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32.离苦之道
 
{返回 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61

星云法语
32.离苦之道 
 

  人人都希望幸福快乐,不要有烦恼痛苦。如何远离烦恼痛苦呢?
  一、要明因识果:我们的痛苦其来有自,比方说:贪爱美食,吃得太多,肚子就会胀痛;欺负别人,别人当然也会欺负我们,彼此都有因果关系。佛经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意思是菩萨懂得因果,知道种子播下,一定会结果,所以菩萨不随便造作恶因。然而众生愚痴,不怕造因,于是杀人、窃盗、抢劫、绑票,坏事做尽,等到恶果现前,受法律制裁,鎯铛下狱时,悔之已晚!所以要远离苦恼,就要明因识果。

  二、要谨言慎行:古德说:“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又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一切的灾殃祸患,往往是由于一句话不小心伤了别人所造成。虽然有时是无心的,有时是无意的,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因此,我们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要处处小心,不要刺伤别人,打击别人,给别人难堪,这样就不致于有不好的结果了。

  三、要防非止恶:所谓防非止恶就是四正勤中“已作之恶令息灭,未作之恶令不生”,也就是杜绝恶行、防患未然。一个人如果能时时自我观照,不做坏事,不生起非分的心念,便能止息诸恶,而不致招感苦果。

  四、要摄心正念:佛经上说,众生每天在举心动念之中,无非是罪,无非是业,只因心念微细,不容易察觉,因此任凭它带着我们造作种种恶行而不自知。因此我们要谨慎照顾我们的心念,要用般若心去摄伏贪欲,用慈悲心去化解瞋恨,用清净心去修养我们的言语行为。

  所以,离苦之道是:

  一、要明因识果。

  二、要谨言慎行。

  三、要防非止恶。

  四、要摄心正念。


 


{返回 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33.如何进德
下一篇:31.快乐之道
 87.美化人心
 7.人生之最
 29.四等人
 1.幸福的人生
 53.行为的结果
 43.维护正义的勇气
 16.做人处事的态度(二)
 94.点亮心灵的灯光
 37.缘
 50.如何健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戒律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析[栏目:戒律学研究]
 大乘无上续论释·善说日光 菩提品第二[栏目:大乘无上续论]
 菩萨道讲自利利他,这个自利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的保障?[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大悲心,无怯弱[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第三篇 瞋 - 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栏目:放下的幸福]
 般若灯论释卷第二[栏目:龙树菩萨]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4[栏目:佛学问题解答]
 续·我的佛教观 译后小记[栏目:池田大作]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