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手册 修禅的增上缘
 
{返回 禅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22

修禅的增上缘

有人能疾得禅那,有人则迟得或不得禅那。如何疾得禅定?在饮食方面,应如法取得、受用,不使飢饿或营养失衡,也不嗜食;身心应调和,住闲静处。关于心的调顺,《中部53经》〈有学经〉(M.53. Sekhasuttam,M.I,356.)说,七法具足者,得五禅、现法乐住,易不难得者。

一、有信(saddho)。信如来之菩提(saddahati tathagatassa bodhim),忆念佛陀的圣德,可坚定信心。

二、有惭(hirima )。惭身.口.意恶行。惭:于所作罪,自觉羞耻。

三、有愧(ottapi)。愧身.口.意恶行。愧:于所作罪,对他羞愧。惭耻之服,最为庄严。

四、多闻(bahu-ssuta)。听闻初善、中善、后善之诸法,有深义、有文采,显示圆满、清净之梵行。闻法后,满足诸语熟知(dhata vacasa paricita)、小心地思虑(manasanupekkhita<mana意+anu随+ upa近+ ikkh见)、诸见解完全明白(ditthiya suppatividdha)。

五、精进(araddha-viriyo)。舍诸不善法,具诸善法;于诸善法坚定受持、勇猛精进。

六、具念(satima)。随时随地皆具有正念,念念分明。能清楚忆念过去所作、所言。

七、有慧(pabbava)。能观察究竟名法、色法之生灭、无常等,因此,可导至苦灭。

若生起了禅定,随其所起之定,时时作意三相的调顺,其心可柔软、堪任(适合工作)、极光净、不顽固,能得神通、漏尽。三相即禅定相(samadhinimitta)、精勤相(paggahanimitta)、舍相(upekhanimitta)。若只有不断地(ekanta一向)作意禅定相,则趣于懈怠;若只作意精勤相,则趣于不安;若只作意舍相,则心不平衡,不得灭烦恼。(见《增支部》〈掬盐品〉A.3.100./I,256-257)

(原载《法雨杂志》第一期,2005.8.订正)


{返回 禅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修手册 行禅
下一篇:禅修手册 九住心
 禅修手册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禅修手册 喜心的修习
 禅修手册 出入息念三摩地
 禅修手册 对治散乱的方法
 禅修手册 适合修禅地点
 禅修手册 行脚八大觉知
 禅修手册 具戒五利益
 禅修手册 修习四界分别观(cattaro mahabhuta)修习次第..
 禅修手册 慈心的修习
 禅修手册 呼吸止观的差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最好的悟禅之道[栏目:心律法师]
 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第四章﹕谨 Chapter Four: L..[栏目: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菩萨道的修行(2)[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阿弥陀佛大法王[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