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身苦与心苦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79
身苦与心苦
明法比丘

  苦有两种,身苦与心苦。身苦有时是今世四大不调的结果,有时是过去造作恶业的果报。四大不调可运动、生机饮食、断食、医疗来调整身体。过去的恶报,除非特别顽强的,否则净化身口意乃至加强保健、医疗的善缘,也可化解部分的身苦病痛。
  心苦(忧苦) 是现前生起嗔心(嗔、嫉、悭、恶作),是由心里(心脏是忧苦的所依处)直接产生的。此心苦不可能是过去造作恶业的果报,若经由回忆起不快的往事并生起忧恼,也是“现前的”。经由不断地觉知(正念),可以止息忧恼,甚至微笑面对。
  《杂阿含经》107经提到佛陀跟一位老人开示:“当于苦患身,常当修学不苦患心(“心”原作“身”,误。参见《相应部》〈蕴相应〉第一经)”由于他不太明白,舍利弗继续跟他开示:若色、受、想、行、识五蕴,坏了、变了,心随转境,就会生出苦恼,叫做身苦患、心苦患。若于五蕴的生起、消灭、味著、过患、离散,一一如实知,不生爱乐,不见五蕴之中有我、我所,它变了、异了,心不随境转,则不恐怖、挂碍,叫做身苦患、心不苦患。老人因此得到了法。
  佛法说苦、观察苦的目的就是要透视五蕴的本质,不管是苦是乐(乐也是无常),正念当前,心不随境转,顶多只受身苦,心可以完全不苦。若正念不足,境界现前难免陷入苦境。

(《嘉义新雨杂志》第28期)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心念及其果报
下一篇:苦圣谛
 佛教徒如何理财
 蕴护经(明法比丘译)
 忆念达磨
 堕胎是杀人
 四圣谛 苦灭圣谛
 舍的修习
 一切法
 当下清凉
 诸恶莫作
 空五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谈心说识 第十章 万法融和——圆成的世界与人空法空[栏目:依昱法师]
 续·我的佛教观 九 唐代佛教与妙乐湛然[栏目:池田大作]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一0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要有良好的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蜜糖里头的毒最毒(宣化上人)[栏目:戒邪淫文集]
 学会为他人着想——这是慈悲心修行的开始[栏目:济群法师·微教言]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祝福大家皆能得度[栏目:人行道]
 《入菩萨行论》讲记(四十五)[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一、佛教的创始人是谁?[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佛法的非凡之处[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3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