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台世界 中级佛学 第一课 四威仪
 
{返回 基本佛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393

第一课 四威仪


【前言】

   佛门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皆不出行、住、坐、卧四者,所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此四威仪,正是行者日常举止所应遵循的仪则。

   「威」以德显,由严持戒行,众德威严,有威可畏,故非强横势力之威。「仪」以行表,由动静合宜,举止安详,故有仪可敬,非虚伪诈现之仪。具足威仪,谨慎庄重,自然令人望之生敬,渴仰钦羨,故以威仪细行,即能化导众生,令入佛道。

  

【四威仪】

行如风
   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安详徐行,犹如清风徐拂。行进时,两眼平视,不左窥右瞄,不向外攀缘;移步时,勿踏虫蚁,勿仓仓惶惶,或令鞋履拖拉出声;当收摄身心,举止动步,心存正念,一切时中,定慧等持,如法而行。

立如松
   站立之时,头颈不偏不倚,身躯挺直,安稳而立,犹如苍松,不可轻率、歪斜或抖动;当心存正念,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系心在道,思惟经义,如法而立。

坐如钟
   跏趺宴坐时,应摄心专注,身心安稳不动,犹如大钟。古德云:「身要放松,不得随便;心要专注,不得紧张。」切勿前倾、后仰或左右歪斜;当端肃威仪,息缘绝虑,观照自心,谛观实相,如法而坐。

卧如弓
   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若睡眠时,当右胁而卧,以右手曲肱为枕,左手平舒于腿,双腿微弓,两足相叠,名为吉祥卧,亦名狮子卧法。右胁而卧,于诸卧姿中,最为有益,能令身得安稳,心不动乱。律云:「仰卧,是修罗卧;覆卧,是饿鬼卧;左胁卧,是贪欲人卧。」是故修道人不仰卧、不覆卧、不左胁卧,应右胁而卧,保持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

 


【结论】

   具足威仪,身端行正,非仅限于佛门之行者,而是人人应具备之礼仪。我国素称「礼义之邦」,即是由于尊崇礼义、注重威仪之故。古德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佛陀时常教诫弟子,形仪必须端严肃整,内检其心,外束其身,无论动静举止,皆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古德言:「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行住坐卧具足威仪,不仅身心得以寂静,亦可感化众生,如舍利弗见马胜比丘威仪庠序,因而深生恭敬、欢喜,归信佛法(注解)。为佛弟子,于举止言谈、行住坐卧,若能具足威仪细行,以此身体力行,不仅能表显个人风范,更是落实佛法自利利他的实际教化。

 

【注解】

   《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七.舍利目连因缘品》(《大正藏》,第三册,页八七三下)。

 

【习 题】 一、 何谓四威仪?
二、 佛陀为何要制定四威仪来教化众生?
三、 省视自己的威仪,有那些细行须再加强?
四、 日常生活中,自己那些行为举止,与四威仪的道理相左?如何改善这些不好的习气?
五、 四威仪与修习禅定有何关连?


 


{返回 基本佛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台世界 中级佛学 第二课 慈悲观(一)七周缘慈
下一篇:中台世界 初级佛学 第十二课 十法界
 中台世界 初级佛学 第二课 禅修的意义与方法
 中台世界 初级佛学 第八课 八正道(一)
 中台世界 中级佛学 第十一课 四摄法
 中台世界 中级佛学 第十三课 普贤十大愿王(二)
 中台世界 初级佛学 第一课 佛
 中台世界 初级佛学 第十课 皈依三宝的意义
 中台世界 中级佛学 第十课 六波罗蜜(三)
 中台世界 初级佛学 第九课 八正道(二)
 中台世界 中级佛学 第二课 慈悲观(一)七周缘慈
 中台世界 中级佛学 第三课 慈悲观(二)四无量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假的可怕[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无量寿经 第十六课[栏目:无量寿经广释]
 《三主要道》释论开示之三[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和合僧团 凝聚一心[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做出了哪些贡献?[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自序——活在当下,清醒而自在[栏目: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暗夜中的火把[栏目:雪漠]
 什么是禅定?禅定有什么用?[栏目:高月明居士]
 念佛需有传承——镇江太平庵蒙山法会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慷慨情尽空门香冷(崔小敬)[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