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平等的慈悲 1993.3.1~1993.3.15
 
{返回 星云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39

星云日记
平等的慈悲 1993.3.1~1993.3.15 
 

  三月 一日  星期一              
  得知佛光山正在筹画的佛光大学校址将择定宜兰县的礁溪乡,高雄县长余陈月瑛先后打了三次电话向我“抗议”:佛光山要办大学,早就说好要在高雄县,怎么可以跑到宜兰去呢?

  我非常佩服余陈县长的远见、胸襟和施政理念。要带动一个地方繁荣,除了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外,最重要就是要有学校,才有未来。余陈县长很有心,一再争取佛光大学在高雄设立。还记得前年农历过年初一,一大早就带我到高雄县境内找土地,近二年来,先后看过鸟松、燕巢、仁武各处地理环境,奈何始终因缘不具。前两天我在台东弘法时,余陈县长几番电话联络,约定今天到田寮乡与乡长黄万全及土地所有权人等,会商在田寮地区设立大学的可能性,对余陈县长的诚意及其锲而不舍的精神,深为感动。上午特嘱慧军先行前往了解情况。

  十时,应国立高雄师范大学黄正鹄校长之邀,对全校师生开示。高师大早在二十多年前薛光祖先生担任校长时,就常鼓励学生到佛光山参加佛学研习营;佛光山的法师也常到高师大说法,佛学院每一学年都有高师大教授来开课,彼此也藉着活动和师资互相交流,期望在黄校长的努力下,“佛学”能正式纳入高师大的课程。

  今天是高师大新学期开学的第一次周会,也是活动中心落成以后第一次使用,我很高兴前来为这些未来的老师们,提供佛门中师长给予我的教导,以及我对此圣言量的感受、体验和心得––“格言的启示”。

  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主要在说明教育是继续不断地重新组织生活经验,从此经验中增加个人主宰未来生活的能力,故教育与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身负教学之责的老师们,更担有良师兴国的使命,可见老师的重要性。在佛门里,通常把师长们称为“善知识”,在修持道上,善知识对我们有莫大影响力,依经典记载,菩萨的一切功德,都从善知识来––

  善知识就像慈母,能生出佛种。

  善知识就像慈父,能给予我们广大利益。

  善知识就像乳母,能守护你,不让你作坏事。

  善知识就像教师,能显示菩萨所学。

  善知识就像善导,能指示你走向波罗蜜道。

  善知识就像良医,能医治烦恼诸病。

  善知识就像雪山,能增长一切智乐。

  善知识就像勇将,能帮助你去除一切怖畏。

  善知识就像船师,能指引你驶入智能海洋。

  善知识是佛法大器,像江河能吞纳众流。

  善知识是功德处所,像大海能生出众宝。

  善知识是净菩提心,像猛火能链真金。

  善知识是能生世法,像须弥山出于大海。

  善知识是不染世法,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善知识能照明法界,像日光遍照四天下。

  善知识能长菩萨身,像父母养育儿女。

  所以,一个修学菩萨道的行者,不能以修一善、行一行、依一法、发一愿、得一记、住一忍为满足,必须要普修一切菩萨行,普事一切善知识,道业才易有所进步﹗

  三月 二日  星期二

  上午十时,在燕巢和教育部中教司司长吴清基、高雄县长余陈月瑛、高师大校长黄正鹄等共同主持高雄师范大学第二校区工教大楼破土典礼。

  教育部中教司司长吴清基在典礼中表示,感谢高雄县政府无偿拨用深水大学用地,教育部将全力支援高雄县的教育发展计画。

  县长余陈月瑛谈到,为提升高雄地区的教育品质,在财政困难的情形下,仍向外借款买土地,来配合教育部设立大学计画,先后为中山大学、高雄技术学院、高雄工商专科学校,高师大并提供了二百二十公顷土地给教育部。台湾的大学大部分都设在北部,高雄在中山大学未设立前连一座大学也没有,希望在教育经费上,不要重北轻南﹗

  师大黄正鹄校长则说:高师大从师院开始,建校已有二十六年历史,对教育工作尽心耕耘,感谢县政府拨无偿用地五十甲给师大使用,希望将来能发展为综合大学,以培训各行各业人才,而不再局限于仅只是师资的培训工作。

  《金刚经》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今高师大二校区工教大楼破土,日后将会有很多有智能的教授和有为的青年学子,聚集于此。老师们有教无类的传道、授业,提供知识,实在令人尊敬。社会上追逐金钱的风气太盛了,求财是不重视智能的,但大学是智能之人聚集的地方,共同关心学问和智能的薪传,这是教育之光的发源地,也将普照到全世界。破土时,特提取法语––

  “青山重迭大学城,师范大学今奠基;

  春风化雨开学日,莘莘学子万万千。”

  今天是寿山寺建寺三十周年,我自一九八五年退居以来,几乎把所有的职位都已辞去,唯独寿山寺的住持到今天还是由我挂名,但大家都忘了我还是住持,这实在是不应该的事。为了对寿山寺信众表示抱歉,利用三十周年纪念法会的机会,今晚专程到寿山寺和莲友们相聚,共同回顾历史一番。

  寿山寺里现宝相,施主家家皆吉祥。

  从民国四十二年(一九五三)我到高雄弘法,直到民国五十三年(一九六四)寿山寺落成,这十几年来,人生变化很大,但我依然可以看到很多熟面孔,如:张林罔雀、蔡许玛珯、曾进朑、欧阳金善、陈剑城、朱慈目、苏陈秀琴、吴陈玉梯、林吴牡丹、郑银、蒋黄候抽、陈秀足、林玉梅、陈玉云、郑洪秀月、洪山东、林见福、洪吕淑贞等,他们对道场的护持和信仰的坚定,四十年来如一日,反观那些在佛门流失的僧众,岂不惭愧?

  依我的记忆,片断地和信众话旧,当初建寿山寺的因缘––

  民国四十二年农历正月,在宜兰念佛会时,有位老居士对我说,二月分煮云法师要到凤山,但他很欢喜在宜兰弘法,要我跟他调换,叫我到凤山去。那时我刚到台湾不久,任何地方对我而言都是一样,所以就答应了。后来煮云法师从花莲经台东到凤山,凤山欢迎他的信众很多,也很热烈,煮老就安住在凤山,没有再离开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凤山举行露天布教,那时还没有电视,听讲的信众真是人山人海,收录在讲演集里的“如何医治人生大病”,就是那次的讲稿,到深夜十一时正想结束时,上千的信众一再鼓掌,并喊着:“再讲﹗再讲﹗”,我就随缘的又讲下去,印象中从那次以后,我的讲演就没有人喊过“再讲﹗再讲﹗”。有了那一次露天布教,就慢慢跟高雄结了缘。

  后来在高雄,大家建了佛教堂,我虽为佛教堂导师,但仍住在宜兰,每隔一、两个月才到高雄来一次。每次我到高雄,信徒都请乐队到车站来接我,然后几百人跟在我后面,如迎妈祖似的一路游行到佛教堂,离开时也是一样。为了避免这种场合,我就故意坐深夜十一时的夜车,或跑到台南去坐车,但接送的信徒还是一样多,这种迎送的方式使我有些困扰,心想高雄太“热”了(非天气热,而是人太热),我受不起,不想再来了。

  在高雄的另一件苦事是,住在七贤三路澳洲行的市姑跟我说,有位信徒生病,很想见法师,希望我能方便去探望,我就随缘的前往,才踏进门,信徒就很欢喜的把苹果、香蕉、汽水、饼干一样样的端出来,而且每一样都要我尝一点。而住在隔壁的另一位信徒,也很恭敬的请我到他家去普照一下,我只好随缘过去,一样是苹果、香蕉、汽水、饼干,每一样都要尝一下。然后,“师父,我家就在对面﹗”“师父﹗我家就在拐角的地方。”就这样一个对面又一个对面,一个隔壁又一个隔壁,一家又一家,一天下来,肚子实在吃得受不了,看信徒那么虔诚恭敬,就算胀破肚皮也要吃,我这一生的优点也是缺点就是不太喜欢拒绝人家。

  在圆环做牙医的翁太太(慈美的母亲),在佛教堂门口,看到我的车子要开走时,跑到车窗对着我说:“师父﹗您要再来﹗”这一句话,我不知道听了多少人讲过,但此刻那渴望的音调、诚恳的语气,却深深的感动了我,为了这一句话,打消了我想离开高雄的念头。

  为了佛教堂信徒的需要,我请了月基长老到佛教堂来任住持,每天领众唱诵共修。这期间也曾发生过一件不愉快的事:曾当选台湾十大建筑师之一的陈仁和居士,在建佛教堂时,将“卍”字写成“卐”字,虽曾向他表示写错,但他仍没有要修改的意思;他又在佛像旁立了两只狮子,信徒每次礼佛,就像在拜狮子,几次跟月基长老反应,信徒想把狮子搬走,陈仁和则要保护狮子,不准信徒搬动,结果双方弄得很不欢喜。

  佛教堂因人事不和,经费不足,故工程拖了很久。

  苓雅区和盐埕区的信徒,常因地域不同彼此分别排斥,我虽屡劝仍不得要领,只好说:“如果大家对地域的画分要那么计较,最好把佛陀请回印度,中国人拜印度的佛作啥?”

  为避免彼此碰面不和的气氛,盐埕区的信徒就开始找地,想另建一座寺院。那时市长陈武璋先生,要将原来的西本愿寺(现在的妇女习艺所)还给佛教,但妇女习艺所要搬到哪里里去(有地没钱建),就一直搁着,议员洪地利先生很帮忙,就转移议会那块土地要让我建寺,我当时没有能力,只好让议会又收回去。

  后来,陈武璋市长亲自带我上寿山看地,有意将忠烈祠改建寺院,但唯一的条件是“建佛寺可以,但名称仍要叫忠烈祠”。我怎可住持不做做祠主?于是就跟市长建议改“忠烈寺”。但“寺”非“祠”,要议会拨款补助不易,为此一字之差,建寺的希望又落空了。

  后来,市姑陈太太看到寿山山下有块土地在建旅馆,钢筋都已经架上去了,但陈太太游说对方让我们建寺,并以二十六万元成交,为了筹这笔款,很多热心的信徒如永记的张林罔雀、六姐苏陈秀琴等多人四处奔波,一下子就把土地买下来了。

  为了方便监工,我最初住在登山街四十六号,后来搬到澳洲行的楼顶住了好久。从民国五十一年破土,五十三年落成,到今天刚好三十周年。

  寿山寺道场很了不起,现在看起来很小,没有什么,但它是佛光山丛林学院的发祥地。从寿山佛学院毕业的学生,目前都在各地弘法,并且也都驻锡一方,如––

  新竹莲华佛学院院长悟证、智光商职校长慧哲、台中慎斋堂普晖、花莲慈善寺绍滢、头份广修院真悟、台北竹林禅院性悟、马来西亚佛教青年会秘书陈爱珠、佛学院老师陈亚凤、嘉义圆福寺住持依严、另外还有道观、慧润、性光、会锺、性滢、慧严、禅慧、修慈、依戒、普现、圆一,以及主编《佛光大辞典》的慈怡、佛光山丛林学院最叫座的老师慈嘉、心如,曾在寿山佛学院担任训导和教务的慈庄、慈惠、纠察慈容、达和等法师,其弘法足迹已遍及全世界。这些僧才的培育,都归于寿山寺的贡献。

  每逢药师法会,寿山寺佛殿前的琉璃灯,每一盏都会结五彩的灯花舍利,有信徒想带回去,结果一到家,灯花舍利却自然消失了。宜兰雷音寺在打佛七时,大殿的佛像显灵,原本是慈眼视众生的眼睛却睁开了,不知感动了多少信众。佛菩萨很慈悲,知道不管人是如何细心的照顾,仍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菩萨一睁眼,不仅加强了信众信心,道场也会因之兴旺,故至今宜兰每星期六的念佛共修都不曾断过。同样的,寿山寺因有灯花舍利的瑞相,尽管普贤寺的佛殿有多大,大家还是喜欢到寿山寺来。

  寿山寺落成之初,对信众的接引很随缘,虽没有建立制度,但大家都相处得很和谐平顺,信徒就像家人一样,不仅能同甘共苦,更难能可贵的是有共识,所以才有今天的佛光山。

  “白头怀旧话当年”,一样东西要保存三、四十年并不简单,有时还可以列为古董,一份感情要维持三、四十年不变,更是难遭难遇,然寿山寺就是有这份福报,能拥有这种三十年如一日护持道场的莲友。有几位代表,诉说了他们的心声––

  曾进朑:“一看到师父进门,心中有股说不出的高兴,师父比三十年前老多了,仍在世界各地奔波弘法,今晚还特别拨空到寿山寺庆祝建寺三十周年,其中的酸甜辛苦,看在我们老信徒眼里,大家内心都很感动﹗

  我是因看了《释迦牟尼佛传》而认识师父,我负责的裕隆印刷厂因印刷“佛陀在菩提树下的法相图”才与寿山寺结缘。那时的莲友到现在已有不少人往生,但也成就不少人出家、入佛门、改变一生。师父常说:生生世世都还要做和尚,我们也生生世世发愿要跟随大师,要做师父的徒弟。”

  苏陈秀琴(一般信徒皆称她为六姊):“我的学佛因缘是因我有十二个很要好的同伴,互相结为金兰,我排行第六,故大家都称我为『六姐』,有一次,大姐带我到寿山寺礼佛,那时师父不像现在这么忙,信众们都坐在师父身旁听开示,一听就入神,忘了回家买菜、煮饭,那种初尝法味的法喜,让我只要有空,就跑到寿山寺来。

  由于刚入佛门,一些威仪礼节都不懂,但师父并不嫌弃我们,孜孜不倦地非常有耐心的纠正指导,我才能在佛门安住,自庆此生有机会遇到师父,才有福报学佛,更感念师父教化我们的一片苦心。”

  陈国和(市姑的第三个儿子,台大法律系毕业):“从小,母亲就常带我到各寺院礼佛,信徒们对母亲都热情招呼,母亲是因为建佛教堂的关系和师父结了缘,又参与了筹建寿山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诞节,各寺院附设的幼稚园都有表演节目比赛,原本寿山寺普门幼稚园得了第一名,但师父却放弃,让别的幼稚园得第一名,我能感受师父给人欢喜、包容他人的心怀,这也是师父给我最大的启示,至今我仍依此为座右铭。”

  其它如陈秀足、蔡赞辉、张林罔雀等多人,也相继起来讲话,我很感谢这么多人,让我们重温过去时光。

  三十年了,人生有多少个三十,如果大家都有看我在《普门》杂志连载的日记,就不难知道我是怎么老的,平时信徒对我的恭敬供养,我都认为大家恭敬礼拜的是佛法,非我个人,我甚少放在心上,但如果信众对佛门的点滴发心,我则会永远不忘。假如你们跟佛光山有三十年以上历史,如果在这世间上我走在你们后面的话,且我人也在台湾,我一定会向你们致敬。

  四十年前,我到宜兰雷音寺时,有人称我是“福如东海”;三十年前,我到高雄寿山寺时,大家说我是“寿比南山”,福也好,寿也好,总之在大家努力下,我们有了佛光山,不仅把佛法弘扬全世界,且法水已流遍五大洲。在今天寿山寺三十周年庆的日子,祝福各位信众,都能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信徒听后,都很感动,也很欢喜。

  晚十时,由寿山寺回佛光山途中,全身笼罩在一股浓郁的温馨中,三、四十年来,信众对我的主张、意见、看法、指示,都是百分之百的尊重,甚至连道场搬不搬?卖不卖?从不曾反抗过或有讨价还价的事情,这份情谊真是血浓于水,我很感动,也很欢喜﹗

  三月 三日  星期三

  清晨,焚香静坐,檀香炉内缕缕香烟袅袅上升,在炉口一圈又一圈的扩大、弥漫﹗“香”在佛门是十供养之一,有燃烧用的烧香、涂抹用的涂香、撒放用的末香;依产地不同,又分有天香、龙香、夜叉香、还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诸香。在经典上记载一位睺香长者,不仅懂得制香的方法,也能分辨香的类别和功用,如––

  人间有一种香叫“象藏香”,那是由两龙相斗时所产生的。此香只要小小一粒,其香云就能覆盖全城,闻到此种香味的人,七天七夜身心都会保持欢喜和快乐。

  在摩罗耶山中,有一种“牛头栴檀香”,用来涂抹身体,烈火就不会近身。

  大海中有一种“无能胜香”,若涂在战鼓或法螺上,能发出一种微妙声音,敌军听到,就不战而溃。

  阿那婆达多池边,有一种莲华藏的“沉水香”,其香气能薰遍整个阎浮提界,曾经使用过的众生,能断一切恶,成就清净戒品。

  雪山有一种“阿卢那香”,凡闻到这种香气的众生,其心能产生离弃染着的念头,若为他们说法,都能得到离垢三昧。

  罗刹所住的地方,也有一种“海藏香”,转轮王燃烧一小粒,他和他的四军,立即升腾虚空。

  善法天中,有一种“净庄严香”,诸天闻此香,都能发心念佛。

  须夜摩天里也有一种“净藏香”,天众闻之,都会立刻来听闻佛法。

  兜率天中“先陀婆香”,在一生补处菩萨座前燃香,能兴起遍覆整个法界的香云,从香云中落下许多供养品,供养一切诸佛菩萨。

  善变化天有“夺意香”,燃之,在七天之中,都会落下一切庄严器具,把大地庄严得清净无比。

  佛前顶礼三拜,祈祝––

  一愿佛光山弟子都能戒香严身,

  二愿佛光山徒众具智能香弘法,

  三愿佛光山僧众施功德香度众。

  上午十时,从佛光山出发往斗六,中午十二时十分抵员林讲堂休息并用午餐,功德主赖义明、赖薛云英夫妇、袁丽青、冯凤娇、曾美桂及佛光会员林分会会长黄上镇、丁丽英夫妇等多人,也都在旁作陪。

  席间赖义明居士表示,他原本有很多话要跟我说,且腹稿不知打了多少遍,但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我,却高兴得什么都忘了。

  黄上镇会长则说,他有很多事要请示我,但一看到我,觉得尽在不言中,好像没什么必要的话可说。

  我很高兴今天来对了,解决他们两位的问题,这种无问自解的调适方式,非具慧根者不为也。

  上个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联合报》刊载了今年农历正月初四,我到大陆探亲的日记,最近信众们和我的对话,都离不开其中的内容。以前我的文稿少有人会刊载,但最近坊间有很多出版社,都转载了我的作品,如:希代公司出版的《琉璃系列》、圆神公司出版的《开示录》、巨龙公司的《话缘录》、《远见》连载“星云百语”。另外还有一些无以计数的盗版、盗刊我的书和文章,看在弘法方便的份上,对盗版者我少有追究,但并不表示我不在意。有时一篇文稿从头到尾,没有更改一个字的盗刊过去;像有些小故事,是我创造的,却把我的名字给拿掉,将来还以为我盗用他人的作品。这种不尊重作者智能财的行为,在道德上就有所缺失,如何在文化界负起移风易俗的使命?

  下午一时三十分,前往黄上镇会长府上家庭普照。

  三时,在员林中洲工专校长汤振鹤先生带领下,于中洲工专活动中心,为中洲工专的学生们开示。

  面对这群活泼、精力充沛的青少年,很自然的就想到,以前我虽在丛林里就学,但我很会读书,主要是我从老师的教学法中,获取读书技巧,做学问的人最大缺失是不用耳朵,求学不专心听,法水如何进入心田?勉励学生们––

  痴人不可做要做智人,邪人不可做要做正人,

  恶人不可做要做善人,非人不可做要做全人。

  晚七时三十分,在虎尾镇公所内的中山堂,主持佛光会虎尾分会的成立大会。

  立委廖福本、林明义,县议员陈秀月、侯惠仙,虎尾镇长张世和、县党部主委薛正直、国大代表吴修荣、家扶中心主任庞震、虎尾女狮会会长翁秀祝、青商会会长王进雄以及云林县县长廖泉裕等贵宾,都在旁观礼。

  我对廖县长的施政理念至表嘉许,云林县离岛工业区的开发,将使云林县迈向全国第一大县,廖县长为使云林县从落后变成富有进步的做法,令人钦佩。一个公务员或地方官,为民众谋求福利,是正确的抱负和做法,但好人好事往往不会很顺利,看在为民众服务的分上,任何逆境,以平常心待之,是为上策。

  会中,分别为虎尾分会会长廖苑君、副会长王林快、林明义、蔡仁根,秘书林美智、陈嫦惠等人,授证授旗。

  成立大会圆满,又主持一场皈依典礼,有八百多名信众发心皈依,回到佛光山已过午夜十二时,守门的老伯为我开门,每次这么晚回山,心中总觉过意不去,因此每次总会带一些面包夜点送给老伯,老伯欢喜,我也很感谢老伯。

  三月 四日  星期四

  自从上个月宗务委员会会中决定“佛光山修行中心”禅净法堂于今年十月分,要正式举行禅七、佛七及八关斋戒等活动,这几天就有很多信众纷纷来电话,询问禅七时间,以及要采取哪里一个宗派为蓝本。

  我觉得“禅堂”,以能让人身心轻安法喜愉悦为根本,然后进而明心见性,凡事不要先分宗派层次,要站在佛法全面的立场观机逗教,不一定要采取哪里一个宗派,一切以融和为主。

  打坐注重“气氛宁静”及行住坐卧身心的调和安适,不要用理论来增加分别心,理论只是一种常识,佛门修持重在契机,应确实把握此原则,不要去比较佛法的高低或法门的优劣。

  上午十时三十分,和负责禅净法堂的心定、依宽、慧军、坚宽、依群、永传、满彻、满和等多人,一起到禅净法堂实地了解环境,初步演练入堂、开堂、出堂等硬件设备的缺失,期望年底能提供信众一个理想的禅坐场所。

  中午,小港佛光分会督导吴美智、会长江乌为及会员等十多人来访。由于小港禅净中心信众日渐增多,佛堂已不敷使用,每次共修或法会时,人多得连礼佛都没有空间拜下去,很想再觅一处小港讲堂,以方便信众们修持礼佛。信徒们对道场如此热心拥护,我当然全力支持,嘱慈庄专案处理,希望能满足小港地区信众的愿望。

  感冒已快十天了,咳嗽仍未痊愈,徒众一再请我回开山寮休息,午觉睡得很沉。

  晚,在书桌前,回了几封信函––

  “梁蝉缨乐团”负责人梁蝉缨小姐,因去年(一九九二年)得到佛光山文学创作奖,而与本山结了缘,最近她出版了一本《佛教古筝名曲集》,其特色为佛教筝曲模板,要我替她写序,感其与佛门的这段因缘,欣然提笔与之作序。

  大陆佛教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长者的鼎力护持下,名刹寺院纷纷开放重建,最近有些大陆出版社纷纷要求出版我的《释迦牟尼佛传》,此书自一九五五年起,先后已发行了三十二版,在世界各地颇为流通,此书最近能在大陆出版,是我多年心愿,当然我也乐于为序﹗

  住在台北现年八十二岁老荣民杜英穆先生,利用余暇编篡《珠玑小语》,将我在书报

  杂志上的文章择要编入,想广为宣传,以期改善社会不良风气,请我题辞––

  “杜英穆先生

  珠玑小语出版

  珠玑,粒粒皆宝;

  小语,句句如金。”

  菲律宾槟城慧音社庆祝成立廿周年纪念,我贺辞为––

  “慧音社二十周年纪念

  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里得几回闻。”

  三月 五日  星期五

  今年元月分,我就为自己订了一份新功课,想替初入佛门的信众写一本书《佛教》,用最精简的笔法,向大家介绍佛教教理的内容。早上牺牲看报的时间,初拟一些重点。《佛教》教理篇––

  1.怎么做一个佛教徒

  2.最初的根本佛法

  3.佛教的真理是什么

  4.如何实践佛法

  5.学佛的次第

  6.学道者的魔障

  7.佛学的组织法

  8.佛教的宇宙观

  9.佛教的人生观

  10.佛教的净土思想

  11.佛教的宗派哲学

  12.佛教的圆满世界

  13.真实的自我

  14.人间佛教的建立

  15.三世流转的生命

  16.佛陀的样子

  17.佛教的报恩主义

  18.佛教的主观与客观

  慈怡中午到法堂来告假,明天将回日本继续其博士课程。

  下午三时,到普贤寺与日文佛学院的学生们开示:

  世间上的人,要达到成功的道路––

  有的人是慢慢来、慢慢学,花很长的时间苦读(但这种学习方法太不经济了)。

  有的人虽不会,但可以一面做、一面学,因其有实际经验比较容易成功。

  我本身不曾读过布教、工程、弘法、知客、典座的课程,但我都抱着“我愿意”、“我想”、“我要”的心态,一面做事,一面学习,从错误中吸收正确的做事方法,后来才学会的。

  人要认识自己才懂得突破。以前若有人到少林寺练武功,少林寺是有门进去,无门出来;想出去唯一的方法就是能跳出三丈高的墙,就可出去。这表示三丈高的墙都有能力跳出去,至少有点能耐,不会被人家欺侮,败坏少林寺的名声。

  “墙”不仅要跳得出去,更要懂得自己适合跳哪里一道墙––

  1.个性活泼,讲求实用,能听能说,日文程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做知客、作简报、能联络、会安排,肯担当负责者,可以跳第一道墙,往横的方面去发展。

  2.语言为我们所用,不是我们被语言所用。懂得写信作文,参与国际日语会议,并可从事讲演翻译等工作者,可以跳第二道墙。

  3.能十年寒窗苦读,将来可做专家学者,着书立说,佛学、语文皆专精者(这就好像宝塔,越往上,空间就越小越窄),可以跳第三道墙。

  此三道墙,没有谁大谁小,同样重要,要知道自己的专长才能选择跳哪里一道墙。

  “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是我的一个理想。由日文佛学院的同学来负责普贤寺的寺务,佛光山就不必再特别派住众来服务。学生们可以一面读书一面学习寺务行政,三年下来,佛门的四十八单职事都可以学会,不必等毕业后才开始学做职事(只是有些专才要提拔,非一视同仁),如果此实验能够很顺利的话,佛光山派下的各别分院都可以办佛学院了。我告诉日文佛学院的同学––

  学习就是要担当,没有什么所谓好不好或愿不愿意。

  出了家就要识大体,龙天常住托付给我们的,怎可儿戏。

  不要因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脸色,在心中七转八转的转不过来。

  学习做事不要计较名位,会做事才重要。

  思想要单纯,不要钻牛角尖,对自我利害得失不要太计较。

  意志力可以克服困难,凡事要由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三月 六日  星期六

  沐着晨光,浴着晓风,上午七时正,驱车直奔台北。一路上,只见远处绵绵不绝的山岭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连近在咫尺的景物,看上去也只是浓淡有致的水墨画,让人体悟一种神秘的朦胧美。渐渐地,晨光熹微,云雾慢慢地散向四方,山岭上树木的颜色已经清晰可辨,两旁的木棉树都盛开着灿烂的花朵,骤眼望去,火辣辣的一片红色,好美啊﹗偶尔一阵微风,将稻田的水面吹起无数粼粼的波纹,煞是好看。随着人起人忙,路上的车子也越来越多,又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早晨﹗

  九时三十分到了三义车亭休息站,慧军下车买了六碗香喷喷的素面请大家吃,满和、满果、觉幻等都吃得很香、很高兴。不久,我们来到头份禅净中心,当家永澄告诉我,信徒非常渴望我能为他们题字,故一早准备了文房四宝,待我一到就动笔,我也一鼓作气地写了十多张毛笔字,最后以“心中有佛”送给远从佛罗里达州来的萧京娥师姊,她亦欢喜接受。另外,我又题了一张“行八正道,重六和敬”八个大字送给头份禅净中心,希望佛光山所有的弟子都能依循佛陀的教诲,奉行八正道,安住六和僧团。

  中午十二时,来到板桥讲堂,看到正在厨房忙碌的依德,不禁问道:“印度朝圣团的领队,怎么还在这里煮饭?”依德兴奋地说:“因为今天师父要来,所以让大家先行,我明天才到泰国去跟大家会合。”依德向来以酥酡妙味供养大众,广结善缘。令我感动的是每次饭菜上桌后,依德都一直站在身旁,直至看我们吃得很欢喜才放心地坐下来。可能是这种身心真诚供养的关系,我吃得特别多、也特别香。

  下午二时,在板桥讲堂主持了一场皈依典礼,这次参加皈依的千名初学佛者皆属“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社会中坚分子,平均年龄才三十多岁,由于大多数人星期六还要上班,他们特地向公司请假,这种学佛的热诚我觉得非常难得。

  皈依结束后,又来到台北圆山大饭店为赵宁和刘茵茵主持佛化婚礼,整个十二楼大厅筵开一百二十桌,一片喜气洋洋,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有总统府资政蒋纬国将军、总统府秘书长蒋彦士、黎玉玺、章孝慈、楚崧秋、祝基滢、华视董事长武士嵩、总经理张家骧、男方介绍人朱宗轲、女方介绍人汪元仁等千余位学术界、文艺界、政界、军界知名人士。想不到在客厅中更巧遇第八军团胡家麟司令官伉俪以及二十多位将军,胡司令看到我,高兴地说道:“大师所到的地方都是众星云集啊﹗”接着,碰到蒋彦士,他说:“我指着『玉琳国师』的片子,告诉李登辉总统,这是星云大师编的剧,对社会有贡献,真的是非看不可﹗”武士嵩则向我提起曾经以一块钱请我主持“星云法语”的往事。过了不久,我又接受了中视“女人女人”制作单位的访问,先后与柴松林教授、境管局局长汪元仁等人见面谈话。

  晚上六时三十分,新郎、新娘随着悠扬的结婚进行曲和宾客们热烈的掌声,在八位法师和二十位普门寺青年菩萨的引导下,徐徐地步入礼堂,接受亲友们的祝贺。婚礼中,我希望赵宁要:

  1.做一个如英雄护美的丈夫

  2.个如君子诚信的丈夫

  3.做一个如男子尽责的丈夫

  4.做一个如劳工服务的丈夫

  5.做一个如居士有德的丈夫

  6.做一个如禅者幽默的丈夫

  为人妻子的刘茵茵,我希望她:

  1.做一个勤于家务的妻子

  2.做一个善于教化的妻子

  3.做一个习于慈爱的妻子

  4.做一个肯于赞美的妻子

  5.做一个长于职业的妻子

  6.做一个热心公益的妻子

  最后,两位新人在“美满姻缘”的歌声和祝福中完成了终身大事。

  三月 七日  星期日

  今天应泰国法身寺的邀请,为该寺主持“万佛节平安灯点灯典礼”,七时余坐车前往桃园机场。

  在车上,永均拿了昨天为赵宁居士和刘茵茵小姐证婚的报纸让我看。各家报纸都以显著的版面和彩色相片大篇幅的报导,这对佛教的弘传有很正面的影响,尤其使社会大众了解佛教的人间性和生活性,不再混淆出家法与在家法,更可澄清误以为佛教是悲观、消极、与世隔绝的刻板印象。而佛教界也会了解到,庄严有意义、合乎时代的佛教仪礼,是佛法“不离世间觉”社会性的具体实践。西方宗教就是透过宗教仪礼,紧紧地和西方社会连结在一起;不但婚丧喜庆,连法庭作证、总统就职都得手持圣经宣誓。我也曾应邀为美国加州议会开议主持诵经祈福。因此我建议佛教界应尽快着手制订一套适应大小场合、各种需要,包含婚丧喜庆、甚至议会祝福、总统就职的佛教仪礼参考标准。使佛教能为台湾社会端正礼俗多尽一份心,佛教与社会能更紧密融和在一起。

  这次随我同行的有慈庄、慈容、慧军、慧群、满果和满华。飞机九时多起飞,途中在香港滞留约五十分钟,下午一点半左右,在曼谷廊曼机场降落。一步出空桥,法身寺的法师和信徒们早已在等候了,信徒们更是用金色的供盘,盛着茉莉花串成的精致花环,一一供养。随即由机场的官员陪同到贵宾室,并收走我们的护照和行李单,办理优待通关。在贵宾室见到上次在佛光山举行世佛会时,代表法身寺的副住持达特吉佛法师、弥达难陀法师、禅智法师、禅祥法师、徐伟伦居士、范淑智居士、希丽潘博士,几乎我认识的都集合来了。法身寺如此费心安排,真是令人感动。

  二时三十分左右抵达法身寺,先在客堂用茶,说明行程。三点半,正式由大门进佛殿;住持苏达玛雅那法师在殿外结集了僧俗二众欢迎,信徒都虔诚跪下合掌,走在红地毯时,两旁穿着白衣的优婆夷,纷纷撒下茉莉花瓣供养。到了佛殿,他们请我点烛点香供养三宝,并用中文诵了一卷《心经》,祈求泰国国泰民安,法身寺法务兴隆,僧众福慧双进,信徒平安如意。双方依礼接驾礼座,最后在大众摄影的闪光灯下步出大殿。

  六时五十分,我们的车队在法会广场外停下。下车一眼望去,夕阳彩霞照在青青草原上,数万信徒星罗棋布整整齐齐排列在会场,但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有微风里断断续续的虫叫声,非常宁静庄严。住持、副住持向前相迎,我们共同领着两百多位比丘,缓缓走进会场。会场以一尊洁白的佛陀圣像为中心,在供奉佛像的小丘上,围绕着一千多位穿搭黄色袈裟的僧伽。中间隔着一圈莲花池,接着就是阵容壮观辽阔的白衣居士。

  首先我为大众开示,我以“佛如光,法如水”为题,讲了十五分钟。住持开始带领大众诵经和禅坐,约一个半小时;全场除了梵唱,没有其它的杂音,更没有人走动,住持唱诵一句,大家跟一句。在整齐庄严的梵唱中,太阳下山了,而又圆又光亮的明月,渐渐升了起来。半途并由副住持领导出家众手持烛灯,绕内场三匝;白衣在外场也同时绕场三匝。归位后,由住持用特地学来的中文,请我为万佛节平安灯的母火点灯。母火设计很别致,有一点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我在点火台一点,环绕在母火四周的一、两百盏小灯,依序一一被互相引燃,直径五尺大的母火才轰然被点亮。随之,全场一万多盏灯,也逐渐一圈一圈地亮起来,并悠扬飘逸着由可爱纯真的童音所唱的平安灯颂。全部灯都被点亮后,住持再领着大众唱诵三皈依祈愿。最后在西洋交响乐的伴奏下,传唱出低沉而庄严的巴利文梵乐,远处灯焰也烧出“佛光法身普照世界”的中、泰文字样。

  被安排在贵宾席旁的佛光山印度朝圣团约一百位信徒,于法会结束后还感动不已,怀念的说:“终身难忘﹗”“一辈子也忘不了﹗”

  真是一场灵山胜会﹗佛陀时代的再现﹗

  三月 八日  星期一

  早晨从鸟叫虫呜中醒来,推开阳台的拉门,看到满园绿意盎然的景致:有蓊郁稠密的林木,色彩艳丽的花朵,水光漾然潋灔的花池,悠然自得的小鱼,加上线条朴素典雅的建筑物,这一切都闪耀在春阳的金光下,真是美不胜收,令人舒服极了﹗昨晚近十一时才到,来不及浏览,朝晨才发现,反让人惊喜。亚洲科技研究所(AIT)设在如此优美的地方,真是莫大的福报﹗

  副住持达特吉佛法师、弥达难陀法师、禅智法师、禅祥法师来陪我们用早餐,还有多位信徒和优婆夷来招呼,如此劳师动众,实在不敢当,也不习惯;但又不能请大家一起用餐,因为在泰国在家众是不可和出家众同桌进食,或较早进食的,只好入乡随俗了。

  从用餐完到出发前去法身寺之间大约还有两个小时,法师们不停地提出各种问题:国际佛教如何发展?国际佛教组织如何合作?佛教所面对的现代社会问题,如何提出看法和解决之道?佛教本身如何现代化?佛教界的领袖们如何联谊?南传教区如何处理比丘尼教团重建的问题?在提倡平等民主的时代,佛教妇女如何定位?大家如此勇敢面对现实,关心佛教的千秋大计,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这样想,佛教的现代化、国际化必定很有希望。

  九时余来到法身寺,住持苏达玛雅那法师、多位法师、和多位白衣干部在会议室门外相迎。住持一见面便说:“从昨天见面以来,便感觉大师的来到,好像一位年久未见的家中长者,像父亲回来一样,好温馨﹗”而我自己也觉得好似回家一般,我以为佛光山就是法身寺,法身寺就是佛光山,只要是秉持佛陀教法成立的弘法教团,对我来说便是我的家,法身慧命之家。

  住持在会谈一个小时,陪我看幻灯简介,互赠礼品后,因须主持在泰北山区的禅修法会,就先行告辞。法身寺住持每个月只在法身寺三天,以听取报告和主持会议,其余时间全在丛林道场负责教育人才。而行政工作全权委由副住持管理。这和中国佛教的大丛林,住持只负责领众梵修的情形相同,也和我的理念一样。我一再告诫佛光山已当住持的徒众:“住持要管法,不要管事。”尤其男众,不要认为没管经济和人事的事务,就是没权,就不像住持。我当佛光山的宗长三任,从来也没管过钱;住持管的是政策、原则、如何培养人才?如何用人?当然当家的也应秉持住持的意见办事。当我得知法身寺如此有制度后,变成我催住持赶快走,以免耽误事情。

  中餐后,休息到下午两点,正式举行座谈会。经过热烈的讨论,达成多项协议––

  一、佛光山与法身寺缔结为兄弟寺,并分别于今年十月在佛光山,和明年此时在法身寺签约。

  二、双方交换所有的出版品,包含书籍、期刊、录音带、录像带等等出版品。

  三、在双方的期刊上互相介绍彼此的活动和言论。

  四、交换国际弘法的各项信息。

  五、交换教授和学生,促进教育交流。

  六、派员互相访问或参加对方的活动。

  七、共同举办国际性的学术或联谊活动。

  座谈会结束,分乘七、八辆车参观法身寺各项设施。

  法身寺创建至今二十三年,由现任住持的禅坐老师,一位终身的优婆夷所创立。秉持着佛陀的本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做为创寺的基本理念,故以“法身”为名;不执表相,直指本体。多年来注重在人才的培育、制度的建立、信徒的教育和社会的福利上。住众成员大多数是高级知识分子。常常为公务员、军官、大学生、高中生、企业职员代训禅坐和佛法,也时常举办短期出家修道会,平时周末每每有近万人参与法会,所以他们为这座距曼谷只有十六公里的法身寺,取名休闲禅修中心,是曼谷市民假日休养身心的最佳去处。

  法身寺占地约三百多甲,有佛光山的六倍大,是水源充沛,绿草如茵的平地。目前除有庄严的大殿、简单的客堂、会议室、办公室外,还有二十一座比丘的僧寮,数十栋沙弥、优婆塞、优婆夷的寮房,更特殊的是有十多个固定铁架的大帐篷;大的可容上万人,小的也有数千人。这么简易的设备,就能有如此巨大的弘法效果,让住在台湾的我们不禁赞歎:没有台风真好﹗另外就是昨夜举行法会的大广场,可容纳十万人以上,很有原始佛教旷野说法的风味。几年前,在台湾办“回归佛陀时代”时,就希望能有这样的场地,在泰国看到了,一样高兴。但是纵然有天时和地利,也要有人和才能发挥啊﹗

  法身寺开发以来,饱受媒体的攻击、社会的批评,甚至同门的质疑。起因都是他们想要有所作为,他们重视信徒,重视社会,积极推动文化教育;可视为一老干新枝的温和改革团体。对这些批评,现在当然都不足为虑了。但为什么世间都是一样,想做事、有力量的都要受到毁谤?或许这就是佛法上所说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法身寺有些情况跟佛光山完全一模一样。刚开始的时候,说是共产党支助的;有成的时候,说我们支助共产党;共产党垮台了,说太世俗化、太企业化了;总之,任何时候都有说词批评。为什么见不得别人好?不过,后来我也释怀了。谁叫我们做得太好?占了别人的光。让人家说一说,平衡一下情绪,也是应该的。

  我最有兴趣的是寮房和起居生活。沙弥的寮房都是用茅草搭建而成的高脚屋;在家众的稍微好一点,建材是木材和铁皮。都是十六人一间,每人只有一张草席、一件毯子、一把雨伞、一张蚊帐和少许的私人物品;在家众多一个枕头而已。起居时间则是:五时起床禅坐,六时外出托钵,七时用餐,八时上课或工作,十一时午餐,十四时上课或工作,十七时自由活动,十八时晚课,二十时禅坐说法,二十二时养息。如此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是我们修道人的本分。

  下午五时离开法身寺,到古典饭店与印度朝圣团会合晚餐。路上塞车塞得很严重,据说曾有过七分钟的路程却花了两个小时的纪录,所以迟到了一会儿。

  餐后,跟信徒讲话,将自己六次朝圣的体验说给他们听,还给他们三个习题,要他们好好参访。祝福他们此去圣地,一切顺利,信心增上,法喜充满。

  三月 九日  星期二

  上午前往曼谷新开发区佛光山预订的道场查勘工程。在路程途中,看到整个市区到处都是鹰架,到处都在工程中;近几年来泰国的经济不断在起飞,似有成为亚洲第五条龙的趋势。我在内心诚心的祝祷:精神与物质并进,佛法与经济齐飞;让佛国成为完整的净土,也更进一步证实,佛教国家不但是精神文明的国家,也是经济富裕的国家,如日本、台湾一样。

  我记得这一两天为我翻译泰语的徐伟伦居士曾告诉我,他有一个员工四百人的工厂,他规定每天早上要诵经禅坐十分钟,实施下来不但没有员工反弹,大家反而更稳定、更勤快,真是一个佛化的公司﹗世界各地的佛教徒老板们不妨也考虑看看,不过最好也能顾及其它宗教的信仰者,采自由的方式进行。

  佛光山曼谷道场位于市区新兴区域,一栋三十二层高的现代办公大楼顶层,共有三百六十坪左右。该楼目前已建到十三、四层,预计明年后半年可完工。内部隔间和装璜,也委托建筑公司做设计。这次能有如此好的因缘,建筑公司老板的诚意、吴师姑侄儿林聪明先生的居间协调,慈庄的来回奔波都是功不可没。明年道场成立后,必能为此地信徒带来信仰上的新希望。

  出了建筑公司搭车时,发生一点小意外。慧群扶我上车后,忽然大叫起来:“My  Foot﹗”原来司机先生没拉起手刹车,地面稍微倾斜,车子滑向前把他的脚压住了,慧群用英文对司机大喊,泰国司机听不懂,一紧张,把车子倒退一点,压得更厉害,慧群又对他大叫,他干脆把车子停下来,慧群的脚正好在轮胎底下,最后导游魏先生弄懂后,用泰语要司机开向前,才解决一场危险。看他叫那么大声的样子,我原以为这下子慧群的脚一定受伤得很严重,慧群也自以为如此,没想到却一点事都没有,真是不可思议﹗

  承蒙大家的好意,曾在西来寺和佛光山召开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又聘请我为荣誉会长,选慈惠为副会长,慧群为执行委员。所以今天特地要慧群安排到世佛会的总部拜访,会长桑雅博士因到皇宫开会,改由秘书长帕洛松居士招待我们。秘书长向我说,世佛会的新总部大约在明年完成,同时也要召开第十九届的世佛会大会。他感谢我和佛光山,说我是最支持世佛会的人,其实,我也只是尽心而已。他听佛光山要来此设道场,表示肯定和赞同。

  下午在新南宫饭店举行泰国佛光会的筹备成立会,由施皇旭和王之君夫妇召集,泰国台湾商会的理事长余声清先生、夫人刘素卿女士也都前来参加,约有一百余人与会,大家讨论得十分热烈。会后,不但资料和录音带被索阅一空,人群也久久都没有散去,于是再与他们做第二回合的座谈。并选出会长施皇旭居士、副会长有两位,一位是余刘素卿居士、一位是苏林妙芬女士,秘书则由会长夫人王之君居士担任。

  施会长夫妇为什么远在他乡,也会对佛光山有如此坚定的信心?起因是会长夫人小的时候,便常常由祖母王叶鱼免女士抱到雷音寺让我摸头加持,尤其有一次她家发生火灾,事后查看,很奇怪的,佛像和经书都没有损坏;更不可思议的是,夹着雷音寺功德收据的帐簿,竟也完好如初。灵感启人信心,但可遇而不可求。

  晚餐在国宾大饭店的潮州中国餐馆,大家相谈甚欢,其中多位都希望佛光山能早些派人来弘法。

  餐会结束前,信徒带来一位大陆的气功师季先生要拜见我,听说他在此地替许多人看病,并当场做了空手发火烧餐巾表演。他运气后双手冒烟,在关灯后还可看到一些微蓝的火花,几次努力运气下,真的把餐巾烧着了。事后慧群向我说,那是骗人的,不是真气功;看他冒烟、蓝火花、还不断咳嗽吐口水来引火,便知道那只是化学元素“磷”的效应而已。慧群说他很注意在看,发现对方原有的戒指少了一个。其实,纵是真的又如何?能不死吗?能使道德、慈悲、智能增加吗?能使世界和平没战争吗?能使家庭幸福美满、人生快乐和谐吗?神通都抵不过业力,况且是气功?

  踏出餐馆,看着满天闪烁的星辰,和金碧辉煌的大饭店,这不是我在泰王六十华诞时与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吗?

  三月 十日  星期三

  这次在泰国停留四天,今天就要离开,时间很紧凑,因此利用早餐约了正好在此地开会的僧伽先那法师、巴利居士和一位泰国的比丘会谈。前者是印度拉达克佛光会会长,巴利居士是印度德里佛光会会长,另一位是陪同他们前来的当地法师。这次见面纯属巧合,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巴利会长与我是第一次见面,在慧群的介绍和我自己的观察中,觉得他是一位温文尔雅、谦恭有德的君子,德里的佛光会能有这样一位居士出来带领,真为他们欢喜。在印度共有五个佛光会,除了鹿野苑佛光会是以华人为主之外,其余都是由当地的印度人所组成的。佛光会能有如此本土性的发展,我非常高兴,因为这代表佛光会国际化的成功。

  八点到机场,未见法身寺的人,便请满华和魏先生去办理登机手续,快办好的时候,范小姐远远的跑过来,说原以为约好在贵宾室碰头的,等好久了,看我们没去,才又到这边看看。这是联络上出问题,看满华做事干劲有余,细心不够,希望他能再虚心多接受要求,学会“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办事要领。不过,对我而言,倒喜欢如此,可以省去送往迎来的繁文褥节。有时一些资深职事不能完全接受我这样的作风,建议我不能太平民化,不然,不知轻重的徒众,会把方便当随便,乱了纲常。我则对他们开玩笑说:“你们不能要我做蒋中正、做毛泽东啊﹗”其实,“三分师徒,七分道友。”我这个师父认真做好师父,而徒弟不愿做好徒弟,那也唯有“个人生死个人了”了﹗

  在贵宾室,法身寺将这几天活动的相片,编辑了一本非常精美的相簿、和两张用典雅相框装起来的放大相片送我,加上送往迎来的细心招待,如此的盛情,不知佛光山以后是否也能同样接待别人?

  飞机准时在九点五十分起飞,前一分钟,泰国移民局长和多位法师直把我们送进了机舱,飞机即刻起飞,回首望一望这一片绿油油的佛国平原,虽然这次没有闲暇欣赏到“水上浮舟风光好,且把河流当街道”,号称“东方威尼斯”曼谷市的优美景致,但深深体会到佛国人士的善良美丽,真正的美丽,发自内心的美丽。

  一、他们的“宁静安详”:两万多人的集会,听不到一点吵杂闲谈的声音,平时每个人说话都是轻轻地、徐徐地,没有大声,没有急切;每个人的动作都是温温和和、轻轻柔柔地,没有一点忙乱或争先恐后,真是灵山的遗风,庄严的仪表﹗

  二、他们的“谦恭有序”:沙弥对比丘的恭敬,信徒对僧宝的尊重,后学对前辈的礼貌,虽然礼节严谨,但并不杲板,譬如住持有事离席,副住持一定主动补位,前者再有事离开,后者也必定承担往前,真是井然有序,礼仪之美也﹗

  三、他们的“简约朴素”:不论出家众或在家众都是一张草蓆、一件毯子、一把雨伞、一件蚊帐、几件衣服和少许的私物。就如同中国的贤人颜回和佛教头陀行者一样,如此不足的物质生活,却能有很高的精神修养,真是生活在空无的禅悦中﹗

  四、他们的“周延从容”:任何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好像都做过沙盘推演似的,每个人在什么场合、该讲什么话,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我想这是所谓的“胸有成竹”吧﹗

  也有一些让我觉得遗憾的,第一是对女众教团的地位不够重视,虽然有百分之八十的经济是女性信徒所奉献的,但女性的修持者和男众比较起来却毫无地位。第二为拘泥于一些小节,使佛法的弘传受到很大的阻力。希望有朝一日这些情况得以改善。

  下午一点多返抵国门,慈惠、心定、永固等来接机。车上,慈惠报告佛光大学昨天与礁溪乡公所签好购地协议书。善哉﹗善哉﹗终于突破“先有鸡或先有蛋?”不合理的教育法规了。教育部说,要先有土地才能办大学;公有地的主管单位说,要先得到教育部的同意才卖土地。这次承蒙教育部和礁溪乡的尽心协助,佛光大学的美梦可以实现了。尤其乡长陈德治先生和全体乡代表一致的支持,更是隆情盛意。虽然其中为了地上有一座高压电铁塔,差一点无法签约,幸好有台电的热心帮忙,确定是在边缘没有妨碍,才平息一场小风波。在讨论协议书内容时也花了很长的时间,大家都很认真,一字一句的敲,真可说得上是“字斟句酌”,但都没伤和气,甚至有一位乡代表还替佛光大学讲话,“乙方(佛光大学)违约没收订金,甲方(礁溪乡)违约只无息退还订金,不公平,应以订金双倍退还才对。”有位乡代,也是当地帝君庙的主委,是从来不卖乡公所帐的人,也欢喜的签了。大家为地方的发展,有如此前瞻性的眼光和包容力,十分难能可贵。祝福佛光大学“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到普门寺,在佛光协会会议室听取了大家的报告。六点钟邀约黄永武教授夫妇用餐,并请教他对办佛光大学的意见。黄教授与我结缘多年,并时常在佛光山讲学上课,他所编辑的《敦煌宝藏》,我也曾为图书馆请购。黄教授几点建议,我都深表赞同。

  一、建大坪数的教授宿舍,号召名教授来教学。

  二、先聘教授,次办研究所,再办大学部。

  三、以一流的大学自许,一开办便要上第一志愿。

  希望一流的老师、一流的学生,配合一流的管理和设施,能使“佛光”普照世界。

  三月 十一日  星期四

  一向以来,杂志封面多以女性为主角,专以男性为主的杂志,我还是头一回碰到。因此,经过了一番思量才决定于上午九时三十分接受《中国男人》杂志的访问。虽然《中国男人》杂志创刊迄今才短短四年,却已经在台湾闯出了一片独有的天空,曾经接受过访问的“中国男人”计有:郝柏村、林洋港、邱创焕、陈水扁等近五十位知名人士,而我这次成为受邀请的对象,我不禁问自己:我就是男人吗?观世音菩萨就是女人吗?为什么世人总是要从外在的假相去分别、执着呢?其实,男人女人只有生理上的差别而已,其它的地方并没有什么不同。像社会上许多女人都拥有男性豪迈勇敢的性格,做事果断洒脱,甚具大丈夫的风范。印象中,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和有“铁娘子”之称的前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都是很好的例子。另一方面,男人也有女性深厚的慈爱,他们的体谅与细心往往让女士们佩服不已,像烹饪、做衣服并不是男性的专职,但饭店的厨师、著名的裁缝师和服装设计师却以男性为多数。《金刚经》上说得最透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可见外相并不一定重要,要紧的是男人和女人之间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这个世界才会变得融和、可爱﹗

  从九时到十二时,《中国男人》访问后,忽然想起,今天刚好是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我也就随缘为普门寺信众开示。古云:“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我们礼拜观世音、尊敬观世音、纪念观世音,主要是为了学习观世音菩萨的什么功行呢?

  一、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应化: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以及普门示现、度化众生的事迹实在是我们的榜样。为了推动人间佛教,我一直努力地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应化神通:我常常一下子飞到欧洲,一下子又在美洲,等一会儿又前往澳洲;为了接引外籍人士,我到天主教、基督教的国家弘法,为了度化海外华侨,我又到回教的国家传教……。事实上,大家都可以来做观世音菩萨的应化身,像信徒们今天发心在这个道场的殿堂服务,下次又积极地参与其它寺院的活动,这就是佛陀的法音宣流,诸菩萨的随缘应化啊﹗

  二、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自在:自在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去创造,如果我们能自在地和任何人相处,能自在地处理任何事,能自在地通达任何道理,能使一颗心自在无碍,任何时间都能自在修持,任何逆境都能自在克服,时时能做到随人自在、随事自在、随物自在、随心自在、随缘自在、随境自在、随处自在、随时自在、随理自在,那么,我们自己不就成了观自在了吗?

  三、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我们可以没有金钱、没有爱情、没有学问,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可以没有慈悲。一般人只是对喜爱的人慈悲,对不喜欢的人就不慈悲;只对自己的家属亲人慈悲,对外人或不相干的人就不慈悲,这都缺乏了平等的慈悲。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是以平等的慈悲、无相的慈悲、积极的慈悲、无对待的慈悲以及无贪求的慈悲去对待一切有情众生。

  四、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智能:〈普门品〉中,佛陀一直赞歎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无尽意菩萨闻后就将代表智能的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表示度众不光是要有慈悲,更要运用智能;而观世音菩萨却不肯接受,因为在他的慈悲中已经具足智能,并不是没有原则的滥慈悲。最后在释迦牟尼佛的解说下,观世音菩萨接受了璎珞,将其中的一份供养现世众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另一份供养代表一切有情的真理法身––多宝佛塔。由此可见,观世音菩萨慈悲中的智能是多么清净庄严啊﹗

  开示完毕,又约了陈正博建筑师商谈安国寺的重建计画,不知不觉一直谈到下午二时,由于山上还有许多事情待处理,匆匆用过午餐又踏上回山的路途。

  有人问前英国首相邱吉尔对烦恼的看法,邱吉尔幽默地回答道:“如果我碰到烦恼,我就会想起一个老人在临终时说的一段话,他说他大半辈子都活在烦恼中,可是大部分烦恼的事却从未发生过。”我觉得如果我们天天想到的只是自己,烦恼一定很多,相反的,忘了自己,心中只有常住、只有佛法、只有众生、只有事业,那么,幸福快乐必定无穷无尽﹗

  三月 十二日  星期五

  有几则颇值得深思的小故事––

  有位沙弥,夜归过晚,不得入城,便在城外树下打坐,等待天明。夜深时,来了一个恶鬼要吃小沙弥。

  沙弥:“我和你相隔很远﹗”

  恶鬼:“为什么很远?”

  沙弥:“你吃了我,我生西天,你入地狱,相隔岂不是很远?”

  恶鬼闻言大悟,惭愧而去。

  元朝不鲁罕皇后的独子死了,就埋怨皈依的上师:“我师事上师这么虔诚,为什么仅有的一个儿子也庇佑不了?”

  上师:“佛法就像灯笼,外界的风雨来时,或许可以遮蔽一阵,但如果蜡烛自己烧光了,灯笼又怎能奈何它呢?”

  宋宰相富弼处理事务时,都反复考虑,无论事大事小,都要万无一失才做,但是“万全之举多怨”,有人对他瞻前顾后谨慎小心的办事态度非常不满,常在背后嘲笑他、攻击他。

  手下的人就对富弼说:“有人在骂你﹗”

  富弼一点也不在意道:“在骂别人。”

  对方强调着:“不﹗是指名道姓的在骂富某﹗”

  富弼淡然回道:“天下同名同姓者也很多。”

  有一位名医名叫耆婆,精于治病更善于用药,不论何种草木,一经他的调配皆可成药治病。后来耆婆逝世了,众草木齐声哭泣,说道:“世无耆婆,何人知我?或配合不宜,或轻重失当,虽有良药不能治病,岂不辜负了我们这样的良材?”

  独有一草名叫诃梨勒,仍如昔安详自在,有人问他何以不哭?诃梨勒:“无论何病我皆能治,不须合配,不问轻重,有耆婆于我无益,无耆婆于我无损,为何要哭?”

  上午,会见由美国回来的秦惜今小姐,对于佛光山接管凤山老人公寓的理念,请都监院院长依淳为其详说,希望借重秦小姐对老人福利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为老人公寓的福利制度树立一个楷模。

  下午,徒众纷纷到法堂请示问题,深感佛光山弟子一年比一年多,尤其是一些刚入门不久的徒众,实在该有戒腊高一点的职事来带领,嘱传灯会制定“师兄长制度”。

  傍晚,和慈惠、依空、依辉、满德等人巡山,巡至大慈庵时,就顺道绕到斋堂晚餐,只见行堂的学生已在做收拾的工作,一看表已六时二十分(药石时间是六时),大慈庵住众大部分都已用餐完毕,原本有三道菜,我到时只剩下一样卤白菜,因巡山走得肚子实在也很饿,就随缘的坐下来吃,心想:我真是天生的和尚命,打从幼年在丛林时,每餐只有一道菜下饭,今晚也是一样﹗它练就我一生不挑食、不拣菜的好习惯﹗

  很多徒众得知我在大慈庵用餐,都跑到斋堂来看我,有的甚至说,早知道师父要来跟我们一起用餐,晚餐就要吃慢一点﹗

  我实在太忙了,真应该挪些时间出来常跟徒众在一起。

  三月 十三日  星期六

  从法堂出来,信步走到大雄宝殿,经西净,上宝桥,抵丛林学院,刚好听到药石的打板声,看学生们正排班进入斋堂,我也随缘的跟在其后,印象中,这是我退居以来,第一次跟学生们在斋堂用餐。女众六百多名同学在一起过堂,非常壮观,除行堂的走动声外,都没有一点声响,气氛拘谨得近于严肃。如果吃饭时学生的表情能柔和一点,巡视的纠察能面带微笑,那就太完美了。

  药石后,学院老师和同学们三、五成群的一直朝我围过来,问这个,提那个,在家众同学最关心的莫过于“要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出家?”出家主要是要对自己负责任,学历、能力并不重要,能不违常住,不对不起信徒,不违承诺,做个老实的修行人,那才最重要﹗世界非我一个人的,要配合大家一起来发展,有此共识在团体中就不易流失。

  七时,敲晚自习的钟,学生们纷纷给我纸条––“给师父的一句话”,其内容并不见得很成熟,却是学子们一份赤子之情,毫无修饰的记录下来,希望五年后、十年后,大家仍保有这份初心––

  谢谢师父:成就我出家因缘,让我的慧命有成长的机会;给我学习的环境,让我寻找到生命的信仰;对我锲而不舍的教导,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觉永)

  学院的教育让我学到承担与成长,师长的爱护让我知道如何关怀别人。(觉空)

  能皈依师父,并进丛林学院就读,对我而言实在是“难遭难遇”,我将永记师父教导,学习承担力和慈悲心,要为常住分劳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王金米)

  “今生一照面,多少香火缘”,我感恩和佛光山的这一份因缘,并珍惜它。(刘秀云)

  虽然少有机会亲近师父,但是只要知道师父健康快乐,那也是一种幸福。(萧秀容)

  感谢“千载一时,一时千载”的因缘,使我有幸在佛光山学习,人生的价值在于能用自己的力量解除别人的痛苦,我会努力学习助人,并在修持道上永不退转。(杨稳燕)

  孩子的平安是父母所期盼的,父母的健康是孩子们所祝福祈求的,师徒亦复如是,未敢言上报四重恩,却常怀着一颗感恩与知足的心。(明彻)

  想和师父说的话很多,但一见到师父又觉得没有什么好说,心中最大的希望就是请师父多保重,弟子一定会好好做一个出家人。(觉曦)

  假如健康可以彼此交换,我愿意将全部健康给师父您,因为师父的健康、快乐是徒弟最大的喜悦。(觉康)

  虽然我不是慧黠灵巧之人,但我会尽一生做好出家人应具的本分。(觉真)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佛光山是个好地方,我喜欢,虽然我很笨,但我很安住。(陈金汶)

  感谢师父为我们打先锋,感谢师父为我们铺路,虽然我们现在能力有限,但十年后,我们将会高声呼唤:师父﹗请让我们分担您的慈心悲愿吧﹗(觉心)

  我所有的慧命成长和学习皆来自佛光山,今后我将以当佛光人为荣。(戴月静)

  佛菩萨的心永不变质,就像师父的慈心悲愿永护着我们及五大洲信众,我愿以师志为己志,效法师父风范,共同参与弘法利生事业,以感恩心回馈十方。(陈宝燕)

  弟子尊崇师父上人一生的行谊风范,发愿做师父上人的侍者,随侍在师父身边,跟随师父学习,愿弟子有此福德因缘。(觉馨)

  弟子愿时刻照顾好自己的身、口、意,并不断向真、善、美真理追寻,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出家人。(满贤)

  愿跟随着师父的足迹,迈向真理之路。(温瑞兰

  感谢师父赐予我慧命法身,弟子发愿要做好一个出家人,并请师父留点关怀给自己。(觉训)

  感谢有佛光山这么好的学佛环境,让我由一个不安的生命,进入充满宁静喜悦的生命,心中充满了感恩。(王淑惠)

  弟子誓愿做个欢喜愉悦的佛光出家人、与人为善的好徒弟,并发恒常心与师父常住相应。(觉喜)

  九时,明天将到员林讲堂就职报到的永范,特来法堂请示,我送他两句话:“对信徒要欢喜、耐心、服务”、“能得到信徒的赞美、肯定,就是成功。”

  三月 十四日  星期日

  民国七十三年在佛光山皈依的信徒昝勤服、昝林宝贝夫妇,对本山非常护持,常从《普门》、《觉世》上得知山上的弘法事业,而且非常关心,常将儿子给他们坐出租车的钱省下来,去挤公共汽车,一百元一百元的积存下来,到一定数目就送上山来做功德,佛光山的北海道场、洛杉矶的西来寺,夫妇俩都非常护持。最近从报上得知佛光山正在筹建佛光大学,今天又专程送来五万元要赞助佛光大学,并表示,他们并非富有,省吃俭用存起来的钱要用在有用的地方,而佛光山是真正在弘法利生,故很欢喜把功德善款拿到佛光山来﹗佛光山之所以能将弘法事业扩及国际,主要是在基层上有不少像昝勤服夫妇这种不居功,纯为信仰而发心的信徒在护持﹗

  本(三)月底,又有一批英文佛学班的同学结业,最近这几天,只要时间方便,我都尽可能找时间和即将要分发实习工作的同学们座谈。“人”是世界上最麻烦的动物,尤其是涉及人事方面,其心念转动之快,常叫我来不及跟随(前一分钟谈好的工作意向,一转身又变了),怪不得佛法要将人心的善变喻为一念三千。故在就职前夕,对徒众只要求:

  “对自己的承诺要负责任﹗”并期勉大家要––

  做人处事除了有主从之分外,也要注重佛门的伦理、工作的伦理,言行举止不可侵犯人,人和为重,不和众者“不同住”。

  对周遭的人、事、物要多给人欢喜,对不悦的磨擦要淡化、忘掉,常讲人家不好,指责态度不当者,皆属破和合僧,是犯戒的。

  人要懂得自我要求,才能找出缺点,修行就是要“时时勤拂拭”,改掉不当、不对、不如法的言行,要懂得自己的长短性格,才知道如何改进。

  植物要经过风光雨露才能成长,人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挫折打击,如何孕育浑厚的气度?

  “我慢山高,法水不入”,人要自我要求,不要只会要求别人,在谦恭礼让中,可以结一份好缘,事情做不好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有心可从头再来;事情做好实在很了不起,要多赞歎多鼓励。

  “人事”要让人家可以搬动,尤其刚出来实习,要自许为一颗棋子,依教奉行的听常住的需要安排,让人家动不了者,不合人意,不给人喜﹗

  烦恼者,会把小事变成复杂,好事变成坏事;智能者,会把小事做成大事,坏人感化成好人。

  好话可以对大家说,坏话可不要说,尤其是伤害人的刻薄话、嫉妒人的尖酸话、诬害人的不实话、不负责的风凉话,都不可说;要多说好话、给人欢喜的话、有益大众的话﹗

  人不聪明、愚笨没有关系,重要在有心﹗用心在佛法上,用心在道业上,用心在利众上,身心自然就能安住。

  善于论人者,察己则常疏,论人则苛严,大家不可不慎﹗

  晚,六时,专程绕道到沙弥学园,利用药石时间和沙弥们一起过堂。从沙弥身上,很自然的都会看到昔时的影子,只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信徒的供养、常住比较好的结缘品,第一个就是想到沙弥。有团体出国,回来的行旅箱内,也不忘为沙弥带点东西,如精致的文具用品、课外读物、动物或科学方面的录像带、巧克力等。在这么多人关爱下,期望沙弥的道业也能日有增长﹗

  斋堂内的桌椅,厨房里的锅铲,对沙弥而言,似乎嫌大了一点,但看他们有板有眼的行堂,中规中矩的坐姿,龙吞珠凤点头的进食架式,历代多少高僧大德,不都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养圣胎吗?对沙弥寄以厚望。

  妙慧楼(女众员工宿舍)的负责人满德,常要求我拨个时间为“妙慧学园”学生们开示,妙慧学园是本山特地为女众员工所开设的佛学班,让大家在工作之余,也能有机会进修佛学。今利用晚上空档,在满德带领下,访妙慧楼。

  安单在妙慧楼的女性员工约有二百多人,或许是酒肉少,由素食培养出来的气质,一个个都长得好清秀、好漂亮、很有道气﹗我先向她们介绍此行到泰国的见闻,尤其是泰国的优婆夷,百分之八十都是大专以上的水平,且在社会上都有很好的职位,牛津、剑桥的硕士、博士就有好几位,却过着非常朴素、简单的空无生活。明年二月分,我将再往泰国参加泰国第十六届的万佛节上灯法会,届时会推选五十名女众员工随行,观摩其优婆夷的修行生活。简略回答大家的发问––

  人不管走到哪里里,都会有挫折,不要太计较外人的闲话批评,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将这些阻力化为助力﹗人家伤害我们,是在替我们消业、积阴德。

  前途是要靠自己创造的,要前途不一定就会有前途,佛门的前途必然是有的,就要看自己怎么走。

  “悟”,要悟无常,可以改变自己;悟烦恼如空华水月;悟生死如大海要超脱沉沦;并能在悟中随喜、随缘、随众﹗

  三月 十五日  星期一

  晚,七时,在檀信楼和徒众们举行“师徒时间”。

  闻同学们还没有结业,就有很多人在担心将来会分发到哪里个单位实习。对自己的未来投以关心,原本是人之常情,但太过分则没有这个必要。实习年限长者一年,短则半年,如不合适,可以要求调换职务,并非“无期徒刑”,故不必那么介意、那么计较将来会到哪里个单位。出家人本来就是要过如云似水的云水生活,更何况滚石不生苔,工作有流动,才有机会多方面学习。

  职务轮调主要是在健全佛光山人事制度,所以配合常住最好的方法是在接到派令时,能信受奉行由此单位调到彼单位,由此职务转换他职务,任由常住需要调派,可以树立自己很好的形象。

  如果被分发的工作自己不喜欢,或是个不受重视的单位,仍要欣然前往(日后再找机会申调),不接受调派或拒绝前往,未来就会很麻烦(可能再也接不到派令)。反之,对目前工作已服务三年、五年很习惯不想调动,这样对自己的成长也是很大的损失,因在安逸环境中,不仅会失去斗志,更没有参学机会,自然就不会有进步﹗

  对不适的工作,有很多方法可以申述请调的意愿,如在人事调动之际,事先跟人事处或都监院商量,想换个工作多方面学习;或向宗务委员会任何一位委员表明,请其代为述说;甚至亲自找我,必定可以满大家的愿,除非不信受奉行,自然就没有管道可以解决。

  在工作岗位上,最重要的是要让主管说你好话,如果主管对你有很多意见或不喜欢,会影响到将来的调职,因为别的单位也会闻风而不敢要你,故如何树立自己生活正常、观念正确、待人亲和、工作勤劳的形象非常重要。

  本山人事对徒众考核,是以学业、事业、道业三项作为升等认定的基准,在学业方面有赖大家平时自发进修,有著作发表,能讲经说法,有各种技能专长表现;在事业方面则要看公务上的发心、负责以及具体的成绩,尤其注重工作时横的联系,竖的报告,人和最重要。常住对徒众比较挂心的是大家在道业上的修持,每日读经多少?礼拜多少?密行多少?目前尚在佛学院就读的徒众,因过的是团体生活,起居饮食五堂功课,除了有老师、监学、纠察们在督促外,同学间彼此也会互勉。常住很体恤职事们平时公务辛劳并尊重其自修生活,在共修上就不像对学生那么严格要求,但不能因此懈怠、窜寮、轻易下山、荒废梵修功课,要懂得自爱、自我要求、自我约束﹗在生活中一遇到挫折、罣碍、计较的事就起烦恼,而不能安然自在,主要是因为有我想、我要、我见、我喜欢的“我”在作祟,“我”是自私的,“我”是烦恼的根源,凡事少讲我,并时常提起正念––

  对口业要维护不要任意多言,对道业要精进不要懒惰懈怠,

  对学业要努力不要放逸因循,对事业要开创不要苟且偷安。

  佛道要在众生身上求,所以,学佛修行要多讲常住、多讲大众、多讲佛教、多讲众生、少讲自我,就不会有烦恼了﹗

  由高雄冈山国中承办的全省校长行政研讨会,因借用佛光山场地,明起一连两天在本山举行,四维高中校长黄英吉(国际佛光会花莲地区督导)为参加此研讨会,今天先行来山准备报到,特请他一起参加今晚的师徒会,并请黄校长向大众讲几句话––

  黄英吉校长:“我经常跟四维高中四千多名师生讲话,不仅不会怯场,且也很习惯,可是现在大师要我跟各位讲话,站在此,我不是害怕而是激动,今晚的聚会,如果照一般世俗而言,是一种家庭会议、内部会议,大师没有把我当外人,主动请我一起来参加,让我好感动,庆幸自己跟对了师父,更坚定我『一日佛光人,终身佛光人』的信念。

  各位很有福报,世间上除了佛光山,哪里里可以找得到这种大家长?连调职都会告诉大家如何找管道,我个人在教育界已有三十二年历史,大师这种关爱呵护的教育方式,我很感动。

  我和大师及佛光山的因缘说来话长,四维高中在东部地区是师生最多的学校,我的办学理念都是跟佛光山学的。佛光山的任何活动,我几乎没有缺席过,常将所见所闻所得带回花莲和四维高中的师生们分享,如:佛光山的人众不管早晚,不管工作的繁琐,再怎么忙,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一副举重若轻的办事风仪,是学习的好榜样。

  四维高中的教职员成立了国际佛光会四维分会,会员计有一百七十名,我以花莲地区督导身分特别规定每个人都要订阅《普门杂志》,并彼此研读《普门》里“星云日记”的内容,以亲近大师的办学理念,而我从中也学习到很多––

  1.在学校里,我很珍惜跟老师、学生的缘分。

  2.在工作里,我很信仰因果不会辜负自己。

  3.在生活上,我很明白无常真理,不拘泥执着。

  4.在心理上,我们要具慈悲胸怀,公事要严,人情要宽。

  我的家庭很幸福美满,个人很少读佛经,但每天睡前必定看大师的文章,尤其是《星云大师讲演集》,这都是智能结晶,在大学书本上是看不到的,但却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家庭、事业﹗”

  黄英吉校长称四维高中的学生为“爱徒”﹗我也忍不住要称黄校长为爱徒﹗我的弟子中不一定每一个人都看我的日记,不一定知道佛光山给予他们什么影响力,不一定知道有佛光山的欢喜,然而黄校长却一一如此透彻,能讲出如此印心的话,所以够资格让我称他一声“爱徒”﹗

  四维高中是私立学校,全校师生多达四千多人,被教育部评为模范学校,可见其办学严谨。黄校长治校精神,常把老师当家人,学生当徒弟,上个月底我在花莲台东弘法时,曾到黄校长府上家庭普照,负责端茶、行堂、招待者都是四维高中老师,整个学校就像个大家庭。

  佛光山在花莲寿丰精舍的负责人永任,受黄校长的照顾很多,永任年纪小(比黄校长女儿还小),但黄校长仍以法师的礼数尊敬永任,实在是位金刚大护法﹗

  四维高中不仅办学理念学佛光山,连硬件设备也一样,像庭院有如成佛大道上的设计;校训为“孝亲感恩”,也有“孝亲楼”、“感恩楼”,即将要落成的游泳池大楼也要取为“佛光楼”﹗很感慨的想到:四维高中比佛光山办的普门中学,更象是佛光山办的学校﹗

  黄校长说他对参与我们的师徒时间觉得很感动,我认为只要我们坦诚,没有什么不能讲的,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佛在世时,还有六群比丘的邪说在破坏,黄校长是真正以佛光山的精神在做事,隶属于佛光山下的事业单位,有如黄校长这般的要求吗?这才是真正问题所在。
 
 


{返回 星云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打开心门 1993.3.16~1993.3.31
下一篇:菁华语录
 放光 1996.12.16~1996.12.31
 菁华语录
 添油香 1994.5.1~1994.5.15
 菁华语录
 人生加油站 1991.12.16~1991.12.31
 新的开始 1995.1.16~1995.1.31
 缘满人间 1992.1.16~1992.1.31
 修行是什么 1990.12.1~1990.12.15
 菁华语录
 低下头 1995.12.1~1995.12.1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一○)[栏目:杂阿含经]
 佛四威神[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一篇 莲花王 第四章 光明大海生金刚[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二、殿堂[栏目:中国佛教仪轨制度]
 背个皮囊四处走[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了知一切 自在无染[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三节 学术研究的误区(4)[栏目:般若锋兮金刚焰]
 第十七 林薮经[栏目: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皈依问答(二十一):请解释“皈依佛竟,终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竟,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竟,终不皈..[栏目: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过程也是美丽的[栏目:邹相美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