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应如何明我所无自性?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8
  【第二六六则】
  问:应如何明我所无自性?
  答:欲知我所无自性之理,先须认明我所所执之情形。我所所执,仍不外实有。凡于种种受用,起自性所成之实有想,而执着之,即我所执也。即我所身见认为自性成立之我,如眼耳等执其为我所受用之工具,此即我所执之情状。于此情状,既先认明,则于此情状之上,就眼耳等察看,究竟眼能见之我,耳能听之我,有无自性。仍依前文四扼要,暂将此自性之我,存诸心中不忘。从第一扼要,次第推寻,就身寻,就心寻,就一异寻,皆无所得,则知自性之我为无。亦即俱生我执所执之我为无。思至于此,则顿知眼耳等能视听之我为无。盖由上诸种思维,于俱生我执所执之我,知其为无自性,亦即能于我所执之我,知其为无。譬如石女儿知其为无,则其眼耳等之为无,不待问矣。中观本颂说:“若无有我者,则无有我所。”故说如是自性我既无,自性我所更无有。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明如幻义?
下一篇:应成派自宗,于前后念我,虽不许自性成就...试言其理。
 何为清净之供?
 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法,其概要为何?
 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远离二障,须修止观。当如何解释二障,及彼二与止观关系?
 对於下士共道及中士共道之加行与正行,应如何理解?
 精进之差别?
 对于法源诸师,是否亦应如现依上师,观其功德而生敬?
 暇满人身,如何知其难得?
 回向 版权说明
 何者为智慧之自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们的身本即清净坛城[栏目:蒋贡康楚仁波切]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七集 (2011年四月)[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梵本《因明入正理论》[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五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只修“抛瓦法”,就能往生佛国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打坐是否就是静静,坐着专心想一件事?[栏目:禅修·初学者问答]
 从医学角度看临终现象与助念瑞相(柯英佛)[栏目:佛教与医学]
 人天道、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关系[栏目:达照法师]
 利他与六度[栏目:六度万行]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白话批注[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