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六)通达修行方便的重要性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21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六)通达修行方便的重要性  

  闻思是实修的前行,所以在趋入实修之前必须懂得修行理趣。我相信大部分弟子都懂,但刚开始入门的初学者可能还是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这时可以请教身边那些闻思修行很好的金刚道友,也可以到智慧高尚的高僧大德善知识面前提问,绝不能不懂装懂,盲目修行。

  有时我看到一些弟子天天坐在家里修禅定,心里想的、口里说的都是闭关,我很想问问他们,什么是闭关?闭关是闭身关还是闭心关?若仅仅是闭身关,我想不需要到高原地方来。想想那些触犯法律的人,被关进一个小小的房间里可能很长时间出不来,难道这就叫做闭关吗?没听说过。所谓闭关,闭的是心关。我们的心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如果没有善巧方便,我想你怎么也无法调伏它。

  小孩子不听话,你可以打,但心不听话,你到哪里去打它呢?密勒日巴尊者在《六功德赞颂文》中说:“无形无相的思维,即便用诸佛菩萨的法杖压它,它也会从里面挤出来;即便把它关到铁桶里,它也会钻出来。”所以,调伏妄念必须懂得方式方法,不能天天靠压制,想着“不能有妄念”、“不能有妄念”。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说过:“能知修行不知妙解脱,岂不犹如禅天定。”即便能成功压制妄念,也是世间禅定,这可不是我们修行的目的啊!因此要铭记这一系列道理。

  如今各地修上师瑜伽导修的弟子很多,我也常常告诫他们,初次修法必须先学会上师瑜伽。比如一座中从前行之前行、入座前行、共同外前行、不共同内前行念诵仪轨配同着观想,还要具备四个条件——传承法脉清净而具普遍之信心、通达方便、认识智慧和善巧运用,最后回向。若能圆满通达再做修行,相信你的修法永远不会有错误,但如果只是大概走一个过场,天天什么都不想地坐坐,幻想着有一天文武坛城突然呈现在自己面前,或者不知不觉中头上长个肉髻,脚下踩个*轮,我想不会有这样的好事。

  现前反观自己的修行,是一贯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还是按照以上讲解的方法在如理如法地修行?我们手中有关上师瑜伽的资料是很齐全的,不仅有讲法光碟,还有根据讲法整理的法本。法本不仅有略讲的《上师瑜伽导修引导文》,还有详述的《如意宝藏——上师瑜伽之圆满引导》。整理这些资料的原因就是希望大家能圆满通达上师瑜伽修法,不能在修行中掺杂“大概”、“可能”、“应该是这样”等不确切的言辞。

  相信正在求成熟口诀法的弟子们都知道,在我身边求成熟口诀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蒙混过关,恐怕更不可能。禅定的起发点是有相定,可以通过修行慢慢培养,现前最难的是前行,所以我会让求成熟口诀法的弟子都回答一下如何修前行。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除了第一次,我们可能再没有机会讲解前行部分,如果第一次就糊里糊涂过去的话,相信你以后的修行会打折扣,这也是很多弟子见解没有很好增上的原因。密法的特点不仅仅是见解不迷惑,还有修行方便多,所以对于修行方便绝不能轻视。能不能如同历代传承祖师所讲解般,在几个月、几年的时间里成办解脱,完全取决于修行是否如理如法。所以平常应多看看讲法的光碟、法本,对于不懂的地方,还可以请教导师、身边的清净道友。要记住,我们已经放下世间的羁绊,把身心投入修行,希望在短短的时间内成办解脱,那么在修行上必须做到圆满。世间人为了成办一件事情,还会去学校读书,多方咨询有经验的人,付出这些代价,获得的可能仅仅是暂时的财富,现前我们追求的可是永恒不变的快乐,为什么不付出一些代价,把一切方便搞清楚呢?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五)修行之前必须掌握修行要领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七)修行中不以文字掩盖实修
 圣者言教 第二课(四)清晰修法的目的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二十三)修行路上的应避免的两点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六)修行者应尽可能吃素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一)获得暇满人身之因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一)阿修罗的痛苦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九)执著才是真正的着魔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九)善恶取决于内心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一)佛教不同教法是相应弟子根机树立的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八)不要轻视仪轨的念诵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二)如理祈祷才能得到普遍之加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66.问曰:魔有大力,何以不杀此菩萨,而但破坏?[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D 1181经:本经记述佛陀为天作婆罗门演说世之布施福德良田。[栏目:界定法师]
 73.再循四台遍拜 Traversing the Four Peaks, he pays his r..[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由观根尘识体证无我(Uthondara Sayadaw)[栏目:著述文集]
 法王称号与密法传承[栏目:桑吉银登仁波切]
 第三章 教法总说[栏目: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略讲“心净国土净”之理。[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心为境转是轮回 境为心转是解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休闲与修行[栏目:圣严法师]
 根尘脱落和舍识用根同一意思吗?[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