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胜有声
佛光山自从开山以来,就有个荣民出身的聋子,很热心加入挑沙肩土的行列。但在工程进行中,因别人常要知会招呼他,他怕给别人添麻烦,因此向我表示想转到朝山会馆的厨房,担任煮饭的工作。
每天在会馆用饭的人数上千人,每逢春节,更有上万人来吃饭,但他从来不误时,没有发生过让客人等饭吃的纰漏。你只要写上明天用饭的人数,他的心里好象有个标准的度量器,知道需要煮多少锅的饭,让客人吃饱。
二十几年来,他除了掏米煮饭,也不爱说话,总是别人还沈睡于甜蜜的梦乡中,一线曙光微露时,他即起身作务,无视于冬季清晨的酷冷。
二十几年来,他除了掏米煮饭,也不爱说话,总是在别人还沉睡于甜蜜的梦乡中,一线曙光微露时,即起身作务,无视于冬季清晨的酷冷。
他无病无恼,从壮年到老年,不仅没有请过一天假,更没有休假的需求,长年无休地和千千万万的人结缘。厨房的义工来来去去,只有他如如不动。有个年轻的义工好奇问他:「邰伯伯,你煮了几十年的饭,怎么都不退心呢?每天要煮那么多的饭,你不觉得辛苦吗?」邰宝成回答说:「来山上拜佛的人,都和我是同一信仰,就像我的兄弟姊妹回家一样,我煮一点饭,聊表我的欢喜而已。」
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活在一个没有声音的世界,无法与人一起早晚课诵,聆听寺庙的歌咏赞呗。用他洗米的水声,演奏悠扬的钟鼓梵乐,一锅锅生米熟饭,都记载着他对人间怀抱的至情。
他将几十年的青春岁月,奉献布施给大众,晚年,佛光山常住奉他为功德主,安排他在精舍安养天年。
成功的定义,不一定是用地位和财富来界定,应该是坚持良善的真心,利益他人的信念,不受动摇,至情无悔。
我们仰望的成功名流,毕竟只是千万人之一,离我们太过遥远,反而平凡小人物的故事,才是人间荒漠的甘泉,灰暗城市的星光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