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开示 体悟法界实相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10

十二、体悟法界实相
  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可以上山去打坐、经行,到户外禅修。现在要跟大家分享的一点就是‘观音菩萨修行法门’方面。老同修都知道怎么样去做,新同修还不知道,现在再把重点跟大家提一下。
  我们所说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不是去向观世音菩萨祈求什么加持。不是啦!这个‘观音’是你直接直觉的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穿流过你这个空的身体。你不要用其他的方法,你只是保持清醒明觉、保持空,你的心放开、放空。不是你跑去听那个鸟叫声喔!你只是一个空,一个很纯正自然的存在;然后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鸟叫声、虫鸣声、风声……,自自然然地穿流而过。是那个法音穿流过你空的身体,不是你到处去听、到处去追。不是这样喔!你不必来来去去,你无来无去就好了啦!安住在当下,放空不要用力,那大自然的法音会自然的示现,告诉你:‘法音也是一样,即生即灭,生生灭灭,不断的流过、流过。’那些法音也都在告诉你,法界无常法流的实相;告诉你,什么叫做无常法流。这就是用耳根圆通来修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
  当你用耳根去聆听大自然的法音,你体悟到了声尘,它是如此一直地在流动、流动。其他的眼鼻舌身意,你都可以一根一根的去体会、去圆通、去融通、去了解,原来六尘都是不断地在流动生灭变化。以此类推,你可以体悟、可以求证到整个法界都在流动变化。这就是从耳根切入之后,你圆融其他的色香味触法,都可以体悟到无常法流。而这就是真正的耳根圆通。等一下到郊外的时候,这种方法你可以用;你也可以让风——风界的风,让空气来告诉你法音。风,它也会按摩你的肌肤,它会穿流而过你的身体,你就直接进入直觉,直接去感觉那个风,它一直的穿流而过、穿流而过。它也在告诉你,什么做无常的法流喔!
  再来,你也可以直接进入,一步一脚印的去体悟大地——我们的母亲。真正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就是这个大地啊!但是我们却是如此的忘恩负义;如此的不知恩。今天你要觉醒过来,一步一脚印的去感触,如实的去觉察,慢慢的找回我们的父母、找回我们的本来面目。这样,你才能够真正了悟生死大事啊!找回我们的父母,就是了知你‘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这是彻底揭开生死之谜啊!唯有你了悟生死大事,你才会大自由、大自在啊!所以一步一脚印那种直接的触、直接的感觉,都是要让你见法;让你开悟;让你去感受大地对我们的重要;让你去感受大地是如此,无条件、无所求的在支撑我们、在养育我们,体会到大地是如此的在养育一切众生、包容一切众生。它所展现出来的是超越二元对立啊!
  你要体悟无我的精神,你就去体悟大地所展现的无我的精神——对众生它是默默地在奉献、默默地在养育啊!虽然众生不知恩、不感恩,大地丝毫没有埋怨,还是一样,如此的在养育我们。同样的,大家也可以从空气、从流水、从太阳去体会,它们都在跟我们示现无常、无我的真义;它们也都在跟我们诉说无上甚深微妙法。这是一部真实的无字天书啊!这一部最珍贵、最重要的大地风云经——活的佛经,你看得懂,你就能够解脱自在;你看不懂,是因为你被无明遮障,那你就继续颠倒梦想。要知道喔!你如果颠倒梦想,你就会跟大自然的运转法则背道而驰,那你是自讨苦吃。你的苦就是来自于你自己的无知,不了解大自然的实相,在那里背道而驰;不是别人在审判你、不是别人加罪给你,而是来自于你自己的我慢。你被自己的我慢遮障,被自我翳膜遮障,你看不清实相,所以背道而驰自讨苦吃。
  成为觉悟者,就是你醒过来,去如实现观这个大自然跟我们的密切关系;大自然跟我们启示的真理实相。这个大自然就是法界;这个大自然就是上帝,你要好好地去认清它。认清它所展现出来的实相;认清它对我们生命的重要。因为它是我们最终的归依处,也是诸佛菩萨、那些涅槃者、那些解脱者所溶入的法界。佛陀一再的提醒我们,你要‘自依止,法界依止’。这是我们解脱自在涅槃界的家啊!极乐世界不在他方,就在眼前、就在当下,你的智慧眼、法眼打开的话,你就可以看得到啊!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修开示 ‘实相’释义
下一篇:禅修开示 契入无为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五章 八正道
 四念处禅修开示 九、修行次第与四念处修法
 思维生命的源头
 四念处禅修开示 七、动中禅与受念处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八章 止观双运开智慧
 禅修开示 礼佛的意义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四章 惭愧心
 大地风云经(三)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六章 乐见圣贤 问答
 户外禅修教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般若灯论释卷第十五[栏目:龙树菩萨]
 量子力学(7)[栏目:量子佛学]
 浮生若梦[栏目:圣严说禅]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五、竹篦[栏目:佛教丛林观]
 农历七月份有什么意义[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69.问曰:诸佛贤圣是离欲人,则不须音乐歌舞,何以伎乐供养?[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二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栏目:孙伦禅师(宣隆大师)]
 三论宗纲要 三论宗的教理和观行 第一章 教迹[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有哪些区别?[栏目:原始部派小乘大乘·佛教理论综合研究]
 《杂阿含经》贯珠(温金柯)[栏目:其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