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念处禅修开示 五、出入息法修习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05
五、出入息法修习
  身念处动态这些,你能够清楚的觉察;静态方面的出入息,也是一样。但那是更微细的观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禅修要有静、有动;有动、有静。禅堂内的静态,是要让你的观察更微细。而观察更微细的这些,出入息法的配合就非常重要了。所以,当你在禅堂内静坐的时候,你就把出入息法的前面几个步骤配合应用,全身放松,让呼吸完全自然地运作——吸气长的时候,知道:「我现在正在长的吸气」;呼气长,一样,清楚地觉知。这是第一阶段长呼吸。如果慢慢地进入到短呼吸、微细呼吸的时候,一样,清楚地觉察:「我现在的呼吸是微细的」、「我现在的呼吸渐渐慢下来了」。这是第二阶段短呼吸。第三个阶段是觉知全身的呼吸。全身的呼吸有两个意义:
  一是呼吸的全程。你在吸气的时候,气从鼻孔、咽喉、胸腔、腹部,到丹田,这整个管道它都会动作、起作用——渐渐地膨胀,渐渐地凸起——你清楚觉察这整个过程。如果在呼气的时候,一样,你清楚觉察从丹田、腹部、胸腔、咽喉、鼻孔,这样一个逆势的方向,空气由里面跑出来。这全部的过程,你也都清楚觉察。这也就是说整个呼吸的进、出,以及吸与呼之间的停止,你都清楚的觉察。这就是第三阶段全身出息的第一层意义。
  另外,全身的出入息有更重要的含义,也就是第一阶段长呼吸跟第二阶段微细的呼吸,你都清楚觉察之后,你的点——觉察力的点——可由鼻孔移到丹田;再来,因为你的觉察已经渐渐地敏锐,你的心渐渐能够安止在当下,这时候你可以把你的觉知力放大到全身。初学者如果比较不容易掌握到,那你可以从丹田的起伏,把它扩大到全身就像丹田一样、就像气球一样,在吸气的时候,它会微微地膨大、膨胀;在呼气的时候,身体就像气球消气,它会慢慢地向内缩、伏下去。如果你不能清楚地觉察到,那你可以深深地吸气,再深深地呼气。深呼吸几次,你就可以清楚地觉察到身体的膨胀、收缩。能够清楚觉察到之后,然后你就放开,让呼吸回归自然。这时候,你越放越松,整个身体它会跟着呼吸起伏。
  如果你的觉察力又继续更敏锐的话,你可以观察到身体全身上下的脉动。前面是呼吸的起伏、韵律,后面更微细的是全身的脉动。你会感觉到你全身就像浸泡在大海的海浪里面,它是不断地在脉动。如果你能够安住在当下,继续地去体悟、去觉察,那你对无常——生灭变化——就会有更具体的体悟。这时候,你的身心会安止在当下。这就是来到安那般那念第四阶段的「安息身行」。「安息身行我出息」就是,这时候你的身心是很柔软、很安祥地处在当下,你身体的冲动、浮躁、不安、绷紧…都消失了。
  「安息身行」这个阶段你能够做到了,又能掌握到全然放松的要领,你就能够进一步,很自然地,喜觉支就会产生,这就是来到第五阶段了。第五阶段喜觉支产生之后,你一样不迎不拒、不用力,第六阶段乐觉支就会产生,你会浸泡在法喜里面;你会浸泡在那无常的法流里面。如果你能止观双运,去体悟什么叫做无常法流生灭的话,这时候你就能够全然地浸泡在那无常法流里面,喜觉支、乐觉支自然地会生起。如果你能够继续稳定、明觉,你就能够觉知你的心行,你的起心动念,你也都可以清楚觉察到。你的各种感受——酸、痛、胀,麻,以及有没有烦躁的心?有没有浮躁、浮动?你的各种觉受这些,包括胸有没有闷?心有没有紧?你都可以清楚地觉察。这就是安那般那念第七阶段「觉知心行」。
  当你能够继续再安住在每一当下,继续在呼吸上面用功,那你会来到「觉知安息心行」。前面的第四阶段是「安息身行」,身体的冲动已经在第四阶段的时候安止下来了。你继续用功、继续浸泡、继续打坐的话,那你整个心会来到安息心行,也就是来到一心一意的境界。当你能够稳定这样——觉、观、喜、乐、一心——的话,这就是浸泡在初禅的世界里面。而这个初禅世界,如果有觉、有观,那你就处处能够见法。如果你有觉、有观,又来到身行安息、心行安息。这样,那个见法的力道就会很强。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念处禅修开示 六、礼佛与身念处之配合
下一篇:四念处禅修开示 四、身念处修行关键解析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章 证果次第(四双八辈)
 禅修开示 明心见性的真义
 四念处禅修开示 七、动中禅与受念处
 金刚经深义(禅修版) 2
 2010年7月空海法师台湾禅修开示(三)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章 界相应 问答
 四念处修行法要(福建闽南佛学院)
 原始念佛法门(一)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八章 欲神足--正精进
 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二、「动」中体悟无常、 无我与涅槃寂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谁给你打电话? Who Will Call You on the Phone?[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题孔雀图[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律宗大意(黄忏华)[栏目:律宗简介]
 禅学的黄金时代 14.禅的火花 (一)时间和永恒[栏目:禅学的黄金时代]
 常常觉得做工作比别人还累,该怎么办?[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佛鼓[栏目:境明·千里皆明]
 正确辨析心相 3[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千臂千手千鉢千释迦文殊菩萨[栏目:传喜法师]
 发心发愿是开启所有窍诀宝藏的钥匙[栏目:达真堪布]
 有位大德说,我们造了罪业以后,不能再去想它,否则,想一次就算再犯了一次。这种说法对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