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觉醒之道——《禅》刊专访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24

觉醒之道——《禅》刊专访

  《禅》刊:法师的实践在汉传佛教界起了表率作用。与其叹无人,不如培养人。您身边的出家师父素质高的人才很多。如果从根本上去了解佛法,您认为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教育,是有基础的还是越空白越好?

   济群法师:僧伽教育会受到道场传统观念的影响,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而在居士教育这一块,没有什么条条框框,相对来说,落实起来就没有多少干扰。
   我们通常以为,受众的学佛时间越长,教育起来越容易。事实往往相反,有时可能没基础更容易契入。如果对方已经形成固有的观念方法,而这些观念方法又是错误的,反而会成为修学障碍。
   生命就是一个产品。我们现有的是凡夫品质,而学佛是要成就佛菩萨的品质。这个品质的形成是有规律的,也就是法门。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在传承过程中,受不同地区社会习俗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方便越来越多,引导修学的书籍也越来越多。所以,现代人学佛既方便,又不容易。面对汪洋大海般的知识,多数人都不得要领。或是执著一端,以偏概全;或是四处涉猎,浅尝辄止。
   佛法在弘化过程中,特别强调对机设教,这固然没错。但在无量法门的背后,其实可以找到共同的东西。就像一棵树,不管有多少枝叶,树干就一个。如果抓住树干,再来了解枝叶就很容易了。否则,总是从这个枝到那个枝,虽然了解到很多枝叶,最终却还是不得要领。
   佛法有南传、汉传、藏传三大语系,各自又有众多宗派,但不外乎是解脱道和菩萨道,前者强调自觉,后者强调自觉觉他。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可归纳为一条道路——那就是觉醒之道。从这个点上来认识,佛法就简单了。

  《禅》刊:法师自1997年就开始培养人才,包括办菩提书院。老和尚在2011年黄梅老祖寺开生活禅研讨会时,也提到您的做法,即主动从寺院围墙里走出去。您弘法的时候,语言转换方面做得非常好,让现代人都能听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济群法师:这几年,我在教育和弘法方面做了一些尝试,重点是为大众提供一套修学模式,即如何学佛的方式方法。包括菩提书院,目的也不是建立什么团体,而是让大家知道,应该如何进入修学之路,又如何走上正轨,主要是提供这样一种服务。
   在弘法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社会大众对佛法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此对应的,则是教界在弘法方面的普遍薄弱。即使开展一些弘法活动,也往往是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少能给信众提供系统引导。多数提供的只是一个点,比如这个教你坐禅,那个教你念经,诸如此类,缺乏系统和次第。这是我们需要反思和为之努力的。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九问——济群法师答《新民周刊》记者河西
下一篇:生活禅,不仅仅是生活——济群法师专访
 佛教的三级教育目标
 传灯,在世间传递光明
 唯识三十论讲记
 正念,使浮躁远离 五、从内观到禅宗
 学法八步骤
 众里寻他千百度
 你都在修些什么
 听说过这个三无吗
 三宝在你心中究竟有多少分量
 从选择到确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八、物尽其用[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八[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大乘经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之研究[栏目:李志夫教授]
 上师瑜伽·祈祷莲师[栏目:索达吉堪布]
 158.云居道膺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题孔雀桂花图[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自作自受[栏目:永海法师]
 万法唯心,心转万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谈孝顺(传喜法师)[栏目:佛教与孝道]
 关于依师的问题,怎么样觉知善知识,怎么样依止善知识...[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