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停止报复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68

停止报复

明法比丘

  报复(报复仇怨),大则发动战争、杀人,小则以嗔心对付众生、不利于众生。报怨得到世人的相当同情,但一样必受自造嗔业(因)的报应。大报复产生现生.来世大恶果报(短命、多病、失财、堕恶道等),小报复则产生现生.来世小恶果报(恐惧、不安)。

  报复是以怨报怨,冤冤相报,无法停止怨恨,唯有以忍止怨,才能止住怨恨。不报复,如何对付杀人者、恐怖份子,或对付霸权国家、流氓国家的攻击?那就唯有增加慈、忍的教育与宣导,对受害者则强化慈、忍的力量,再大的怨,皆可不报,此可忍,啥不可忍?以此忍力及慈悲力对加害者软化、感化。

  过去人类的历史、故事,往往有以打击坏人、魔鬼来当做大人、小孩的教育题材,事实上,这是人类的嗔心(以牙还牙)与痴心(过当的自我保护及保护族群)的综合表现。启发众生觉性的佛经及其中的故事,就一反一般人的作法,教导安于忍辱、慈爱、不报复,有人会认为这是不可思议及质疑这是否好方法,但对因果的道理觉知愈深的人来说,他愈会相信慈、忍。虽然在佛教中也会出现争斗、报复事件,但那毕竟不是传承正法者所应为的。

  报复会增加自他的痛苦、恐惧、不安;慈悲则能增众生乐、拔众生苦。两相权衡,则可明理。众生因造恶业而受的苦已经太多了,别再造新的恶业,增加新的苦。

(《嘉义新雨杂志》第37期)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胜败两舍
下一篇:
 修学佛法的省思要点
 托钵
 四圣谛 苦圣谛
 蕴护经(明法比丘译)
 厌世
 「大师」释义
 诸恶莫作
 
 观心念及其果报
 以「法」为见面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问答 因果与病痛[栏目:海涛法师]
 六○ 象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五 大车品]
 佛教的圆满世界 第一篇 涅槃寂静[栏目:佛教的圆满世界]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四十八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本宗说:染污无明为流转生死根本,指俱生我执,非分别我执。试明其义。[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舍财助人,凶相消失[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你为什么要学佛?[栏目:心律法师]
 相应57经 骨之大果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第三回 近恋亲守身尽孝 远从师落发归宗[栏目:济公活佛传奇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栏目:体方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