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相互诳惑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04
  相互诳惑

  从前印度有一土木工程师,技艺精巧,鬼斧神工。有一次,作一木女,端正无双,衣著严饰与世女无异,亦来亦去,亦能行酒侍客,唯不能言语。时有一画师,人皆称之画圣。木师闻之作好饮食,即请画师。画师既至,木师即使木女行酒擎食。画师不知,谓是真女,遂即邪思,念之不忘。

  时日已暮,木师即留画师住夜,并留木女立侍其侧,便语客言:‘我先就寝,暂不奉陪。’主人已去,木女立侍左右,客即呼之,而女不应,客谓此女羞涩,便以手牵之,始知是木女,知受主惑,深自愧恼。于是画师图以报之,即于壁上画作己像。所著衣履,与身不异,以绳系颈,装似绞死,再画蝇鸟,著其口圂,作已闭户,自躲床下。

  翌日清晨,主人出见,见户未开,即从门隙中窥视,唯见壁上绞死客像,主人大怖,便谓真死,随即破户而入,以刀断绳。于是,画师从床下出,木师一见,羞愧无既。画师即言:‘汝能诳惑于我,我亦能诳惑于汝。’至此客主情毕,不相负也。二人相谓,世人交互诳惑,孰异于此,因之,各舍亲爱,出家修道矣。

  按:虚幻不实,生灭无常之一切诸法,乃是仗因托缘而生起,其体本空,了无自性,迨至一期因缘分散时,其相即灭,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于此聚散生灭之法相上,有以之遍计为实有者,有以之明达为梦幻者,因计之为实,所以六根贪染六尘,六尘诳惑六根。于贪染和诳惑之下,则五趣升沉,受苦无既,所以怡山发愿文上说:‘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迷沦苦海,深溺邪途。’果能达之如幻,六根缘六尘时,则不起贪著,于境不著,则外尘之诳惑,即无机可趁矣。庞蕴居土说:‘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铁牛不怕狮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工夫至此,可谓心法双忘,真光透发。

  所以证道歌上说:‘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学佛法者,是为启蒙发智,反迷成悟,取证无上佛果。欲达斯愿,首贵清净六根,于六尘不生爱恋,纯和三业,于梵行欲精勤进趣。由是,日久功深,目的不难达成。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爱为祸魁
下一篇:坚牢财库
 精诚相感
 方便教化
 道学者鉴
 宿世口业
 发心贵胜
 莫言人过
 卖斋立毙
 那律天眼
 一喜一忧
 有无相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简介[栏目:唐思鹏居士]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三二、示重衡之法语[栏目: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基本佛法 2 受持五戒[栏目:基本佛法]
 《胜出天神赞》第三讲[栏目:胜出天神赞]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五、第七识的无明[栏目:慈航法师]
 打坐不等于修行[栏目:法鼓钟声]
 不昧因果[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清净和打坐有何相关?坐椅子上也可使心清净?大乘禅法与华严禅有何差异?[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怎样亲近善知识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栏目:学诚法师]
 1718 妙法莲华经文句(隋.智顗说)[栏目:02 经注论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