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模块三:恭喜发“财”(3)
 
{返回 佛是一棵树 第一部分:仿佛在人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9

模块三:恭喜发“财”(3)


原因很简单,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不能满足时,他不可能去幻想完美的道德生活,而总是在想方设法地去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现实点说,去和一贫如洗、饥寒交迫的人大谈道德义务,描述完美生活的概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他们迫切需要的只是一块面包去填充饥肠辘辘的肚皮,甚至不会在意那是一块新鲜或者过期的面包。

只有当人们不用为吃和穿担忧,他们才有可能进一步考虑他们在世间的名誉、是否能长寿和死后的幸福,他们才能逐步走进精神世界,才会去培养完美的品格。或许这样的说法听起来有些尖酸刻薄,不过在一般情况之下,拥有一定财富的人比一贫如洗的人更容易讲究美德。

成道之后的佛陀常常告诫弟子:比丘们啊,在这个世界上,贫困对于人类来说是最痛苦的,是求得高尚的精神生活的一大障碍。佛陀还曾进一步告白,人类的这种痛苦只有通过社会活动的方式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可能是愿望,可能是欲望,人这一辈子,想要满足的,想要实现的,想要达成的,都太多,太多………

无论你最想的是什么,我宁愿很现实很真诚地祝愿大家恭喜发财,随便最初的动机如何,不管最后的财富几许,有钱的总比没钱的好,有心的总比没心的好,就像有追求的总比没追求的好。

我们活在人间,我们走在路上,我们爱财,坦荡荡。

注1:增支部:南传佛教巴利《经藏》五部之一。相当于梵文北传佛教四阿含经之《增一阿含》(汉译为《增一阿含经》)。

注2:南传佛教五部经藏中之一部。“部”为巴利语nikaya(尼柯耶)之意译。《中部》即指具有中等长度,不过长,也不太短之经文部类。此部之性质略同于北传阿含经中之《中阿含》。


{返回 佛是一棵树 第一部分:仿佛在人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模块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1)
下一篇:模块三:恭喜发“财”(2)
 模块一:我不是悉达多(1)
 模块一:我不是悉达多(2)
 模块二:做生意要做出生活的意义(1)
 佛是一棵树 前言(2)
 模块二:做生意要做出生活的意义(2)
 模块三:恭喜发“财”(2)
 自序:仿“佛”在人间
 模块三:恭喜发“财”(3)
 佛是一棵树 前言(1)
 模块三:恭喜发“财”(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修的主要途径 四 禅修目标对象的选择[栏目:传明法师]
 十三届:佛门的孝道(皎玺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学会放弃(达亮)[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绪言[栏目:阿康仁波切]
 佛学大系[栏目:太虚法师]
 相应19经 (生命)旅途的遍知经[栏目:相应部 54.入出息相应]
 口渴的人 Thirsty Man[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四十一章[栏目:四十二章经讲记]
 无所求即为禅[栏目:妙祥法师]
 禅学的黄金时代 3.中国禅的祖师——慧能[栏目:禅学的黄金时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