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有二十难之一 贫穷布施难
 
{返回 人有二十难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857

人有二十难

证严法师著

人有二十难之一──贫穷布施难

在这片静寂的虚空中,远处却渐渐地传来悠扬的念佛声,佛号声划破了这静寂的时刻。外面是朝山的行者;里面是早课修持静坐、自我反省的闻思行者。内外融合;这些无不是道场──修行处。

修行,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自我心静、行正,便能念虑稳定。心能静、行能正均是修行的行态。世事本已多难,况为学佛者难事更多,有的是‘行’难,有的是‘说’难,而‘心意诚敬’更难;佛陀于四十二章经的第十二章说:人有二十难,这二十难即包括行难、言难、心意难。

□布施路上多荆棘□

‘二十难’,其第一难是‘贫穷布施难’。

布施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六度法门的第一条;布施是表示‘爱’的方式,布施是一种‘付出’,有表示缩小自己、扩大心胸而关怀天下之人。布施两字听起来很简单,但对某些人而言,做起来却不甚容易。普天之下,无论那个国家或那个角落,都无法缺少布施的运作,如果缺少布施互助的运作,那个社会就不是‘人类’生活的社会。

学佛者,追求清净的爱,讲究付出的艺术,这便是‘布施’。经文中佛陀说:‘贫穷布施难’,确实是贫穷布施难。因为贫穷的人,自己资生之物已很匮乏,怎么会有余物布施?仅管很有爱心,也很愿意付出,却苦于缺少生活的物质,像这样虽有布施之心,又有何用呢?所以-贫穷布施难!

慈院曾住进来一位年轻的病人,因严重的车祸,伤到脊椎骨,全身无法动弹。医师诊察后宣布说,已无法让他恢复原来手脚灵活的功能。虽然如此,医师还是很用心地诊治,护士和义工也都很细心地照顾他、鼓励他;我也常常去看他,给予他经神上的鼓舞。他有位很好的嫂子,像妈妈一样的看护这位年轻的小叔;在周围这么多人的关怀之下,这为年轻人终于勇敢地接受事实;大家爱的布施和细心的医疗,使他恢复了信心和毅力。

他心情热关开朗后,奇迹出现了,两只畸形的手可以动了,因此发愿道:‘如果我可以坐上轮椅,我也要做一个帮助别人的人,我也要当个快乐的义工!’历经无数挣扎和努力,终于能坐上轮椅,他计划要组织一个‘脊髓损伤连谊会’。因为,他深深体会到脊髓受伤的人,由其是年轻人,那份心灵的打击是多么痛苦;他希望组织这样的团体,由残障者鼓历残障者,让残障的人也能勇敢地面对社会人群,使每位伤残的人,仍然能和平常人一样,过著快乐的生活。这‘连谊会’于慈济社工同仁爱心协助下,已经成立了,现在的成员有一百多位。他很用心地设计一张‘会讯’,每个月都各寄一份给会友。

虽然,他的手已变成畸形不灵活了,也不能写字,却不因此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他拜托复健科的医护人员,帮他想办法,经复健科同仁用爱心与耐心教他用指套。他于是带上指套,频毅力用心学习打电脑,代替写字的功能,很困难的一字字输入电脑,极为‘艰钜’地完成那张会讯。我看到他这份‘会讯’,心里非常感动,很多健康的人,根本就没有心要学电脑,而他确有这份耐力和毅力!由于他热心付出,现在已有更多的会友加入‘脊髓损伤连谊会’。

他看到一些会友只能整天躺著,无法翻身又无亲属照应,不禁慨叹‘久病无孝子’,可是病人躺久了,会得褥疮;因此,他发愿要买能自动翻身的病床,送给须要的会友。于是在年底时,他去卖春联,想赚一些钱,但一张自动病床需几十万元,他想或许可多卖些春联,来完成这个心愿,结果他赚了一万多元,离目标还太远,又挨家挨户到人加店里募捐,可是反应很冷淡!诸位,像他这么有心想帮助病友,但毕竟不容易!这也是‘贫穷布施难’。

身心健康者,有力行善者,想做什么都可以,手脚很灵活;日常生活中,只要少吃些、少用一些,将大家的力量汇集起来,就可帮忙须救助的人;而一位脊髓损伤者,做来就没那么简单。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世间有如此多的‘难’,而我们能去做,是多的难能可贵!要及时把握、赶快去做。社会人间有诸多困难阻碍,而我们竟然在这么多困难的机率中,能毫无阻碍,更应好好把握今日,及时行善布施。莫待时迁、福尽时想要再施才真是难啊!

修行是为了突破诸多困难,修行的过程不可能都是顺境;遇到困境时应拿出毅力、信心去克服。佛陀的修行过程,也经历十几年的磨练,在其心灵上同样要经过一番彻底的挣扎,最后降伏魔军而成道。

‘魔’就是障碍,学佛难免会遇到障碍;不是外来的障碍,便是自我内心的迷障。

佛说人有二十难,第一是:‘贫穷布施难’。顺者易、逆者难;于顺境中想做什么,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做起事来就容易得多。比如:有钱的人发心布施,就可马上做;有力的人想办任何事,只要付诸行动,也是很容易达成,但情况若相反,则困难重重。

□顺于生死、沉沦自障□

什么是顺?什么是逆?“顺于生死易、逆于生死难”。顺于生死──一般的凡夫、迷于生死──自己为何生于人,自己都不知道,而且也不想探究‘生从何来’的道理,既然无心探究,那么天天便过著糊里糊涂、懵懵懂懂的生活,顺著社会的潮流而沉迷于生死之中。有些人醉生梦死,纵然他们财物富有,但要他提出点滴施舍帮助别人,做些有意义的事却不肯,或根本就没有这种机缘。

我曾听一位委员说,他有一位非常有钱的朋友,这位朋友的财产多得不知如何计算。他问这位朋友说:‘你知道慈济这个团体在做什么吗?’

朋友说:‘慈济做的事,我曾听过啊!’

‘那你想参加吗?’

这位富有的人说:‘我已经做很多了呀!佛教讲广结善缘,我也结了很多缘啊!你想想,我一天到晚请客,那一桌桌的酒席,光一桌就一万多元!我不是很慷慨吗?而且每次给小姐的小费都一千元以上!很多人说我不慷慨,到底我那里不慷慨呀!’

他是非常慷慨,可是他不知一桌的酒席花费几千近万元,可让暗角的众生,维持多久的生活费用,破茅屋中淋雨受寒的老弱贫病、孤而寡妇还等待救助。他更不知道,一桌万把块的钱,在医院中可能就会救回了一条人命,他或许都没有考虑到这些,只是天天过著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便是顺于生死的众生。像这样的人是不是很多呢?确实不少。凡夫不想追求圣贤之道,这些人都是顺于生死,迷失了良知的可怜人啊!好的事情离他们很遥远,利益人群之事,要他们做非常难,这便是‘障碍’。这种障碍都是自我的障碍,这样的人生实是心智最贫乏的可怜人!

□生大毅力、逆生死流□

‘逆于生死’,──外在环境有阻碍,但只要自我有充份的毅力,即使再恶劣的环境都能突破。像泅水的人,懂得泳术可以逆水上游,不会游泳的人就很危险,即可能被淹没或冲入大海而终至灭顶。

学佛就是要打破环境的困难,追求‘生从何来’的道理。生从何来已不得知;更不知将来往那里去。其实也不用一直去想这过去及未来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守好当下此刻的一念。若光想过去和未来,很容易陷于杂乱心和妄想心,我们要把握今天的方向,和此时所站的立场,因为‘差毫釐、失千里’,因此方向与立场一定要很正确。正信的佛法是世间、出世间最真确的道理;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我们有幸已能听闻佛法,应起难遇之想,要好好受用,切莫只想了脱生死,学佛是要好好的身体力行。外境重重的阻碍不用害怕,外境的磨练可以成就我们的耐力,一个有毅力、有充分勇气的人,绝对不会被困境所刁难,他可以随心所欲,不受外在的困难而改变自己的方向。

另外,有一位委员告诉我一个故事,他说:‘我今天很感动,我带了一万五千元要捐给医院,购置一张病床,是一位很“伟大”的人托我拿来的。’

我问道:‘是什么样的人呢?’

他说:‘是我们长期救助的低收入户,是一位残障的人。’

我说:‘既然是我们救济的对象,为什么他还有这么多钱呢?’

委员说:‘他拜托我拿钱来时,我也这么问过他,他说,慈济给他的钱(每月三千元),他每月至少节省三百元,长久累积下来已有七、八千元;过年期间隔壁邻居和亲友也接济他一些,于是就把这笔钱储存起来,总共有一万四千多元,然后这个月拿到三千元救助金时,又赶紧把它补足为一万五千元。因为,他常听到人家捐病床,心里好羡慕;所以,他一直想达成这个愿望──于慈济医院中,也有一分他的力量在里面──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当好不容易凑足这笔钱时,就很高兴的托我转交给师父。’

这事多么感人啊!既是我们济助的人,又是残障者,一个月三千元的生活费,还要留下三百元;三百元和一万五千元之间的差距,实在很遥远,必须用几年的时间才能节省下这笔钱?而他有这善愿后,不怕数目少,也不怕须长时间才能完成。大家想想,以他的环境要布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却能突破这个难关。所以说,于逆境中而能突破难关,实在是不简单。

□克服贪欲,有心即不难□

至于‘逆生死之潮流、逆生死之欲念’,这种情况的确是难上加难啊!就像泅水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及毅力不断挣扎,才能逆水上游,达到安全彼岸。修行就是修这些,不要顺著生死及凡夫心的贪念而追求享受,我们要逆水上游──逆生死之流,要突破世间种种的难关,最主要是克服自己内心的贪欲;贪欲有很多种;包括财、色、名、食、睡等等,如果顺著他们,便是生死流中的凡夫;要去掉它们,却要下很大的功夫,这叫‘逆生死之流’。虽然很难,但对有信心和勇气的人而言,并不困难,请大家要多用心,以毅力来逆生死之流,突破心与心外的诸多障碍,即使‘难’,也变成不难,只要能不顺生死迷失自己,即使贫穷困境,真想布施也并不为难啊!尤其在慈济世界中,有很多清寒人家,他们立志行善,也和富有的人一样热于布施,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功能,‘布施’除了物质之外,身体力行的奉献也是布施。

佛陀所说的贫穷布施难,是指一般人而言,若是学佛的人,他看透了世间的一切,进而可以发挥人生的功能;比如前面谈到的例子,那位受本会所接济的残障者,平时省吃检用的,竟然在年底时也能够捐一张病床,他虽然很贫困,但是他有心布施所以也就不困难。

佛陀说‘一切唯心造’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是唯心造成的,只要有心去做,是难亦不难!

所谓一勤天下无难事。在佛陀时代,有一位贫婆把自己的头法剪下,换了一盏油灯,如此,她一样可以燃灯供佛,可以布施。另外一位贫女,穷的只有身上穿的一件破衣服,于是把里襟剪一块布来供养佛......。(现在出家人穿的衣服有‘百纳衣’之名,后面都补了一块布,现在是补在里面,外面看不到。)在慈济世界中,类似的故事很多,只要有心去做,即使困难,也不难办倒。

对多欲的人而言,布施确实是很难之事,但对于有心人则凡事都难不倒他啊!

 


{返回 人有二十难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有二十难之二 富贵学道难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人有二十难之十一 广学博究难
 人有二十难之五 生值佛世难
 人有二十难之九 有势不临难
 人有二十难之十四 心行平等难
 人有二十难之十七 见性学道难
 人有二十难之十六 会善知识难
 人有二十难之四 得睹佛经难
 人有二十难之十五 不说是非难
 人有二十难之二十 善解方便难
 人有二十难之十八 随化度人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87.山蜂聚土匪来 Observing the bees swarm as the enemy a..[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佛法对人生问题的解决[栏目:济群法师]
 唯识研究 第二十四章 禅、净土、密、律宗与唯识之比较[栏目:周叔迦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