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后脾气好了容易自责,应怎么办?
 
{返回 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53

学佛后脾气好了容易自责,应怎么办?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五)
 

  问:弟子学佛后脾气性格缓和了,对人事物的看法也不那么偏激和极端,这种改变家人同事都有同感。可是自觉压力很重,心里不轻松,愈是学佛、学《弟子规》愈容易自责,请问如何释放压力?愈是觉得学佛的缘分很殊胜,愈知道要珍惜,反而给自己很大的压力,请问症结何在?有这种压力是正常的吗?

  答:有压力是阶段的事情,你学佛在某个阶段。当然它不是正常,那要是正常,诸佛菩萨各个都有压力,哪有这种道理?有压力都是没有放下,现在先就教你,你把你的压力放下,身心压力统统放下。我们学《弟子规》,固然《弟子规》是性德,你回归自性,你起心动念,处事待人自然就是这个样子,哪里要学?本来就是。佛门里面所有的戒律,那就是佛菩萨普通日常生活,他又不是故意做作,他本来就是那样,记录下来。我们凡夫跟他所做所为全是相反的,那是什么原因?凡夫迷失了自性,随顺烦恼;诸佛菩萨他觉悟,他随顺性德。所以一切善法是性德,自然是这样的。

  我们现在迷的时间太久了,没有觉悟,现在一下要学佛菩萨那个样子就觉得很难,就觉得很有压力,慢慢习惯就没有。总是要长时间、要习惯。而且还有个使命感,现在社会动乱,世界要走向末日,原因在哪里?原因是人心不善,造业太多,造成的结果。那我们今天这个使命,是我们要做出好样子给人看,希望我们自己能够感化别人,你能感化一个、二个都是大功德。感化别人愈多,功德就愈大;虽有功德也不放在心上,为什么?应该做的,这样就好。所以断恶修善不是完全为自己,为苦难众生。

  现在众生不孝,我们要做出孝道。父母不在了,至少要给父母在家里供一个牌位,不在;或者把父母的照片要挂上,每天拜完佛之后,也要跟父母拜一拜。不管人家见到不见到,我们尽孝心,提倡孝道,不忘父母恩德,不忘老师的恩德。现在人不重视,不尊敬老师,你看世间人哪里做错了,我们纠正过来。不是教他,从我自己,我表演给他看。你教他,他不相信,他不会接受,要做,长时期的做,让他看上若干年,豁然觉悟,他能回头,能改过自新,这就对了。积习太久,不是那么容易回头的,所以要很有耐心,要做最好的榜样。

  我们见人,我们行九十度的鞠躬礼,这太过分了吗?是过分;不过分他没有感觉,我们给他点个头,他没有感觉到;我们是九十度,这个他就感觉到了。这不是为自己,是为他好,是让他对人能生恭敬心。


{返回 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人告诉我,身上放黄光,为何如此?
下一篇:梦中教鬼念佛,他们害怕不敢。请开示
 为随顺家人只吃肉边菜可以吗?
 有人来此只重视吃免费饭不重视听经,咋办?
 以佛菩萨再来人的身份暴露后马上就走吗?
 同姓、香火、香火妇、知识妇为何意?
 如何对同性恋者介绍佛法,走上佛道?
 学佛必须经历历世练心才看破放下吗?
 专念经而不做早晚课行不行?
 如何安排学佛与学《弟子规》的时间?
 如何在实际生活当中转烦恼成菩提?
 《弟子规》与佛法两者之间如何理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在学习佛法,也想了解基督教等其他宗教,可以吗?[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五四六 大隧道本生谭[栏目:第二十二篇]
 般舟行法中的名相[栏目:常善法师]
 《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八十一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三‧憍慢僻说戒[栏目:慧僧法师]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九 第二十六章 结从心解 也有次第[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八)略述龙萨传承[栏目:圣者言教]
 漫谈汉族僧服[栏目:周叔迦居士]
 如果想解脱的话《显密前行与正行修行心要》颂词要解 因果不虚[栏目:噶陀仲巴仁波切]
 附录B 一个典型状态的识的例子(心王-心所)[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