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随宜说法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88
  随宜说法

  刘宋文帝,笃信佛教,应沙门慧观等之请,邀西域三藏求那跋摩来此土译经弘法,求那跋摩欣然应邀,附舶而至。未久,即赴建业,命居祗洹寺。
  一日,文帝引见,劳问殷勤,且曰:‘寡人常欲戒杀持斋,而势有未能,奈何’?师曰:‘帝王所修,与士庶不同,朝野士庶,号令不行,若不约己节物,何以修身。帝王是以四海为家,万民为子,出一嘉言,则士庶咸悦,布一善政、则神人以和,轻徭薄赋,则雨旸时若,桑麻遍野,以此持斋,斋亦大矣。以此戒杀,戒何如之,岂必阙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而后为宏济耶。’帝王闻后,乃抚几叹曰:‘如师所言,理事融通,无滞无泥,若非开悟明达,奚能道出此语,真是不愧为人天师表,当代大善知识也!’
  按:佛法全仗人弘,弘者贵在观机,若能观机设教,随宜说法,听者方得法乐,如法受用,佛法因此亦始能顺时流布而无凝滞。不然,说者谆谆,而听者藐藐,于法于人,俱无裨益。所谓‘说法不投机,便为闲言语’。所以往往有甲法师讲经,座下听无虚席,有乙法师说法,听者寥若晨星,其原因固然于法缘有关,而于中有无说法之技巧,实为一大重点。
  观夫佛法,诸部差别,入有多门,皆因众生根性之利钝,而法有大小、权实、浅深之不等,若以甚深之教法,于浅薄之机则成劣,改以初显之教则法优。反之,于机根厚利者,以甚深之教则法优,改以浅显之教则法劣。如二乘人,以《阿含经》最优,《华严经》为劣。于菩萨前,则《华严经》最优,《阿含经》为劣。所以佛初成道,为地上菩萨说《华严经》时,而一类薄福钝根之机,不堪闻问,佛即于一乘法,分别说三。直至法华会上,观钝根机熟,堪受一乘,始得会三归一。
  质言之,真正能权巧方便,随宜说法,唯有佛菩萨才能成办。凡夫僧说法,识机不清,难免偏差。但总不能如执定方医变症,贻误天下苍生。既阐扬佛之教法,绍隆圣种,当效佛菩萨之随宜演说,应机设化。要知道,法无定法,定法非法,旨在不达诸法性相之理事,于道无左,说法尽可随宜也。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老实开示
下一篇:谛观无我
 死不可避
 维护常住
 那律天眼
 坚牢财库
 念佛贵专
 一月布施
 无常通信
 傲慢者戒
 善恶果报
 回头是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保证往生一心不乱[栏目:吴立民居士]
 八圣道之正语正业正命--净化心灵的辅助[栏目:菩提长老]
 第六个相貌~柔软[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妙法莲华经》浅释—从地涌出品第十五(上)[栏目:法闻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九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生生死死为哪般[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请问怎样打坐?[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入菩萨行论》第14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吐蕃佛教史论[栏目:李尚全教授]
 华严经经首 第二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