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三课 佛教徒的三种类型
 
{返回 佛学启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028

第廿三课 佛教徒的三种类型

佛教是一切人类 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 、什么阶级 的人,都可以信仰佛教,学习佛法;但因人们的个与志趣 ,各各不同,佛陀为了要适应这各种不同的个性,也就开示了各种不同的法门;依这法门去实行 ,就成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佛教徒 。

有一种人,听了佛法,相信因果的道理,知道我们的生命是长远的,有前生,也有后世;而我们现在的行为,一定会影响于将来,有它应得的果报的。于是努力在思想行为上,改恶从善,争取现在或来世优裕美满的生活。这种类型的,是实行人天乘法
佛教徒 。

另有一种人,听了佛法,进一步的,明白到优裕美满的生活,并不能持久,而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时时在紧逼着我们;所以对现实的人生,生起厌离心。于是依照佛法去修行 ,去求得个人的解脱,离开了生死的痛苦。这种类型的,是实行声闻乘法的佛教徒 。


还有一种人,听了佛法,理解到人生宇宙,都是相依互存的;人人与我,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不但要自求解脱生死,还要救度一切众生。于是发愿自救救人,自利利他,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这种类型的,是实行菩萨乘法的佛教徒。

在这三种类型的佛教徒中,只有实行菩萨乘法的,才是模范的佛教徒 ;因为他能舍己为人,真正的遵照佛陀的指示,发扬佛陀救世的精 神。

三种类型

所知理

所发 心

所求果

人天乘人 

知业报轮回

发胜进心 

求今后之优裕

声闻乘人

知死死痛苦

发厌离心

求轮回之解脱

菩萨乘人

知缘起无我

发菩提心

求众生同成佛

 

问答

1。佛教是什么人的宗教?
2。佛教徒可分成那几类型?
3。人天乘法的佛教徒是怎样的?
4。声闻乘法的佛教徒是怎样的?
5。菩萨乘法的佛教徒是怎样的?
6。三种佛教徒中,那一种才是模范的佛教徒 ?为什么?

 


{返回 佛学启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四课 修福与修慧
下一篇: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二课 修习六度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三课 出家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二课 青少年时代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七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二)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三十一课 佛旗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三十课 卫塞节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九课 皈依三宝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六课 如影随形的业力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廿八课 译经与求法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一课 和谐的人事关系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三课 十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皈依发心仪(宗喀巴大师造)[栏目:加行仪轨]
 《应作慈爱经》之二[栏目:玛欣德尊者]
 养老慈幼之意义[栏目:太虚法师]
 空也之泪[栏目:禅是一枝花]
 论中国的如来藏思想(果信)[栏目:如来藏思想研究]
 学密的人必须守持戒律和誓言[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六六)[栏目:杂阿含经]
 怎样才能不起恶念[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建设优秀团体 培养优秀人才[栏目:学诚法师]
 如何不杀生?[栏目:海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