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含经》中的“善知识”道(释普性)
 
{返回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34

《阿含经》中的“善知识”道

释普性

善知识的重要性


  在《阿含经》中,佛陀指出有一条道路让我人进入法流,随着这条路道路行走,可以到达涅槃城,这条直入法流、通达涅槃的道路,叫“一行道”或者叫“一入道”。
  佛教的信仰有一定的路--经典上称为“常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近善知识。第二、听闻正法。第三、内正思惟。第四、法次法向。这四个方面叫做“四预流支”(增一阿含25-2);“预”就是参预,“流”就是法流,或是圣流,“支”是成分,也就是有四种成分或条件使我们参入证道者的行列,也能成为证道者。
  “四预流支”是每一个修学佛法的正信佛子所必备的,只有做到这四点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见道”--看到一条让我们去贪嗔痴三毒、离轮回之苦的正确道路。经典上记载,跟随佛陀的很多弟子依佛陀开示的“四预流支”偷便很快“见道”,然后通过禅定而“修道”,最终以定解脱、慧解脱而“证道”。
  在“四预流支”中,亲近善知识是第一步。要成就任何事情第一步都是非常重要的,善知识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就好比打好地基对于高楼大厦一样。和善知识相处,亲近依止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为我们“见道”、“修道”、“证道”打基础的过程。再者,善知识可以说是过来人,亲近他们可以避免走许多弯路,他们不仅会在生活上给我们以关心,更会以自己的亲身体悟让我们尽快地步入法流:在我们烦恼的时候会安慰我们,使我们减轻烦恼;在我们放逸的时候会提醒我们,不要忘了生死解脱的大事。事实上,《阿含经》中佛陀多次强调自己也是因为依止善知识而成成佛果、度众生的,说“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而且佛陀还指出如果不是受教于众多的善知识,燃灯佛也不会给自己授成佛之记(增一阿含44-10)。


善知识的不同称谓


  广义地说,善知识就是好朋友、好老师也就是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师”。我们活在世间如果没有好朋友、好老师,那不如不要有朋友和老师,因为如果交到不好的师友,近来者赤近墨者黑,就会被带坏,好的师友会为我们安排、帮忙,在事情还没发生以前,会为我们设想周全,这类人都是好师友,要多结交。
  《阿含经》的不同经文中,佛陀对善知识有不同的称谓,并指出善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论在家出家,善知识都是我们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良师和助伴,修习佛法的人更应该善知识的指导。这些善知识的同义词是:   1、 善男子(杂阿含。大2-215);
  2、善丈夫(别杂。大2-394)
  3、真人(中。大1-561);
  4、善友(长。大1-53);
  5、善士(南传。十二P。171);
  6、族姓子(杂。大2-51);
  7、良家子(南传。六P。139);
  8、俗人在家(杂。91大2-23)。
  不同的称谓都可看做是善知识所本有特点和不同层面,从佛陀在《阿含经》不同经文中对善知识的众多称谓里,善知识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从这些善知识的同义词中,也可以看出佛陀对善知识善知识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


善知识的界定


  明白了善知识于我们修学佛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还应对所接触的人士进行界定,对我们所需的善知识进行明辨。特别是初入佛门的人,千万不要以经论上界定圆满的概念符号,妄自去衡量他人究竟是否是善知识。任何人,未证佛果之前,他只要是在这条通往佛地的道路上身体力行的前进着,我们就应作如是想,将他之长量己之短,切莫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觉得别人好象都不如自己,进而慨叹善知识难求,这样往往会与善知识失之交臂。
  《阿含经》中的善知识可分为“世俗善知识(杂91,杂1000,等)”、“出世善知识(南传P6-19)”和“究竟善知识”(杂1238大2-339)三大类,具体如下:

  1、“世俗善知识”:
  由于人与人生命的起点的不同,世俗人的心性有利有愚,性情有刚有柔,知识有多有少,见解有深有浅,但做为一个“世俗善知识”,佛陀开示我们“他”最基本人条件是--必须是一个“善人”,用《阿含经》中的原经文就是“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杂91)”。
  佛陀在很多经文中谈及“世俗善知识”有很多种。到底有多少种?佛陀没有详说,佛陀指出和“正命”有关的一切资生问题都可以向“世俗善知识”们请教,甚至包括婆媳不和这样的家庭小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俗善知识”就是为我们排除疑难、长养知识、带来快乐的人,我觉得这一点类似于孔夫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面而改之”中的“师”了。


  2、“出世善知识”:
  指教导我们走向解脱之路的善知识。在《阿含经》中,佛陀指出一个真正的“出世善知识”要具足三个条件:1)捷疾具足,即能如实知四谛法,已断身见、戒取见、疑见的人。2)色具足,即能解说律及阿毗昙的人。3)形体具足,即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具备教授弟子的基本生活条件。满足这三点,才有资格做别人的“出世善知识”。
  另外,根据修证佛法断惑次第的不同,出世善知识又可分为有余涅槃者和无余涅槃者两种(中6大1-427)。有余涅槃者五下分结已断,只有少许我慢未尽,对应果位是“有学地”的“须陀洹”,有以下七个不同的层面(《阿含经》中称之为“七善人”):
  1)[上]中般涅槃者;
  2)[中]中般涅槃者;
  3)[下]中般涅槃者;
  4)生般涅槃者;
  5)无行般涅槃者;
  6)[有]行般涅槃者;
  7)上流阿迦腻咤般涅槃者。既无余涅槃者,指五下分结已断、一切我慢已尽的圣者,对应果位是“无学地”的“阿罗汉”。   3、“究竟善知识”:
  指已圆满成就一切智的佛陀;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善知识顺应因果,往往作特殊示现,未必凡事都以你期待和想象的方式、状态出现。我们衡量一个人是否为真正的善知识,切莫以“我”的需要能否兑现为标准。当然,修行人寻访、依止善知识,想在修学上有所进步是很正常的,可没有一个善知识会在口中自称善知识,他们往往显得朴实、平淡、本份,处处与人与事打成一片,修行、工作和生活三无差别。这确实需要我们的机缘和敏慧双重到位才会实现。否则失之交臂,有眼不识泰山的憾事时有发生。


如法亲近善知识


  在《阿含经》中佛陀开示弟子们要如法亲近善知识,并提出如法奉侍善知识的“五事”(长阿含经16-33大1-641.1),即“弟子当以五事恭敬供养于师”,这“侍师五事”是:

  1、给侍所需:
  为人弟子,须先用智能的眼光选定善知识;既已选择再不要讲师之过失。要好好地护持善知识,以师之弘法之志为己任,勤修苦练,以圆满所依之师的弘愿为己愿。

  2、礼敬供养:
  分外供养与内供养两种。外供养是指通常所说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四事供养”;内供养是指学法之心。只有如法供养,才会打破我执与法执。

  3、尊敬戴仰:
  跟随善知识学法修行,必须具有恭敬心,而且这种恭敬心是真诚的。

  4、师有教敕,顺师无违:
  学法者最好专心跟随一位善知识学习;若要外出参访,要依善知识所指定的方向或目标。学法者还要有耐心,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在常随师学的过程中,切勿因一时的困难或不如意而生退转之心,要认识到学法的长远性。

  5、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请善知识开示,包括请益、有不明的事请教等。

  其实,与善知识亲近、相处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决不仅仅囿于上述几种。我们在亲近善知识、与善知识随行的时候,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只要是于己于人有利的方法,我们都可以选择。


依法不依人


  佛陀在经中强调善知识重要的同时,也谆谆告诫弟子们亲近善知识时要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依法不依人”,因为佛法是“闻道”、“见道”、“修道”、“证道”的统一体,一切修行都必须从自己做起。善知识可以领我们入无上殊胜的圣道之门,只是我们修成正果的前方便。我们除非依佛法为依怙,依靠自己的不放逸去实践佛陀的教法,才能早日走向解脱之路。正如《杂266》中的那位智者一样,以自己的力量躲避毒蛇与群贼,再自行做木筏渡过湍急的河流,到达安稳快乐的彼岸。


远离恶知识


  与善知识相对的,便是“恶知识”了。佛陀告诫弟子们说:如果多亲近善知识,“信便增益,闻、施、智能普悉增益”;若是从事“恶知识”,那么,“便无信、戒、闻、施、智能”,并会感得“后必种恶根,永在暗冥中(增一阿含卷11,善知识品20)”的果报。
  从一定意义上说,恶知识是我们修学佛法的魔,正如印顺法师所说:“魔,在佛法里,其义为恶的力量。凡是障碍我们向上和向善的努力的,就是魔。作人应该修行善法,奉行道德,这是正途。如遇到教我们去作不善法违背道德的事,就是遇到了魔。”(《佛法是救世之光》 印顺法师着,《妙云集》下编之十一,台湾正闻出版社,1989年第十五版,P17)
  因此,我们修学佛法时一定要具足佛法的正知见,依止善知识前一定要分辨清其所说的法是否为正法、是否违背佛陀说法的本怀。这就更应谨慎地以经典来检定,因为经典可检定现代人所说的法是正或邪、是对或错,如果所说的法背离佛陀说法的本怀,背离佛法缘起性空的世界观,背离佛法因果相续的人生观,背离三法印,我们就不能去依附他,同时可心肯定他绝对是魔,是外道,是恶知识,我们也就不能去依止他。


结  说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为人类社会提出了师道的尊严,无论显教或密教都非常重视,所谓“一日从师,终生如父”。末法时代,众生业重福薄,学道者多,得道者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善知识引导的缘故。所以如法地依止善知识是我们修学佛法不可或缺的。我们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在善知识的引导下精进修学,随时请益,随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我们才不致堕入邪知邪见的深渊;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于一点一滴中积累自己成佛的资粮。

  [参考资料]
  1、《大正新修大藏经 阿含部》上、下。
  2、杨郁文著《阿含要略》,台湾东初出版社,1993年版。
  3、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妙云集》中编之五,台湾正闻出版社,1989年第十五版。
  4、印顺法师著《佛法概论》,《妙云集》中编之一,台湾正闻出版社,1989年第十五版。
  5、济群法师著《幸福人生的原理》,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6、黄家树著《<杂阿含经> 导读》,台湾全佛文化公司,1998年版。


 


{返回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中的守护根门之道(释普性)
下一篇:阿含经和圣经道德观的比(释德明)
 佛教道德面面观——印顺法师《佛法概论》之道德行为的思考(释来圣)..
 阿含经和圣经道德观的比(释德明)
 心路(释昌法)
 《杂阿含经》中的守护根门之道(释普性)
 佛与魔(释德明)
 对六祖得法偈的一点看法(释昌法)
 从五蕴论解脱(释昌法)
 《佛法概论》是佛教院校必修的基础课程(释延裕)
 竺道生的“理”(释德明)
 心情日记三则(释慧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含经随身剪辑 十、次第[栏目:阿含经随身剪辑]
 答黄覕子问(二则)[栏目:太虚法师]
 Suffering and Self-view[栏目:The Four Noble Truths]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1[栏目:印海法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拾遗卷第五[栏目:智谕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四九七)[栏目:杂阿含经]
 感恩无尽[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传法三人 全身空无 He Transmitted the Dharma to Three Peopl..[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佛教如何看待同性恋者?[栏目:教育孝道·净空法师问答]
 在第十八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的讲话[栏目:净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