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开示 明心见性的真义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78
二、明心见性的真义
  修行是为了明心见性,明心就是让我们的心能够回复到清醒明觉。明心是个过程,重点是在后面的见性。见性不是见到自我的自性,不是去见个什么不生不灭的佛性;见性讲的是见到宇宙大自然的法则;见性就是看到大自然的真理实相。这是过去的佛可以看到、体证到;未来的佛也可以看到、体证到;现在的你,当然也可以看到、体证到。见性——这个大自然的法则,它是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必然如此。
  你要与佛陀心心相印,与善知识心心相印。这个相印,不是去印证善知识个人的法,法没有个人的,没有所谓密而不可传的,我也没有什么法可以给大家。因为这个法是大自然原本就存在的,它不是佛陀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更不是我空海所发明的。那是大自然原原本本就存在的实相,只是当你不了解的时候,你就背道而驰,颠倒梦想。今天修行就是要把这个错误的知见,把它扭转过来;修行迈向解脱的整个过程,重点就是在于转念,而不是去求神通、求感应、求禅相;不是去求打坐的时候,你脑海里面的光明、光芒,那些都只是禅相。修行的重点,是让你那贪瞋痴污垢的心渐渐的澄清、宁静下来,放下那些偏见、放下那些成见,用很纯真、纯朴、宁静的心,来看大自然的法则、来看实相。这才是明心见性真正的意义。
  开悟不是在打坐的时候,产生一些禅相、产生一些光芒,就认为是开悟。那都是被一些禅相、假相迷惑住了。开悟讲的是,你以一颗没有杂染的心、以一颗宁静的心,真的去体悟到大自然的法则、大自然的实相,看到万事万物的实相。这时候,你就会如其本来的来看待万事万物的实相。你能够这样做,那就是如来啊!所以我们不要把成佛想像得很难,把它变成很抽象,也不要去扭曲自己、压榨自己,然后变成释迦牟尼佛的那个形像。成佛不是那样啦!成佛只是成为一位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觉悟者。至于觉悟的内容、品质是什么?那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在外相。
  觉悟的内容最重要的两个法印:第一个是无常、第二个是无我。这两个法印你要彻证,你才能够来到无为的世界。也唯有进入无为,你才能够体悟到什么叫做涅槃寂静。在你还没有体证到无常、无我之前,你所了解的涅槃寂静,那都只是你头脑里面的知见。所以我们今天就是要把闻思落入实修实证——‘先知法住智’;也就是闻思之后,你要实际去亲证无常、无我。‘后知涅槃智’,就是你能亲证无常、无我之后,你自然的水到渠成就能够体证到涅槃、无为、空。
  在这过程中,你一定要明心见性,而明心最好的方法就是透过四念住的禅修。当然其他方便法门我们也不排斥,但以佛陀来讲,佛陀非常强调、非常重视四念处的修法。以空海走过二十几年的修行历程来说,也发现真的四念处的修法,它是开发我们明觉最有效、最有效的方法。要知道,四念处它是综合性、全面性展开的修法。那是要开发我们的觉性,让我们醒过来;让我们清醒明觉的活在当下。尤其身念住、受念住更是开发明觉的第一个步骤。今天大家就好好的把身念住做好,你的功夫做得越扎实,你后面的体证就会越深入,明天再做心念住。身、心这二念住做好之后;再来法念住就容易开发,你就可以实际的去见法。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修开示 身念住修行要义
下一篇:禅修开示 把心收摄回来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三)
 国内著名教育学家陶继新与空海法师(灵峰寺讲座)
 对层次、境界不一样的如何沟通?
 2010年7月空海法师台湾禅修开示(四)
 原始念佛法门(一)
 禅修开示 契入无为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六章 缘起性空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三章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
 如何才能找到「自性」
 空海法师心路历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世俗社会当中怎样做,消业最快?积累功德最快?[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时光不再来[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佛行人间:佛教社会观[栏目:陈永革博士]
 内观禅修法 你是谁?[栏目:护法法师]
 The Heaven of 33 [Chapter 2. Compassion][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C 1064经重点简述提婆达多贪图供养之弊病。[栏目:界定法师]
 何为精进?(海涛法师)[栏目:精进]
 上座部佛教止观禅法[栏目:玛欣德尊者]
 索达吉堪布2013年元旦网络开示[栏目:索达吉堪布]
 试论慧能《坛经》的禅学特色(伍先林)[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