慧,真实智慧是一念不生,没有妄念,这才真正叫自受用。《般若经》上讲「般若无知」,自受用就是无知,无知无念,一切皆无,你说那个心多清净,六祖惠能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到本来无一物的时候,你的自性现前,这是自受用,真实智慧。真实智慧叫照,照见,《心经》上告诉我们,观世音菩萨,观自在就是观世音菩萨,他住真实慧,《无量寿经》上讲「真实慧」,他住真实慧。《心经》上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住真实慧,他自在,他「照见五蕴皆空」,这是自受用,这不是他受用,自受用。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万法皆空,心地清净到极处,平等到极处,智觉也达到极处,一个妄念都不生,这叫成佛,这叫做证果。在这个境界里面,就有能力随类化身、随机说法,众生有感他就应,应是权智,就是显示出来慈悲喜舍,权智,利益众生。这个意思很深,希望同修们细心去体会。
 
  今天上午有同修问我,佛经里面讲的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是什么意思?古大德解释这三身,我们看他的注解,愈看愈麻烦,愈看愈不懂,看了几十年还没搞清楚。我用最简单的方法给他说明,三身就是一身,佛有法身、报身、应化身,我们也有法身、报身、应化身,在哪里?就这个身体,一体三身。我们这个身从哪里来?从法身变现出来。法身是什么?法身是根本智,法身是理体,它是理,它不是事。报身、应身是事,事从哪里起来?从理起来的,它有个道理。所以法身是理,法身是体,它不是相。相从哪里来?相从体里面变现出来。哲学里面所说的宇宙万有本体,本体是法身,法身是一不是二,佛在经上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就说明我们跟佛的法身相同,因为每一个众生都是未来佛,他讲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共同一法身,我们的理体相同。从法身变现出报身,诸佛如来的报身,包括《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报身,是智慧之身,智慧成就的,有生无灭。法身是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报身是有始无终,有生无灭。我们这个身也是报身,什么报身?业报身,不是智慧报身,业报身。业报身,这个报身有生有灭,有始有终,他也是报身。怎么说报身?你自己生活里面的感受就是报,你过去生中修善,你生活得很快乐,快乐是果报,是你享受的,你自己所享受的那是报身。过去造很多恶,现在感受很难过,那也是报身,也是你的果报现前。所以从自己生活受用上来说,我们这个身是报身,业报之身。我们以这个身帮助别人,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劳力去帮助别人,那叫应化身,应身。我这个说法,大家就好懂。所以每一个众生都有三身,但是佛的三身跟我们不一样。佛已经是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所以他的报身有始无终,有生无灭。但是佛的应身有生有灭,有始有终,像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示现八相成道,那是应身,有始有终,有生有灭,这正是佛法里面讲乘愿再来。我们是乘业力来受果报,没法子!他们是乘愿再来,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示现什么样的身相,应该用什么方法帮助众生,他就示现什么样的方式。所以诸位要晓得,诸佛菩萨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跟我们人没有两样。
 
  他们今天还提了一个问题,有很多人问。每个人都学佛,每个人都成佛、成菩萨,这个世间还有谁做工?人人都作佛、作菩萨,家里还有谁烧饭?社会不就整个完了吗?说这样话的人,对什么叫佛菩萨不懂,以为作佛、作菩萨就像寺庙里供的像,一个个端端坐在那里动也不动,他的想法大概就是如此,那样的佛菩萨太可怕,我们决定不能做。佛菩萨是人,你明白之后,各个人成佛、成菩萨,烧饭是谁?佛菩萨在烧饭;做工是谁?佛菩萨在做工。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个情形,他们的活动非常频繁,全是诸佛菩萨。在我们这个世间偶尔也有示现的,过去国清寺厨房里面烧火的,寒山、拾得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厨房里打杂,丰干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在碓房里头推磨。他不知道那些人是佛菩萨。你们又怎么会晓得,我们这个道场天天给人家端茶,天天给你盛饭,天天照顾你的,诸佛如来、菩萨化身在其中,你还嫌弃他、还讨厌他。确实有佛菩萨在此地照顾大众,要不然道场哪有这么庄严、哪有这么殊胜?让你感觉到这个道场有佛菩萨在里面应化,你的恭敬心才能生得起来,「不可以小看,恐怕他是菩萨再来,不要得罪,多修点福」,这些都是事实真相。
 
  所以佛菩萨活活泼泼应化在世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仔细观察他跟一般人不一样的,他不自私,他为人,他能够舍己为人,这个人决定是佛菩萨再来,决定不是一个平常人,平常人做不到。平常人哪一个人不自私自利?哪一个人不贪图享受?佛菩萨有智慧、有能力、有财富、有地位,过的是最清苦的生活,这就很明显的告诉我们,他不是凡人;凡人决定做不到,凡人有钱一定要贪图享受。在美国非常明显,他一个月赚两千块钱,他住的那个区大概大家收入都差不多,如果他薪水提高,一个月赚三千块钱,他赶快要搬家,要搬到三千块钱那个区去住,表示他的身分高了,凡夫!一个月赚三千块钱,还住在两千块钱身分那里,他的生活会过得更好、更舒服,他不肯,他要往上去爬,爬得好辛苦,负债累累。这些人一生当中没有闻到佛法,不知道怎样过幸福美满的生活,很可怜!
 
  日、月在此地代表实智、权智,我们以实智自利,以权智利益一切众生。日天子是代表第十回向,第十回向是「入法界无尽回向」,用日天子来表法,好!光明遍照,你才能入得了法界。日天子,我们现在明了,太阳是个火球,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这是我们讲牺牲奉献,所以用他来表「入法界无尽回向」,这个意思很深。
 
  这一大段经文,从阿修罗王到日天子,表十回向。诸位要知道,十就是一,一就是十,初回向位就已经具足后面的九种回向,其中任何一种都具足其余九种,这才叫圆满,圆满才是真实。我们凡夫修行之所以那么艰难,很难契入境界,就是不懂得圆修圆证,不懂这个道理。爬楼梯,一阶一阶往上爬,爬得很辛苦,叫渐修。圆顿根性的人好比坐电梯,从下面一直上来,当中每一个阶层都没有漏掉,圆满具足。这是我们不得已用这个比喻来说,其实比喻没有办法比喻得恰到好处,一定要自己细心去体会。《华严经》上任何一位具足一切位,所以真的是圆悟圆修圆证,圆证就是圆满的生活,这怎么不自在?这是过真正诸佛菩萨的生活,大圆满的生活,我们要细心在《华严经》里面学习,这个大圆满是有永恒的,你得到之后一得永得,生生世世享用无穷无尽。十回向就跟诸位介绍到此地。
 
  下面经文四十二面第四行,三十三天。从这段开始,一直到大自在天王,这里面也有十段,一共是十大天王,佛用他们来代表十地菩萨利益众生的因果理事,道理跟这些事相。三十三天王代表初地欢喜地,请看经文:
 
  【复有无量三十三天王。所谓释迦因陀罗天王。普称满音天王。慈目宝髻天王。宝光幢名称天王。发生喜乐髻天王。可爱乐正念天王。须弥胜音天王。成就念天王。可爱乐净华光天王。智日眼天王。自在光明能觉悟天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发起一切世间广大之业。】
 
  这是第一段。三十三天里面的故事,我们就不必说,诸位要晓得三十三天怎么来由,《佛学大辞典》上有,《法苑珠林》里头有,《经律异相》里头也有,还有许多古今大德注解里面都注得很详细。但是在此地必须说明三十三天是一层,不是三十三层,有很多人误会,认为佛家讲天只讲三十三,那是外行,完全不懂佛法。佛家讲天一共有二十八层,二十八层天:欲界六层,色界十八层,无色界四层,总共二十八层天;二十八层天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区。三十三天是第二层,第一层是四王天,第二层是忉利天,忉利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叫三十三,三十三梵文叫忉利,忉利天就是三十三天。
 
  在此地说『无量三十三天』,这句话我们要懂得它的意思,绝对不是说无量无边诸佛剎土里面都有三十三天的名称,那我们就搞错了。三十三天是欲界第二层天,那是一切诸佛剎土都有欲界六层天,这是第二层天,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第二层天叫它做三十三天?这里头有个特别的缘故,我们也得略略的说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诸位必须要懂得,是现在我们讲现任忉利天主,忉利天主常常换,不是他做到底的,他做完了,别人要来做,这个诸位要晓得。现任欲界第二天主,佛讲过去因中发心修塔,这个福报很大,一个人发起,当然这个塔花费很多,不是一个人力量能够促成,如果他一个人有力量把它造成,那他就不叫忉利天王,可能有别的名号,就不知道。不是一个人,一个人发起,另外有三十二个人帮助,三十三个人共同把佛塔建起来,果报就生到欲界第二层天,就作天王。发起的人就是帝释天王,我们中国人称玉皇大帝,他住在第二层天的中心,他的四面每一方还有八个天王,那是帮助他,帮助他造塔,四面就三十二,连他自己总共三十三位天王。相当我们一个国家领头的人、发起的人,他作总统,果报好象他作总统;帮助他成就这个功德都作省长,这个国家还有三十二个省,那些人都作省长,省长是小的天王,就有这么个意思在。
 
  所以有能力独自修福的,福大,福太大。但是真正的福田你要认识清楚,很多人看到佛经,建塔、建寺有这么大的好处,拼命去建,建了将来有没有这个果报?不见得。为什么?他只学表面的模式,他不知道其中的内容,外面外表学得很像,里面完全不是。建一个塔寺,李炳老过去常说,大家在发心筹建的时候,募捐各个都是菩萨,热心劝募,建好之后都变成罗剎,争权夺利,这个场是什么道场?斗争道场。那还不如不建,不建没有过失,建了之后找这么多人天天在斗争,天天在毁谤三宝、侮辱三宝,造作阿鼻地狱的罪业。所以建立道场、塔寺,我们清楚明白,应该怎么做?先有修道之人,然后再为他建道场,没有人你建这个场干什么?建得愈大,愈容易引起人的贪心,引起人的嫉妒心,引起人斗争,你不叫造罪业?你发心建一个大寺庙富丽堂皇干什么?你是接引大家入地狱,那是地狱门,进去都下地狱去;干这种事情不怀好意。
 
  我们看中国自古以来,中国大陆寺院丛林的建立,你看看他们的山志、他们的历史,最初都是一、两个修行人,修行得很好,受到大众的尊敬景仰,以后跟他学的人慢慢多起来,小茅蓬逐渐扩充,人数再多再建个殿,建个大殿,建几间寮房,这样建成功的。没有说先建好等人来,哪有这种道理?我们今天建弥陀村亦复如是,为什么建弥陀村?念佛的人太多容纳不下,没有法子。最初我们想的时候,念佛的人大概也不过是三十人、五十人不得了,没想到这么多。这个地方缘成熟,实际上的需要,那这个就是真正的道场,真实的福田,这是我们要认清楚。我在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我一生不主张建道场,我没有劝人发心在道场出一片瓦、出一个柱子,没有,我劝人印经,我劝人放生,我劝人救济病苦,我不劝人发心建道场,因为我看到很多道场都不如法,如法当然有,少数,我没见过。所以我自己一生没有道场,我行布施,虽没有道场我住得很自在,我生活得也很自在,这就说明一个人修布施,一个人决定得福报。福从哪里来不要去想它,自然就来了,决定冻不着,也决定饿不着,我们深深相信因果报应。
 
  这是三十三位功德主,完成这一桩善事得的果报,我们知道他所建立的塔寺一定是有高僧大德住持,有这个地方弘法利生,他得的是真实功德,真实的果报。这是现任这一任的玉皇大帝,中国人讲玉皇大帝,是这么一个因缘,到下一任不一定也是这个因缘,哪有那么巧又有三十二个人去修塔,不见得。佛在经上讲现任,现前欲界第二层天主是这么个因缘,我们晓得就行了。说「无量三十三天」,三十三天代表欲界第二层天,十方诸佛剎土都有三界六道;换句话说,都有欲界、都有色界,也都有无色界,这是表这个意思。下面举出十位上首,名号也是表法。
 
  帝释天王,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他是以十善业道教化众生,所以世间人能够修十善业道修得很好,上品十善,死了以后都生忉利天,这是世间修善的人将来生处,福报很大。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他的寿命一千岁,你自己想那个寿命多长,所以忉利天人看我们这个世间人可怜,寿命不到一天就完了,真的是朝生暮死;他们看到很感叹,我们认为已经很长命,一百岁了,人家看,一天!他们修十善业道。佛说上品十善业道生天,中品十善业道得人间的福报,下品十善业道大概都堕到阿修罗道,所以阿修罗也很有福报。
 
  第一尊『释迦因陀罗天王』。「释迦」是印度话,「因陀罗」也是印度话,释迦翻成中国的意思是能仁、仁慈,所以我们的本师德号叫「释迦牟尼」。可见得这个天主很仁慈,他能够仁民爱物。因陀罗也是梵语,意思就是主,如果是用释迦因陀罗直接翻成中国意思就是天主,能天主,释迦翻作能,能主。刚才说过,他是以十善业道教化众生,把他列在第一位,意思就是教我们要修十善,要持五戒,五戒十善是修学的大根大本。戒跟善在形式上差不多,实质上不同,五戒里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十善前面身三善完全相同;五戒里面的不妄语,十善里面说得更详细,把不妄语这一条展开为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而五戒里面有个不饮酒,十善里头没有,十善后面是不贪、不瞋、不痴。十善是善因,善因必定得善果,而五戒不一样,五戒是出世间的善,为什么?他希求的果报不一样,修十善是希望得善果,修五戒的人不是期望得善果,希望得什么?得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它是出世间的善。五戒是出世间的,十善不出世间,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换句话说,界限还是我们一念的心,一念希求人天果报这就是善,五戒也变成世间善法,如果一念不希求人天福报,希求超越世间,了生死、出三界,十善也变成五戒。
 
  《无量寿经》上讲得好,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里面所说的内容,把五戒十善融合成一体,如果能遵照佛教诲去修学,发愿求生净土,你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这是我们要明了、要记住。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如果不求生净土,可以说他没有成就,生到忉利天不算成就,忉利天的寿命还有限,我们看起来很长,好象值得非常羡慕;实际上就是像我们看水面上小虫在水上游来游去,我们叫蜉蝣,人可以活上几十年,蜉蝣的寿命几个小时。正如同忉利天看我们人间一样,我们人看蜉蝣,就跟忉利天看我们人一样,你说有什么意思?我们看小虫朝生暮死,寿命那么短,忉利天人看我们就跟小虫一样,可是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看忉利天人寿命,也就是我们看蜉蝣一样,不能比!一比就晓得不行。六道里面寿命最长,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天,佛告诉我们寿命八万大劫,这是最长的。八万大劫要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的人来比一比,西方世界下下品往生的人,看到非想非非想天人也是朝生暮死。所以必须要知道,三界六道里面只有苦没有乐,全是假的,全是一场空。
 
  佛教给我们是真实的,一定要觉悟,决定求生净土,这是一生成就,真实的大圆满。如果我们要在一生当中真正成就,一定要依照《无量寿经》的教诲去修学,经上讲的殊胜功德利益我们决定得到,没有丝毫怀疑。你们如果不相信,你去问李木源居士,他在新加坡这个地区送了几十个往生的人,往生的瑞相亲眼看到,那一天在这里给我们报告,两个小时只说了几个例子,他肚子里还有不少,什么时候有机会请他多讲几个,增长我们的信心。他讲的录音带,虽然是一个自己修学生活的报告,诸位要把它当作经来听,学东西不是一遍、两遍就学会,没那个事。一遍、两遍就会了,那是佛菩萨再来,哪里是凡夫!凡夫怎么学法?我过去教人念《了凡四训》,天天念,决定不间断,念三百遍,为什么?他有印象,他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会想到书本里怎么教我的,他起作用,不是熟透起不了作用。
 
  今天我们要替阿弥陀佛工作,要替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工作,要替一切众生来工作,特别是替一切众生当中希求这一生往生不退之人来工作,你要懂得护法,护法到哪里去学?李居士那两个录相带,你们也要听三百遍,你护法的心就发出来,你就知道怎么护法。我看到许多同修听了非常受感动,听完之后不再听,感动一下后头没有了,有什么用处?没用,像水烧开,烧开之后火熄掉,过不了一段时期又凉了,凉透了,不起作用。所以要多听,密集的听,一个星期听一次没用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不起作用。每天听,每天听继续不断你听上一个月,你护法的心真的发起来,你才能把护法工作做好;你能把这两个录相带每天听,听上三年,你就是护法菩萨再来,不是假的是真的,你就是护法菩萨,你就成佛,就成就。
 
  学佛,要知道密集的熏修。许多同修告诉我,念佛堂开张才三个月,很多在里面念佛的人容貌变了,体质也变了,举止行动、言语都变了,好事情!这就是天天在熏修,他心定,妄想少,智慧增长,所以他的举止与过去确实不一样,这个念佛堂要是继续念上三年,他怎么不成佛?当然成就,这个很重要。学教,我们提倡一门深入,深入你才能开解,才能开悟,你才能得受用。五戒十善这么重要,为什么不能做到?念得太少,所以我们把这段经文节录出来做为晚课,用意在此地。每天念一遍,《无量寿经》太长,怕大家没有时间去读诵,节录两段,将「四十八愿」做为早课,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是一个大段落做为晚课,全经这两部分最重要。早课劝你发愿,晚课劝你忏悔,反省忏悔、持戒念佛,我们才有救,我们编课诵本是依据这个理念来编的。
 
  诸位要认真做,决定会有效果,早课就是发愿,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晚课与阿弥陀佛同德同行,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课诵本的编制,完全是根据我们这个时代现前大众所犯毛病来订的,决定不是不尊重古人,古人编的课诵本在那个时代有利益,治那个时代众生毛病,现在我们这个时代众生病比那个时代严重,那一服药拿到今天来已经不灵,收不到效果,所以药方里头不能不换几味,不能不加强,道理在此地。有许多人找麻烦,说我不尊重古来祖师大德,自己要编一套东西,他们不了解事实真相。我编的课诵本也没有劝他修,没有,我编的课诵本是我自己用的,我没有劝别人,大概有一些人跟我的毛病差不多,看到我这个课诵本生欢喜心,我们毛病相同,用这个方法还有效。古时候那个课诵本我们的确不起作用,早晨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念完之后什么也不知道,念得再如法也是落在无明里头,清凉大师讲「有行无解,增长无明」,我们天天何必去增长无明?从前人行,现在人不行,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五戒十善,在十地菩萨初地第一句就提起来,释迦因陀罗天王,这是我们修行的基础。能奉行五戒十善的人欢喜,法喜充满,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他代表欢喜地,这岂不叫善因得善果?我们如果真正能学到常生欢喜心,一定要认真奉行五戒十善,你就能常生欢喜心。
 
  第二尊『普称满音天王』。「称」是称说、是宣扬,「普」是普遍,「满」是圆满。圆满之音,称扬什么?就在这一个小会、小段里面来讲,称扬五戒十善。有没有人这样做?有,印光大师就是这样做法。印祖当年在世,可以说是尽毕生的精力劝世间人断恶修善,他老人家一生所奉行的、教化众生的,十六个字,「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他做到了。敦伦怎么讲法?爱护同类。我们生活在这世间,我们得的是人身,第一个我们要爱护一切人,人是动物一类,爱心要扩大爱护一切动物,动物属于生物一类,再扩大爱护一切生物。敦睦伦常,把你的爱心从自己,从父母、兄弟姊妹、亲戚朋友,扩充到邻里乡党,扩充到国家社会,扩充到整个世界,让自己生活在爱心之中,这是敦伦,佛法常讲护念、关怀、爱护,让我们生活在这个里面,那你就是诸佛菩萨,这才叫大慈大悲。尽分,尽自己本分,应该尽的义务一定要做到,知道我在社会上是什么样身分,是什么样一个地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做好。决定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一切众生,无论你在哪一个工作岗位,都要认定我是义工。忉利天主也是义工,也是为一切众生服务,他的职务是天王,天王的职责是君亲师,「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做一切众生的君亲师,君是领导人,亲是父母,老师,父母要养育他,老师要教导他,君王要领导他,这是他的职责,要尽到他的本分。我们今天发心出家,出家人扮演什么样角色?什么样身分?是一个义务社会教育的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把社会教育工作做好,这个教育不是一般教育,是佛陀教育。佛陀是什么意思?大觉、大智,这是大智大觉的教育。换句话说,一定要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每一个接受佛教育的人都变成大智大觉,这个教育才成功。不是教人迷信,现在人听到佛教就是迷信,这是误会,是错误。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所以佛教教学的目的,是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以这个为目标。然后才晓得尽分,尽分要把五戒十善做出来给人看,不但要称说,还要做出来给人看;只是称说而做不到,别人也很难相信,自己一定要做到。
 
  在这段经文里面,上首菩萨一共有一百位,这第一位我们把他的意思缩小来说,约束在五戒十善上,如果要是展开,那就是整个《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才是止于至善。如果就净宗法门里面来讲,这两位天王合起来,「持戒念佛」,释迦因陀罗王是持戒,普称满音天王是念佛,持戒、念佛,决定往生不退成佛。这是普称满音。
 
  第三尊『慈目宝髻天王』。名号里面意思很清楚,教给我们以慈眼视众生,「宝髻」是什么?慈悲是真正的宝,慈悲能够化解一切的灾殃,因为一切的灾难殃咎都是贪瞋痴慢累积的结果,慈悲能够化解,所以佛法提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方便就是权智。然后你才晓得慈悲是实智,真实智慧。慈悲用种种方式表达在外面,那就是权智,那就是方便,从真实爱心里面流露出来,这叫宝髻。髻,前面讲了很多,跟幢的意思一样是高显,让社会大众听到、见到都能够明了,这就是宝髻意思。
 
  第四位『宝光幢名称天王』。佛法里面讲的宝,通常讲三宝,三宝是什么?觉正净这叫三宝。正觉,一切通达明了,这是宝;正知正见,你的思想见解跟诸佛如来一样。我们初学的人要随顺如来,不能够随顺众生,随顺众生错了,要随顺如来。随顺如来这句话很空洞,无法落实,所以我们不得不把这个标准再降低,我们随顺《无量寿经》,这就容易多了,我们真能够找到一个依靠。随顺《无量寿经》所讲的道理,随顺《无量寿经》讲的方法,随顺《无量寿经》讲的境界,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就能够获得幸福美满,这一生过得很自在,来生决定往生不退成佛,这是究竟的大圆满,这是宝。可见得这个地方讲的宝,是自己的自性,不是从外面来的。
 
  有许多对佛法排斥的人,我们遇到怎样帮助他?自己要懂得,你可以问他:不信佛不要紧,你相不相信你自己?他一定很自负,「我相信自己」;佛是什么你晓不晓得?佛就是自己,佛是自己的真心,佛是自己的本性,不信佛就是不相信自己有真心,不相信自己有本性,这是跟你讲真话。佛不是自心之外还有个什么人,不是的,佛法称内学,不在外面,外面学不到,信佛就是信自己。蕅益大师讲信愿行三资粮,「信」他说六个,第一个信自己,人要没有自信心,在这个世间无论修学什么法都修不成功。自己不相信自己,能成就吗?他怎么会能成就?小偷也相信自己今天一定可以偷到东西,他才能偷到,他如果不相信的话,他也偷不到。恶事尚且如此,何况善事?信心排在第一,学佛的人没有别的,就是要信自己,自己性德里面有无量的智慧、无尽的宝藏、无量的德能,你首先在这个地方建立信心,然后再想办法开发自性宝藏,你才得受用。如何开发?那得要问过来人,诸佛菩萨是过来人,他们已经开发了。我们向他请教,他用些什么方法,我们可以模仿、可以参考,以他为借镜,帮助我们开发自性宝藏。
 
  「光」是代表智慧,「幢」是代表显著、明显,这就是自性的觉正净放光了。后头「名称」两个字太好了,名称就是宝光幢的总体,就是自性的德号,这个德号是什么?诸佛如来的名号就是自性的德号,诸菩萨的德号就是修行的方法,菩萨表因地,如来表果地,修因才能够证果。而诸佛如来的总号就是阿弥陀佛,我们怎么知道?世尊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世尊是代表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世尊这个赞叹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对阿弥陀佛的总赞,八个字。所以我们才晓得,阿弥陀佛的名号是自性的总名称,总名,念这个名号等于全部你都念到,自性智慧德能一丝毫都没有漏掉,圆圆满满在这个名号之中,称名功德不可思议,在《无量寿经》都跟诸位详细说明过。阿弥陀佛就用名号这个方法,普度虚空法界一切有情众生,而这个方法无比的奇妙,博得一切诸佛共同的赞叹,这不是一尊佛赞叹,一切诸佛都赞叹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太妙、太殊胜、太稀有!我们今天很幸运,明了这个道理,接受这个方法,能不能成就看我们是不是依教修行;如果依教修行,决定成就,毫无疑惑。今天时间到了。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十七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十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十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十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十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十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十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十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十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十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十五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行脚参学[栏目:万行法师]
 因明理念与和谐社会(杨文华)[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出家在世间来说,是一种不孝。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请问仁波切您是怎么看待同性恋的问题的?佛教里有指示吗?[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六、第八心所相应门──结五心所相应[栏目:韩镜清教授]
 具悲摧苦故,勤修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栏目:见悲青增格西]
 无住生心 禅七开示录(十六)――出堂日 晨诵[栏目:性广法师]
 五○一 鲁般达鹿本生谭[栏目:第十五篇]
 1.幸福的人生[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9.想成佛的喜见菩萨[栏目: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