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愚者一得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09
  愚者一得

  佛弟子中,根性顽钝,薄德下才者,当以槃特比丘为第一。佛令五百罗汉,日日教之,三年之中,未得一偈。大众见其愚笨若此,亦即置之不理。最后由佛授与一偈,并为之加以解说偈义。终因佛之威德加被,及自己精励苦行,未久,即霍然心开,得罗汉道。

  有一天,国王波斯匿,敬设斋筵,恭迎佛及僧众,光临应供。佛因槃特比丘,素以愚騃见称,今为欲现其威神,所以佛即与钵令持,随后而行。至王宫门,佛及僧众,悉皆而入,唯槃特比丘被守门卫士阻挡,并讥诮之曰:‘卿为沙门,一偈不了,受请何为?我等俗人,犹尚知偈,岂况沙门,无有智慧,施卿无益,不许入门。’槃特比丘即立门外,侍机而作。见佛坐殿上行水已毕,槃特比丘遂擎钵申臂,遥以授佛。

  是时,王及群臣、夫人、太子等众,见此情况,即便怪而问佛。佛言:擎钵申臂者,乃住门外槃特比丘也。王闻是言,若非得道比丘,何有如此神变,于是立即通知门卫,请其入席应供。斋毕,王白佛言:‘闻尊者槃特,本性愚顽,方知一偈,何缘而得道果?’佛告王言:‘学不必多,行之为上。贤者槃特,根性虽愚,而于一偈之义理,能得精通入神。有人虽根性敏利,可是多学不行,则徒丧识想。’于是,佛说偈言:‘虽诵千章,句义不正,不如一要,行可得道。’

  按:智与愚之分野,不一定抉择其才学之多寡,应贵乎其学行趣于一致。有学得满腹经论,洞古灼今之大通家,而反忽其行操,结果势必学无所获。有学得一句一偈之苦恼鬼子,而能专意笃行,结果收成甚丰。

  要知道,学为行之体,行为学之用,若有学行相应,体用同时者,方为顶天立地,作继往开来之贤智者。然而,智者不要自以为智,否则,颇易生起盛气凌人之恶习。如是,反成笃行之绊脚石,倒不如时存惭愧心,以学得一点来笃行之收获大。
  经中有判智愚一首偈云:‘愚人自知愚,是名为智者,智者必为智,是为真愚人’。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无相争
下一篇:至性无定
 方便度人
 一字之差
 应机设化
 爱为祸魁
 放下解脱
 何者最乐
 延寿之道
 有无相争
 念佛立化
 持斋之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开辟佛教的基本人才[栏目:宣化上人]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四十七[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祈祷加持日光讲记[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行禅[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二卷[栏目:净界法师]
 偷吃肉的释戒傲[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栏目:南怀瑾居士]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六、诤答有无出世末那[栏目:韩镜清教授]
 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六、如实知(如实观照)[栏目: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供佛、渡生与债务的问题[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