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3 念处禅实修技巧
 
{返回 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14

 3 念处禅实修技巧


马来西亚学观禅的风气渐盛, 但是并没有很多人, 有机会获得禅师恰当的指导。主要考量是近年来学佛、学禅的风气。再者, 训练一个教毗婆舍那业处师, 要很长的时间, 个人的历练也是重要因素。

书嘛, 因此也是很有用。但是缺乏禅修的专用书。少数好的禅修指导手册, 一来所费不赀, 也不是马上就能派上用场。譬如«清净道论»是本权威性的论书, 大师们使用的教科书。但是, 它的流通性不高, 费用也不是大家都能负担的。

禅修指引的许多书籍, 概论性居多。况且每个个案, 通常也都有他自己的习性及风格。他们在不同的环境及情境下, 也会有不同的响应。这就是需要禅师指导之处。那种天差地别、精确无比的指导, 也只有在禅师观察禅修者后才能给。禅师也提供很多不同的帮助, 譬如给予信心、鼓励, 并在状况失控前更正错误。

另一个考虑的要素, 就是禅修书籍的「差异性」。我们可以理解这个, 因为有不同的方式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可是, 哪一个才是最好?显然地, 有个指导老师在身边, 来考量、判断出较占优势的解决方式。禅师也要知道各种不同的解决方式, 在做决定前, 选择最好的立点。他运用智慧及某些常识。在本章, 我会试着提出些建议, 讨论禅修者常遇到的问题, 更正一些错误的想法, 尝试将毗婆舍那禅法, 以适当的观点来说明, 而没有太多深奥的专用语汇。


■ 正念
有人可能念过很多次关于正念的书, 可是有时仍觉得不太确定, 自己是不是有正念。「正念」是一种心理状态, 常被描述成「彻底」、「警醒」或「觉知」。

正念实际上是一种理解、领悟, 它应跟单纯的知道有所区别。一个疯子以他自己的方式来认知事物, 但是他并没有正念。当心中有贪、瞋、痴三毒在, 是不会有正念存在的。有正念的人, 是能控制他的心, 随时准备好应付任何情况。

禅修时, 你不应该只知道它是一个目标;你应该有正念的理解它。适切的譬喻:忍受痛跟有正念的观痛是有差异的。在禅修营中, 经常练习这样的观点, 是有必要的。

另一种错误是:做过头了。禅修学员过度努力着要有正念, 缠住了, 无时无刻不在担心, 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正念。当这种压力、分心产生时, 我们可以确定, 这样是不对的。放松!或者说, 带着正念地放松, 这才是答案!有时候, 对它采取一种「不要被干扰的态度」, 这对减轻压力会有帮助的。换句话说, 让正念随着时间, 顺其自然的培育。
还有, 另一种常见的错误是, 把定力置于正念之上。如果能让正念持续一段时间, 就能集中注意力在正念上。相反的, 如果禅修者专注而没有正念, 这会变成「错误的专注」, 会让人「阿达」掉。强调这个是因为, 禅修者在逼自己修行之前, 应先理解正确的方法。太逼自己, 没有正确的理解方法, 意味着缺乏正念, 偏向强迫性性格。

我们通常会建议初学者多做行禅, 而不是长坐不起, 它可以让正念持续。原因是经行较容易起正念, 因为目标较粗、比较容易观。相反的, 坐禅时较容易起念头, 千万百计使自己专注, 只会困扰自己。禅修者随时要谨记着, 正念才是最重要、最优先的。

禅修时, 要杜绝念头。要直接观照真实法, 不能臆测、存有成见。这只有从专注才能实现。如果起了念头, 要以正确的方式来对治(会在心念处提到)。当你有正念、没有念头时, 这也意味不思量过去、未来。正念只存在于当下所发生的现象, 这些是可被体验到的特性譬如坚硬、冷热…等。

以上可以用一句话来作总结:行者要有正念, 其存在于觉知当下所发生的现象, 这些会以某种特性来出现于心中的。在一小时的禅坐进程所感受到的, 有种种的特性, 如冷热、软硬、动…等。当正念增强, 你将会看到它们彼此间的关系。这个会导向对三共相—无常、苦、无我-经验到现象的存在。最后的结果是去除烦恼。


■ 身念处 (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
在四念处中, 身念处的正念禅, 经常比其它三个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先修习。这是因为身念处的所缘、目标比较粗。粗的目标比微细的目标较容易培养正念。有些禅观的所缘如(三十二)身分、安般、不净观, 都是很基本的止禅业处的修习。先修止禅, 其后再增进到毗婆舍那观禅。在《阿毗达摩》, 这些组身体的目标被分类在色蕴。初学者被教导在行、住、坐、卧四威仪都要有正念。

●坐禅
在实修时, 行者观「坐」、「触」。到底这该怎幺做?怎幺观照?有些人照见自己的坐姿。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坐相不是真实法。适切的方式只是去观, 感受现象。

那要怎幺观照呢?要直观, 我们说要观风大, 它可以被表现在松紧、稳固、支撑、拉力或震动、跳动(等特性)。只要以注意力, 单纯的观照, 就变的清楚易见, 并没有「人」、「我」存在身体, 会有的只是物质的过程变化, 或能量的发生。正念强的话, 就可以看到这些过程, 是以不同的方式在变化。在观坐期间, 那就是感受观紧绷、僵硬等, 也将可以观到许多其它的觉受, 譬如冷热, 和心理现象如痛, 或外在现象如声音。换句话说, 当我们在心中观「坐」, 我们只是用它来标记, 用它来帮我们引导心, 观照禅坐时当下的真实法。标号可以说是一个窗口, 经由它来导向正念观照。它帮我们把心安住在禅修目标, 藉此培育定力, 这个定力是由念力及觉照实相而来。在此强调, 我们并不选择非得要观什幺;只是将正念导向这个「窗口」, 并观照所生起的种种现象。

●触点
起先, 观照的区域是臀骨和坐垫接触的地方。有些触点可以用来观。也可以依顺序来观不同的触点以增加定力。用在观照个别触点的时间, 依心的状态、目标的清楚状况, 而有差异。目标越清楚, 可以观越久。相反的, 如果触点不清楚、或是昏沉, 那就要观快一点, 赶快换另一个触点。观触点也可以用观「坐」来替换。观触点跟观其它目标一样, 我们其实是在观物质元素的特性的生灭(«毗婆舍那观禅手册»列用的触点, 详细的位置, 请见触点图表。不过, 我们使用的这个示范图, 已经不是原来的图)。

●腹部上、下
当禅坐时, 初学被教导要观腹部上、下。腹部上、下可以被视为是窗户, 从那里我们可以观更多现象。当观上、下时, 其实就是在观风大的特性, 它的呈现为移动。不过, 禅修者还得要观其它现象。

学观禅最初就是从观腹部上、下开始。这个帮助我们增进定力。不过, 观腹部上、下不要过度, 不要到那种紧握不放, 或控制呼吸。腹部上、下不是经常性的, 当你观它, 它可能会消失。在那种情况下, 应该转到其它「窗户」来观看。

有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为什幺是观腹部, 而不在呼吸时观鼻尖或嘴唇(人中)?呼吸时观鼻息是众所周知(安那般那)修定。有位禅师说过, 观腹部上、下的话, 对观名法色法比较容易。腹部呼吸比起鼻息, 显然较粗。无常、苦、无我, 三共相也较明显。用这个方式, 培育正定, 在这里讲的是剎那定, 以正念观真实法为目标, 而不是以定力为主导。再重述一次, 观想、数息或控制呼吸, 在这里都是不被允许的。因为你现在在修毗婆舍那, 它就是意味要观真实法。

图表2. 不同的触点和目标


 
①上  ② 下 ③ 坐 ④-12 打坐时不同的触点


禅坐时有各种目标供我们正念观照


●经行
初学要多经行而不是长坐不起。有位禅师指出, 坐禅前应先做走禅。他也说过, 单单走禅就可以证阿罗汉果的。禅修学员们也肯定:经行走的好, 通常后续的坐禅也会得力。千万不要低估经行的重要性, 或轻慢经行。只坐禅而忽略经行, 就像个跛脚的人, 用一只脚走路。

在毗婆舍那禅修, 经行有很多功效。首先, 人不可能长坐不起, 禅修期间, 带着正念走, 经行可以渡过没有正念的闲隙。我们一直强调着正念的连续, 否则观禅所需的定力无法培育起来。单以经行而言, 它也是毗婆舍那禅修。每一步都要仔仔细细的观。而且, 它是心在引导行进。「并没有一个人在走…」。只要老实地观每一个身心生灭现象过程, 这种智慧会自然生起。

行禅和坐禅的特性也不同。它的目标较粗, 而且多样化, 所以正念较容易生起。因此, 它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平衡要素, 让我们的心趋向观禅而不是止禅。经行时, 我们也观「转身」、「看见」、「听到」、「动机」, 因此正念的修习就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行禅要增加观照的步骤进程, 以提升正念和定力。走步以舒适为最重要。要小心, 不要本末倒置!正念比观照点的数字重要!当正念提升, 走得慢可以观更多的现象。刚开始学就走很慢, 这会导至紧绷, 因为他在尝试观某些他很难觉知到的东西。

不管初学或老修行, 经行应从快步开始走。走快步可以帮助心习惯于目标, 也运动肢体, 克服昏沉。接着, 又会有人过度夸张, 走得比所需要的快, 要不就是走得超过时间。这些会导致不专心或是疲倦。适度的快速, 足以唤起正念, 才是正确的态度。

当禅修有进步, 走步的过程中, 心如川流, 现象一个接一个, 快速地流失。经行在此就要自然的放慢下来。


图表3. 行禅进程

一步经行
 (左步、右步…每走一步观一个目标)

 

二步经行
 
(提起、踩下…每走一步观两个目标)

 

三步经行
 
(提起、移前、踩下…每走一步观三个目标)
 

四 步经行


 
(提起、升起、移前、踩下…每走一步观四个目标)


五步经行
 
(提起、升起、移前、踩下、触…每走一步观五个目标)


六步经行
 
(提起、升起、移前、踩下、触、压…每走一步观六个目标)

(译者: 如果观动机走三步, 那进程就是动机、提起, 动机、移前, 动机、踩下,但是五、六步经行踩下后并不需观动机-触,压前还要要观动机。每个目标生起前都有个动机在, 依此列推。不过, 观动机你要像守在洞口捉老鼠的猫, 要有点耐心, 等着去看自然生起、那种想要的感觉, 不是机械式的念「动机」。观动机的两个窍门就是定力、速度要慢。另外;脚尖先触地,或脚板先触地都有人使用。)

经行可以走的轻松, 或走成一种较强烈的方式, 视精力过多或不足而定。在此平衡五根就出现了。经行中, 其它现象如声音、痛、动机、看到、听到、念头也要观。如果这些目标持续, 并且强烈的话, 应该停下来观照(经行时各种步骤及观点, 请见上图。图表来源也是先前提到的«毗婆舍那手册»)。

●立禅
在经行时在开始走步前, 以及走到经行路径尽头时要观照「站立」。在观「站」时(笔直立姿), 也可以观「触」, 就是脚板接触到地面的感受。有位禅师指出, 立禅不宜做太久, 因为很耗体能。另一位说, 禅修不宜久站, 特别是对妇女及儿童而言, 因为当定力增强, 会引发一种像做梦的状况, 膝盖会变得没力, 站不稳,禅修者可能倒下。那位禅师也说过, 有案例指出, 因为身体摇晃, 禅修者感受到会摔倒的恐惧。

尽管如此, 立禅对那些睡意强的人是很有帮助的。我本人是没见过任何摔倒的案例。站立时两脚稍稍打开, 可以增加稳定度。我们可以将正念从头扫瞄到脚趾, 或者观呈现出的感受, 或者较强烈的觉受。若腹部上、下回来, 也可以观。
●卧禅
这个姿势通常不用在严格、认真的修行, 因为很快就会睡着。但是, 如果行者很有正念的话, 是可以很清醒, 不会躺着睡过去。可是, 如果想上床睡觉, 禅修者是应行卧禅, 但是它正念较概略、较浅。

行卧禅要以「狮子(右胁)卧」的姿势, 身体面向右侧。右恻睡较好, 背或左侧身接触床板, 也都可以。

卧禅时要有正念的卧着, 默念「卧」、「触」, 当「上」、「下」清楚时 , 就观「上」、「下」。当喜乐生, 就观「喜悦」, 念头、声音、痛…也都要起观照。禅修好的话, 你可以观到你的心识进入睡眠状态, 或者醒过来。这种放松的姿势会导致安乐, 乃至睡着。通常缺乏精进力。(老禅师都很严格, 有的小参时恐怕还会问:「你昨晚睡觉时, 肚子是在「上」还是「下」睡着的呢?」)

●日常生活
«念处经»提及些重要日常生活观照, 如吃东西、咀嚼、上厕所、搭衣、讲话或者保持圣默然、正视前方或远处。

心要训练得有正念, 无时无刻, 日常生活各方面都要有正念, 它才会强、渗透、好用。「无时无刻」指的是持续性, 「各方面」指的是灵活性。无时无处不能培育正念, 这样内观智慧随时都可以生起。

如果无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正念, 实用性就降低, 那也会障碍我们整合精神及物质生活追求上的平衡。
 
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事。如果周遭有影响我们的事物发生, 不能起观照的话, 只是显示自己的迟钝及盲目。难怪很多在家人, 觉得下班后难以专心禅修。他们通常忽略了, 修行中的最重要部份。

这方面的细节太广范了, 不再赘述。这部份我们想以后出版些相关随笔散文。

至于身正念, 经书说这是该学习的。如果我们圆满这个, 它向我们肯定, 是可以获得最高的解脱。


■ 受念处 (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
培养对感受的正念, 可克服对幸福的幻想, 譬如以不乐为乐。为了打破这种妄想, 我们必须理解苦谛。一方面, 由明显的痛, 更清楚的认识苦。对初学而言, 痛虽是苦受, 它经常是最清楚的心理现象。它提供禅修者有趣的现象, 得以正念观照。危险的是心起躁动、抗拒, 对痛起瞋心, 那就不再有正念了。若瞋心生起, 应该观到它消失, 再继续观痛。这样做是要让心观照时, 尽可能放松、安稳。如果能这样做, 你会看到痛有不同的形式显现—拉痛、遽痛、痛得发热、疼痛…等。如果禅修者没有正念, 是没办法面对它。专注只是使痛的强度更加明显。以瞋心来忍受痛并不恰当, 这样甚至会导致歇斯底里。如果你不能观痛, 那就不要理它。如果不能不管, 那就带着正念来换姿势, 或是站起来走禅, 这些对增加正念也有帮忙。

如果我们能够观痛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形式, 那我们对无常变化的洞察力, 会变得更敏锐。痛也变得可以忍受。有个好用的忠告:观痛不是要让它消失, 而是要培养正念, 要见真实自性法。这样我们就可以舍离对色身以及对觉受的执着。

有些人放弃了, 因为他们怕会麻痹、损及健康。但是, 有许多禅修者已经坐了好几个小时, 也没有哪一个真的跛了脚或瘫痪。这样的恐惧感,实在是没有根据的。

观照乐受时, 我们也是在观它的自性法, 这个被教导成「苦」、或是不满意、不圆满。当痛消失, 或是遇到一个可意的目标, 通常乐受就生起。我们必须对乐受的生起有正念, 否则我们会喜爱它, 从而执着于乐受。与苦受的目标俱来的是瞋心, 喜乐的目标, 其内在的本质就是执着。

有些人害怕喜乐的生起, 因为他们恐怕自己会执着它。感觉愉悦本身是无害的。只要我们依法起观照, 是不会起染着, 它是无害的。如果我们有正念, 定力会提升。必须护卫的现象是自满, 它会引导入邪定, 或者较轻的挫折是导致睡着。

乐受的改变不是很容易发现的。如果我们能够观到, 它们通常会转变为较没那幺愉悦的, 或许成为舍受(不苦不乐受)。喜乐也是会消失的, 因此它是苦。舍受通常只有较有程度的行者才看的到。根据有位禅师说, 要到第五观智—坏灭智, 才观的到舍受。在这个观智, 我们开始放弃概念法, 苦谛它自己会开展。佛教有个名相叫「行苦」, 指对剎那变异生灭起苦恼。行苦的性质是语言文字无法道断的, 言语毕竟只是概念。行苦的性质必须每个人躬身体验, 才能理解。当我们真的经验到变迁的苦迫, 我们必须理解, 并感恩苦的止息所带来的平静。


■ 心念处 (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
如同其它念处, 心念处从粗到细, 有许许多多目标。我们培育心正念, 会从较粗的目标着手。(通常在进行心念处前, 我们也观身念处的目标)。

在培育心正念, 首先我们必须熟悉的目标是「念头」。它本身有许多形式, 譬如计划、想象、忆念…等。当我们观「念头」, 我们只是观那里有念头在;并不加入思考的内容, 那只会使念头加遽。念头经常会连接前程往事等概念。我们只有观照「计划」、「想象」、「回忆」…等, 不呆滞于概念或过往、未来。如果念头持久不移的话, 那就是正念不够。如果我们非常有正念, 专心观照, 那当我们起观照时, 念头就消失。修毗婆舍那, 我们时时刻刻在观照变易, 现象法是地如何生灭?一般人通常会起执着, 甚至攀缘于禅修目标。有时, 他们会喜欢修定, 止禅型禅观-将注意力凝聚在特定目标上。那就是为什幺有些人喜欢先学寂止禅。但是如果我们要开启智慧, 必须回到观现象变易的毗婆舍那禅法,培养正念。修毗婆舍那禅法,剎那定 (momentary centration) 就够了。剎那定并不是专注在特定一个目标上, 而是要移转目标。但它绵绵密密, 观照不间断, 那就是为什幺它可以开展智慧。(目标是剎那变易。心要跟紧目标的变化, 剎那相续, 绵密不断的观照, 累积定力。)

当我们观念头, 就如同我们观痛一样, 必须平静地观。我们观它的真实自性, 不要让它离开了。如果我们持续这样子的态度观照, 妄念自然会停止。但是, 如果我们偏执, 一直想要它消失, 念头很可能会停留更久。如果我们一心一意的观、不执着, 我们将会更能觉知三共相, 就是无常、苦、无我。尽管如此, 倘若念头持续太久, 就不要理它, 要转观到另一个禅修目标(同一目标不可以观照超过五分钟)。

根据某位禅师, 观心念的窍门, 就是要很积极地、持续不断地观照。心的速度很快, 我们也要移转那幺快, 以赶上它。当下的烦恼顽强, 我们的正念必须更加有力, 才能对治它。妄想、躁动等通常是依我们的烦恼贪、瞋、痴而生起。有时念头看似没有了, 烦恼还是在。必须要有正念, 观烦恼心如贪心之类(想吃东西), 直到它们消失。当我们真的对烦恼起正念, 我们不只知道它们的存在, 我们也理解它们的究竟法性为无常、苦、无我。

因此, 要很有正念的话, 就应知道, 比如, 我们是否带了点昏沉?或是一点也不困。除非烦恼心全部消失, 我们如何能观到心念是没有贪、瞋、痴?
「心很难察觉, 非常微妙, 它想攀缘就到处飞来飞去。让有智慧的人来守护它, 护卫的心可导向幸福快乐」。心是很难观的, 人们想对治它, 通常会以空洞的呆滞, 或无意义的散乱收场。愈猛烈地尝试去观心, 结果就变得更糟, 直到眼冒金星为止。让心变空洞更惨。我们这里的做法只是要有正念。若你有正念, 你可以觉知有正念的心的状态。如果你不能够, 那就对其它事物起正念, 观某些或许较清楚、撞击上你心门, 需要你留意的现象。在这种状况下, 如果你还能对禅修目标起正念, 还算在正确路线上、没偏离。

当我们观心, 我们要经常运用正念。否则正念不知不觉就消失了。有进步时, 可以正念于我们的好心、觉知心的变动, 进入甚至更微妙的状态。以筏来做譬喻, 我们被教导甚至好心都要舍, 何况坏的?真的, 心识是很微妙、充满禅悦, 有人还可以看到无意识状态。有些人误认为, 这就是开悟或是苦的止息。许多微妙的状态, 只发生在意识是好的时候。它们可能是因为喜悦、寂静、专注或平等舍而生起。所以«念处经»说:「当正念于心, 它是寂静、自由的, 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


■ 法念处 (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
这个正念处称为法念处。念处禅涵盖很宽领域里的禅修目标。「法」它本身就被翻译成心理目标, 实际上它包括所有现象法、包括涅槃。其它念处的正念目标, 也被归于法念处, 这样的估计判断, 它们是归类为心所 (cetasik,  mental factors )。正念观照, 它让我们见因缘法, 怎幺生起又消失, 有助于去除对我见的妄想。

正念观照可分五大类: 五盖、六入处、五蕴、七觉支、四谛。

五盖
这五种障碍是欲欲(对欲乐的欲求)、瞋恨、昏沉与睡眠、掉举(散乱)与恶作(追悔)、疑。欲欲指的是心识对某种特别的感官目标起染着、起贪爱心。瞋恨指的是相关目标, 呈现忿怒、凶暴、粗鲁无理的状态。昏沉与睡眠指心的懒散、呆滞, 从目标畏缩、退回。掉举与恶作, 指心躁动和慌张。疑指对四圣谛及三宝产生怀疑、困惑。

这部份的禅修, 行者观照并了知, 它们不仅是不善心法的生起灭去, 也要观引导它们生起及消失的因缘法。这是我们所讨论的, 来到在这里,我们知道什幺状况下对目标的注意是不明智的?什幺时候要如何运用智慧的觉知?法念处比其它念处, 一般较困难, 较微妙。譬如, 感受到感官欲望, 和感官欲望本身都是不容易分开的。初学通常并不从这个念处入手, 或者要专修长时观照它。只有精通其它三个念处, 才能观到那些较微细的心理目标、意识状况。根据论书, 这种观照适于那些根性高、智慧型的禅修者。

六入处
禅修者观照六入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以及它们的目标(色、声、香、味、触、法);它们如何生起、灭去?以及, 引导它们生灭的因缘条件。当我们观「看见、看见」, 我们只是以文字「看见」当做标号, 帮我们去观照那个过程。以眼根的目标而言, 我们真正看到的是颜色。伴随而来的形状、形式及其它想法, 这些实在是概念, 由心所造作出来的。以单纯的观「看见、看见」, 跟目标联结的形状及想法会模糊掉, 因此我们观照的, 只有(相互作用的)颜色和光。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也可以觉知观照的心识;也就是说, 只有意识, 是它在看颜色, 没有个存在体、或者有个「我」在看。

同样的说法可以用在听到声音, 闻到味道, 尝到食物, 触及有形物质, 知道目标。

那为什幺我们通常观「听到、听到」, 而不观「声音、声音」呢?因为声音通常断断续续, 而且会分散, 较难跟。尝试去跟声音只会导致散乱, 如果要开发深定的话, 效益不大。以着观照「听到、听到」, 只是在觉知耳内听到, 而不是外面的声音:心要往内看, 有助于使心更安定。不过在某些状况下, 我们真的可以观「声音、声音」。这是当声音吵杂、持续又无法避免。 这种情况下, 我们有些许选择弹性;但是, 这是在观声音的持续, 观它如何变化。

在观六入处及它们的目标, 我们要运用单纯的觉知, 并防护概念的生起。在佛陀给跋希雅 (Bahiya)的开示中, 很明确的强调:

「因此, 巴希雅, 你该训练自己—看到什幺, 就只是看到;听到什幺, 就只是听到;感受(闻、嚼或触)到什幺, 就只是感受;想到什幺, 就只是想。」

正念于内、外六入处, 撕毁「我见」。我们见到的, 并没一个人「我」、「自我」, 或有个什幺人在里面, 只是过程罢了。这个特殊的观照, 特别在日常生活, 与「无我」的修练有关系。

通常烦恼、束缚来自于六根门头。烦恼出现在当我们不正念观照「听到」、「看到」…等, 日常生活通常是这样。因此, 我们必须观照六入处生起的烦恼。

五蕴
蕴, 共有五群:
1 色蕴—这里指的是, 缘非意识现象, 如物质的坚硬、粘结、热、移动。它们构成了物理或物质的器世间, 包括人类。
2 识蕴—譬如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及感官觉受。它们构成了情感。
3 想蕴—构成认知及记录感官刺激物。包括记忆。
4 行蕴—包括不同心理状态及思考。
5 识蕴—认知或意识。

五蕴组成了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优、劣、近、远。观五蕴时, 当见到「人」或「我」, 而被理解为存在体, 这只是世俗的看法、观念。当放弃对我见的幻想, 诸烦恼连同诸苦, 都被去除。
七觉支
共有七种要素(支):一、念觉支;二、择法觉支;三、精进觉支;四、喜觉支;五、轻安觉支;六、定觉支;七、舍觉支—这些是良善的心理状态, 引导学人至涅槃。这些只有在第四观智时, 才会清楚地出现, 它们不是刚入门的人的禅观目标。当这些要素刚被开发时, 禅修者会起执着, 因为它们的安详、激励人心的效果。对它们起正念, 能够护卫我们出离执着, (执着不只会阻扰进步而且会毁了修行)。譬如喜、轻安、定、舍会让我们自满, 忽略继续修习念处禅;不正念的生起, 会使我们骄傲自满。此外, 稳固我们的修学, 对七支要素起正念, 可以帮助我们平衡五根, 特别是精进与定。经书中告诉我们, 当昏沉瞌睡时, 就该培育精进觉支、喜觉支、择法觉支。当散乱时, 应该培育轻安、定觉支、舍觉支。正念则是多多益善, 永不嫌多。对觉支的生灭起正念, 也是培育内观智慧的修行。持续不断的修练, 七觉支可以酿熟圆满, 并使我们证内观智慧。

谛实 (sacca)
这里指的是四圣谛的苦谛;它的因, 它的止息,以及导向止息的路径。 我们应知苦(关于它的自性特质);它的因(贪爱)是应远离, 以及开展圣道, 以证达苦的止息。

「苦」是由巴利「dukkha」的翻译。有些人喜欢把它译成不满意或不圆满。根据«无常相经» (Anatta -lakkhana Sutta ), 无常是苦, 也是无我。因此, 对无常起正念, 也是对苦起正念。那什幺是无常?除了涅槃之外, 心跟物, 包括所有物质及心理现象, 所有有为法都是无常。我们应该观照身心现象过程的生灭。贪爱或烦恼是苦因的生起, 我们要正念观照。这幺做的话, 将会见到它们的灭去。如果我们见到无常、苦、无我三共相, 我们也开展了八正道, 直到我们躬身体验到苦的止息。圣八支为:

1 正见:在禅修者观照的过程, 理解现象法的缘起及灭去。
2 正思惟:对毗婆舍那的目标用心观照。
3 正语:禅修期间, 禁止不正当的言语。
4 正业:禅修期间, 禁止不正当的行为。
5 正命:禅修期间, 禁止不正当的谋生方式。
6 正精进:观照时发挥精进力。
7 正念:观照时要有正念。
8 正定:观照时定力要持续。
 


{返回 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4 身念处
下一篇:2 基本的准备说明
 7 五盖
 15 内观智慧概述
 附录II.-概念与真实
 11 敏锐五根
 附录I. -五盖 (Nivarana)
 4 身念处
 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作者 序 目录
 6 心念处和法念处目标
 18 生活在边际︰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14 理解内观智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安乐集》讲记 第十五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唯识研究 第十八章 六度[栏目:周叔迦居士]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四课 宗派[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佛教的现代价值(上)[栏目:肖永明居士]
 假爱、错爱与真爱[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直指法身 2[栏目:创古仁波切]
 种良心菜,赚良心钱[栏目:法鼓钟声]
 二、乘着彩虹而来(1)[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菩提法界[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心行]
 96 必修课程[栏目:没时间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