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厌世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25

厌世

明法比丘

  佛教的修行目标是断欲、灭苦。因此,修行者的任何作为,若朝此唯一的目标,才能身.心无过失、无可被指责、可被称赞,才算是拥有正法的特质。

  涉入欲望或者是欲望的世间,只有痛苦的未来,没有美好的前途,“三界不安,犹如火宅”,居住在三界内的所有众生,应有危机意识,认识到没有无忧恼的净地可以去移民或往生。寻求解脱才是最好的选择。

  “厌(欲)、离欲、灭尽(欲)”,这句话是佛陀经常提醒行者的话。这是与欲望划清界线的提醒。唯有厌欲、厌世,才能向圣道前进。在佛陀的教化之下,佛徒充满厌世的思想,因此,佛法兴旺,证悟圣果的人很多。在佛陀晚年证果的人减少了,大迦叶尊者询问佛陀为什么。佛陀的回答是:相似法流行。相似佛法流行,佛法就会衰败下来,这是值得佛弟子的省思。贬抑厌世的思想,也是一种相似法。其实不管修解脱道也好,或者后代发展的菩萨道也好,只要离开对五欲世间的厌、离欲、灭尽,就是非法。

  对佛法领悟愈高的行者,就愈有厌、离欲、灭尽的倾向与涵养。现世却有另类的行者,宣称能同时拥抱欲望又能修行解脱,这是许多在家人梦寐以求的修行方式,但他们探究欲望的问题,必然呈现混淆、自圆其说,显现非法。(《嘉义新雨杂志》第32期)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平常用功
下一篇:和平
 忆念佛陀
 泰国出家记(上)
 净化人心
 正确的经济生活
 无念
 受持五戒
 开悟
 停止报复
 培养直观的能力
 修禅是大善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悲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栏目:佛陀教你不生气]
 第六十四 摩罗迦大经[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