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手册 离十戒与十戒之生起、根、业、受
 
{返回 禅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81
【离十戒与十戒之生起、根、业、受】

 

(离)十戒

从生起

从根

从业

从受

 

十戒

从生起

从根

从业

从受

1

身心、

语心、

身语心

瞋.痴

苦受

1

离杀

身、

身心、

语心、

身语心

无贪瞋、

无贪瞋痴

乐或

不苦

不乐

2

身心、语心、身语心

贪痴、

瞋痴

三受

之一

2

离盗

同上

同上

同上

3

邪淫、

身、心

*贪痴

*同上

3

离邪淫、

离淫

同上

同上

同上

4

妄语

身心、

语心、

身语心

*瞋痴

同上

4

离妄语

同上

同上

同上

5

身、身心

贪.痴

*同上

5

离酒

同上

同上

同上

6

非时食

贪.痴

同上

6

离非时食

同上

同上

同上

7

化妆

贪.痴

同上

7

离化妆

同上

同上

同上

8

唱歌

贪.痴

同上

8

离唱歌

同上

同上

同上

跳舞

贪.痴

同上

离跳舞

同上

同上

同上

9

高床、

豪华床

贪.痴

同上

9

离高床

豪华床

同上

同上

同上

10

金钱

身、语、心

贪.痴

同上

10

离金钱

同上

同上

同上

* KhA.31-2.︰「从根」:「…‘不与取’(和) ‘虚诳语’为贪、痴根或瞋、痴根。」但衡量实况,‘虚诳语’乃是覆藏(=悭,属瞋根)真实之下而发言,所以应为瞋根(伴随痴根)。

* KhA.31.说「邪淫」与「喝酒」两项为「乐或不苦不乐」,但衡量实况,修订为「三受之一」。

*离身恶业将生起「正业」(心所);离口恶业将生起「正语」(心所)。

* KhA.37.︰又这十学处以低劣的「欲、心、勤、观」而受持为低劣的;以中等的为中等的;以殊胜的为殊胜的。或者被爱、见、慢所染污为低劣的;无被染污为中等的;于各处以慧摄益则是殊胜的。以「智不相应善心」而受持为低劣的;以「有行(被动)智相应」为中等的;以「无行(主动)智相应」为殊胜的。

【参考资料】

*《律藏》〈波罗夷〉(1.不净行、2.不与取、3.(杀)人、4.(谎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诵注》〈(十)学处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 觅寂比库︰《小诵注》(pp.30~37)电子档

* 玛欣德比库︰《沙马内拉学处》2008年版 (台南‧法藏讲堂)

{返回 禅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修手册 修行的四大优先
下一篇:禅修手册 十善之效益与十不善之障难
 禅修手册 具戒五利益
 禅修手册 平常用功
 禅修手册 修习四界分别观(cattaro mahabhuta)修习次第..
 禅修手册 易定及不易定
 禅修手册 喜心的修习
 禅修手册 观入.出息念之‘触’之修法要点
 禅修手册 课诵
 禅修手册 劝勉
 禅修手册 对治散乱的方法
 禅修手册 立禅与卧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为什么要求人们寻求“解脱”(圣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请法师举实例说明 离一多因 金刚屑因 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观修-谢谢![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行禅指南[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请问师父如何看待原始佛教?[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第四章 六妙门与禅宗 第四节[栏目:六妙门修证全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