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二、六度四摄是成佛之正因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88

  一二、六度四摄是成佛之正因

  你们为什么要学佛?这个问题,在你们作的几篇文章中,并没有一篇把(P286)佛学阐扬了达到目的。何谓学佛?能学者“人”,所学者“佛”。要知佛是什么,做佛又有甚么好处。若明此理,乃可以言学。你们所答的不合本题,固非你们之过,乃我之咎。前天所讲的最低限度要做个好人,昨天所讲的又不要着重做人,要“了生死”。但“了生死”,乃“阿罗汉”之道。我只问你们学佛有何好处,并非故意要你们学做阿罗汉。
  学佛分做三层来讲:(1)为何要学佛?(2)学佛有何好处?(3)用何方法可以成佛?你若去问佛:“你老人家为什么要成佛?”他说:“我为度众生故要成佛。”又问:“你为什么要度众生?”他说:“我愿成佛。”何名谓度?度者化度;以众生迷故,化迷成觉,故谓之度。试观“迷者”与“觉者”,如博士之与小童,言语不能相合,世人之品格程度,各各不同,今欲化度众生,要有一切智;佛为“一切智人”。要有智慧方可教化,如不懂英文,则不能教化英国人;不懂日文,则不能教化日本人;若说我有智慧,现在有智慧否?但我不懂种种话,故不能称为“一切智人”。佛在世时,有天龙八部、九界众生,皆可与之谈话;假如没有这种智慧,即不能度众生。设有此种智(P287)慧,亦复不能度生。何以故?若要化度众生,仍要有福德。何谓福德?德是从二人来;若无对方之人,德从何显?故福是果,德是因,人人皆想得福,但福那里是一想就来的呢?普通所谓“福自天申”,实则是“福由心造”。
  皈依佛,两足尊(福德、智慧圆满的意思)。我们的福智最少,罗汉稍大,菩萨更大,惟佛之福德、智慧乃能圆满。佛,非泥纸所造,乃福智所成。在未成佛以前,要教化众生;欲教化众生故,要摄受众生;欲摄受众生故,要有福智;若没有福智,只可教化一二人,但不能教化多数人。福智即由摄受众生而来,若摄受众生,则当先行布施,众生无衣送衣,无食送食。要使对方之人皆大欢喜。但须以真实心,乃能感化人也。
  (1)“布施”有三种:①资生施——即施衣服、饮食、汤药等。一切资生之具,施与众生。②“法施”——教以为善得福,为恶得祸,及四谛、十二因缘等法。③“无畏施”——要令众生脱离苦海,无所畏惧。有此三种“布施”,乃能摄受众生。以种种方法与众生联络,乃能引入佛道。
  (2)“持戒”——持戒者,防非止恶之意。犯戒者,杀盗淫妄、损害对方(P288)之意。能持“五戒”、“十善”,则人见欢喜,可以摄受众生。戒有三种:①“摄律仪戒”——摄十种波罗夷。②“摄善法戒”——摄八万四千法门。③“饶益有情戒”——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如是等戒,无非令一切有情止恶修善,同时亦能自利利他。
  (3)“忍辱”——忍有三种:①“生忍”——众生打我骂我,而能忍受。因要度生,要成佛,故须忍辱。②“法忍”——能忍寒热雨雪饥渴等。③“无生法忍”——虽行忍辱,而无执着。上来布施、持戒、忍辱,为摄受之网,能度众生。若能行此三度,你不度他,他也来找你。
  (4)“智慧”——智慧有二种:①内智,②外智。世人博学多闻,从耳目得来者为外智;若由内心发出智慧光明为“内智”,具有此智者,能照了一切客尘烦恼,不为环境所转移。但我们的心,如被沙土所掩,光明便不能发露,若要有此智慧之光明,须有“禅定”工夫。
  (5)“禅定”——禅定工夫由“念佛”、“持咒”、“参禅”而来;修习种种行门,渐渐发生智慧。“外学”,如程、朱、周、陆、王阳明等所得“智慧”,(P289)由外来者多,由内发者少。但近世之人皆在门外捉摸,不是“智慧”。
  (6)“精进”——“精进”本来在第四,何以现在置于最末呢?因为能于“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等,勇猛精进,则福德完满。于“念佛”、“参禅”、“持戒”、“忍辱”等勇猛精进,则智慧圆满。福智圆满,就可摄受众生,就能化导众生,而圆成佛果。故福德、智慧从“六波罗密”而来。
  尚有“四摄法”可以摄受众生: (一)“布施”——以种种布施,令其满足。(二)“爱语”——如见人有好处,常行赞叹,以谦和颜色、软语,令其喜悦。(三)“利行”——以种种行门令其得利益。(四)“同事”——与其同事,互相之亲近,而化度之。
  上面所讲“六度”、“四摄”,为圆满作佛之正因。各位为什么要学佛?为度众生而学佛。欲度众生,须广行“六度”、“四摄”之法门,作成佛之正因,所共勉之。(P290)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三、随机设化的佛教
下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一、五戒十善是做人的根本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四三、作人希望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八、佛教的因果原理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九四、《佛教圣经》序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八四、清凉亭记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九、对锡兰兵之希望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 诗存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四、畸形的佛教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二七、坐井观天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七四、筹办慈航大学的原因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般若宗胜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相信无常正是业力沉重之表现[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借钱大放生,救了短命儿[栏目:放生病愈]
 僧宝论35、为护法故不怕炮弹的弘一法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十四)[栏目:僧宝论·明贤法师]
 从妄念的幻觉中醒来[栏目:雪漠]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8[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破禅的智慧 第五章 青山虽旧光景新[栏目:黄炳寅]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2)[栏目:惟因法师]
 略述西藏之佛教序[栏目:太虚法师]
 前行讲记 第一百八十二讲 普贤上师言教-皈依-皈依之分类-依动机分-皈依之方法[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十五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