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身安道隆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114

  身安道隆

  佛五百弟子中,有二须菩提,一为解空第一须菩提,一为著好衣第一天须菩提,前出长者种,后出王者种。所谓天须菩提者;因其五百世中,常生天上,受胜妙乐,而今下生王家,食福自然,未曾匮乏。其出家后,因不惯佛制出家众之约身守节,粗衣恶食,草蓐为床等淡泊生活,意念退返王家。

  一日,佛受波斯匿王请,天须菩提即诣佛所,辞退而还。阿难见此情况,即语之曰:‘君何辞意坚决,且住一夜,明日再论。’天须菩提曰:‘尊者屋舍,尤为简陋,如何可止?且至白衣家一宿,明当还归。’阿难曰:‘但愿君住,今当装饰住所。’于是,即往王宫,借用种种座具,幡盖香华,严饰皆备。天须菩提便于中止宿,由是以适身心,意便得定,加以反复思维四圣谛法,至后夜时,即证得阿罗汉果。

  翌日,阿难白佛,一夜之间,天须菩提已证圣果。佛语阿难:‘夫衣有二种,有可亲,有不可亲,若著好衣,益其道心,此可亲近。若损道心,此不可亲近也。是故阿难,从好衣得道,或从弊恶衲衣得道,所悟在心,不拘形服,所以称天须菩提,为著好衣第一也。’
  按:修学佛法者,著衣之好恶,并不在其道心之有与无,山林水边之苦行僧,游方参访之云水僧,其衣著等,诚够得上所谓‘衣云带竹,帽海鞋江,随身二斤半,一钵千家饭,’并不亚于佛世比丘之生活。观夫城邑聚落之布教师,大寺小庵之住持僧,其衣食住之富丽,与前者对比,何啻云泥之别。因之,有一份重外表者,赞叹前者道隆,讥嫌后者放逸,其实真明佛法者,了知道悟于内心,非拘泥于外表,如因衣物之好恶,有调摄身心。增进道业,则不妨随各人之所好,以应所需。所以佛化众生,观机设教,所谓‘法无定法,定法非法’,目的唯在了悟自心也。

  《涅槃经》上有某比丘久行苦行,不得道果,后至佛所,佛命阿难,将其安住精舍,听任所需,未久即获圣果之故事,与此天须菩提之故事,可谓无独有偶。总之,修道者之资身之物,当崇尚随缘,勿以贪求为是。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泡悟幻
下一篇:爱为祸魁
 庸人自扰
 身安道隆
 一字之差
 善恶果报
 无常通信
 人身难得
 行解得失
 调治心马
 一喜一忧
 持平等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何人可以为善友(曙正)[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明敬香是三宝弟子的责任(学诚法师)[栏目:烧香]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仪轨 讲记 下篇 不共同内前行 第一讲 皈依[栏目:龙钦前行]
 百鸟求情[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佛法是生活、是做人[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漫说《中阿含《(卷十)~D 四、惭愧经(上)五、惭愧经(下)[栏目:界定法师]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0~109)[栏目:傅味琴居士]
 实践「连结」,如土长苗[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正念动中禅 第四日法谈 五根五力、四食、四谛[栏目:正念动中禅]
 薄迦梵准提佛母赞颂祈请:如意钩[栏目:准提菩萨·行法仪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