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14
达真堪布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8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4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给大家简单的讲一下,修学以正知正念而承办他利:

总之一切威仪中,观心处于何状态,相续具足正知念,承办他利佛子行。

总而言之,把上述所有的教言归纳起来,佛子行住坐卧等所有的威仪当中,应该昼夜六时观察自心,是处于善还是恶的状态中。还要观察行为,到底是否如法。用什么来观察呢?用正知正念来观察。若不具足正知正念,平时自己在做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一定要有正知正念,恒时观察自己的相续,要以正知正念来审查自己心的状态。

我们作为修行人,恒时观察相续非常非常重要。若没有恒时用正知正念来守护自己的相续,这些烦恼、习气会自然而然生起。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就是魔王波旬每天都给我们这些众生射贪、嗔、痴、慢、疑,五种毒箭。我们要非常注意,不能让它射中。一定要恒时穿上正知正念的坚韧盔甲,然后拿般若空性智慧来对付这些烦恼。让魔王波旬束手无策,让他大失所望,不让他战胜自己,这样我们一定能战胜魔王,一定能降伏这些烦恼。这个至关重要。

若是没有用正知正念来守护自己的相续,很难发现、很难察觉自己的一些过失与罪恶,不知不觉地就会造业,我们现在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相续,有多少个正知正念?有多少个邪知邪见?我们这些凡夫大部分的起心动念都是邪知邪见,几乎没有正知正念。非常的可怕,意业容易造成。一个念头生起了就造业了。跟意恶业相比,身恶业、口恶业都不是很容易造,意恶业很容易造。尤其我们作为凡夫,还没有破我执,还没有断除自私自利,所以真的非常非常的可怕。我们正在总结佛子行。那怎样来总结佛子行呢?我们作为修行人、作为菩萨,时时刻刻、昼夜六时观察自己的相续,以正知正念来守护自己的三门。

培养利他行,断除自私行;培养慈悲心,断除嗔恨心;培养对上师三宝的信心,断除邪见。尤其对众生的悲心和对上师三宝的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一切成就的根本。若是对众生没有大悲心,对上师三宝没有具足的信心,说实话,真的,无法能够在相续当中产生佛法里讲的这些功德和利益。现在我们皈依了佛门,甚至还发了菩提心,所以我们不仅是个佛教徒,是个修行人,而且还是个菩萨。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是弘法利生。这是我们的事业,除此之外我们没有事业。应该将所有的一切都转为道用,将所有的一切都转为修行。既然我们已经在上师三宝面前,在所有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面前发过愿、立过誓,把身口意都献给众生,不能说话不算数,不能欺骗那么多的诸佛菩萨、上师三宝。不能欺骗那么多的有情父母众生,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去做啊!

我们唯一要做的是不损害、不恼害众生,要饶益、利益众生。我们的身口意三门都已经献给众生了,它们现在是上师三宝利益众生的工具,已经不属于自己了。因为我们已经发菩提心了,要承办众生的利益。能够为众生付出,能够为众生无私的奉献、牺牲,这样才能彻底消灭我执我爱等非理作意,这样才能抽薪止沸,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是没有这样的发心,没有这样的精神,没有这样的思想,老是放不下这个我,无法能够消灭、断除我执我爱等这些邪思邪见。

我执我爱是根啊!痛苦是从哪里来的?烦恼是从那里起的?就是由于我执和我爱,它们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彻底断除了我执我爱。这样我们才能彻底解脱,才能彻底了脱生死,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若是没有大乘菩萨的精神,若是没有大乘菩萨的无私的奉献,我们无法能够摆脱痛苦,无法能够得到内心真正的快乐。否则有权也解决不了问题,有钱也解决不了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有钱、有权的人也有的是。但是没有解决问题,而且烦恼更多、痛苦更大了。若是没有修行、没有智慧,有钱更有烦恼、有权更有压力,不能解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所以大家如果真心想解脱,真心想得到恒常的幸福与快乐,就要按佛的要求去做,就要学修大乘佛法,就要学修佛子行。一定要。

我们现在作为凡夫,一下就能做到这些肯定有困难,但是我们要把这些佛子行、菩萨的学处作为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做到哪算到哪,尽心尽力就行。在行住坐卧等所有的威仪中,观察、审查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心处于何种状态,这个非常重要,这是第一。第二,相续中有具足的正知正念,然后去承办他人的利益。这个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第一个自己不沉溺在烦恼中,不沉溺在轮回中;第二个还要饶益众生,要承办他人的利益!若是承办他人利益的过程中自己没有把握好,这也不是佛子行。

若只护持自己的身口意三门,而不去饶益众生、不去承办他人的利益也不行。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我们不能堕落二边。一个是三有边,就是轮回。一个是寂灭边。六道中的这些众生堕落在三有边;那些声闻和缘觉堕落在寂灭边。作为佛子,作为菩萨,不能堕落两边。第一个,就像刚才说的,处处观察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不要让自己沉溺在轮回,沉溺在烦恼当中,要摆脱轮回,要断除烦恼。第二个,相续中具足正知正念,去竭尽全力、全力以赴地承办对他人有利的事情,这远离了寂灭边。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自觉觉他,自度度他。

善根回向圆满菩提:

如是勤修诸善根,为除无边众生苦,皆以三轮清净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这个以前也和大家多次的交流过、讲过功德回向。作为修行人,作为菩萨,一定要功德回向。若是不回向的话,第一个,不安全。嗔恨心、邪见这些贼随时都可能来偷走我们这些善根、福德、功德。相当于我们有一笔钱,没有存在银行,放在自己的包里或者家里,随时都有可能被盗。回向等于存到银行里,就非常安全,不用再怕被盗了。而且万一生起了嗔恨心或者邪见,也不会损害这些善根、功德与福德,否则它会立即消失,毁灭。第二个,如果你没有功德回向,就好像没有把自己的钱存到银行里,所以没有利润。若是你将功德回向了,就等于把功德存上了而且还有利润,因为它时时刻刻都能增长。第三个,若是功德没有回向,其果报享受一两次就会穷尽。若是你将功德回向了,直至菩提果,这个果报你再享受也不会穷尽。多好啊!这都是功德要回向的理由。现在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功德是否需要回向?若是不回向的话,有多大的危害?大家一定要思维,一定要明白。

那么怎样回向好呢?有的人将功德回向给自己或家人、儿女,让自己的病早日康复,让他们事业成功,让他们家庭和睦,这也叫回向。但这个回向是不正确的、不清净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还是自私自利,还是贪心么!这样的回向,第一不清净,第二不圆满。因为回向给你自己或者你的亲友,只是一两个人,三四个人,再多也就十多个人,这样不圆满,范围太狭小,心胸太狭窄了。心量越大,功德越大;心胸越宽,功德越大。所以,我们尽量别这样偏颇地回向,以平等的心、以慈悲的心来做回向。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这样因为众生是无边的,你所做的功德也会变成无边的。

为什么叫无量心呢?一个是对境众生无量,第二个是获得的功德无量,所以叫无量心。我们做回向也一样,若是能够做无量的回向,我们所得到的功德也是无量的,善根也是无量的。都是心么。非常重要真的。我们修行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锻炼这颗心么!心胸要打开,变得更圆融;胸怀要宽阔,变得更容纳。这样才不会有太多的计较,这样才不会有太多的烦恼,这样才能解脱。否则的话很难啊!作为一个要追求解脱的修行人,作为一个菩萨,不应该只回向自己或某某众生,应该回向给所有的众生。因为众生无边,功德无边;众生无量,功德无量。所以,第一功德要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第二回向给菩提。什么叫回向给菩提呢?把我们的功德回向给所有的众生,愿我们的功德、善根、福德,变成无量众生早日解脱、早证菩提的因缘。

你如果回向给众生:愿众生吃饱穿暖、身体健康、事事顺利,这都是暂时的利益,不是真实的利益,对他们没有太大的益处,没有用。回向给菩提:愿我们的功德、福德、善根成为法界一切众生早日解脱、早证菩提的因缘。这是最基本的回向。还有,最好做三轮体空的回向。“皆以三轮清净慧”,三轮清净慧是什么?就是三轮体空的智慧。做功德回向的时候最好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回向者自己,所回向的功德,回向的对境众生,都是空性,都无实有、无真有。这是最最殊胜的回向。现在我们作为凡夫,无法能够真正做到三轮体空的回向,这也不要紧,我们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做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我们要在心里要想:过去诸佛菩萨、上师、善知识、大德们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现在的诸佛菩萨、上师、善知识、大德们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未来的诸佛菩萨、上师、善知识、大德们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这叫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能够这样回向,也相当于三轮体空的回向。作为凡夫,这是能做到的。所以我们做回向的过程中,应该以这样的窍诀来摄持。这至关重要。

功德回向非常重要,随时都可以做。若是你专修、专炼的时候,修行的过程肯定分几个段落,这样,你每一个段落可以做一次回向。若是没有这样,也可以仔细分时间随时回向。比如说,早上起来做上师瑜伽然后立即回向。如果念其他的仪轨念完立即回向。做完早课立即回向。念一百遍观音心咒立即回向,然后再去做其他的事情。若你想在某个时间段落念一千遍咒语然后立即回向。这样随时随地回向更安全一些,更殊胜一些。这都是功德回向。

初义、论义都已经讲完了。末义也分好几段:第一段末义比较简单,所以在这里简单地解释一下:为何造论:

为利欲修菩萨道,依照经续论典义,诸圣者言而撰著,三十七诵佛子行。

土美仁波切说,自己为什么要写《佛子行三十七诵》呢?以何种方式来写《佛子行三十七诵》呢?第一个是为了利于修菩萨道。所有对佛法,尤其是对大乘佛法有兴趣的,所有的大乘行者包括他老人家自己,为了能够了解菩萨道,为了能够学修菩萨道,为了能够训练菩萨道而写的这些。以什么方式来写的呢?依照经续论典意。经是佛经,续是续部、论是论典。经续都是佛所讲的法。论典是验证大德们所写的这些著作、这些论典。这里没有他自己的一些观念、一些分别念,完全依照佛经、佛续,引证大德们的论点,还有诸圣者言而撰著。参考所有的圣者、善知识、大德们的教言。第一个依靠佛经、佛续,所有的论点;第二个,若是没有上师、大德的窍诀,无法能够了知、解释经续论的内涵。所以他说,还依靠诸大德、诸圣者、善知识的窍诀。尤其是靠噶当派那些大德们的教言,然后写了这个论典《三十七诵佛子行》。

他为什么这么讲呢?一个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后学者相信,为了让我们重视这个论典,不是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等个人的利益,完全是为了他人、为了众生。第二个,他做《佛子行三十七诵》的过程,是完全依靠这些佛和大德们的著作、窍诀而做的。所以这个《佛子行三十七诵》不会有问题,是千真万确的菩萨的学处,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一定要重视,一定要学修,是这个意思。

无误宣说:

因吾慧浅无修行,虽无智者所喜词。然依诸多经论故,此佛子行定无谬。

土美仁波切说,我的具生智慧非常浅薄(具生智慧就是与生俱来的智慧,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才),修行智慧也极其微弱。他的意思是说自己修行也不好,学修也不好,所以在做这个论典的过程中,没有某些智者所喜欢的那种华丽的词藻。这也是一种谦虚吧。谦虚是大德高僧们的一种特征。谦虚使人成功,骄傲使人失败。“依照诸多论典故,此佛子行定无谬。”意思是,他虽然没有太多的智慧,但是他写《佛子行》的时候,是完全依靠诸多经论、佛经和论典而做的。所以是不会有错误的。大家一定要相信,一定要好好的学修,《佛子行》绝对不会有任何错误,后学者依止它修行不会走偏。

谦虚请求宽恕:

而诸佛子广大行,如我愚者难测故。相违不符等诸过,诸圣者前祈宽恕。

刚才他说写《佛子行》完全依靠经典、论典,所以不会有错误。但是菩萨的学处六度万行非常深奥、非常广大,所以他说,像我这样的一个愚者,没有智慧的人,很难猜测、很难解释。所以肯定也会有一些行为违背教言的,也肯定有不符合《佛子行》的一些过错,他在所有圣者,所有智者、善知识面前祈祷、祈请他们宽恕自己。

造论善根回向菩提:

以此善愿众有情,以胜世俗菩提心。等同不住有寂边,大悲怙主观自在。

这是功德回向,他已经把《佛子行三十七诵》写完了,讲完了,然后将这个功德,以及所有的功德全部回向给所有的法界众生,愿在他们的相续中早日生起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等同不住有寂边。有胜义菩提心就可以不堕落三有,也可以不堕落寂边。所以愿所有的众生不要堕入两边,相续中早日生起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愿所有的众生和大悲怙主观音菩萨一模一样,都能自度度他、自觉觉他,都有那么无比的慈悲心,无比的智慧。

具四圆满之结尾:此佛子行是为利益自他而教理法师无著于水银宝洞撰写。

到此为止,整个《佛子行三十七诵》都讲完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也知道了菩萨的学处。作为修行人、作为菩萨,我们已经皈依佛门了,已经发菩提心了;现在不仅修行了,而且还是个大乘修行者。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些都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然后尽心尽力的去做,这非常的重要。《佛子行三十七诵》非常非常的殊胜,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经常背诵,经常以《佛子行三十七诵》来衡量自己、纠正自己、调整自己,最后我们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希望大家用心学修,早证菩提。

然后功德回向,我们在学习、讲解《佛子行三十七诵》这段时间里,你们也是非常用心听闻,现在将这些功德等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法界一切父母众生,愿法界一切父母众生早证菩提,早日证得大圆满的境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13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4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11
 2011《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三)
 2011《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四)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6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2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5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13
 2011《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七)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8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西藏佛教的各个分支流派[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进一步解释“信愿行”[栏目:仁焕法师]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九章 现象与实性之中道[栏目:体方法师]
 最好的享受[栏目: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什么叫虔诚心[栏目:达真堪布]
 五戒释义[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包容二字,重千斤[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在公众场合步行冥想[栏目:一行禅师]
 蕅益大师净土选集—论述[栏目:蕅益大师]
 净空法师法语菁华录 第二章 读经[栏目:净空法师·法语菁华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