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四、佛教是正信积极而生利的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95

  一四、佛教是正信积极而生利的

  诸位!今天贵监狱要我到这里来向诸位谈谈话,我心里觉得很荣幸,很欢喜。在没有讲话以前,我先来一个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做慈航,有时又叫菩提。《觉生月刊》上的天籁、地籁、人籁等,都是我的笔名。我出生于福建闽北建宁县,靠近江西。十八岁出家,今年五十六岁了。出家的初年,多半住在江苏的南京、上海、常州一带;后来才到福建厦门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读书。我的老师就是太虚大师,他到过欧美各国弘扬佛法。民国十九年我到过印度缅甸,并在仰光组织了佛学会。三十三年回国,就在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各省弘法。抗战时期日人向锡兰、缅甸、暹罗等国宣传:“以中国政府不相信佛教,才来发动战争;要把中国征服,佛教才能兴盛。”我们的中央政府,为要粉碎日人的不切事实的诡计宣传,于是组织中国佛教国际访问团,团长是太虚大师,团员共五人,我也是团员之一;访问锡兰、缅甸、(P294)暹罗、印度几个彿教最兴盛的国家,在缅甸组织了中缅文化协会,在锡兰组织了中锡文化协会,在印度也都有同样的组织;对于国家抗战的大业,很收功效。任务完成后,太虚大师由安南海防回到重庆,我就留在南洋马来亚一带讲学。自民国廿九年起,以后在星加坡槟榔屿诸地组织了佛学会,发刊了《人间佛教》杂志。三十七年台湾中坜圆光寺,开办佛学院,请我来担任院长之职,所以南洋弘法的任务,于此告一段落;而应圆光寺的邀请,在三十七年的冬天,来到台湾,迄今差不多三年了。在这三年中除在院教授学生外,有时在外面讲经。今天来到贵监狱是第一次,我已和典狱长约好,每逢星期一上午九时就来这里,向各位讲话。现在自我介绍完毕,开始向各位讲些佛教的道理。
  今天我们是初见面,我知道你们有信佛的,也有不信佛的。信佛的对于佛教的道理,若加以解释,便可以坚定信仰;未信佛的,对于佛教的道理,若加以解释,亦可生起信心。通常一般人对于佛教的误会,大约有三点:
  (1)误会佛教对于国家没有关系——他们以为国家是入世的,而佛教是(P295)出世的,是消极的。
  (2)误会拜佛、念经是无聊的,是迷信的。
  (3)误会出家人在社会上没有什么贡献——他们以为士农工商各有职业,只有和尚是寄生虫,是分利的。
  现在将上面三点误会,略略加以解释。以佛教是迷信的,其理由是在佛像上着眼。其实佛像是泥塑木雕纸画或铜铁铸成的,这不过是一个相的表示而已。对佛像顶礼,是表示尊敬佛的精神伟大,人格完全,好像国人对于国父遗像的行礼一样。请问对国父遗像行礼,是不是迷信?不但佛像如此,就是学生对师长,部属对长官,朋友对朋友行礼,都是尊敬和亲爱的表示,决不是迷信!他如基督教徒之奉耶稣,儒教尊奉孔子,道教尊奉老子,而不说是迷信,难道佛教尊奉释迦牟尼就是迷信吗?至于供奉香花灯烛,是表示尊敬的礼物。例如国父奉安时,送花圈的就有好几千,这也是迷信吗?诸位没有这样错乱的思想便好,若有的话,就请改正过来。因为迷信的观念不是行礼和供物,行礼供物都是尊敬的表示:如果认为是迷信,就是一种错觉。(P296)
  其次说出家人在社会上是分利的,这种误解,更是错乱。分利是对生利而言,要先明白生利是什么,才明白出家是不是分利?例如农工商各界,大家以为是生利的,其实除了农工商以外,还有文化界、教育界、政界、军警界,也都是生利的。所谓利,是对国家有利,是对人民有利而言。请问国家要不要文化界、教育界,以及军警界呢?文化界以及军警界是不是工作是不是生利?所以做工的都是生利,而生利也不一定是农工商。各分工合作,利于国家,利于人民,即算是生利。如所做的工于国于民无利,那就是徒劳无功。家人的工作,就是文化界及教育界的工作,例如兴办教育,及慈善事业等,就是和尚从事文化工作的事实表现。明白了这个道理,和了解真实的情况,就知道佛教是与国家有关系的,不但不是消极,而且是积极的。
  文化是对武化而言,和尚既不是从事武化事业,自然只有努力于文化,教育事业也可说是文化事业之一。从量的方面说,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从质的方面说,教育有德育、智育、体育、群育、美育。(P297)佛教的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有家庭教育。如听经的人有男女,有父母,有教员以及社会人士。他们听完了经后,就回到家中学校或其他场所,讲给儿女学生或其他的人士听,这岂不是各种教育都齐备了吗?何况佛教本身就兴办了许多学校。至于质的方面,藏经中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将来要编印佛教的政治学、佛教的军事学、佛教的卫生学,佛教的伦理学等:德育、智育、体育、群育、美育,无一不备。例如体育一项,就讲得最精细。其法计有以下四种:
  (1)动中动——如赛跑打球等。
  (2)动中静——如跑香经行等。
  (3)静中动——如闭目参禅等。
  (4)静中静——如深入三昧等。
  一个人精神受了刺激,有痛苦时,祇要念佛诵经,就可以得到安慰,解除痛苦。佛教是大慈大悲的;悲能拔苦,慈能给乐。拔众生种种的苦,给众生究竟的乐,这就是佛教的精神。(P298)
  我们现在要明白,国家是不是你一人的?当然不是的;是不是我一人的?当然也不是的。国家要不要平安吗?当然要平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然而人民良莠不齐,一人不平安,弄得大家不平安,好像一锅热稀饭,跌下了一个老鼠一样。因此,国家要有政治法律军警种种的方法,无非是保护大家的平安,执法的人与犯法的人决没有冤仇。诸位来到这里,必定有其因。这因不一定是今生的,也许是前世的;不必怨天,也不必尤人。佛教是讲三世因果的,有如是因,得如是果。前世的因不必因为自己没有看见,就不相信有。请问你看见了我的父母么?你看见了尧舜孔子么?这是由理推知,不一定要自己亲眼看见才认为是有的。所以看见了佛的经典,就知道一定是有佛。有一种人现在做恶事,但享受很丰富;又有一种人现在做好事,但处境极困难。例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又不幸三十二岁就短命而死;而盗跖无恶不作,反而养尊处优,活到七八十岁,这是前生的因得今生的果。但颜子流芳千古,盗跖遗臭万年,这就是当世的因得后世的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由果推因,例如木瓜的果,当然是木瓜的因;由因验果,例如豆(P299)子种在土中,所结的果当然是豆子。既然如此,所以做错了事,只要改悔,就可得到平安。诸位现在受委屈,将来恢复自由,一定可得好果。今天带了许多经书来,爱看的请诚心去看,感化自己,要自己有向上的心。现在传给你们一个咒,这咒名为《百灵咒》,是从西藏得来的;诸位诚心去念,就可得解脱。咒曰:
  “嗡!嘛哪咀曼,沙哈!”
  此外还教诸位念七遍:
  “南无地藏王菩萨!”
  最后,祝诸位平安、快乐!(慈引记)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五、正信佛教徒应有的认识
下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三、随机设化的佛教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三○、信佛会亡国吗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六、怎样叫做清净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八、以逻辑的规则来检讨言论之正谬..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九、因明学之必须研究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七四、筹办慈航大学的原因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七六、十训缘起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八、救国问题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八一、参观印度鹿野苑新塔落成典礼记..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六、一个食肉的问题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三、佛法怎样到民间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祖坛经 第三五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中广电台]
 修行旨要[栏目:能弘法师]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一[栏目:慧律法师]
 一集 第三品[栏目:如是语经]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4[栏目:了法法师]
 禅心是什么(铃木俊隆)[栏目:禅定]
 一四九 一叶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断除执着才能断除私心[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慧日普照——江阴香山寺放生[栏目:传喜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