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五、正信佛教徒应有的认识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5

  一五、正信佛教徒应有的认识

  各位在这大寒天不辞辛苦而来听经,这种求道的精神,令人钦佩。诸位既到宝山,那就不可空手而回;无论大小宝贝,都可随意取些回去。听经求(P300)道,有得于心,就是取得宝贝。今晚的讲题是《正信佛教徒应有的认识》。在中国人讲经,必有一部经做讲本,如讲《法华经》则有《法华经》的本子,讲《楞严经》则有《楞严经》的本子。但在缅甸、锡兰、暹罗等处,皆没有经本子放在桌上。试问当时世尊说法,是否也有一部经卷?须知世尊说法,不假思索,但视众生根器如何,随缘施设。佛涅槃后,由诸大菩萨、阿罗汉等几番结集,而成三藏。但依经说法,有点好处,亦有点坏处;这问题不在本文范围之内,暂且不说。现在来讲本题:
  “正”者,不邪为正。然何谓邪?不合道理的为邪,合于道理的为正。“信”者,信仰,即崇拜敬仰之意。孙中山先生所谓“由信仰而发生力量”,故力量发生于信仰。比如有人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或被旁人怂恿曰:“汝现未死,何必求生西方?设你应有九十岁寿命,便是长命。若尽日念‘愿生西方净土中’,恐汝将寿命,不到八十岁!因求生心切,无形中会促短你的寿命啊。然则念佛求生西方,岂非反为不美?”于是念阿弥陀佛的人,为旁人之言论所动摇,从此不复念阿弥陀佛,西方亦不求生,此人即是无信仰之(P301)力量。比如又有一人,念消灾延寿乐师佛,设有人向他说:“汝觉人生苦么?”其人答曰:“不痛苦。”“长命快乐么?”答:“长命则快乐,我愿长命。”汝以长命为快乐,假定你寿命活至一百岁,一千岁,乃至八万四千岁,你愿满足么?但普通的人,寿至八十则耳聋眼蒙,手足颤动,儿媳还要骂他:“老东西何不早死!”罢了!罢了!长命也是无用,不如念句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为好。于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的人,自知错误,遂转念阿弥陀佛,此亦无信仰之力量。或谓宜两者俱念,念一句药师佛,念一句阿弥陀佛,则两全其美。然此法亦不好,何以故?因一则求长寿,一则求生西方,将来死不得,活不得,如何是好?
  总之,此等人就是信仰力量不充足。如有真实信仰力量者,要在千军万马当中,不能夺其志。刀锯在前,釜镬在后,坦然不惧,丝毫不动,到此田地,才有信仰之力量。比如为匪者,他岂不知有法律,有宪警?但他窃盗之心,以为每日工作,所得不过一二;当教员者,舌敞唇焦,每月所入不过数十元;做官者失业数年,久候方得一官半职,然亦不过百数十元之薪俸;做(P302)生意者,世界呈着不景气现象,不容易赚钱。我何不做个土匪,乐得弄些钱过生活?此种信仰不合正理,是谓邪信,邪信是要不得的。
  要知此种信仰不可倚靠的,设有人发其罪,则性命难保。凡世间人不致力于本业,而妄求侥幸以图逞雄于世者,犹小学生之不肯动学,而望于考试时,求教师多给成绩分。而此种靠为住之信仰,亦谓邪信。邪信约有二种:(1)自已犯罪,希望求人庇护。(2)自不修福,希望他人赐福;此皆迷信之人物。世人谓天官赐福,实则“祸福无非自已求之者”。福要自修自得,不可他求;祸不能庇护,终有报应之日。“正信”之辨,大抵如此。
  佛者,觉也,即明白通达觉悟之意。设有个人对于事事物物,通达明白觉悟则谓之觉。但要知所谓通达明白觉悟,非世间人所能有者。盖世人有明白此,或不能明白彼;明白今生,又不能明白来生。世人之觉悟,不过饥思食,寒思衣,求屋宇以避风雨,操工作以维生活;自生至死,只知谋衣、食、住、而已。然不特为自身谋衣、食、住,且为一家人谋衣、食、住,能为国家民众谋衣、食、住者,此人为谁?孙中山先生是也。孙先生要保存全国的(P303)人,是谓民族主义;民若无权,即为孱弱民族,故有民权主义;民既有权,则须有生活,故立民生主义。而孙先生不独为一家谋衣食住,且为现在未来全中国的民众谋衣食住。果真全国人皆奉行《三民主义》,则全岂有不太平?
  大地众生个个在迷梦之中,生而死,死而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无有了期。设或做一点好事,将来可以生天,天福一尽,依旧堕落;设或做了坏事,则三途有分!我今生在这人道中,已觉不胜其苦,何况更堕三途!?故未学佛者,前路茫茫,不知归宿何处。既学佛的人,须求来生胜过今生,不可使今生胜过来世,再进一步要做阿罗汉、菩萨。我想最低限度勿要失却人身,所谓人身难得,如爪上土。试以广州而论,人多呢?畜生多呢?以宝源北街而论,人多呢?畜生多呢?由是推及世界上,人多呢?畜生多呢?须知畜生是多于人类千万亿倍,故曰“人身难得”。岂我应做人,而牛马应做牛马吗?何以“上帝”不公平如是呢?昔人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们现在既得人身,而不求度,设或将来做猪做羊,当(P304)被宰杀之时,呜呜而鸣,血溅屠刀,痛入骨髓;此中滋味,思之,真是使人不寒而栗啊!
  我们要得人身,就要有得人身的方法,此法就是皈敬三宝。何谓三宝?(1)佛宝,(2)法宝,(3)僧宝。皈者,归向之意;敬者,敬仰尊敬之意。凡人要来世得人身,那必须皈向三宝,恭敬三宝。苟不皈敬三宝而毁谤三宝,欲得人身,万难万难。昔佛与阿难尊者宴坐树下,佛以手指甲取泥土问阿难曰:“我手中土多,抑大地土多呢?”尊者答曰:“大地土多,手中土少。”佛曰:“世间众生之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古人云:“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比如有凶徒打死一个人,警察即将他监禁,或监禁至数十年。在我们眼光观之,觉得数十年时间很长,但此凶徒获此报者,罪不过杀一个人耳。若我们从无始劫来所作之业,无量无边,将来应得何罪?就以今生而论,我们自少至老,年年如是,月月如是,乃至每秒钟亦复如是。心之所念,口之所言,手足之所行为,善多呢?恶多呢?有罪呢?无罪呢?唉!罪与业如影随形;自己造下孽,不须阎王鞫审,只须抚心自问,(P305)有罪戾吗?须知恶事不可覆藏,欲盖弥彰!
  所谓佛者,觉也。所觉者何?所觉者是;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盖种瓜者,不能得豆,种豆者不能得瓜。所谓种苦瓜不能得甜瓜,种甜瓜不能得苦瓜。杀人放火者不得生天堂,修行学道者必不堕地狱。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此之谓也。
  云何为徒?徒即弟子之意;学在师后名为弟,解从师生名为子。弟者对兄而说,子者对父而言。以僧为父兄,苟有不明之处,要虚心请问,因他是我的师父。从师父知,从佛口生,从法化生。试问我们能否成佛?若成佛,由何而成呢?我们之成佛,乃生生世世由师父指导之功,才晓得修行;因晓得修行,才晓得成佛。故我将来之成佛,乃由师父教导之功而来;而师父之能教导我者,由研究经典而来。然此经典乃世尊所说;苟世尊不说,即我师父何能懂得佛法?故僧从法来,法从佛来,佛从法来,法又从僧来。若佛不从法来,难道是由天上掉下来,地下生出来?因其依经修行,而得成佛。但在未成佛之前,同是众生;即现代之大博士、大教授,要不是出家人对他说(P306)佛法,他亦不能懂得佛法。所以说离了法,离了僧,则亦不能成佛。
  我们对于佛法僧三宝,不可分别轻重。有些人只知拜佛,对于出家人老是抱着藐视的态度,这是要不得的!有些人只知研究经典,但不肯拜佛,此是重法轻佛。若无佛,那有法?又有些人对于师父则尊重礼拜,或送衣服,或送饮食等物,但不肯看经,只求得个师父就够了,此是重僧轻法。若无法宝,师父又从何而来?我们中国佛教徒于一百人之中,有九十九人有此弊病。我看中国信佛的人,如此错误真是苦得很!
  现在高楼大厦,将来蔓草颓垣;现在儿孙满堂,将来非汝所有;现在繁华富贵,将来如梦如烟;美味在前,经过三寸喉咙,变作粪秽。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所以要皈依三宝,多修福慧,福慧完满,即可成佛;而最低限度,亦不致失去人身。试看你们有屋住,有父母,乃至件件俱全,可是我们则件件缺乏。你们乐,我们苦,岂“上帝”之不平等如是耶?要知福慧乃自己求之,祸辱亦自己造之,谚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故劝大众,先要修福。(P307)
  求福之法,要利益他人。好比对方的人,不论是父母、兄弟、亲戚、邻里,乃至社会国家,凡有丝毫损人利己之行为者,谓之害他,此就是折福;若无福即有祸。祸非外来,亦由自作耳。故曰:“为人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我们要恭敬佛法僧三宝,若人人学佛,人人都是良民;四万万人学佛,四万万人都是良民;此良民乃由僧伽教化来的。僧由法来,法由佛来,佛由僧来。故佛法僧三者,是大地众生之明灯,是大地众生之朗月,亦是大地众生之慈抗。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六、研究宇宙人生观的结论
下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四、佛教是正信积极而生利的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五、佛教的人生学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三三、人心莫测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四八、扫帚
 成唯识论讲话(卷三)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五、世法与佛法的不同点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五、佛教与宗教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一八、刚毅与宏量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八八、大慈正信会缘起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三九、谈孝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十八、种子的来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Lankavatara Sutra - Chapter VII. Self-Realisat..[栏目:A Buddhist Bible]
 相应21经 拘利村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持名念佛[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有仁爱之心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栏目:蔡礼旭老师]
 成唯识论讲话(卷五)[栏目:慈航法师]
 荣华富贵不是争来的,是修来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15 四位夫人[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佛教因果的特质 (法信居士)[栏目:因果原理]
 101 电话铃响了……[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张总[栏目:当代佛教学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