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身苦与心苦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19
身苦与心苦
明法比丘

  苦有两种,身苦与心苦。身苦有时是今世四大不调的结果,有时是过去造作恶业的果报。四大不调可运动、生机饮食、断食、医疗来调整身体。过去的恶报,除非特别顽强的,否则净化身口意乃至加强保健、医疗的善缘,也可化解部分的身苦病痛。
  心苦(忧苦) 是现前生起嗔心(嗔、嫉、悭、恶作),是由心里(心脏是忧苦的所依处)直接产生的。此心苦不可能是过去造作恶业的果报,若经由回忆起不快的往事并生起忧恼,也是“现前的”。经由不断地觉知(正念),可以止息忧恼,甚至微笑面对。
  《杂阿含经》107经提到佛陀跟一位老人开示:“当于苦患身,常当修学不苦患心(“心”原作“身”,误。参见《相应部》〈蕴相应〉第一经)”由于他不太明白,舍利弗继续跟他开示:若色、受、想、行、识五蕴,坏了、变了,心随转境,就会生出苦恼,叫做身苦患、心苦患。若于五蕴的生起、消灭、味著、过患、离散,一一如实知,不生爱乐,不见五蕴之中有我、我所,它变了、异了,心不随境转,则不恐怖、挂碍,叫做身苦患、心不苦患。老人因此得到了法。
  佛法说苦、观察苦的目的就是要透视五蕴的本质,不管是苦是乐(乐也是无常),正念当前,心不随境转,顶多只受身苦,心可以完全不苦。若正念不足,境界现前难免陷入苦境。

(《嘉义新雨杂志》第28期)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心念及其果报
下一篇:苦圣谛
 干净选举
 小朋友的法
 五戒戒相
 哭笑人间
 无念
 谤法
 忆念佛陀
 忆念僧伽
 四念处的实修与利益
 托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谈话时把佛观在喉间[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50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K 1158经:本经是妻子引导丈夫信佛从而生起净信的记载。[栏目:界定法师]
 唯识三十颂及科判[栏目:唯识学研究]
 修观智的时候,要求用禅那的光明去投射到名色法,可是10种观的染,有一种染就是光明的染,这里是否矛盾?[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五色线[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二章 龙树四重缘起 6 《中观口诀》[栏目:谈锡永居士]
 因果的真相 第七章(三)“神通不敌业力”,只有消融自我才能断绝因果的牵连[栏目:因果的真相]
 五百罗汉 170、华王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七十七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