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弘一大师)
 
{返回 药师佛·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78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弘一大师
 
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师法门的全体,亦只说是法门之一斑了。
 
一、维持世法
 
佛法本以出世间为归趣,其意义高深,常人每难了解。若药师法门,不但对于出世间往生成佛的道理屡屡言及,就是最浅近的现代实际上人类生活亦特别注重。如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福寿康宁,所求如意,不相侵陵,互为饶益」等,皆属于此类。就此可见佛法亦能资助家庭社会的生活,与维持国家世界的安宁,使人类在这现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或有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无益于人类生活的,闻以上所说药师法门亦能维持世法,当不至对于佛法再生种种误解了。
 
二、辅助戒律
 
佛法之中,是以戒为根本的,所以佛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为难,持戒不犯更为难。今若能依照药师法门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圆满的戒。假使于所受之戒有毁犯时,但能至心诚恳持念药师佛号并礼敬供养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还得清净,不至再堕落在三恶道中。
 
三、决定生西
 
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净土宗最为兴盛。现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甚多。但修净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药师法门,亦有资助决定生西的利益。依药师经说:「若有众生能受持八关斋戒,又能听见药师佛名,于其临命终时,有八位大菩萨来接引往西方极乐世界众宝莲花之中。」依此看来,药师虽是东方的佛,而也可以资助往生西方,能使吾人获得决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再者。吾人修净土宗的,倘能于现在环境的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则固至善。但是切实能够如此的,千万人中也难得一二。因为我们是处于凡夫的地位,在这尘世之时,对于身体衣食住处等,以及水火刀兵的天灾人祸,在在都不能不有所顾虑,倘使身体多病,衣食住处等困难,又或常常遇着天灾人祸的危难,皆足为用功办道的障碍。若欲免除此等障碍,必须兼修药师法门以为之资助,即可得到药师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等种种利益也。
 
四、速得成佛
 
药师经,决非专说世间法的。因药师法门,惟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门。所以经中屡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速得圆满」等。
 
若欲成佛,其主要的原因,即是「悲智」两种愿心。药师经云:「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就是这个意思。前两句从反面转说,「无垢浊心」就是智心,「无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说,「舍」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余属悲心。悲智为因,菩提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凡修持药师法门者,对于以上几句经文,尤宜特别注意,尽力奉行。
 
假使不如此,仅仅注意在资养现实人生的事,则惟获人天福报,与夫出世间之佛法了无关系。若是受戒,也不能得上品圆满的戒。若是生西,也不能往生上品。
 
所以我们修持药师法门的,应该把以上几句经文特别注意,依此发起「悲智」的弘愿。假使如此,则能以出世的精神来做世间的事业,也能得上品圆满的戒,也能往生上品,将来速得成佛可无容疑了。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上所述者,不过是我常对人讲的几样意思。将来暇时,尚拟依据全部经义,编辑较完备的药师法门著作,以备诸君参考。
 
最后,再就持念药师佛名的方法,略说一下。念佛名时,应依经文,念曰「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不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
 
本文由弘一大师一九三九年五月在永春普济寺讲 王世英记
 

{返回 药师佛·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药师如来法门略录(弘一大师)
下一篇:药师如来本愿经重刻跋(印光大师)
 度过经济寒冬的修持法门(常律法师开示)
 药师经四译十二大愿文对照表(普光)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介绍
 药师如来典籍缀要(普光)
 称念药师琉璃光佛名号功德利益
 药师经提要(洪启嵩)
 药师三尊与十二药叉大将
 药师法门感应力强大的原因(方海权)
 多罗尊者见闻记所述药师佛号功德
 药师琉璃光如来大愿法门(体证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听别人说归依三宝后有善神保护,请问法师有哪些善神?[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九集[栏目:圣宇法师]
 从佛法看生命的本质(陈家成)[栏目:佛教与科学]
 药师如来光王七佛修持仪轨[栏目:药师佛·藏传]
 慈航普渡·拔苦予乐 第一篇 坊间流传的观世音菩萨 二、通俗形像[栏目:慈航普渡·宽运法师]
 关于法会[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若以后死时想投生到那里,要如何修行,才能够万无一失保证如愿呢?[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请法就是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再谈“以戒为师”的重要性[栏目:戒律学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