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心七义教授 第三讲
切卡瓦 造 洛桑嘉措 讲授
{返回 修心七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90

修心七义教授  第三讲  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七日
  
    昨天讲的胜义菩提心修持,因提出多种疑问,故今天复习一次。大家反复思惟:「应观无生性,视诸法如梦。」这两句。先静坐调心,及观吸气及呼气,这是修持之前,先把心静下的好办法。观数息之后,进一步思惟修持修心七义的心态到底在那里?缓缓思惟:心若是有自性,一定能找到的。所谓有自性,是指未经造作而有,若如此则应恒常存在;但是从安立名言处的各角度都找不到,那不是有自性的,所谓「有」只是三轮相互依止而有。当对着境是恶的,心识也是恶的相;境是不善不恶的,心识也是不善不恶的相;境是善的,心识也是善的相;同样的,境是修心七义的内涵,那就是修持修心七义的心。当我们心识对着境是修心七义的次第,那个心就是在修持修心七义。因此心识之名要依境而安立,境之名又要依缘境之心而安立,认定二取也是如此。
    我们所见一切显现的相,都是认为自性有的,若是自性有不须依他而存在的话,我们何必利用修心七义来改善心呢!假使心识与境不是互依的,境虽然是好的,心识也无从改变,那将如何修持修心七义呢!因为是缘起的,是相依相待而显现的,所以才能使我们内心改变。我们了解心识和境是互依的,应该可以改变的。所以观空性时,先把心识安住在性空上,出定后再把心识安住在一切法都是虚幻上,最主要的是,不要忘掉一切法都是性空的。「中间如幻士。」就是出定后观。
    随时随地思惟一切法如梦幻泡影。虽然知道电视上的相,不是自性有,但往往为所现的相,生起贪瞋痴。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熏习,以为所见都是真实的,若能仔细观察,面对的一切法,无不是幻有的,能见的人也是虚幻的。有两个人生相同的病,甲认为很严重,但乙则不以为然,不觉得很痛苦;因为病引起的痛苦,同人的心态密切关系。譬如喝奶茶,有的觉得很好,有的觉得不好,有的喝了甚至生病。如认为这一切都是心造的一种相,与任何无关,也是不对的;并不是一切唯心存在的,心和境是互依的;心和境有密切关系,所以喝茶有不同的反应;这茶对你好,对他不好,都是依缘起产生的现象。
    例如一个人瞋心很大时,你怎么打他,他不觉得痛,瞋心反而越来越强;当他心平气和时,如果打他就会觉得很痛。菩萨为了消众生业,打人或杀人,也因此而堕地狱,虽然在炎热地狱,因为意乐不同,不觉得痛苦。所以,意念和境因为缘起关系,同样的境,感受不同,对有些人是好,对有些人是坏的;有的是快乐,有的是痛苦。我们一想到热地狱,定会觉得痛苦,因为认为是自性有的。佛陀在世时,有一个人想陷害他,在地上挖一火坑,上面盖草地。陷阱设好,邀请佛陀到家供养,佛陀答应邀请。他想佛陀没有神通,我设陷阱,他都不知道。但当佛陀经过时,看不到陷阱,显出莲花池,对佛陀不起作用。这时此人后悔,请佛陀不要用食物,但佛陀仍叫他拿来食用。这些都是无自性的,倘若火坑毒药是自性有,对一切人伤害应是一致的。因此见到认为真实的,但实际不是自性有,都是依心识而存在的。无明是轮回的根本,是执着自性有,见到的是真实的。如果一个人不如此执着,了知凡所有相皆虚妄,就不会种下轮回的因。我们要以正念正知思惟,见到的不是真实存在,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是假相的,要这样思惟,就是「中间如幻士。」

取舍间杂修,彼二乘风修。
    这是修世俗菩提心,主要是讲自他相换修法。取舍是先修舍再修取,是取舍间杂修;彼二乘风修是以吸气及呼气观想修持。
    先入座,慢慢静下来调息,注意呼气吸气,观想呼吸,把我的一切快乐的善业,呼出给一切众生,叫做舍;吸气时吸入一切众生的痛苦,让自己承受,叫做取。我们一向为追求自己的快乐,不会努力为众生离苦,自己有一点痛苦,赶快希望消除。小动物也一样为自己。光为自己快乐而努力,就轻视忽略他人的快乐。虽然为了离苦得乐,经过无量劫的努力,仍然未得到真正的快乐。想为自己离苦得乐心态越强的人,所得的痛苦越多,因为都是都是强大我爱执引起。相反的,许多对苦乐处之泰然的人,不会觉得痛苦。许多乞丐不计较食物,反而不生病,也不看医生;讲求卫生,反而甚么病都来。我们一直怕苦,事与愿违。世间人求乐离苦,结果是离乐得苦。我们无始以来都为自己离苦得乐,已经努力无量劫,结果还是痛苦,未曾得到究竟的快乐。
    佛陀及观世音菩萨等,原来同我们无异,也是为离苦得乐而努力,他们已经得到究竟的快乐,他们把努力的目标,放在他人身上。我们也应该效法佛陀及观世音菩萨,改正错误的努力方向,为他人利益设想。现在我们念这四句偈,缘一切众生身上。「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愿一切众生离爱憎住等舍。」要边念边缘。
    我们思惟:无始以来为求自己离苦得乐,放弃了无量亲戚朋友,如今仍得不到快乐;追求自己快乐,不但无益,反而招致无量的痛苦。如今应向佛陀及诸菩萨学,为他人利益努力,能自然消除自己的痛苦。以往未能广大利益他人,主要的是我爱执作祟,因此应该对治我爱执,令我爱执减轻,乃至消灭。
    要对治我爱执,最好的是修心七义。假如手握着火把是会觉得烫手的,不会变冷的。同样的,如果一直握紧我爱执,不会得到快乐的。因此,赶快放弃我爱执,去爱他人。佛陀说法,要我们把爱自己的心减低,增加爱他人的心。可是我们偏偏不肯照着去做。假如我们真的从内心体会佛陀说法,为断我爱执,增加爱他人的心,那就真正了解「一切至言教授」的意义。
    从另一方面思惟,我们所受的痛苦,由他人而产生的,得到快乐也如是。若以数字比例,我只有一个,而众生无量,不成比例。既然我们的痛苦以及快乐,都是从他人而产生。那末,如今弃置他人,如何能得到快乐;他们是无量无边的,我们追求给一切众生快乐,以后自己也会得到无量无边的快乐。譬如身体健康去帮助他人,有一天自己不幸生病了,他人也会来帮助;一个很吝啬的人,生病时得不到帮助,这是世间常理。若是心中想帮助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当然也会回报。所以要离苦得乐,不去利益他人是得不到的。换句话说,大家都快乐,自己不可能不快乐;四周人都痛苦,自己也不可能快乐。
    依上述理由,可以知道我们为何要利益众生,我们修持取舍之前,先用这些理由思惟。经过反复思惟,我们的心力会更强,就会产生无比的欢喜心修取舍。开始修取舍,观想呼气时把自己的善根福德,给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得到快乐,他们已得到了快乐,自己心生欢喜,这时随喜。当我们吸气时把一切众生的痛苦恶行,吸进来压在我爱执上,不让它现行。假使不了解空性,观想吸进不好的气,在虚空中慢慢消失了,了解空性者观想消失在法性上。还有一种先用舍的方式修心,观想自己的一切身善根在气中,呼出去到一切众生身上,他们得到气的加持,身的恶业病痛消除;呼第二口气时,自己语的功德溶在气中到一切众生口上,当他们得到气时,一切语的恶业消除;意业也一样。修取时,把一切众生的痛苦恶业,吸进自己的身体,压在我爱执上,同样吸进众生的语恶业,吸进压在我爱执上,意业一样,使我爱执慢慢消除。
    我们无始以来的功德,是由爱他人之心而产生的,绝无由我爱执得到。如母亲抚养儿女,都是爱儿女之心而产生的。以爱他人所得福德,还给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都得到。修的时候观想:请指导我的一切善知识及诸佛菩萨,慈悲摄受我,圆满我的修持。一切众生的烦恼及恶业,当我吸气时到我身上,由我承受,这些痛苦压在我爱执上,使它无法站起来。当我呼气时,我的善根福德施给众生,让他们得到快乐及福德。可以边观修,边念这些偈。以上取舍间杂修,彼二乘风修。

先从自身取
    开始修取舍是观一切众生,现在只观某一众生,吸气时取他的痛苦,吸进放在我爱执上,呼气时把福德善根给他。先以自己最亲爱境为所缘,这是最好也比较简单的。当心稳固后,再观亲戚朋友;其次稳固后,再观中庸的境;心更坚固,扩及仇人或其他。这样渐次修,从最喜欢的人,至最后仇人,这是一种善巧。
    最初境从仇人开始,仇人是因为有不吉祥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原因。应该观想:我为何不喜欢他?为何要排斥他?他同我母亲一样,对我有大恩,今生只是现的相不同而己。这样反复思惟,对不可爱境,变成可爱境。初学对仇人无法转境,仍以最亲爱的人开始观,由亲而中庸,最后观仇人。
    平等舍知母产生起来,就不会分怨亲等。修平等舍,先观一个做过自己无量世母亲,另一个也同样做过自己无量世母亲,为何不把一切众生当自己母亲?母亲对我有无量恩,同样一切众生对我亦有无量恩。若他今生伤害我,就当为仇人,今生对我很好,说不定前世是仇人,谁是怨?谁是亲?怨亲只是幻相,并无实质的怨亲,所以一切人都是有恩于我。假使平等舍修成,就无怨亲分别。

境毒善各三
    境分悦意、不悦意、中庸三种;对悦意境生贪,不悦意境生瞋,中庸境生痴。对亲戚好友生贪,请他吃喝,关怀备至,如果有痛苦或不如意事,就会设法协助他,希望他尽快得到快乐;对怨家生瞋,掉头不顾,甚至咒他一番,希望他得到灾难,或最大的痛苦;对中庸境生痴,漠不关心,不起贪瞋,当他受苦时,不会幸灾乐祸,但也不会想协助他。我们心对境生这三种烦恼。我们应该思惟:我为何生瞋,希望他得到痛苦呢?我为何生贪,希望他得到快乐呢?我又为何不关心他呢?我为何有这种心呢?我有何理由对仇人,随喜他的痛苦,这是无始的习性,我觉得太不应该,我应该改变,要对他观慈心与悲心,观知母念恩。对亲友有痛苦生不忍心,不是慈心是贪心,为什么呢?今天好友有痛苦生不忍心,有一天反目成仇,不但不会不忍心,反而会觉得话该。因为当他是好友时生不忍心,是与自己相待的悦意相而产生的,所以是贪心非慈悲心,他所现的相是一样,应该一样生不忍心才对。所以我们要好好观,对亲怨中庸有情,是产生何种心态,要细细观察,发现自己有一大堆烦恼啊!所以我们要努力对治不平衡的心态,若无法一下对治,过些时心平静下来,再设法对治,或者大家一起讨论,正对治自己心态。
    我们现前无法修取舍,是因为许多烦恼障碍。所以应该思惟:不管是亲、中庸、仇人,他们当中如果有一位是我仇人,其他应该也是仇人;因为不止今生,今生是仇人,那末前生也是仇人;一位是亲人,应该一切人都是亲人。实际一切众生仇恩对我是一致的,不是我心中规划谁是仇,谁是亲。以世间法看,有两位同样的帮我爱护我,而我却以差别心来待二人,可能引起诤论。既然了知一切怨亲平等,为何要差别心对待;即使坚持目前是仇人,但有一天可能成为朋友。
    我们要时常想一切众生当过我的母亲,当过我无量世的母亲。这样思惟主要是断除烦恼,无论任何善行,都想以此善行消除贪瞋痴。三毒的对治力就是三善根,如同种子般增长善行故名善根。念一切众生的恩并生起爱他之心。如果不修对治烦恼,而修无上密,会变成大鬼王。如果定力很强,经上师指导修无上密,如大威德金刚,可以积集更大资粮。当你不知如何对治烦恼,令烦恼减弱,冒然修无上密,只是种下魔王的因而已。有一法不令我们堕三恶道,就是佛说的法;佛陀说法都是为对治烦恼,烦恼对治了,自然不堕三恶道。
    时常观察烦恼是否生起,把法理向内用在对治烦恼,这种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者。如格西本恭甲,他年纪很大才出家,他的座位排在最后,当分酸奶米时,他担心自己会分不到,当分发的人到每位面前时,他心中想:「会不会完了。」快分到他时,他想我为什么有这种念头。他发觉是自己贪心引起。轮到他时,把碗倒扣,用手挡住,请他用时他就说:「我已用过!我已用过!」而未接受。因为他发现了烦恼起正对治。他说:「我所学的经论是对治烦恼的武器,我一直握着它 。」然后对烦恼说,当你生起要同你斗,你轻松时我也会轻松对你。他不是精通辩论或经论,但他有不共的修持,因为他一直在对治烦恼,终于断了烦恼。他观想:我的烦恼如何生起,应如何对治,应该如何利益一切众生,为什么损害众生,甚么有利,甚么有害。我们应以他为榜样,努力学习,这种观想是最好的。自己对甚么是烦恼,以及如何对治都不知道,而观明点气脉,有何益处。我们学修心七义,应该观察烦恼,如何对治。

威仪尽颂持
    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愿一切众生离爱憎住等舍。再加「上师供」中的偈颂,诸如此类偈常常颂持,边念边观想,思惟法义。止修之后,以各种角度,中间思惟他爱执的殊胜,我爱执的过患,才能修取舍。

第三、违缘转成菩提道用
罪满情器间
    通常心静下来思惟法义时,会觉得有许多违缘干扰,也觉得烦恼很多。因为世间人忙碌工作,似乎内心并无干扰,当休息时,拋开工作,心静下来,如果不是学佛的,都会想人生问题,对仇人执着,越想越深,得不到的越想得到它。大部分是善少恶多,心所缘的境都是恶的。假使有一点出离心,跑到深山去修行。过了些时,因为缺乏正确修心方法,强有力的恶习气影响,缘的都是恶念,本来想出离要观四谛真理,结果观的都是今生前途,想的都是世间八法,而且很灵活。这种修行很危险,所以我们要事先防备这种逆缘。

违缘转道用
    当我们遇到逆缘时,是能够消除的,全看你的意乐。通常违缘转成菩提道,最主要有二种:一是加行转。二是思惟转。以思惟转大致分二:一是菩提心。二是空正见。我觉得有三种转道用的方法:一、业果。二、菩提心。三、空正见。
    如以业果转,先应深信业果是不爽的,现前所得的一切痛苦,都是以前造不善因所感的果,能深信果随因行,所以体会现在所遭遇的障碍和烦恼,都是以往造不善因的果;如果我以往不造如是因,不可能感如是果。这种干扰的因,可能是过去障碍他人学佛法,或是变成他人学佛的障碍。例如今生有人行善,你若阻止他,来生行善就有干扰;有人需要帮助,你去阻挡,以后他人来帮你,同样有人阻挡。善恶果报与前生造的善恶因,息息相关。「欲知前世因,今生受的是,欲知来生果,今生造的是。」我们今生为何有许多障碍,无法得到圆满,皆由前生不善因,现在感受果报。既是自己所造,必须乐于承受,好比欠债还债。自己造的自己承受,就少了一个果报,还了一笔债,也能提醒勿再造恶因为妙。能够了解因果不爽,心中自然平静,也不会有挫折,坦然承受违缘。这是以业果来把违缘转成菩提道用,大小乘都适用。
    以世俗菩提心,把违缘转成菩提道用。以知母念恩报恩,观一切众生都当过自己的母亲,乐意承受他人给我的痛苦。而且要成佛,必须忍受一切痛苦,把身财善根尽施众生。思惟一切众生对我有无量恩德,偶而有些违缘,也是应该的。一切痛苦由我爱执而来,我要放弃我爱执,我不但要承受自己的痛苦,也要承受众生的痛苦;假如不断我爱执,是无法成佛。我该承受逆缘,应以慈悲来承担众生的痛苦。现在修学修心七义,如果遇到违缘干扰而放弃,那将永远在轮回中受苦,这小小逆缘不能承受,如何承受更大的痛苦。如死囚犯免除死刑易为砍手,他一定乐意承受,以小痛苦挽回生命。我们未来将领受无量的痛苦,如三恶道之苦。如果今生以承受小小的逆缘,不但可以换取无边痛苦,甚至可以获得究竟之乐,应该高兴。这是以世俗菩提心及业果,转成菩提道用。
    以空正见转成菩提道用。我和他只是相待的,快乐与痛苦也是相依相待,不过是虚幻的,我为何为这假相而难忍呢?如看电视中的战争,有经验的人会觉得畏惧,但不会感觉是真的。当你了解空性,痛苦是虚幻的,这时会觉得痛苦只是显现的假相存在而已,本身并无自性。当我们观察一切都是虚幻的,就能以慈心爱一切众生,承受更大的痛苦和违缘。龙树菩萨发愿:「愿我他所爱,如念自寿命,愿我念众生,万倍胜自爱。愿彼所作恶,于我果报熟,是我所行善,于彼果报熟。」 他发愿承担,事实是不会承担的,因为他的福德资粮具足。一切痛苦由他承担,事实上他未具足这种缘,是不会真正成熟在他身上。我们想法恰恰相反,好的希望成熟在自己身上,坏的永远离开,甚至希望一切痛苦给他人。因此,把一切痛苦招集在自身上。


{返回 修心七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心七义教授 第四讲
下一篇:修心七义教授 第二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六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一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九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四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二讲
 修心七义教授目录 序言
 修心七义教授 第七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十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五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八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踏上心灵幽静 第14章 我是谁:无我或真我 关于无我的误解[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华严教学体系[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当代中国佛教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张总)[栏目:佛教与艺术]
 天堂与地狱[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二篇 狮子吼声 第六章 上师日光住寒林[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禅修是最美妙的游戏 高度认真的来玩[栏目:明奘法师]
 提供谈文化建设者几条佛学[栏目:太虚法师]
 以身口意三门修持成佛之因[栏目:达真堪布]
 向我们的人生问好[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故道白云 13.开始修行[栏目:故道白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