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五八、盂兰盆会和焰口施食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5

五八、盂兰盆会和焰口施食

  在佛教经典里面,把宇宙万有,一切的一切,总分为十法界:(1)佛法界,(2)菩萨法界,(3)辟支迦佛法界,(4)声闻法界,(5)天法界,(6)人法界,(7)阿修罗法界,(8)畜生法界,(9)饿鬼法界,(10)地狱法界。在这十法界中,前面四种叫做四圣,就是圣人;后面六种叫做六凡,就是凡夫。凡夫是有漏,是不净,是要造业,所以常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而圣人是无漏,是清净,是不造业,所以就不受生死轮回了。在六凡里面又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是天、人、阿修罗,是约上中下三品善业来说的,比较乐多苦少;三恶道是地狱、饿鬼、畜生,是约上中下三品恶业来说的,是苦多乐少,或者完全是受苦。四圣之中又分为大乘和小乘,佛和菩萨属于大乘,辟支和声闻是属于小乘。小乘是自己了脱生死,以自利为主,是属于自利;大乘是要普度众生,以人为宗,是属于利他。在大乘之中功行没有圆满的,就叫做菩萨,是大乘的因位;功行已经圆满的,就称之为佛,是大乘的果位。在十法界中又有正报和依报的分别,例如人的身体就是正报——造何业得何报,是正得的果;人身受用的衣食住的生活,就是依报——是人身所依托的果报。人有正报和依报,其余的九法界也是一样。一般不信佛的人,在这十种之中,只承认人和畜生是有,其余的八种都是没有,他们的理由,就是眼睛看不见。而眼睛看不见的理由,能不能够成立都是没有呢?如果能的话,那你的祖先,以及中外各国古代的名人,如苏格拉底、亚历山大、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你都没有看见过,也可以一概抹煞都是没有吗?这在我的拙作《为什么知道有观音菩萨》一书里,已说得很详细。好在这篇文章不是来辩论这些有和无的问题,而是因为下面要说到两个“饿鬼”的缘起,所以不得不先举出十法界中有“饿鬼法界”来做根据,目的是在此。
  甲、盂兰盆会的缘起
  盂兰盆会的缘起,是目犍连尊者。释迦佛有一个弟子,名字叫做目犍连,他修行证到了圣果——阿罗汉果,有神通。他看见生身的母亲,堕落到饿鬼里面去了,肚子很大,咽喉很细,得不到饮食,饥渴得很苦。因为母子天性的关系,目连自己亲手捧了一钵饭,送去给他的母亲吃。谁知他的母亲刚把钵拿到手,从口里吐出了一道烟,把饭统统都变了焦炭。母亲大哭起来,目连也无法救济,只好回去请佛帮忙。佛告诉目连:“你底母亲的罪业太大,不是你一个人的功行所能挽救的;要在七月十五‘佛欢喜日’的那一天,办许多饮食来供养那些得道的人,仗众僧功德的力量,方可以令你的母亲,脱离这饿鬼的苦难。”目连依照佛的教训去做,果然,不但令他的母亲一人脱离苦难,连所有同伴的饿鬼,都统统超脱了。试看这供养众僧的功德大不大呢?所以,以后信佛的弟子要想超度自己的先亡,都照这个遗训,在每年阴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的中午,请十方的僧伽来受供养,荐拔亡灵。这是盂兰盆会的缘起,是根据佛说的《盂兰盆经》上说的。
  乙、焰口施食的缘起
  在中国佛教界流行的一本《焰口仪轨》上这样讲,佛有一个叔伯的堂兄弟,也跟佛出了家,名字叫做阿难。他虽然没有证到四果,但已经证到了初果。有一晚他在深山里打坐入定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鬼王,站在阿难面前,“耳形丑恶,肢节如破车之声;饥火交燃,咽喉似针锋之细”。阿难看见了这样一个怪异,问他是甚么名字,他告诉阿难:“我是鬼王,名字叫做‘面然’。我特意来通知你一个消息,就是你在三日之内,一定会死,死了之后也要堕落到我们饿鬼群中,和我们一样受苦。我因为你是一位很好的出家人,所以来告诉你,信不信那是由你自己。”这一下子把阿难吓坏了,好好的一个具足一十八种相好的人,现在要去做饿鬼,就是我们也不肯去受那种苦吧?于是他随即便跑回来求佛慈悲来救济他。佛就告诉阿难:“你要请一位有道行的圣僧,办些水饭蔬果之类,请他念许多真言咒语,来加持这些水饭,去布施那些饿鬼,并且超度他们出苦,你就可以免堕饿鬼。”阿难当然照佛的说法去做,果然免了短命和做饿鬼的苦报。所以后来信佛的人,要超度亡灵,都请法师们放焰口,便是焰口施食的缘起。这是根据《瑜珈焰口施食仪轨》上说的,其实密宗里面的经咒,另外还有一部经的。
  丙、几个名义上的解释
  目犍连是印度语,译成中国的意思,叫做“采菽氏”。采,同采一样;菽,就是菽米;氏,就是姓氏。因为他的祖先在山中修行,采山中野菽而充饥得道,所以后来以采菽为姓,是纪念的意思。其实他的名字,叫做尼拘粟陀,是无节树的意思。他的父母晚年无子,祷此树神而得子,所以以此为名。有的时候称他摩诃目犍连,摩诃是大,就是大目连;因为目连是姓是大家共有的,所以用一个“大”字来简别,表示不是其他的人。在佛弟子中他是“神通第一”,在中国所说的“目连救母”,就是指的他。然而,有许多人以为站在地藏菩萨旁边当侍者的那位年轻的和尚就是他,那是弄错了。因为那一位是九华山闵公的儿子,后来出家叫做“道明大师”,那位白须老人就是闵公本人。这一点我们佛教徒要弄清楚,不要给人笑话!
  阿难也是印度语,译成中国的意思叫做庆喜。因为佛是净饭王的儿子,阿难是白饭王的儿子,他是佛三十岁成道那一天生的。外面来报告净饭王他的儿子已经成了佛,里面又报告内宫生了侄子,因为他要纪念双喜,所以取名庆喜。他是佛弟子中“多闻第一”的,许多佛经都是他结集的。在中国大寺院正殿中,站在佛旁边当侍者的那位年轻和尚就是他,老的是迦叶尊者。不过有许多人把他们供错了位置,应当迦叶站在东边,阿难站在西边,方合乎禅宗第一代和第二代的传承,这也是佛教徒应当知道的。
  盂兰也是印语,译成中国的意思,叫做“救倒悬”。试看一个人头向下脚朝上倒挂起来,苦不苦呢?一个好好的人要堕落去做饿鬼,那还不苦吗?好像阿难一样,所以要请教。佛告诉他施食,这就是一个救济堕落的方法,所以叫做“救倒悬”。
  瑜珈也是印度语,译成中国的意思,叫做“相应”,就是手结印,口诵咒,意作观,三业相应。又叫做三密相应,就是能观的心,缘所观的境,心境相符,一点都没有错乱,才可叫做“瑜珈师”。
  焰口,就是饿鬼的别名。因为饿鬼口中常吐火焰,在生有悭贪之恶业,死后受饥渴之苦报,腹中常出火焰,苦不苦呢?佛教的教理都是说:“自种其因,自食其果。”非天赐,非人与,亦非无因。这种道理最平等、最自由,是颠扑不破的说法。
  盂兰盆:盆,就是盆碟之类,大的叫做盆,小的叫做碟,切切不是面盆,更不是脚盆;把盆当做水桶,那更是大错特错。请佛及僧,当然要恭恭敬敬用“碗、碟、盆”来盛饭菜和水果之类,怎样可以拿面盆、脚盆和水桶,真是岂有此理。
  斛:四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古以十斗为一斛,今以五斗为一斛;而印度的摩伽(国)斛,恐怕是二十五斗为一斛(待考)。
  丁、误会与更正
  (1)世人把盂兰盆会当做超度孤魂,那是一错。
  (2)把碗碟当做盆桶,这是二错。
  (3)供养僧宝当做施鬼,那是三错。
  (4)女人也放焰口,这是四错。
  (5)放焰口时另外加上什么散花唱八仙,及其他的花样,是第五错。
  (6)把佛事当做生意,那是大错特错。
  要更正的话,若是做盂兰盆会,在七月十五日以前,大众齐集诵念《地藏经》或《盂兰盆经》,能请法师每日讲经那是更好;每日上供,供佛及僧。到了十五日这一天,十方檀越合集供养,请十方大德应供,普同供养。若有用物供养者,各从其类,尤宜洁净,以纸袋包好,送法师们带回。亦有佛前作一莲华水盆,如宝塔然,三层五层或七层;每层供饭、菜、果、香、花等十供养之类,以取盂兰盆之义,此亦无妨。总之诚敬为本,称之为敬田。
  至于十五晚上施食超度孤魂,此亦无妨。盖佛既说有十法界,那鬼趣是实有,不可效一班狮子虫;设科学时代没有鬼,那是叛佛教的言论,智者不取。施食是悲田。
  我的话说到这里为止,标题上所要说的也已经说完了。再说,就要谈到“佛教改革”,那是很讨人厌的,不如不说。今应《台湾佛教》月刊之征文,故聊为塞责而已。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五九、做人难做事更难
下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五七、凡夫的心理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九、以佛法融摄一切学术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六四、大乘佛教的行门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五九、做人难做事更难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二一、智慧忍辱与苦干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八二、游菩提园记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四四、成佛希望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拾、真唯识量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八、今后僧伽应走之途径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对于佛教误会之解释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七、般若与五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八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阿含经菁华节录·参、护心[栏目:阿含经菁华节录]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一‧杀戒[栏目:慧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