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一0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88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三一0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夜叉王偈颂第七首:
 
  【一切甚深广大义,如来一句能演说,如是教理等世间,勇健慧王之所悟。】
 
  勇健臂夜叉王,他所学的法门是「普入一切诸法义解脱门」。现在我们看他的赞颂,也是他的修学报告,文字虽然不多,义理非常的深广。第一句,『一切甚深广大义』。哪一种「甚深广大义」?可以说世出世间一切法,任何一法都是属于甚深广大义。所以这一句并不是专指一个意思,专指一法,那就错了,法法如是。佛在经典里面常常用比喻来跟我们讲,大讲到虚空法界,小讲到尘毛、芥子,这是我们在经论里常常见到的,佛这种比喻就是把一切诸法全部都包括尽了。如同经上说佛身上一毛端,我们汗毛毛端,这就很小了,这一毛端就有诸佛菩萨在那里活动,在那个地方讲经说法,开大法会,建大道场,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境界。毛孔没有放大,他那个大道场并没有缩小,这是我们没有办法理解的。可是通过佛法的学习,如果真正在原理原则上稍稍有体会,佛说这个话,我们会点头,我们会相信。为什么?理上讲得通。这个理不是普通的理,其实也是普通的理,不过这个普通的理我们见不到,我们想象不到,所以就感得非常奇怪了。
 
  为什么我们通过佛法修学就可以相信它?那是佛跟我们说,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因此一切诸法本来就没有大小,所以它能够互相摄入。大能容小,我们不怀疑;小也能容大,我们就不懂了。小何以能够容大?小是法性变的,称性,大也是法性变的,从性上说就互相融通,没有障碍。这些事情必须要见性,你才能够亲证。佛家常讲「证果」,证果证什么?就是契入这个境界,把佛所说的这个境界,是自己生活当中亲证的境界。佛说一切法的好处,就是一定要我们亲自去证明,所以我们不是被释迦牟尼佛牵着鼻子走。凡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那都不是好汉。佛是教导我们、诱导我们,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真相是他亲证的,他把他证得真相的这些经历、方法、经验,提供给我们做参考。
 
  我们何以不能证得?这个事情就在眼前、就在现前,为什么不能证得?是因为我们有障碍,佛法里面讲的业障,因为自己有障碍,所以不能证得。可是事实真相上没有障碍,给诸位说,理上也没有障碍,事上也没有障碍,相上也没有障碍,障碍在我们的自己心,我们这个妄心,所以把外面的事实真相也都变成了妄境,外面的境界也都变成虚妄了,是我们虚妄的心把虚妄的境界也变成虚妄。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境界是不是真的虚妄?给诸位说,不是的。境界如果真的变成妄境,那真的就没有了,我们讲宇宙人生的真相,那真相不是没有了吗?凡是会变更的就不是真的,真的是永恒不变。
 
  大乘经,《华严》、《法华》、《圆觉》、《楞严》都给我们说明,我们现前的这些事相有没有变化?给诸位说,没有。要跟你说没有,你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就以自己自身来说,一年比一年衰老,这怎么没有变化?我们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里头非常显著的变化,怎么能说没有?可是佛告诉我们,事实上确实没有。但是我们在感受当中觉得有,你这个感受是错的,是你错觉当中产生的变化,不是事实。事实是什么?事实是根本就没有变化,佛家常讲「不生不灭」,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这个说法,愈说我们就愈糊涂。我要跟你讲,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地球还会有成住坏空,你都点头说,说得对,你都能承认;如果跟你讲,人没有生老病死,地球也没有成住坏空,你就摇头,你说错了。诸佛菩萨都是这么说的,他说的是真的,是我们自己看错了。这个原因到底在哪里?大家要念过《金刚经》,不过《金刚经》念了也没用处,你没入境界;《金刚经》真的念懂了,佛讲这些话你就会点头。
 
  我看到佛经上说,人没有生老病死,植物也没有生住异灭,矿物也没有成住坏空,我听到点头,你们听了反对。为什么?《金刚经》的意思我懂一点,佛讲得有道理,经上明明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以为这个相是真的?那相不是真的是什么?这相佛讲得很清楚,「非真非假」,你不能说它是真的,也不能说它是假的,这个意思就很深。因为你说它是真的,你落在妄想分别执着;你说它是假的,你还是落在妄想分别执着;只要你有妄想分别执着,你就见不到真相。什么时候让自己面对着所有境界,一切人事物,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真相你就见到了,这叫功夫。然后佛在经上讲,《金刚经》上说,「三心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就恍然大悟,你点头,释迦牟尼佛说得对,没有说错。我们今天的麻烦,妄想分别执着放不下,所以佛跟我们讲真话,我们完全不懂。
 
  佛说法,两种说法:一种叫方便说,一种叫真实说。方便说是随顺我们的常识,我们听了很容易懂;真实说,那是他自己亲证的境界,我们不懂。譬如他讲宇宙的来源、生命的来源,这是今天科学家、哲学家,我们还加上个宗教家,都在那里探讨,探讨了几千年,到现在也没有结论。「如来一句能演说」,佛一句话就把它说清楚、说明白了,那得要有相当程度的人他懂,水平不够的人听了还是不懂。不懂,那佛就讲第二义,第二义就是随顺众生,说你能够听得懂的,然后慢慢再把你的境界向上提升。这就是由浅而深,佛就有层次的来教学,这就是所谓三乘佛法、五乘佛法。但是要知道,正如《法华经》里面所说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佛对于一切众生慈悲到极处,决定是跟你讲真实,真实不能接受,再跟你讲方便。方便是诱导你契入真实,决不是叫你永远止在方便,那佛对不起人。所以方便是诱导契入真实,然后你才晓得一切法都是「甚深广大义」。
 
  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跟诸位同学们报告,这些经典当中,每一个字、每一句都是无量义,一字一句讲一年都讲不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今天没这个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所涉的很浅,不够深,我今天跟诸位讲一个字、讲一句,顶多只能讲两个小时,讲一天我就没有这个能力,这就是我涉猎得浅,不够深。比我更深的,他讲的时间就会更长,意思就会讲得更多,所以我懂得字字句句都是无量义。不仅是字字句句,世出世间任何一法都是深广无量义,不仅是佛经。佛经深广无量义,我们看看基督教的《新旧约》又如何?一样,没有例外。再看一看像我们耕心园小朋友念的,他们现在在教《弟子规》,《弟子规》里头每一句、每一个字也是「甚深广大义」,也是讲不完的、讲不尽的。世出世间法任何一法都是「甚深广大义」,所以上头加一个「一切」。
 
  第二句,『如来一句能演说』,这是赞叹。为什么?如来的智慧是圆满的,没有一丝毫欠缺,所谓是「彻法底源」,这个「法」是宇宙之间所有一切法。这一切法的根、一切法的源头,他找到了,他明了了,所以一切诸法义理就无有穷尽。我们今天没有找到诸法的根源,我们在讲席里面,这是不得已,常常用树木花草来打比喻。像一棵树,这棵树有树叶、有树梢、有树枝、有树干、有根本,无论哪一个部分都是一法,我们把这个比喻一切诸法。我们是在什么地方?我们在树叶,在树叶这个范围,充其量你只了解这一片树叶,跟这片树叶相连的另一片叶子就产生了隔阂,这里面就分自、分他,这是我,那是你,那是他,就分你我他,这个入得浅。如果将你我他仔细再一观察,他是一个树梢生出来的,才晓得这几片叶子原来是同一个根,那个根是树梢,你了解这是一个族群,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纵然不是亲兄弟姊妹,也是堂兄弟姊妹、族兄弟姊妹,这就好象你已经观察到这一个树梢了。这个树梢跟那一个树梢又对立了,那个是另外一个祖先传的,跟我们不是一族、不是一类,入得还是浅。再深入一层,原来好多树梢是一个树枝里头生的,你能够找到树枝,才晓得许许多多不同的族群还是共同一个祖先。
 
  我们中国人讲盘古开天地,世间人都是盘古的子孙后裔,外国人讲亚当、夏娃,这世界上所有的人,这是人类的老祖宗,这就好比是你找到了树干。由此可知,真正的基督教徒,真正的天主教徒,还包括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他们的经典里面都肯定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夏娃,这是西洋的一支,跟东方的不一样。如果真能肯定的话,真正懂得这个教义,你就晓得全世界所有一切人民,我们是一个祖宗,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还要分彼此,还要打得头破血流,怎么对得起老祖宗?这个老祖宗从哪里来的?老祖宗是神造的,我们就他经典上说是神造的。于是我们要是对另外一个人不和、不好、不合作,你想想怎么对得起神?怎么配作神的信徒?怎么配作神的儿女?这个世界是神造的,除这个世界,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太空当中许许多多的星球,星球里面有高等生物的不只地球一个,很多很多,现在常讲外星人。那些外星人的祖先又是谁?不断的去追根究柢,追到最后同一个根、同一个源,虚空法界所有一切众生同一个根源发生的。
 
  这个根源就是在《华严经》上讲的「真如本性」,所以说是,这佛讲的,「唯心所现」。这个心是真心,我们不知道,我们说「心」,心在这个地方,这个心不管用,没用处,坏了可以换一个,不是这种,不是这个心。有人说思惟是心,现在晓得思惟在脑里头,大概讲的心是这个,也不是。如果说脑是心,佛在经上讲「心」有多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这个脑不能包太虚,不能周遍沙界。到底心在哪里?《楞严经》一开端,阿难尊者跟释迦牟尼佛辩论,心到底在哪里,阿难说了七处,都被佛驳倒了。心到底在哪里?心无在而无所不在,因为它不是物质,它没有形相,你眼睛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鼻也嗅不出,身体也接触不到,它确实存在。
 
  实在没有办法,我们用个比喻,就好比电磁波一样。我们想想电波在不在?电波,大家都知道在,特别是使用无线电,你能够感觉到,电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可是六根都接触不到。佛告诉我们,真心就像电磁波一样。但是电磁波它的作用还相当的微乎其微,它波动的速度跟光速差不多,一秒钟三十万公里。可是心的波动速度就太大了,一剎那之间周遍法界,遍虚空法界。这是什么?说得太抽象了,我们更难明了,说得具体一点,我们今天的念头,念头才起就周遍虚空法界,比电波、比光波的速度快得太多太多了;电波跟光波不能比,那个速度太慢太慢了。
 
  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到,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这些大道理,所有一切诸法它的体就是真心、就是自性,是这个东西。它是能变,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所变,能所是一不是二,能所从来没有离开过,因此如来有能力一句就说尽了。一句虽然说尽了,释迦牟尼佛还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说法四十九年,那你要问四十九年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一句」,这一句你不能够透彻的理解,慢慢跟你细细说。这一句是什么?一句就是刚才跟诸位报告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就说这一句。这一句你要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就叫做佛陀;你已经相当清楚,还没有彻底明了,那就称你作菩萨;你要是完全不明了,你叫做凡夫。凡夫、菩萨、佛都是人,不过是对于事实真相了解多少,给你建立这一个名词。这两句话我们把它合起来,佛在《般若经》上说了一句:「诸法实相」,这一句话要用现代话来讲,这我常常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我们,无非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已!
 
  我们今天读这一部《华严经》,这一部《华严经》就是宇宙人生真相的概论。大家看到这部经分量这么大,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分量不大,这是真正大经的目录提要而已。龙树菩萨看到的本子,比这个分量大得太多太多,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是目录提要而已。但是佛说得好,「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一切甚深广大义」,就是平等,没有高下。你从任何一门,只要你专学专攻,你都能够彻法根源,就是对于事实真相透彻了解。了解到枝还不行,到干也不行,到本也不行,一定要到根。无论哪一法,世出世间无论哪一法,如果我们讲学术,无论哪一种学问,无论哪一种宗教,无论哪一种文化,都没有关系,只要你深入,你要深入找到根了,你才晓得虚空法界所有文化同一个根,所有学术同一个根,所有宗教还是同一个根。找到这个,在一般宗教里面称为你是「神圣」,在佛家称为你是「佛」,称为你是「菩萨」,名词不相同,意思是一样的。所以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只是说明这一桩事情而已。
 
  这一桩事情,我们今天修学如何才能契入?这是我们每一位同学很关心的。契入,佛告诉我们,一定要修行。佛跟我们说一切经,任何一部经,不论是大小乘,不论是经文长短,任何一部经都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教经,「教」是什么?言语、文字,这是教。第二「理」,语言文字里面所说的道理、所说的方法、所说的境界,都是属于理。第三个部分「行」,我们怎样去做。行就是变化,我们在学习,通过学习,我们的思想产生变化,我们的见解产生变化,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都起了变化。第四是证「果」,证是什么?证明佛所说的教、佛所说的理、佛所说的行,真实不虚,无比的善好,我们真正把它证实了。每一部经有这四个意思,再跟诸位说,每一品经也有这四个意思,每一段经文也有四个意思,每一句也有四个意思,每一个字也有四个意思,你怎么能说得尽?如果我们连这一点都不懂,经本展开你怎么能深入?真的连皮毛都没有办法得到。因此佛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我们要想真正学习,学习作佛,不是别的,就是通过学习恢复我们自己本来面目而已。
 
  说「本来面目」,这是佛家的一个术语,现在人很难懂得。什么叫「本来面目」?我们必须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恢复你本有的智慧」,这个智慧就像宗教里面赞美上帝一样,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佛说我们本来有这样的智慧。第二「恢复我们自性本具的能力」,我们有万德万能,现在我们的能力失掉了,一样都不会。第三「恢复我们的相好」,我们今天色相,色相今天讲我们的外表,不好看,我们的体质更糟糕,常常生病痛。我们读佛经,佛经上常常赞叹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读《无量寿经》,「阿弥陀佛身金色」,紫磨真金色身,金刚不坏身。佛说,这是我们本来的,本来是这个身体,现在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智慧没有了,能力没有了,相好没有了,落得如此地步,我们不知道。实在讲我们从来也没想过,没想过这些问题,佛在经上跟我们提出来。为什么会丧失掉?佛在这个经上一句话道破,真的显示他的大德大能,「一句能演说」;佛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宣布我们本有的;「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一句话道破了。你为什么把你本有的智慧能力统统丧失尽了?是因为你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所以你的本能不能现前。但是本能并没有丧失,这一点要懂得,不过是现前有障碍而已,暂时不起作用。
 
  佛在经典上也有个比喻,把我们的智慧德相比喻作太阳,太阳在天空,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比喻作一片乌云,乌云遮住太阳,不是太阳没有了,太阳有,就是这一片乌云遮住它,所以它不起作用,它的光明不能普照。这片乌云除掉了,日光不就现前了吗?佛教我们,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舍掉,你的智慧、德能、相好就现前了。我们现在的相会改变,看相的人不是常说「相随心转」。你的心是妄想心、是分别心、是执着心,你的相就不好;你的心要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你的相就跟佛菩萨的相一样。不但你相好,身体好,你不会生病,你不会衰老,你身体健康。同时你的能力恢复,无论学什么东西,你一看一接触就会,你的智慧现前了。自性里头本具的德能,只要把障碍去掉,就能现前。
 
  释迦牟尼佛教学,千言万语,苦口叮咛,教学的总纲领不外乎此。可惜的是什么?我们这些学生不是好学生,不听话,不肯认真学习。真正听话的,自古以来,祖师大德常说,实际上经典记载也很多,两种人是佛的真实弟子。一种是上根利智,佛一说,他就明白,明白之后真放下,不再打妄想,不再有分别,不再有执着,统统放下,这种人好教,很快就契入佛的境界。另外一种人是下愚,他虽然没智慧,讲什么他也不懂,但是听话,老实,佛教他一个方法,譬如说教他念阿弥陀佛,他就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他心里什么都没有,三年五载他成功了,他智慧也开了,德能也现前,相好也具足,这种人行。虽然没有聪明智慧,听话,老实,老实人有救。我们现在在两个当中,既不是最聪明,又不老实,所以很难度。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说法四十九年为谁?是为我们这些人。那两种人太容易了,几句话就帮助他们成就了。我们这些人困难,说不懂还懂得不少,说懂还真不懂,难就难在此地。
 
  第三句,『如是教理等世间』。经文是偈颂,每一句七个字,因此这里头就有省略,省略什么?「教理」下面有「行」、有「果」。「教」等世间,「理」也等世间,等是平等,也就是周遍的意思,「行」也等世间,「果」也等世间,没有一样不是周遍世间的。这个意思确实是很深很广,说明了我们起心动念,我们的言语造作,没有一法不是周遍世间;这个世间大,没有边际。「世」是讲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所以中国这个字,这是三个「十」,三个「十」代表过去十年、现在十年、未来十年,三十年叫一世,这是中国古时候的说法。它是讲时间,时间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诸位要晓得,我们起心动念,思想的波、念头的波,立刻就遍满了虚空。「间」是空间,间是十方,跟「界」的意思是一样,讲「世间」跟讲「世界」意思完全相同。空间没有边际,时间没有始终,一念能周遍。所以在物理上讲,什么样快的速度都不能够跟思想相提并论,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
 
  勇健臂夜叉王他修学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我们把它归结起来,他的确善学,我们现在讲,他很会学。从哪里见到?掌握到纲领;「一句能演说」,这是纲领,他能够掌握到。能掌握他就能发挥,所以无论在教学、在理论,「行」就是生活,把这些教学,我们现在说成教训,佛在经典上的这些教导、教训、道理、方法,都能够落实到生活当中,全方位的落实,面面俱到。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他就得受用。得受用就是证果;换句话说,他从此以后过诸佛菩萨的生活,不再过凡人的生活。诸佛菩萨是得大自在、得大安稳、得大快乐,离苦得乐。这就是什么?你在学习当中,你能够抓住纲领,你能够把纲领落实在实际生活,「如是教理等世间」。
 
  这个说法意思都说出来了,但是说得很玄,我们还是很难体会到,最好说得浅一点、说得白一点,符合我们现前,用现在人的话来说,我们的文化水平。我们文化水平很低,讲得这么高深很难体会到,把水平降到最低,佛教给我们「孝养父母」,也是「如来一句能演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我们什么?就教这一句:「孝养父母」,我们很难懂得。什么叫「孝」?诸位要记住,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确实没有中国人聪明,这是现在西方人都肯定。
 
  我在一九八三年,在美国纽约讲经,沈家桢居士邀请我去的。有一天我们在一起吃饭,同桌有几位美国人,他们开玩笑的跟我讲,他说:现在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跟过去不一样了。我就洗耳恭听,什么不一样?从前西方人都以为中国人是野蛮人,没有开化的,现在我们晓得,全世界一个一个比,中国人最聪明,中国人第一。这个看法不错,他讲得的确是不错。但是,他说:两个两个比,犹太人第一;三个三个比,日本人第一。这个意思就是说,中国人虽然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不团结,意思在此地。他最后就问我:为什么你们中国人不团结?我顺口就答复他,我说:上帝的安排。他们是基督教徒,上帝安排的,他很惊讶。他说:为什么上帝这个安排的?我说:中国人要是团结,你还有饭吃吗?这一笑就了之。
 
  他说的话是真话,中国人确确实实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我们老祖宗发明的文字,你们想这「孝」是什么意思?所以人要尽孝道不容易,能尽孝道这个人就是佛了,就不是凡人。「孝」这个字是会意字,你看这个符号,体会这个意思。它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这个意思说明什么?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不能分开,分开就不孝了。所以外国人讲有代沟,中国人可没有代沟,有代沟不就不孝了吗?「孝」字拆掉了。所以代沟外国人可以讲,中国人不能讲,中国人讲是大逆不道。咱们老一辈前面还有老一辈,下一代后头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个整体,这是孝的意思。
 
  中国人纪念祖先,外国人感觉得莫名其妙,你们祖先几百年、几千年,见都没有见过,他跟你有什么关系,你祭他干什么?他不懂孝道,他不知道生命是一个整体,他不晓得这个道理,没有人教他。所以中国、日本人在美国,还有三代同堂,邻居外国人看到非常羡慕;他们也会羡慕,可见得他还是有感情的。但是美国小孩长大,十六岁了,在法律上他就成人,他要离开家,家里头不要去找他,他在法律上可以独立了。有的时候一离开家,永远不回来,很多很多。年节儿女在外面还能够纪念母亲,给她寄一张贺卡,这个母亲看到之后就欢喜得不得了,小孩没有把我忘记。没有寄贺卡的太多太多了,这不懂得孝道。
 
  「孝」这一个字,要晓得是「竖穷三际」,那你就可以联想到「横遍十方」。如果不能有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一个认知,你对「孝」这个字就不认识,「养」你就更不懂了。经上跟我们讲的「孝养父母」,那个意思深得不得了!不只是生我的这个父母,生我这个父母当然要孝养,佛在戒经里面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个意思就没有止境。要把孝养父母的心、孝养父母的行,扩大孝养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谁做到?佛做到了。做到的人叫佛,不都是一句话说尽吗?所以佛经里任何一句话,那个义理都是等虚空法界,都是说不尽的。
 
  我们不仅是要养父母之身,父母在的时候,生活起居要善于照料,年岁大了,就像父母过去照顾我们在童年时候一样。我们两、三岁的时候,父母照顾无微不至,到他衰老的时候,这个要报答,知恩报恩。「知恩报恩」这四个字是佛说的,在《大般若经》里面佛教菩萨,那不是普通菩萨,二地菩萨,二地菩萨所修的十个科目里面有这个科目,知恩报恩。你为什么会报恩?因为你知恩,你就会报恩。现在人为什么不知道报恩?他不知道恩,没人教他。我们看到今天这个现象也不必伤心,释迦牟尼佛已经给我们安慰了,《无量寿经》上说的,「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不要怪他,他的前一辈无知,没有教他,他怎么会懂?所以我们今天看到世间人不懂事、不懂道德、不懂报恩,念这句经文心就平了,就晓得那是什么原因?没有人教。父母不教,老师不教,社会上根本没有人教,那你怎么会懂得?
 
  由此可知,一个家庭要兴旺,社会要安定,世界要和平,靠什么?靠教育。我们常常提到:第一个家庭教育;第二个学校教育,老师要教学生;第三个社会教育,我们的言行举止要给社会大众做榜样、做模范,这就是属于社会教育;第四个是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是教育里面的最高峰,提升你到神圣的境界,但是家庭教育是基础、是根本,如果没有家庭教育,其他的教育都落空,这是今天整个世界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痛苦,原因之所在。在这种情形之下,全世界每一个地区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也不讲仁义道德,社会就更不必谈,你们看看报纸、看看电视、看看电影,那是什么教育?唯恐社会不乱的教育。
 
  新加坡这个地区,政府领导人相当的贤明,所以对于社会教育他们已经注意到,凡是负面的、不良的都列入禁止之例,保护社会的安全,保护我们精神的污染,这样的政府在今天的世界已经很难找到了。其他的地区民主自由开放,邪知邪见充满社会,染污人心、染污思想、染污见解,甚至于染污你的身体,那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政府。所以我是很不喜欢民主自由开放,话说得很好听,但老百姓遭殃!我们要痛定思痛,要有能力辨别邪正、辨别是非,我们要敢讲一句公道话。我们不是反对民主自由开放,民主自由开放要什么样的水平才能够开放?《大方广佛华严经》,人人都是法身大士就开放了,《华严经》上真正是民主自由开放。在华严境界里面,我们在经上读到,人与人相见互相尊重、互相敬爱,都是自己谦虚,尊敬别人,互助合作。有这样的道德水平,才可以谈民主自由开放;没有这么高的教育水平,那就糟了!决定不可以的。
 
  其实学校教育,诸位自己想一想,你就能懂得了。小学生年岁小无知,管教要严,不能教他民主自由开放,那还得了,无法无天了。可是到了大学就比较要开放,他有这个知识水平,他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所以管教分寸大幅度的放宽,道理在此地。你要念到硕士班、博士班,没有老师管你的生活,完全自由开放。我们想想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人民,是不是个个都到博士水平?没有。那是少数人,大多数人还是小学、中学程度,那怎么可以开放?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这种口号,听起来好象是有理,实际上弊病太多。我们今天整个社会,世界上几十亿人口受苦难,都是被这个口号害的;现在大家无知,还赞叹这个口号。读书总得要明理!
 
  佛确确实实是任何一句话,追究到底都是究竟圆满的大法。从孝亲,这才能够尊师。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孝道没有了,师道就没有了。这两样没有了,天下怎么会不乱?下面就不必说了,说「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决定做不到。那我们想想,我们今天学佛,学佛也不少年了,我们有没有做到孝亲尊师?那就问问我们有没有做到十善业?我这一问,你们哪一个人敢讲,你十善业修得不错,没有一个敢讲。什么原因?不懂得孝养父母,不懂得奉事师长。果然懂得孝亲尊师,你决定是慈悲心,你决定修十善业,不要人劝你,自自然然。十善业是自己平常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一丝毫勉强都没有,你真懂得。这是佛法教学水平降到最低,没有比这个更低,更低就没有了,这是佛法最低的水平。但是要晓得,这四句里头每一句、每一个字的意思,每一个字里头的教、理、行、果,都是等虚空法界。你要能真正做圆满,做得透彻,就是诸佛如来究竟圆满的果地,这叫佛法。但是这种教学,我们要不认真、不努力来学习,那就完全错了,我们就不可能有成就。我们的学佛,讲到真实的受用、真正的好处,你完全得不到,你所学的不过是一点佛学常识而已。常识不管用,常识转不了我们的业报,一定要认真的干。
 
  「净业三福」,我过去做过专题讲演,有录像带。你要问学佛从哪里学起?要从这里学起,从净业三福学起。千万不要把它看得浅,跟诸位说,说老实话,佛法里头没有浅法;说深,佛法里头也没有深法。佛法是无深无浅,你感觉到这个经论、这个法门对我很适合,我能够理解,我能够奉行,这个法对你就契机。你只要认真努力,一门深入,你决定有成就。这是佛法教学跟世间教学不相同的地方,教科书不一样,教学方法也不一样。自古以来,这两、三千年代代相传,这个方法有效果,不可以随便变更。现在人不懂,认为外国科学方法不错,用科学方法来学佛,佛法就变成科学,就不是佛法,就变质了,你就学错了。真正学佛,还是代代相传老方法靠得住,非常有效果。
 
  我们在讲台上讲经,从前演培法师说得好,他说这个话是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讲《楞严经》,他也到香港去玩,我们那一天碰在一起,我陪他去旅游,在巴士车上,他老人家高谈阔论,谈到我们讲经。他说:我们这些讲经的法师,哪一个是佛学院出来的?举了好多例子,没有一个是佛学院出来的,他指着我:包括你在内,都是传统方法教出来的。佛学院是用现代的教学法,就是科学的教学法,很难成就。我们老办法,就是私塾里头教学法,收效果很快速。旧的方法有很多是很好的,应当要保留,不可以随便丢掉。新方法固然好,要看清楚,它有好的一面,也有弊病的一面,它有副作用。老方法里头,虽然也有一些不好的,它有一些真好,要知道保留,要知道发扬光大。我们今天在此地办培训班,完全用老方法。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一一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0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六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三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六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0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八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三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八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一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三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四0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Buddhism’s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Dispelling Ment..[栏目:Khenpo Sodargye Rinpoche]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五二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药师法门——用善心开启佛门百宝箱(竺摩法师)[栏目:药师佛·文集]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栏目:杂阿含经]
 净土宗第七祖省常大师[栏目:净土宗祖师及高僧的故事]
 第五章 上士道修心次第 第三节 菩萨行的安立[栏目:菩提大道]
 对父母是孝还是怨?[栏目:宽见法师]
 03-009感受生命中的爱[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无门直指 第六十八节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栏目:程叔彪居士]
 现代僧伽教育之现状与展望[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