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善人、慈悲喜舍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46

善人、慈悲喜舍
空海(惟传法师)
摘自《阿含解脱道次第》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一果报。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柱,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是谓,比丘!能行慈心,获此十一之福。
  尔时,世尊说斯偈:
  若有行慈心,亦无放逸行;
  诸结渐渐薄,转见于道迹。
  以能行此慈,当生梵天上;
  速疾得灭度,永至无为处。
  不杀无害心,亦无胜负意;
  行慈普一切,终无怨恨心。】
  “诸结渐渐薄”的“诸结”就是十个结,你能够走在出世间的解脱道上,就会渐渐淡薄。“转见于道迹”会走在出世间法的解脱道上。“以能行此慈,当生梵天上”如果你现世还没有到达究竟解脱,至少可以不堕三恶道、生梵天上,也就是一种生天法。“速疾得灭度,永至无为处”可以很快速到达“灭度”,也就是贪、嗔、痴的断尽,烦恼的止息。“灭度”不要以为是灰心灭志、消极悲观,是让我们从颠倒梦想的世界醒过来。
  一个人如果能够从慈悲喜舍方面,好好去身体力行,可以很快走上解脱道,然后从初果、二果、三果……这样上来。为什么“慈悲喜舍”会有这么多的好处呢?经文前面的叙述就有告诉我们可以获得这些。原始佛法的意旨,让我们本身真正获益,要从菩萨心、慈悲喜舍方面开始,不是向心外去求偶像,求人家来加持、灌顶,求别人来给我们庇祐、保佑……,这些都还是向心外求。所以,我们本身能够力行慈悲喜舍,本身就能够真正自利利他,才是真正求人不如求己。
  儒家有一句“仁者无敌”,我们内心的不安,是来自于我们有很多不想要的境界,还有很多敌人、很多的逆境,当一个人能够慢慢扩展我们的心胸、界线,你的敌人也会化成为你的朋友,于是很多的担忧不安会消失于无踪。当你的心量扩展到无量无边,就没有敌人啊!即谓“仁者无敌”。一个人行慈悲喜舍方面,可以慢慢来到超人格层次,证到二果、三果的人能够做到超人格层次。如果你没有再超越,还是有一个“我”,还是有“我”的,有“我”在,深层核心的“自我”,还没有突破、还没有放开,还没有体证到“无我”,就没办法证到涅槃、四果阿罗汉。所以,这方面要再超越,进入到“无我”。
  “超人格”层次是一个人的心量扩展到无边无际。举例来讲,德雷沙修女本身就在具体实践“无我”的精神,她离开她的家庭、离开她的国家,然后来到印度,超越种族、国家的界线,也超越宗教的界线。只要众生有苦,她就接纳,能够帮忙多少、就帮忙多少,她的胸襟、胸怀真是做到“超人格”层次。像孔子也是到达“有教无类”的超人格层次。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停在“超人格”层次,仔细分析深层里面还是有一个“我”,就是佛教里面所讲的“五上分结”尚未超越。
  “五下分结”的贪、嗔方面,可以很容易超越,但是最后面的“无明结”、“身见结”,也就是“五上分结”的深层“自我”,如果没有照见到,就很不容易超越。如果能够照见到,就可以体证到“无我”。所以,我们不要小看“慈悲喜舍”,它对我们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再者,如果一个人真正在修行,力行慈悲喜舍,随时都会散发一种柔和、安详的气氛,家人会感受到你的改变。
  有一次在其他地方上课,有一位七十岁的老菩萨很不容易,一来上课之后,就有很多的感触。后来她就讲,虽然她是女性,但是在家庭里面,先生、小孩子都很怕她,她都是要当老大。当她听闻解脱道课程之后,于是有很大的改变,惭愧心生起,家人很明显感受到她的转变、她的柔软。所以,如果原来你是一家之主,常常展现大男人主义,现在慢慢去柔软、去转化,让家人真正能够感受到你的那一份柔软、那一份安详,这就是在学佛方面,具体展现你的闻、思、修,家人是一个很好的检验者。慈悲要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家人开始。我们很容易对外人慈悲,很不容易对家人、对自己慈悲,我们很容易对别人很好,但是不容易对自己的家人慈悲。
  【多闻圣弟子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遍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一个人“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然后“二三四方,四维上下,遍周一切,普周一切”,这是我们修行上,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次第,慈悲喜舍就是这样,以后我们真正在实修实证上面,说要自利利他,要利益众生、行菩萨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一个很重要步骤,修行一定要从这个“点”建立起来了,才能扩大到这个“线”。从这个“线”,才能扩展到“面”;从这个“面”才能扩展到空间。你要先能够自利,才能够利他。这个“点”没有先净化、没有先做到,后面这些会变成只是空谈。
  有的人认为我们要积极地去行菩萨道,去帮忙别人解除世间的痛苦、病苦,但是你自己的苦没有比别人少,你自己的不安没有比别人少,自己的贪、嗔、痴没有比别人少,你这一“点”没有先净化,不可能去净化世间,变成只是在“世间法”的慈悲上面绕而已。“世间法”的慈悲喜舍,与“出世间法”的慈悲喜舍,是不一样的。“世间法”的慈悲喜舍,亦即一般世间的行善,是积极想要去帮忙别人,帮忙外面的众生,但是看不到自己内心的苦,看不到自己内心的不安。
  “世间法”的行善,是认为被救济的对方有苦,而施舍的这一方呢?他是没有苦,他是乐的,我能够去行善、我能够去布施、我能够去救济……,从行善布施里面产生“乐受”,产生一种满足感,这是世间的善。然后在行善里面,背后还会有所求,有的人是为名,大部分都是为了出名,或是为了得到人家的好感,得到人家的掌声,都是有所求。
  然而“出世间法”的慈悲呢?就不一样了。他是看到自己跟众生都是在有苦的苦海里面,看到自己跟众生都是在苦海里面,然后发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发,会慢慢展现出一种“三轮体空”的去接触,“三轮体空”的一种帮忙众生,这背后因为他感恩对方是一个天使,来示现我真理、告诉我佛法。所以,当他在做的时候,是无条件、无所求在做,不为任何名利。
  我们如何具体力行慈悲方面呢?第一,要先对自己慈悲。为什么要对自己慈悲?你先对自己慈悲,才能够扩及到你的家人。善待自己,才能够善待你的家人;能够善待你的家人,才能够善待你的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再来才能够扩及到整个众生。这就是从一方,到二方、三方、四方……,从点、线、面、空间……。如果没有好好善待自己,我们往往都只是在向心外求、向心外在做,儒家有一句话满好的,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一种层面的逐渐扩展,就是从一方,到二方、三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维上下”就是整个宇宙虚空都包括。
  我们要怎么样做呢?我们先看到自己的贪、嗔、痴,先看到自己的脸黑,先看到自己的苦,看到自己的不安,当然一方面也看到众生的不安,看到众生的苦,但是我们要先回来照见自己。如果我本身的苦没有解决,就没办法帮忙众生解决苦。如果我本身还是一个瞎子,怎么样告诉众生法呢?怎么样告诉众生正确道路呢?……以此可以类推。
  展现慈悲,以及弘法方面,也一样是要从自己本身开始做起,亦即原始佛法所强调的,要回来自己本身开始净化。你真正大慈大悲,有看到整个世间的苦,一定会回来这个“点”上面。当一个人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贪、嗔、痴,这时候你会将心比心,看到整个世间众生都在苦海里面,这时候原来批判、指责别人的心态,那一种向外指责的手指,会回来看自己。但是,这时候有的人会起挫折,事实上首先就是要能够接受自己,这是很重要的关键步骤。因为当你认真回来看自己的时候,才会发现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贪、嗔、痴?!我的心态怎么这么的可怕?!我怎么还会有这么龌龊的心态?!……。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当你认真回来看看自己,就可以看得到,不要成为假装的圣人,不要成为圣人,要如实做一个真人。不要掩饰自己的脸黑,不要掩饰自己的贪、嗔、痴,你掩饰自己的脸黑,掩饰自己的贪、嗔、痴,就是让自己没办法走上解脱道,就是对自己不慈悲,这一点你就没办法做到了。所以,重要的是回来如实发现自己的不足,回来发现自己的贪、嗔、痴,这样当你发现到之后,惭愧心就会生起。然后就是要做一个真实的人,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真诚,诚心爱戴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不足,你才有这一种雅量、胸襟去接纳众生。
  这是有深浅程度,第一要先看到自己的贪、嗔、痴,看到自己的脸黑,这时候惭愧心会生起,下一步就是接受自己的不足,你要如实接受自己,这样才能够将心比心去接纳众生,心量才会扩展。如果你不接受自己,甚至第一层的发现都还没有,都还是在伪装,戴著很多面具,会变成表面上是做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但是内心呢?在自欺欺人啊!欺骗自己啊!就好像说人家打你一个巴掌,你在很多人面前觉得要表现出“人家说我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我必须不能够生气,必须要表现出一副涵养很好,让人家感觉说这个人修养很好啊!……”但是你私底下呢?却是在怀恨啊!私底下却一直在那里拉扯啊!在那里跟自己过意不去。
  原来你是想要生气,但是为了顾及一些颜面,你却不敢生气,于是把情绪压抑下来。但是你压抑下来,并不是说你真的消化那个境界,只是表面上要做一个让人家觉得说你是有修养的人,这样就是让自己伪装起来,于是就没办法如实,没办法做一个真诚的人,这样就容易变成自欺欺人。第一点,你对自己就没有慈悲,因为压抑下来,很容易形成内伤,这样事实上是在残害自己,造成很多的修行就变成很拘谨、很压抑,表面上为了博得人家的好名声,做一个表面的修养工夫,你内心是在残害自己,在深层里面就是对自己不慈悲。
  所以,慈悲不要以为光是一般的慈善方面,第一点先回来接纳自己,让自己的种种虚伪、不如实方面都放下,能够如实回来面对,让我们自己放下种种面具、种种包袱,这样就真的迈向解脱自在,这方面非常重要,先对自己慈悲,然后再来再逐步扩展。因为你能够看到自己的这些苦,也可以看到原来众生都是有同样的这些苦,那么你就能够点、线、面这样逐步上来,至于怎么样具体实践慈、悲、喜、舍,在下一堂课会再来解析。
  一个人要有惭愧心,才不会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亲近善知识。一个人要断除老、病、死,也就是要断除生死轮回,必须先有前面贪、嗔、痴的断除,这是很重要。所以,先有贪、嗔、痴的断除,才能够断老、病、死。因此,不是说你学佛、三藏十六部读得多精通,经典看了多少,或是说你世间拥有多丰富的学问,就能够断除生死轮回。真正要断除老、病、死,解开生死之迷,一定是要断除贪、嗔、痴。
  所以,学佛的目标要确立,要清楚知道往哪一方面,才能够解脱生死轮回。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贪、嗔、痴这些呢?因为有身见、戒禁取与疑结,就是十个结代表前三个结。一个人为什么会有种种的结呢?因为没有听闻正法,没有如理思惟,没有好好依著解脱道的次第,逐次的闻、思、修、证,于是很多走偏差了,用功错误了,却不知道。一个人的生死轮回,重点原因就在于贪、嗔、痴;因为有贪、嗔、痴,一个人才有生死轮回,你要断生死轮回,必须针对这方面来著手。
  为什么会导致我们这样颠倒梦想呢?现在假设这是一个实相的面貌,它是一条这样的直线,甲对这一个实相他非常喜欢,对这件事情显现出来的弯曲度,就会是这样的一个弯度。乙对这一件事情很排斥、很嗔恨,他很不喜欢这件事情,所以同样这件事情对乙来讲,会形成这样的一条曲线。对这件事情,甲觉得可有可无、跟我无关,有也好、没有也好,乙对这件事情非常喜爱,很喜欢这一件事情,所以这件事情对乙来讲,会形成这样的一条曲线。再来,面对这件事情,甲却是很不喜欢、排斥嗔恨,所以这件事情对甲来讲,有一种排斥力会出来,会形成这样的一个曲线,对乙是可有可无,于是他不在乎。
  所以,同样的这一条线(实相),但是到甲的心中呢?在甲的世界里面呢?他是形成这样弯弯曲曲的线,乙的世界是形成这样弯曲的线,就是每一个人的梦幻世界,每一个人的“三界”都不一样。“三界”是随著每个人不同的贪、嗔、痴程度,不同的心境所显现、所抓取出来的。当一个人不能够照见到自己的心镜,是一面凹凹凸凸的心镜,没办法生起惭愧心,没办法虚心学习,看不到自己的知见、视野是很狭窄,很多自以为是、我是、我能、我慢,都会产生出来,就是因为看不到实相,于是就会在惑、业、苦的循环里面轮回。
   “惑”就是“无明”,你一方面看不到自己的心态,是一个弯弯曲曲的心态,看不到自己在染污,也看不到自己在扭曲实相,就是一种“惑”、一种“无明”。然后在迷惑之中所造出来的,叫做“业”,这一种“业”会导致他的苦,于是就在惑、业、苦之中循环。“无明”的遮障,就是“痴”,导致看不到自己的贪跟嗔,这样就看不到实相,没办法很清楚、很客观看到“本来面目”。什么叫做“如来”?“如来”就是把无明、无明行、无明冲动这些,转为成为“明”。转成为“明”之后,贪、嗔、痴也就止息,阿罗汉就是贪、嗔、痴的止息。
  当贪、嗔、痴止息之后,他的心镜是一面平整的镜子--明镜,所谓“明心见性”的“明心”,就是他的心是一面又明又清净的镜子,当他的“镜子”照见实相的时候,可以如实的反映出来,于是实相在解脱者的世界,形成一条直线。如果这个实相有弯曲,它一样照出来是一个弯曲,他会让实相如实的显现出来,能够如其本来的面目,来看待他、看清他,不会去染污、不会去扭曲,叫做“如来”。我们必须先要有“明心”的功夫,才能够“见性”。“见性”就是见到万事万物的实相,见到真理、见到本来面目。
  所以,学佛的重点就在看到我们贪、嗔、痴的心态,只要还没有解脱,每一个人都有贪、嗔、痴,你要能够去看到,叫做需要反观、需要内观。修行真正用功的著力点,是在历缘对境之中,你要回来反观、回来内观。“历缘”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工作之中、在待人处世之中,所经历的各种缘。“对境”就是面对各种境界,也就是在一切的行、住、坐、卧,日常生活、工作之中,面对所呈现的各种境界,在历缘对境之中,随时回来看到我们贪、嗔、痴的展现,当你有看到的时候,才能够断除。如果没有看到、没有反观的能力,就不可能断除。
  很多的修行,包括说像林崇安教授,所谓的“正念动中禅”,也是让大家有一个环境,把万缘放下,然后明、清净下来,培养我们的觉知、觉察力,让我们渐渐有一种反观、觉察的能力。在历缘对境之中,随时去看到我们的贪、嗔、痴,让我们这一面心镜渐渐明、清、净、平整下来,才能看到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够看到实相、看到真理,这样就不会像上次现代稻草人的幻灯片,看不到实相,然后会惊慌、惊恐。
  当你了悟之后,就会体悟“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再来“惑”没有了,因为已经具有正知正见、彻底了悟,所做所为就不再是惑、业、苦的轮回,这时候你会从原来的“无明行”,提升转为“明行”。《阿含经》有提到“一切行止息”,结果很多人会认为解脱者就像石头不动,要坐如石头入深定,才像是解脱。这些都是错误的解释,没有真正了解到《阿含》的深义,因为十二缘起里面讲说无明、行、识……这样下来,没有无明就没有“行”了,认为解脱者不应该有“行”,不应该有各种动。
  佛陀35岁大彻大悟,但是佛陀在35岁之后,难道他什么事都不做?都不动吗?他一样天天要托钵、天天要化缘,天天跟众生在互动、在讲经说法,这些都是“行”。但是跟一般众生不同的,就是众生在无明的“行”之中,一个解脱者是“明行”。所以,同样看这一件事情,有贪、嗔、痴的人看不到实相,会自以为是,以为看到的就是正确,很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是不知道自己在扭曲。一个“明行”的人,没有贪、嗔、痴的人,他就能够如实的反观,叫做“如来”,能够照见本来面目,重点在于贪、嗔、痴方面要能够看到。
  本节是叙述慈悲喜舍怎么样应用?有人来问佛陀的弟子:你们这些出家人、僧团,都是强调慈悲喜舍,你们认为外道的跟我们所讲的慈悲喜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因为我们一样有讲慈悲喜舍,跟你们所讲的有什么不同呢?这时候佛陀就告诉他们:
  【如彼外道出家所说,汝等应问:“修习慈心,为何所胜?修习悲、喜、舍心,为何所胜?”】
  “世间法”的慈悲跟“出世间法”的慈悲,有什么不同?也就是正知正见的慈悲喜舍,与“世间法”的行义慈悲善行,是有所不同的。
  心与慈俱多修习,于净最胜;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
  【法义分享】:修习慈悲喜舍,绝对有助于修习禅定与开发智慧。所以,事实上“慈悲喜舍”,是让我们从“世间法”迈向“出世间法”很重要的一个桥梁,一方面可以软化我们僵硬的心,一方面让我们原来狭窄的心胸渐渐开扩,扩展到无量无边。当一个人有慈悲心,敌人就会大大减少,再来各方面的敌对、对立,二元对立那些会渐渐模糊掉,也就是各方面的顾虑、担忧会很明显减少,这样对于你的心宁静下来,对于你要修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助缘。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助缘,你的心还有很多的顾虑,一打坐下来,还在贪、嗔的运转,“谁欠我?谁对不起我?……”还在那里嗔,什么境界我要啊!想要抓啊!于是打坐下来,还是妄想不断,这样就没办法静下来。
  “心与慈俱多修习,于净最胜”如果一个人多修行慈心,对于内心的清净益助非常大。我们原来很多的嗔恨心、很多的污垢,会因为修行慈心之后,有很大的洗涤作用。“洗涤”就能够净化我们污浊的心灵,叫做“于净最胜”,可以让我们的贪、嗔、痴净化。“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如果一个人能够多修习悲心,就有助于从初禅到四禅,然后再进入“空无边处定”。“空入处最胜”就是最有帮助于进入第五定的空无边处定。
   “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以此就可以类推了,你多修习喜心方面,就更容易契入“识无边处定”。“舍心修习多修习,入无所有入处最胜”如果一个人能够多修习舍心,就容易进入“无所有处定”。
  修习“慈悲喜舍”有助于进入四禅八定,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我们修习四禅八定,佛陀以前也修习过,但不是把四禅八定当作目的,如果把修行重点著重在四禅八定,还是属于三界里面的初禅到四禅,是属于什么界?初禅到四禅是属于“色界”,五定到八定是属于“无色界”。一般众生、一般凡夫都是在“欲界”,没有修行或是还没有进入禅定方面的人,虽然进入各种宗派里面,但是还是在“欲界”,讲更清楚一点就是很多的修行法门,很多的宗派、很多的宗教,还是让人在“欲界”里面打滚而已。
  佛教是有让你进入到“色界”、“无色界”,问题是佛陀曾经经历过这些,但他发现烦恼还是没办法断除。当他进入深定,烦恼是可以暂时止息,但是当他出定之后,内心的烦恼、不安,还是一样再现。所以,你进入这三界,又黏著在这里,烦恼一样没办法止息。如果有因缘,“色界”、“无色界”最好都能够经历过,体会到什么叫做“三界”。当你真正体悟到“三界”,然后再看到它的“味”,再看到它的“患”。要能看到“色界”与“无色界”的“味”跟“患”,然后才能够怎么样?这样才能够“离”啊!
  “离”的力量有出来,你才能够“入三界”,又能够“出三界”,这样才会成为一个解脱者。但是,不要迷执这里。修习禅定是有助于我们进入“三界”,然而“入三界”、修深定,不是我们的目的。因为纵使你入深定,也没办法解脱,而是让我们经历过三界、体悟过三界,然后又不黏著。你要不黏著,一定要看到它的“患”。如果你还没有经历过,不容易看到它的“患”,你有经历过,然后又能够看到它的“患”,就能够“离”。至于怎么样去经历?怎么样去看到它的“患”?以后我们有因缘会再深入实际的体悟。
  具体来讲,慈悲喜舍怎么做?我们再把第四节讲完之后,再来归纳慈悲喜舍怎么做。
  “是为具恶人已,便具亲近恶知识”如果一个人行恶多端,没有善恶因果观念,他就不信解脱、生死轮回方面,然后他就会怎么样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作风。所以,他会亲近恶知识,还是不断在名利堆中打滚,就会找那些跟他内心相应的人,做为他的善知识。当然他就会听闻恶法,以此就可以类推。
  “是为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如果一个人能够“具善人已”,具有慈悲之心、柔软之心,必须具足善根福德因缘、人天善法,就像《阿弥陀经》里面有提到,你要生彼国,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就算你要生到极乐世界,也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你有善根福德因缘,才能够到极乐世界,然后也是要听闻三十七道品,完全在这一本“阿含解脱道次第”里面所讲的内容。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来听闻,不必等到遥远的未来。
  一个人“具善人已”,便会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之后,就能够闻善法。亲近善知识之后,有正知正见,就能够听闻到真正有助于我们解脱的这些法,就是“闻善法”。听闻善法之后,加上又有实际去闻思,于是就会生起信心。有信心之后,就会更进一步的正思惟,于是就正念、正知就会建立起来。正念、正知之后,会更进一步进入深度的实修,于是就会守护诸根,再来“便具三妙行”。
  什么叫做“三妙行”?所谓“修行”的“行”,就是代表“三妙行”,“行”就是代表我们的身行、口行、意行,叫做三个“行”。“口行”就是讲话,“意行”就是意念。把我们原来很冲动,很浮躁、很急躁的身体冲动,把我们原来的“无明行”,透过回来反观、回来闻法之后,有回来实际运用佛法,在日常生活实际历练,在修正、净化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会柔软,呈现出一种详和的气氛。当你的身心柔软、详和,就会展现出三种很美妙、很微妙的身、口、意之“行”,叫做“三妙行”。
  所以,我们学佛有没有真正受用?有没有真正改变?不是在装填很多的知见,不是说懂得很多,而是学了、知道之后,有没有实际真正受益?有没有实际展现出来?闻正法、具足正知正见之后,就一定会慢慢展现出“三妙行”,身、口、意一定会柔软,各种冲动都会慢慢自然缓和下来,而不是刻意放慢。其中有一点很重要的,包括说大家现在就可以随时去做的,就是能不能在历缘对境讲话之时,听到自己讲话的声音?我们通常都只是急于想表达,别人讲什么,我们也不一定能够听到,就急于把心里面一些酝酿的,赶快噼哩啪啦的讲完了,这都是属于“口行”的冲动。
  能不能在讲话的时候,去听到我们讲话的声调、音浪、音韵?讲话的速度必须稍微缓慢一下,从原来每分钟假设讲200个字,现在减为每分钟讲180个字,或是讲到160个字,把讲话的频率冲动缓慢下来,就会有空间听闻到我们讲话的声音。这一点很重要,这样才会知道你在讲什么,不然很多情况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在讲什么,就形成是惑、业、苦的“惑”。所以,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大家现在日常听闻之后,平常就可以实际去做,你真的会有很明显的改变。第一,听到我们自己讲话的声音。再来,就是去看到你在还没有讲话之前,内心里面已经在酝酿的念头--急于想表达、想要去说服别人、想要去盖过别人的“我慢”,那一种慢心,那一种我是、我能,我懂很多、想要怎么样说服你,怎么样要洗你的脑……。
  那一种意念冲出来的时候,在还没有讲出来之前,因为它有一个“意行”在先,然后才会有“口行”,才有“身行”。“意行”是在先、在里面,当你的意念在酝酿之时,能不能去看得到?再来,当你在讲话的时候,能不能听得到自己讲话的声音?这些都是实际在修行。所以,一个真正走在正法解脱道上之人,一定是身心越来越柔软、详和,越来越慈悲,这样便具“三妙行”。一个人身心柔软祥和下来,“便具四念处”,才能够把四念处修好。上次有人问到: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这样修四念处?
  “四念处”是一个综合的应用、综合的修行,你必须闻思具足,有正确的“知”,才会有正确的“行”。因此,四念处的修行方面,如果没有前面的基础,往往只是在“世间法”的四念处里面绕。如果闻思基础具足,这样就能够把四念处修好,再加上七觉支的妥善的应用,至于七觉支怎么样妥善应用,以后我们的课程都会讲到。四念处跟七觉支的综合应用是进入实修,到一个情况之后,就会更具体的实际去体证到法,这时候你就会开悟--明、解脱。“明”就是会把原来的“无明”转为“明”,“无明”就是因为我们对于实相、对于真理,没有实际去体证到。
  当我们的身心宁静下来,实际去体悟之后,终于体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就可以渐渐远离颠倒梦想,可以从一时的解脱,再来慢慢稳定下来,就是真正彻底的解脱,从初果、二果、三果这样逐步上来,跟稳定度有关系,跟见法的深度也有关系。所以,修习“慈悲喜舍”,具足“人天善法”,这是非常重要。【法义分享】里面有提到:人天善法是迈向解脱道的第一步。如果想要解脱自在,平常要多累积各种善根、福德、因缘。
  具体讲,慈悲喜舍怎么用?我们一般讲说“慈悲喜舍”,但是在修行实际的次第来讲,是要悲心在先,“悲”不是悲哀、悲观的悲,是来自于见到众生苦,众生是包括自己,看到自己的苦、看到众生的苦,看到众生在苦海之中头出头没,看到世间的无常--生、老、病、死,看到众生面对生死的恐惧、恐慌不安,这些处处都有。有的人认为在生活上好像没什么苦,事实上是我们的心不知不觉,敏感度太差了,没有去觉知到。
  所以,我们要慢慢去看,因为处处都是有天使,种种苦这些都是天使在示现,在告诉我们实相,告诉我们真理,我们要去看到自己的苦、众生的苦,当你看到众生内心的不安,以及最重要是你要看到自己内心的不安,这样你才会产生真正的悲心,才会真正产生慈心。你的慈心是来自于见到众生苦,这时候如果能够深入到“身见”也破除,你就能够做到无条件、无所求的慈悲--大慈大悲。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定是要“身见”破除以后,才能够做得到,因为他看到自己的苦跟众生的苦是一体的,看到众生在茫茫苦海里面,没办法得到真正的安心,再加上当他慢慢走上正法解脱之后,回来看众生在苦海中浮浮沉沉,他那一种悲悯之心的生起,必然是由衷而发。所以,一个人要证初果,一定要有具足慈悲之心。若没有慈悲之心,你的身心也没办法柔软、没办法祥和;你的身心没办法柔软、没办法祥和,绝对体悟不到“无常法印”,“无常法印”只是变成头脑上的知见理解而已,因为“无常”是一个流体,是刹那生灭的流动、流体,如果你的身心是僵硬、不柔软的,就无法对得上流动的实相、脉动的频率,于是你就没办法体会到无常刹那生灭的流体。
  所以,真正要证初果,一定要体证到“无常法印”--无常生灭的法流。记得!要证初果、体悟“三法印”,其中最重要是先体证到“无常法印”,“无常”是一个生灭的法流,它是个流体、流动的,如果你的心不柔软、心僵硬,就没办法真正见到“无常”。因此,证初果的人,一定是具有慈悲心、柔软心,证初果都需要有具有慈悲心、大慈大悲之心,则二果、三果就更不用说,证阿罗汉更是不用说。我们在大乘地区,常常会听到批判阿罗汉是自了汉,阿罗汉是自私自利……,这些完全都是错误的批判,都是以讹传讹,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阿罗汉,都是因为别人这样说,于是也跟著这样说。
  以实修实证方面来讲,你证到初果,就一定要有慈悲心、柔软心,你才能够证到,才能够会真正见法。如果不是心柔软,没有进入生灭的法流,你所知道的“无常”,以为已经知道“无常”,都只是头脑里面的概念,都是哲学名相,不是真正体证到“无常”。一个人真正从二果、三果这样上来,一定都是越来越具足悲心、慈悲心。一个真正证到四果阿罗汉之人,必然是知足、感恩,大慈大悲,没有说只为自己的那一种自私自利。如果一个人自私自利只为自己,不用说证到阿罗汉,连证初果都没办法到达。所以,请大家放心!不会说一个人证到阿罗汉之后,就是自私自利只为自己,形成焦芽败种……,绝对没有那一回事。
  所以,大家要回到佛陀的“阿含解脱道”上,好好从向初果、证初果……上来,将来真的让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明眼人,就能够自利利他。真正要自利利他,我们本身要成为一个明眼人,不然很容易以盲引盲,这样瞎子引导瞎子,引导到哪里都不知道。《阿含解脱道》的课程,不是装填我们一些头脑知见,是让我们每次听闻之后,要我们实际去受益,实际去受用,实际可以去做,实际的改变。学佛就是实际每天感觉到自己在脱胎换骨,每天都在提升、每天都在净化,你净化一分就提升一分。
  为什么佛陀在世的时候,早期要证阿罗汉好像都很快?事实上,本来要解脱就不会困难,只是后来把解脱道淹没掉、荒芜掉了,结果大家找不到解脱道,就变成越来越困难,到后来竟然形成三大阿僧祇劫,或是要到他方世界去。这些都不是佛陀的本意,大家对自己要有信心,对《阿含》要有信心,只要大家经过几个月的闻思,建立正确的闻思基础之后,就实际的来受用,实际的来改变,实际的来净化。
  有一位学员在听闻课程一两个月下来,就有很明显的改变,让他自己都不太认得自己,家人也不太认得他。因此,我们的闻法就是要实际去受用,实际去改变,不是装填一些知识。慈悲之心都是要实际做出来,具足真正慈悲之心,才能够把“身见”渐渐破除掉。当你的“身见”渐渐破除掉,才能够真正慢慢契入“无我”。所以,不要再把“无我”当做是学术的分析、解析,《阿含经》里面处处都有讲到“无我”,从五蕴、六入处或是六界方面解析“无我”,这些已经够多、够多了,不要另外又一直拼命再去找“无我”,只是停留在理念上知道“无我”,而是要真正实际做出来。以客观的角度而言,今天的基督教、天主教跟佛教比较,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很多都默默在实践“无我”的精神,他们一般对“无我”的落实与实践,比佛教更积极而踏实。
  基督教、天主教他们很少建立山头,不会说一个牧师或是神父出来,就收很多我的弟子,然后又去创立一个山头。但是佛教方面呢?很多的大师、很多的山头,都一直出来,抓取我的、我的弟子……,这不是在批判我们佛教,而是真正的佛法、佛教,本来是属于智慧型的宗教,但是今天所展现出来的样貌,却是落入迷信型、信仰型层次的宗教型态。
  所以,如果只是口头上讲“无我”,而不是实际做出来,这样真的是不如基督教、不如天主教。我们今天能够把法义好好闻思,然后慈悲真正做出来,真的在日常生活中,去展现无我、无私,无条件、无所求,这样就是“为法作见证”,实际体悟佛法的精髓,然后又展现出来。你的慈心展现,处处所做所为是为世间少苦离苦,考量点是为众生、为世间,能够为世间少苦离苦,能够做多少,你就去做,不是为个人的名,不是为个人的利。
  什么叫做喜心呢?就是一个人能够转向自在、灵活取角。这里的“灵活取角”不是为个人的名,不是为个人的利,是为世间少苦离苦。什么叫喜心呢?“喜心”是让我们原来很僵硬、很僵化的心能够柔软,当你有柔软下来,才能够灵活,当你柔软下来,才能够从正面取角、才能够转向,才不会一直坚持己见、坚持一个角度。就像所谓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占十之八、九”,其实很多是我们固执己见,台湾话讲说“横柴拿入灶”、“不会驾驶船,就嫌溪流河道狭窄”。
  事实上,就是因为我们心的僵化,才会怪东怪西,怨怪很多境界不如己意,我们的心很僵化,就没办法灵活。“喜”就是尽量一个灵活取角,凡事尽量正面取角,当你产生痛苦、产生困扰、产生麻烦,尽量往正面取角。同样一件事情,当你往负面去看、往负面去想,所得的结果就会是负面的;如果你往正面去看、往正面去想,它所得的结果就会是正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处处可以实际去体会、去应用,往正面、往负面的结论就不一样。再者,要转向自在,有一句话是“山不转路转”,老子观察实相界,然后从“水”之中,获得很多的体会,“水”的柔软,包括我们身心的柔软都是这样,如果你越觉得是境界把你阻碍,这就是心的僵化。事实上,不是境界把你碍著,是你心的僵硬跟境界在冲突磨擦,所谓“山不转路转”,你可以灵活正面取角,这样就可以逢凶化吉,很多境界就可以大化小、小化无,这才是真正的消灾,就是“喜”。
  何谓“舍”?以比较粗浅的层面来讲,就是能够提得起、也能够放得下。众生、一般人是很容易提得起,但是非常不容易放得下,“舍”就是要能够提得起、能够放得下。以更深层来说,你要能够离开二元对立,因为这个部分很深、很深,以后我们还会再进一步解析。一般人只要还没有真正的解脱,都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你也许会认为说“奇怪?我不以为然啊!我不认为啊!……”因为你还没有去反观到、还没有去觉察到,也就是说你的心还很粗糙,还没有转细、还没有明、还没有净,反观觉察力还没有觉察到。如果你慢慢进入到深层去看,会看到众生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包括证到初果、二果、三果,就算证到三果的人,都还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
  证到四果的解脱者、阿罗汉,才能够真正离开二元对立,进入一体的世界,这方面很深,以后我们会慢慢透过幻灯片,透过一些经文,来跟大家深入解析什么叫做“二元对立”。如果我们没有去看到,很难跳脱出这样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二元对立”就是不断在分别是非、有无、对错、优劣、大小……,目的是要怎么样呢?衬托出己大人小、己优人劣、己高人低……。包括说自己是一个很有修行的人,认为是别人修行不好,自己才是正法,自己才是正派的人,别人就不是,“异于我者”就算是外道……,那些都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大家要慢慢去检验、随时去检查,以后我们另外会更具体来分析。
  初步的“舍”,就是我们要能够提得起、放得下,给自己有充分休息的时候。更深入的解析是:唯有你能够完全放得下,才能够得到无限,你能够放得下一切,才能得到一切。好像很矛盾喔!事实上就是这样,你放不下你所掌握、你所抓取、你所拥有的,你就得不到无限。包括生命深层的“自我”,如果不能够大死一番,你就没办法“不生不死”,这里已经是讲到很深层的“舍”,包括说我的财产、我的种种这些,我都可以放得下,但是“自我”却不容易放得下。初果到三果,他可以放下很多,但是三果的人,还是放不下生命,还是放不下“自我”,就是“五上分结”还没有断。
   “五上分结”是已经扣住深入到生命的核心,要面对这个“自我”来挑战。唯有最后的“自我”能够大死一番,才能够真正契入到“不生不死”,以后我们都会再跟大家来分享这方面,因为这些都是可以实际体证到的。
  以上就是渐渐把解脱的方向确立出来,要清楚知道什么是究竟解脱的方向,这样才不会走入偏差。所有的修行,要能够有助于断我们的贪、嗔、痴。记得!你的修行是每天、每一周,都可以检验得到自己有没有在进步?如果你的修行无助于断贪、嗔、痴,就是在“世间法”。这是“世间法”跟“出世间法”很重要的一个区别,如果你做很多方便法门的修行,但是每天在历缘对境里面,还是在贪、嗔、痴的世界里面绕,这样你就要重新检讨反省自己:我在历缘对境这么认真修行,这么认真在念佛,这么认真在持咒,这么认真在打坐,为什么我一下座、一离开禅堂,又是贪、嗔、痴再现?要去找出原因。
  如果你的修行在种种方便法门,没办法让你在历缘对境的时候,来检验自己的贪、嗔、痴,来断除贪、嗔、痴,那么都是在“世间法”里面绕,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检验标准。但是我们说要断贪、断嗔,先要知道我们的贪、嗔就是来自于“无明”,对实相没有清楚认识,才会在那里贪、嗔。所谓的“修行”就是要让我们了悟实相真理。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一)
下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概论
 《阿含解脱道次第》序文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三十章 证果次第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附录--「空海」学佛心历路程简介
 2010年7月空海法师台湾禅修开示(四)
 空海法师心路历程
 心灵成长——空海法师2012年实修开示 第六章 追本溯源
 感恩天地父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七章 修习禅定 问答
 原始念佛法门(一)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三章 成道、成佛、解脱自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佛法、为众生,这个福报就大了[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停止对贪欲的追求[栏目:万行法语]
 解深密经译注 地波罗蜜多品第七[栏目:《解深密经》研究]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四十一[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二十、阿旺大活佛[栏目:走近当代觉囊的法王]
 闻思修行的机缘条件弥足珍贵[栏目:达真堪布]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二)[栏目:杂阿含经]
 禅修开示 代序——谆谆教诲[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